如何看待父母普遍讨厌孩子玩游戏?

rammstein69


讨厌?如果是讨厌,我猜家长已经认为孩子玩游戏非常严重了,或者管不了啦。也许,我们做家长的,需要先正视玩游戏这个问题,否则,当我们一直带着这份“讨厌”的情绪和孩子沟通时,可想而知孩子的感受会是什么,多数也是讨厌的,厌烦的,逆反的。。。这个沟通是无效的,长久下去,亲子关系破坏,也许因此反而真的影响了孩子的学习。。。

家长自己会玩游戏吗?玩游戏是否也有好的一面呢?比如:反应能力,协作能力,能放松,得到快乐,拿到成就感,和同学有共同话题等。

当我们改变了对游戏的看法后,再试着和孩子去沟通,也许沟通效果会不一样。。。

因此,我认为游戏不是洪水猛兽,关键在于如何帮助孩子提高时间管理的能力!



大白三千问


很高兴能回答新的问题,作为一个家长,我也很矛盾,现在孩子上课都用手机学习,虽然病毒期间,但学生们的学习不能停止啊,对吧!我家孩子不仅不学习,厌学,而且玩手机很严重:爱玩手机、电脑,玩平板,玩手机游戏,只要是电子产品都玩。成绩本来就不是第一,再玩下去,新学期就彻底废了,我很着急!!!再加上这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事情,没法出门,就天天玩。说不得,一说就跟我急,我特别头疼……早上从不起来吃早饭,你叫他起床,他从来只会吼你,从来没有像一家人一样坐下来谈过心。现在社会,竞争激烈,孩子教育成了这样,我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感觉天塌了一样,再这样下去,孩子就废了。我在网上看资料,找方法,不仅没什么用,跟孩子关系也越来越差了。接下来,我计划每天给他固定时间使用手机,晚上睡觉前没收手机,让他对手机的依赖性慢慢减弱,这可能是个习惯吧,我相信慢慢会好的,祝你成功!






俺是大鱼


基本上所有的父母的都讨厌小孩玩游戏,小孩子的定力差容易上瘾,一心玩游戏去了,学习肯定不上心,都说毁掉一个孩子给他一部手机就够了。有段时间我儿子在外面跟别的小孩在手机上玩了游戏,回家了一直恋恋不忘,有天晚上爸爸的手机在充电,他等我们睡觉了偷拿着躺被窝里玩游戏,后面我起床上厕所发现了,被爸爸打的要死,大半夜的打的嗷嗷叫,身上青一块紫一块,后面老师打电话说小孩最近学习不在状态上课打瞌睡,所以游戏真的能毀掉一个孩子。



用户1763885053189


我不讨厌孩子玩游戏,我会控制孩子玩游戏的时间,让孩子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孩子正是好奇好学的年龄,不能一刀切!我家女儿很喜欢玩游戏,对一些新游戏很感兴趣,不用教她怎么玩,一会她自己就能摸索出来,她很有成就感,现在她自己掌握时间,主动会把手机或电脑关掉,然后告诉我:爸爸我关上了!关的时候从来没有过不高兴闹小情绪什么的,表现的很正常!良好的习惯是很重要的一点!


SKYTOOT12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调查发现,超过半数中小学生喜欢网络游戏,比例远超过不喜欢网络游戏的学生比例,两者相差40个百分点。游戏已经成为青少年中最为普遍的一种娱乐方式。当孩子频繁地拿起手机叫上自己的同学“开黑”打游戏时,就成为了每一位孩子家长最头疼的问题。

首先,我认为家长普遍讨厌孩子玩游戏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1.学习成绩下降。

如果孩子过多的玩游戏的话,容易被分散注意力,将会导致孩子在学习以及做其他事情上的时间减少。写作业的时间减少了,更不用说复习和提前预习了,因此打乱了整个学习的节奏,学习成绩自然就会下降了。

2.对孩子视力的影响。

孩子近视,是家长们一直关心的一个话题。尤其是近几年来,孩子们戴眼镜的情况越来越多。据数据显示,近些年来,小学生近视率达到了50%,青少年近视率高达70%。如果长时间玩游戏看电子屏幕,会对孩子的眼睛造成很大损伤,极易影响视力。并且长时间维持一个动作,也会对脊椎等部位造成极大压力,损害孩子们的健康。

3.自控力弱,易上瘾。

孩子在成长阶段,人生观、世界观还不成熟,对事情的认知能力低,控制能力差,加上网络游戏的诱惑力大,使得大部分孩子产生了网瘾。在社会上,有些黑网吧也给了孩子们接触网络游戏的机会。

4.游戏中的暴力情景。

游戏的环境龙蛇混杂,会有一些暴力情景,在与人发生冲突时,有些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孩子很容易发生模仿游戏中的暴力情景,从而导致一些我们不想看到的后果。

其次,任何事情都有利有弊,不能从单方面看待问题。网络是一个科技发展的产物,也是信息时代的标志。它在于你如何运用它,如何合理安排好时间。对于学业繁重的学生们,在休息时玩玩网络游戏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以达到缓解压力、放松身心的目的。玩网络游戏还能锻炼思维,活跃头脑,有些游戏是靠键盘操作的,可以锻炼手指灵活性和自身的反应能力。适当的游戏也是会对大脑有好处的。



叫我稀帅i


举个例子:

如果孩子一边走路一边看书,因为太专注所以闯了红灯,被车撞死了,那么家长一定会说:“瞧瞧我这孩子多出息,多爱学习,只不过可惜了,我一定不会和那个该死的车主善罢甘休的!”(抹眼泪ing)

可是如果还是这个孩子,还是这个故事,只不过行为从看书变成了打游戏,会怎么样呢?

如果孩子一边走路一边打游戏,因为太专注所以闯了红灯,被车撞死了,那么家长一定会说:“我*,一定是游戏害了孩子,大家一定不能让孩子玩游戏啊!后果就是这样啊!这样的孩子,被撞死也是活该!”虽然对车主的法律程序还是要走的,但是这口黑锅绝大部分都是由游戏来背,车主最多背负一个躲闪不及,无意杀人的罪名而已。

为什么呢?孩子没有问题吗?一切的一切,难道都是游戏的错吗?

这里还有一首顺口溜

这口锅,亮又黑,当然甩给游戏背,游戏背游戏背,游戏背完动漫背,动漫背动漫背,动漫背完电视背,电视背电视背,电视背完小说背~你也推他也背,当然不能教育背。老师催,作业堆,补课班,排着队,看书看到十二点,哪有娱乐伤身体?治眼睛,禁游戏?我看做的不彻底,砸电脑,卖手机,摔碎电视录像机,拆高楼开平地,大家来看样板戏!


醋爱翁


孩子玩网络游戏并没有什么过错,家长也没有必要对孩子玩游戏好像意犹未尽而过于生气。

首先,您可以在孩子完成双休日作业的前提下适当将时间控制两个小时左右(您控制,而不是告诉孩子)。

其次,我们要在日常生活之中多关注、关怀孩子的心理,使孩子有被重视、被关爱、被支持的心理满足。让孩子在紧张的学习之余适当地玩玩网络游戏,同时一定要让孩子明白,我们让你玩网络游戏是为了让紧绷的神经得以松弛,从而有效达到休息的目的,并不能持续玩很长时间。

第三,要与孩子签订一个君子协议,比如,一周的学习之中每天都做到了圆满完成预习-学习-复习任务,那么就可以保证让他玩两小时的游戏,如果有一天拖拖拉拉不好好学习,那么就减少其20分钟的玩游戏时间;如果两天拖拖拉拉不好好学习,那么就减少其40分钟的玩游戏时间……这样,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要让孩子明白“学生”这一词的真正含义。所谓“学生”,就是学习生活、生存和发展的技能技巧。要想更好的生活、生存和发展,就必须分清在人生各个阶段的任务和目标,同时还要确定孰轻孰重


热爱影视作品


您好,很开心由我来解答一下这个问题

首先:我家有两个孩子,我先从家长的角度来分析一下为什么父母会讨厌孩子玩游戏。

1、担心孩子玩游戏影响视力:长期盯着小小的屏幕对眼睛尚在生长发育的孩子来说影响还是非常大的。我们在新闻里看到五六岁的孩子近视几百度,就是长期玩电子产品的后果。

2、担心玩游戏上瘾,荒废了学业。很多小孩自控能力比较差,玩起来没完没了,还有的作业不写了,课也不上了跑出去玩游戏。

3、担心接触不良信息,误入歧途。未成年人为了给游戏充值花费大量金钱、甚至走上犯罪道路的新闻这几年还少吗?现在的网络环境太复杂,有些网络游戏充斥着色情、暴力信息,孩子们辨别能力还不够,很可能就上当受骗、误入歧途。


我想这也是大多数家长之所以讨厌孩子玩游戏的普遍原因。但是家长在对待玩游戏这件事情上真的不能只靠“堵”。你越是不让孩子玩、不让他接触,游戏对他的吸引力就越强。孩子小的时候尚好管控,但是到了初中、高中的时候你还能天天盯得住吗?心理学上把“越不让做一件事偏去做”的逆反心理现象称之为“潘多拉效应”或“禁果效应”。它的实质是好奇心和逆反心理在起作用。潘多拉效应告诉我们:要求人们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必须有相对充分的理由。所以要从小做好引导。

其次,谈一下如何引导:

1、家长给孩子选择适合的游戏:孩子上小学的时候可以在家长的帮助下选择健康的游戏。

2、约法三章:我家两个孩子现在都玩游戏,在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给制定了规矩:固定每次玩游戏的时间,到了时间就不可以玩;必须把自己的功课保质保量的完成

3、培养孩子多种兴趣:游戏只是生活中的一个调剂品,孩子如果有很多感兴趣的事情做游戏的吸引力也不会太大。

4、以身作则:每一种行为背后都是有原因的,当孩子沉迷于游戏时需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是不是自己也整天抱着手机玩?是不是没有和孩子沟通,不了解他的内心世界?是不是自己的管制过于严苛导致孩子逆反心理严重?


玩游戏本没有错,但是一定要注意时间和游戏内容。家长担心也是有原因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呢?最后希望我们能互相理解,家长更多的走进孩子的内心,了解他、陪伴他、孩子体谅父母的初衷和顾虑。


我是礼纳,教育工作者,人生百态,向阳而生。欢迎点击关注@纳小孩,查看更多好文。


纳小孩


沉迷游戏是游戏提供者所需要的,从动机上说,游戏商是会想尽办法使游戏让人沉迷。消费者是单独的个人,游戏商是团体、专业的团队,我们大概率被玩弄于股掌而不自知。游戏商不搞黄色暴力就是很有责任心了,不要跟资本谈社会责任,第一位是赚钱,有些游戏还会在游戏中尽可能的收割金钱,让你欲罢不能而乖乖掏钱。

沉迷游戏不需要对自己有任何强迫和外力督导,你自然会滑进去,而工作和学习,尤其是小孩学习,需要自我管理和外力的强迫,几乎没有哪个小孩会自动“滑”入学习中去,也没有哪个人对工作没有惰性,所以学习和工作天生会败于游戏。

游戏提供短时但随即的刺激和快感,使人欲罢不能,获得即时快感,随时得到满足,但玩过后一无所获,马上陷入空虚中,又想迫不及待的重新投入游戏,去寻找那种即时的快感和满足。越来得快的满足越让人沉迷,但收获微乎其微。人的成功必须追求延时满足,就像农民播下种子,你不能马上得到收获与满足,你还要浇水、施肥、除草,到秋天你能收获满足你一年的粮食。种下一棵果树,可能要等五年,但你可以收获十年二十年。

不要以游戏也有益处来给玩游戏找借口,当然有些益处,但人的时间是最宝贵的,游戏消耗掉你的时间的损失就不是其益处能弥补的。

我们工作学习之余需要休息与放松,我们面对惨淡人生需要娱乐,游戏有存在的理由,甚至不可能消灭游戏,游戏深植于人性。所以游戏无处不在,无孔不入,只要家长稍为放任没有哪个小孩不会沉迷于游戏,为了管理小孩的游戏,家长不得不操心和担心、焦虑,怕小孩沉迷,怕损伤眼睛,影响学习,不爱运动,等等,反正小孩玩游戏会产生很多问题,家长有无限的烦恼与担心,付出很多心力还效果不佳,自然会讨厌小孩玩游戏。

必须杜绝小孩沉迷游戏,不然游戏会占用小孩太多的时间,而时间是一切的载体,小孩会失去很多很多,不出意外的话,他会失去他的未来。现在的世界有太多的东西需要学习,现在的社会需要我们具备太多的知识,我们真的学习的时间都不够。


雁77


第一、因为学生毕竟还是要以学习为主,很多父母都是打工族,不能总是有时间监督孩子学习,许多爷爷奶奶照看的小孩,也容易溺爱,放任孩子玩游戏;

第二:小孩普遍自制力较差,天性好动好玩,这个时候就需要和孩子立下规矩,不能放任他玩;

第三:父母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榜样,在家多陪陪孩子,少玩手机,多做一些亲子类型的游戏,多阅读;

第四:疫情就是一面很好的镜子,以终南山,李兰娟院士为榜样,以那些抗击疫情的白衣战士为榜样,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希望以上几点对您有所帮助[玫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