豬的梭菌性腸炎是如何引發的?臨床症狀有什麼表現?如何防治?

南粵新農人


在養豬的生產過程中豬的梭菌性腸炎是比較常見的病症之一,其病原菌是C型魏氏梭菌,是一種致死性較高的壞死性腸炎。而1~3日齡的初生仔豬更易發病,而且病程較短。豬群間發病率的差異較大,病死率為20%~70%。C型魏氏梭菌主要存在於病豬腸道,也可能在外界環境中存活,並且抵抗力強,故常呈地方性流行,給養豬戶的效益造成損害。

豬梭菌性腸炎的流行狀況

C型魏氏核菌,俗稱C型產氣莢膜梭菌,是革蘭氏陽性菌,可產芽孢,C型產氣莢膜梭菌及其芽孢可存活於人、畜腸道及糞便和土壤中等。該病無明顯季節性,多發於1~3日齡仔豬,同一豬群各窩仔豬的發病率不同,常高於50%最高可達100%,病死率為20~70%。該病原可長期存在,若不採取有力的預防措施,該病可連年在產仔季節發生,造成嚴重危害。

豬梭菌性腸炎的臨床症狀

仔豬發病時,突然排出血便或拉黃色、灰黑色稀糞,虛弱無力,呼吸困難、抽摘,皮膚、耳尖、四肢末梢發紺,部分病豬在發病後1-2日內死亡,病程短促,有很高的死亡率。少數病豬的病程較長,可達10日,伴有腹瀉症狀,排出黃色的稀糞,嗜睡、日漸消瘦,即使康復也會形成僵豬。大豬發病,常突然倒地,伴有呼吸困難和抽搐等症狀,鼻鏡乾燥,皮膚、耳尖、四肢末梢發紺,肛門外翻。

豬梭菌性腸炎的剖檢變化

仔豬被毛乾燥,腹腔、胸腔、心包腔內有大量樓桃紅色積液,主要病變部位為空腸。最急發作時,空腸呈暗紅色,腸腔內充滿暗紅色液體,有時蔓延到結腸。腸繫膜淋巴結呈現深紅色。急性型發作的病死豬出血不十分明顯,主要是腸部壞死,腸壁變厚、變黃、無彈性。腹腔有氣泡,腸繫膜淋巴結充血。亞急性型發作的病死豬的腸段黏膜形成壞死性假膜。慢性型發作病死豬是腸管外觀正常,但黏膜上有壞死性假膜附著。大豬主要病變集中於小腸,有時可蔓延至迴腸前部。腸黏膜及黏膜下層廣泛出血,腸壁呈深紅色,部分腸段臌氣,腸內有暗紅色液狀,腸繫膜淋巴結呈現鮮紅色,空腸絨毛壞死。幽門周圍及其附近胃壁充血,胃黏膜發生脫落,腎臟有出血點。

豬梭菌性腸炎的防治措施

  1. 可對妊娠母豬進行免疫接種,注射C型魏氏校菌氫氧化鋁和仔豬紅乾粉菌苗,並嚴格產房衛生消毒可減少病的發生。新生仔豬可口服土黴素、可溶性阿莫西林、乳酸環丙沙星等來預防發病。
  2. 向發病仔豬頸部兩側進行肌內注射,注射林可黴素注射液0.1m/kg,注射泰樂菌素0.2mkg,每日1次,連續使用3日,可對同群仔豬口服泰樂菌素,或者鏈黴素、青黴素、林可黴素或甲硝唑等個療程。

以上就是鄉民鋒哥為大家解答的關於豬梭菌性腸炎的相關問題及防治措施,希望可以幫助到受此問題困擾的你起到參考性建議。


鄉民鋒哥


豬的梭菌性腸炎是如何引發的?臨床症狀有什麼表現?如何防治?

  • 豬梭菌性腸炎由產氣莢膜梭菌引起。是一種比較常見的細菌性疾病。
  • 也可以成稱為為壞死性腸炎,臨床上主要有兩種形式:母豬脹氣、仔豬紅痢。

【作者體會】:通過對規模化豬場和中小散戶技術服務和交流溝通發現。

  1. 多發於環境衛生差、飼養管理水平低、飼養密度大的豬場。

  2. 雖說該病發病呈散發。但是無論是規模化豬場,還中小散戶都有一定的發病比例,甚至個別豬場發病率較高。

  3. 甚至一些飼養管理、疾病防控非常好的規模化豬場也經常發生,尤其是母豬因脹氣發病死亡的情況。

  4. 母豬脹氣的發病往往比較急。甚至看眼豬脹氣發病,甚至來不及治療,就很快死亡。


  5. 母豬脹氣據作者觀察,往往是夜間發病,早上巡欄或者餵豬時候才發現。這時母豬已經死亡,腹部呈現氣性鼓脹,肛門和外陰外漲突出體外。


那麼,豬的梭菌性腸炎是如何引發的?

第一、母豬帶菌,母豬感染仔豬。

  • 產氣莢膜梭菌在土壤、糞便、腸道中廣泛存在。
  • 母豬常年帶菌,成年母豬一般症狀較輕,時發病出現。
  • 仔豬口腔感染到被梭菌汙染的乳房、糞便而感染。


第二、應激因素誘發。

由於母豬暴食、長途運輸、飲水不足、突換飼料、飼料黴變、氣候驟變等應激因素的容易誘發梭菌繁殖,進而發病。

豬梭菌腸炎的臨床症狀有什麼表現?

母豬:呼吸困難,四肢抽搐,角弓反張,倒地猝死,口鼻流泡沫的血樣分泌物。

保育豬:生長緩慢,消化不良,腹瀉拉稀,糞便混有血液。

仔豬:出現血性下痢,糞便顯褐色或灰黑色,帶有脫落的腸黏膜。

豬梭菌腸炎的應該如何防治?

第一、加強飲水和飼料的管理

  • 豬場用酸化劑、雙氧水定期清洗水線,保證飲水的清潔,防止產氣莢膜梭菌等微生物超標。
  • 飼料存儲在通風、乾燥地方,飼料最好現配現用,避免儲存時間過長,尤其是夏季炎熱季節。
  • 禁止給母豬飼餵黴變、變質、過期的飼料

第二、保持母豬乳房衛生清潔。

  • 由於仔豬是通過通過汙染的母豬乳頭感染梭菌,。
  • 在仔豬哺乳前需要用0.1%的高錳酸鉀水對母豬乳頭進行清洗消毒,同時也要注意哺乳期間母豬腹部、母豬糞便的衛生。

第三、改善腸道微生態

  • 在飼料中添加益生菌,改善腸道微生態。
  • 如枯草芽孢桿菌、地衣芽孢桿菌、凝結芽孢桿菌、丁酸梭菌、酵母菌、乳酸菌、甘露寡糖、果寡糖等。


第四、疫苗免疫和藥物預防。

  • 有發病史的豬場必須對豬群定期免疫梭菌疫苗。
  • 母豬:產期前一個月免疫產氣莢膜梭菌疫苗。
  • 仔豬:免疫產氣莢膜梭菌病二價滅活疫苗。
  • 飼料保健:中添加乙酰甲喹、土黴素、林可黴素、地美硝唑等藥物可以有效預防該病。


母豬脹氣:可以採用穿刺放氣、靜脈輸液、口服甲硝唑、肌注林可黴素等方法治脹氣。

仔豬紅痢:防止機體脫水,增強抵抗力。肌肉注射乙酰甲喹注射液、頭孢喹肟、止血敏,同時口服人工補液鹽。

《豬易知》將持續分享養豬消息、非瘟進展、市場行情、豬病分析。歡迎養豬朋友關注,謝謝!!!


豬易知


一、什麼是豬梭菌性腸炎

豬的梭菌性腸炎是由產氣莢膜魏式梭菌感染引起的豬的出血性、壞死性、脹氣性腸炎,仔豬和妊娠母豬最易發病,主要表現仔豬紅痢和母豬脹氣。梭菌性腸炎發病急,臨床表現嚴重,如不及時治療,致死率可高達70%—100%。

二、豬的梭菌性腸炎是如何引發的?

1、生長環境:絕對厭氧,有氧氣就不能繁殖

<strong>引起梭菌性腸炎,首先環境中要存在魏式梭菌這種細菌,其次要滿足其生長、繁殖環境。小編以前在實驗室工作期間,分離過魏式梭菌,這種細菌是絕對厭氧菌,有一絲的氧氣都不會生長,分離難度極高,需要採用燭光法消耗掉環境氧氣後,密閉培養。因此豬場中如果有通風差、潮溼、密閉的環境,就非常利於魏式梭菌的大量繁殖。

2、分佈廣泛:人和動物都能攜帶

魏式梭菌分佈廣泛,土壤中、人和動物的糞便中、腸道中、豬舍環境中、豬圈、產床、墊草上都有可能分佈。

3、妊娠母豬和仔豬感染途徑

哺乳仔豬:細菌分佈在母豬體表及體內,哺乳母豬體內有抗體,不易感染,但是抵抗力差的小豬通過吸允乳頭和身體接觸能感染。

保育仔豬:保育仔豬多數是斷奶後到保育前期發病,由於剛斷奶小豬消化能力發育不良,斷奶後由於飢餓大量進食後,食物蓄積在腸道,發酵後消耗了大量的氧氣,給予了梭菌繁殖的環境,大量繁殖後產氣,引起仔豬發病。

妊娠母豬

  • 妊娠母豬體內含有魏式梭菌,平時體內有抗體,細菌少量繁殖,並不會引起母豬發病。
  • 但是如果在妊娠後期,胎兒發育過大,壓迫腸道,導致腸道空間狹小,引起母豬消化能力下降,糞便蓄積在腸道,使得本就狹窄的腸道空間更加狹小,這就造就了一個絕對厭氧環境。
  • 魏氏梭菌是絕對厭氧菌,給予魏氏梭菌大量繁殖的機會,一旦繁殖到一定量,母豬體內抗體不能起到防禦作用,母豬就會發病。

三、臨床症狀有什麼表現?

梭菌性腸炎根據發病表現分為四個型,分別為最急性型、急性型、亞急性型和慢性型。

☆最急性型:主要發生於出生3日齡內小豬的仔豬紅痢,出生當天就可能感染,表現血樣稀便,仔豬站立困難,也有的仔豬還沒表現拉稀,已經暈倒或者死亡,死亡後觀察肛門處有血便流出,往往沒有治療機會。

☆急性型和亞急性型

  • 仔豬:持續時間2-3天,發病仔豬腹瀉,糞便呈現紅褐色,有胃黏膜碎片,並含有氣泡,味道腥臭味,仔豬戰戰慄慄,死亡率較高。
  • 母豬:主要表現就是肚子脹大,敲擊有鼓聲,如不及時消氣,母豬由於脹肚死亡。

☆慢性型:發病仔豬和母豬持續時間長,出現間歇式腹瀉和脹肚,通過抗厭氧菌治療可以有效緩解。

四、如何有效防治?

本病發病急,症狀嚴重,死亡速度快,急性型往往來不及治療,因此此病重點在預防。

☆預防方法:

1、飼養管理

  • 通風
    :加強圈舍通風換氣,減少厭氧環境存在
  • 消毒:定期消毒,注意消毒後使用乾粉消毒劑降溼
  • 全進全出:豬舍全進全出,注意空舍,減少病菌繁殖的機會
  • 清洗:母豬上產床前清洗身體,產後注意擦拭母豬乳頭和產床
  • 減少應激:保證豬舍溫度、溼度並保持安靜

2、藥物保健

  • 仔豬出生後口服益生菌,3天注射長效土黴素或者頭孢保健
  • 仔豬出現亞急性型或者慢性型紅痢症狀的,使用苦參止痢顆粒或者四黃止痢顆粒灌服,清熱解毒,燥溼健脾
  • 育肥豬和母豬使用甲硝唑+林可大觀+桿菌肽拌料預防

3、疫苗接種

懷孕母豬產前一個月豬舍魏氏梭菌氫氧化鋁疫苗5ml,產前半個月再加強免疫一次。對懷孕母豬注射疫苗,初生仔豬可以從初乳中獲得疫苗抗體,得到保護。

穿刺放氣:讓豬隻側臥,使用穿刺針在脹肚最頂端穿刺放氣

抗厭氧菌治療:對於已經發病的母豬,可以使用磺胺+林可黴素肌肉注射,連用三天

靜脈輸液:對於肥豬和母豬梭菌性腸炎引起的胃脹氣,建議靜脈輸液,使用林可黴素+甲硝唑輸液

綜上所述,梭菌性腸炎屬於環境病,豬場保持環境控制,加強通風,保持溫度、溼度,可以減少環境中細菌的大量繁殖,對於有散發的豬場可以使用抗厭氧菌抗生素抑菌控制,如果控制不住,再選擇疫苗免疫。


豬業前沿


豬的梭菌性腸炎是如何引發的?臨床症狀有什麼表現?如何防治?

導讀 豬的梭菌性腸炎又稱為仔豬紅痢,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1周齡內的仔豬的原則急性腸道傳染病。又叫壞死性腸炎、出血性腸炎、仔豬腸毒血癥,同一豬群內各窩仔豬的發病率不同,最高可達100%,病死率20—70%,臨床上以出血性下痢、腸壞死、病程短、死亡率高為特徵。豬的梭菌性腸炎對仔豬生產危害是非常大的,嚴重的時候仔豬能逃命、能活下來的沒有幾頭,能夠存活下來生長髮育也受到影響,有的甚至可能形成只吃不長肉的僵豬。

【病原】

豬的梭菌性腸炎的病原是C型魏氏梭菌,C型魏氏梭菌對外界環境的抵抗力不強,加熱60℃13分鐘就可以死亡,經常使用的消毒藥物都能夠迅速殺死C型魏氏梭菌。


【流行特點】

1、主要發生在1—5日齡哺乳仔豬,1周齡以上的哺乳仔豬發病較少。

2、豬的梭菌性腸炎病一年四季都可以發生。

3、C型魏氏梭菌常常存在於母豬的腸道中,隨著糞便排出體外,汙染周圍環境。

4、初生仔豬通過消化道感染,發病快,病程短,常常全窩發病,死亡率20—70%。

【主要症狀】

有的仔豬出生後幾個小時就很快出現拉血的病狀,精神不振、不吃奶,沒有力氣,走路搖搖擺擺。拉的糞便粉紅色或者棕色液體,糞便裡面含有灰顏色壞死組織碎片。有的仔豬不拉帶血糞便,多少糞便稀如米粥並且帶有小氣泡,常常在生後1—3天消瘦、虛弱而死亡。病豬體溫一般在40—40.5℃之間。病豬臨死亡前被毛粗剛,瞳孔沒有光澤,四肢,耳尖、嘴尖發紫,混身發抖,搖頭,抽搐倒地死亡。

亞急性病豬經常在生後5—7天死亡,慢性病豬呈現間歇性或者持續性下痢,拉黃白稀糞,多於幾周後死亡。


【死後解剖】

死後解剖可以發現死豬的腹腔有淡紅色腹水。空腸段呈現深度紅色,兩端界限明顯,剪開後腸腔內有紅色膿狀糞便,腸粘膜有灰黃色壞死。在病變部的腸漿膜下有珠狀或者條狀的數量不等的小氣泡,腎臟呈現灰紅色並且有針尖大出血。

【診斷】

依靠流行特點和臨床症狀可以初部診斷。如果解剖病死仔豬,發現腸內壁呈現紫紅色,內有烏紅色液體,或者在腸壁附有黃色壞死假膜,腎臟呈現灰白色等病理變化,就可以確診。


【預防】

1、在豬梭菌性腸炎病流行的豬場,給臨產前一個月給懷孕母豬肌肉注射C型魏氏梭菌類毒素5毫升,可產生足夠的初乳抗體,保護仔豬免於發病。在臨產前半個月再注射10毫升進行第二次免疫。以後在每次懷孕時於產前2—3周進行加強免疫。

2、沒有進行C型魏氏梭菌類毒素免疫注射的豬群,一旦仔豬發生本病,對所產的仔豬,可用青、鏈黴素進行預防。初生仔豬產後未哺乳前,每公斤體重用青、鏈黴素各10萬單位進行灌服,能有效預防本病的發生。

3、產房要清掃乾淨,用消毒藥物消毒後才能使用。

4、在做好接產工作的同時,用0.1%高錳酸鉀溶液清洗奶頭。

5、仔豬生下後口服25%氯黴素溶液0.2毫升或者合黴素0.1克.

對豬梭菌性腸炎病的治療原則是:“一頭髮病,全窩治療"。

1、發病仔豬用25%氯黴素0.2—0.4毫升或者口服合黴素0.2克。

2、每頭仔豬肌肉注射10萬單位的新黴素有一一定效果。


養豬的朋友們在生產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有什麼難題就提出來,我們共同研究解決,三個臭皮匠賽過諸葛亮,你說是不是這個道理?

更多更實用的養殖技術、飼料製作、種植技術,請關注老周說三農,咱們共同探討。


老周說三農


您好!發財馬來解答這個問題。

前言:豬梭菌性腸炎又稱豬魏氏梭菌病,是由豬感染產氣莢膜梭菌引發的一種死亡率極高的傳染性疾病。主要侵害1-3日齡仔豬,以排灰黃色稀糞或雜交有大量血液糞便為特徵。常發生於氣候寒冷、陰雨潮溼季節,本病不分性別且各年齡段豬都可發生,發病率不高但死亡率極高,是對養豬業危害不容小覷的重要疾病。

豬梭菌性腸炎引發原因:

  • 日常飼料飼餵管理失當,豬隻暴飲暴食而消化道蠕動功能跟不趟,致使飼料滯留胃腸,引發魏氏梭菌繁殖,產生大量有害氣體。此時肛門正常排氣不完,使胃腸脹氣
  • 日常供應冰冷的飲水刺激加之人為飼養管理疏忽,或長期飼餵黴變的飼料原料(黴變豆粕、玉米及嚴重過期的漁粉)應激,造成豬隻胃腸消化功能紊亂。導致豬肚脹氣。
  • 此外豬隻飼餵飼料蛋白質過剩、豬舍飼養密度過大、通風不良、氣溫驟降應激、轉群並窩管理不當等也可引發。

豬梭菌性腸炎症狀表現:

1.仔豬:突然拉痢,血樣稀便,患病仔豬身體虛弱、不想站立、體溫快速下降,很快頻臨死亡或直接倒地而亡。

2.育肥豬及種豬:

  • 症狀較重豬呈現猝死狀態,外觀皮膚蒼白,口角張開,口角流出紅色或白色泡沫。腹部極度膨突,肛門外突。
  • 症狀較輕豬,初期呈現不食、嘔吐,排便黑,近觀暗紅色。個別便血,腹部通漸變大,口角張開、流誕或口吐泡沫,精神沉鬱極度不安,體溫稍高或正常,皮膚蒼白。救治不及時,患病豬呼吸困難、共濟失調、狂躁不安、腹部極度膨脹,皮膚髮紺衰竭而亡,口鼻流血水樣泡沫。

防重於治,防治建議:

☆預防建議。

1.做好環境衛生

  • 環境衛生。環境應激是百病之源,預防本病應做好圈舍環境乾淨衛生,及時清理糞汙。
  • 適時圈舍通風。夏季防暑降溫、預防熱應激,冬季防寒保暖、預防冷應激。為減少圈舍糞汙發酵及豬群自身排氣散熱等產生的有害氣體,或悶熱潮溼,圈舍應季節性適時通風換氣。

2.做好飼養管理。

  • 主要是豬群飼餵管理。飼餵上建議定時定量,小規模養殖戶可打頓溼拌料飼餵,防止暴飲暴食。
  • 注意飼料原料合理貯存,防止黴變。配合飼料中適量加入脫黴靈、葡萄糖、芪貞增免顆粒、黃芪多糖。
  • 飼料選用適口性好、易消化吸收的豬用階段飼料(
    哺乳階段→膨化教槽料+保育階段→4/6乳豬濃縮料或12%豬保育濃縮料+育肥階段→中高檔豬用濃縮料或預混料母豬階段中高檔濃縮料或預混料),注意營養均衡豐富。
  • 飲水充足清潔適宜。冬季防止冰冷飲水,飲水中加入葡萄糖、益生菌、(人用乳酶生+乳酸菌素片)→碾碎等。

3.做好免疫保健。

  • 生產母豬。妊娠1個月後肌注魏氏梭菌鋁膠苗3mL/頭,20天后加強免疫。
  • 藥物保健。日常每噸配合飼料中季節性適時加入甲硝唑預混劑200g;護養豬隻腸道健康,配合飼料中適量添加微生態、發酵料、枯草芽孢桿菌等複合微生物製劑。
  • 1.胃導管排氣。將胃導管插入患病豬胃中,眼觀氣體排出可停止(胸圍大減)。並肌注人用胃腹安或靜脈注射人用甲硝唑注射液(孕畜禁用)。
  • 2.綜合施治。肌注林可黴素、慶大黴素,口服甲硝唑片。配合飼料中適量添加頭孢曲松,飲水硫酸新黴素可溶性粉、Vc、益生菌。

小結:豬梭菌性腸炎對患豬傷害大,建議加強應對、提前預防,防重於治。做好圈舍環境乾淨衛生、適時通風換風、精心精細飼餵及適時免疫保健等工作。讓豬梭菌性腸炎跟我們豬場說拜拜。

我是發財馬(張宏中)關注三農助力三農,歡迎寄語!

2020-01-08


發財馬


豬的梭菌性腸炎是魏氏梭菌所合成分泌的主要毒素,可以將其分為A,B,C,D,E型,其中A型能夠感染到人,形成氣腫疽,死亡率不一,B、C、D型特別與動物的腸道感染關係密切。A型為主要病原菌,其它因素協同作用。本病多數在秋末冬初尤其在氣候變化異常,陰雨潮溼的條件下流行且本病不分年齡性別品種均可發病。在仔豬和種豬中 發生率高於育肥豬,仔豬可暴發流行,常整窩發病,病死率20%—70%,種豬和育肥豬呈零星散發,中豬和成豬常突然發病,病程極短,如救治不及時很快死亡,也有不見任何先兆症狀突然死亡。

本病常見於1—3日仔豬,1周齡以上仔豬發病率要減少,育肥豬、成年豬多發於90—180日齡,很多病例來不及治療而死亡,且豬場一旦發生本病不易清除。

臨床症狀

體溫升高到39—40.5℃,病程短、死亡快、發病後一般在幾分鐘、幾十分鐘或幾小時內死亡。腹部臌脹明顯,耳尖,蹄部,鼻唇部發紺,食慾減少,廢絕,精神沉鬱。

表現神經症狀,亂衝亂撞,轉圈,倒地,口流白沫或紅色泡沫,四肢划動,全身肌肉顫抖,抽搐,怪叫,呻吟。呼吸困難。也有不具任何先兆症狀者突然死亡。

糞便呈深綠色或褐色。有時見有血便,並有特殊惡臭味,汙染肛門周圍、後肢、尾部皮毛。仔豬表現為紅色下痢,與大腸桿菌合併感染時拉黃色、黃紅色、土灰色稀糞,脫水消瘦,部分豬嘔吐,體質弱。

臨床症狀與剖檢變化, 發病仔豬排紅褐色稀糞,其中含有少量灰白色壞死組織碎片,並有特殊的腥臭味,後肢粘滿血樣稀糞;有的病豬共濟失調,呼吸困難,行走搖晃,大部分病豬在3天內死亡。病死豬以腸道出血為主要特徵,尤其是空腸充滿血樣液體和氣體,並含有組織碎片;病變部腸壁為深紅色,與正常段界限明顯;腹股溝淋巴結和腸繫膜淋巴結呈鮮紅色;心內外膜有出血點;腎呈灰白色有針尖大小出血點;脾臟邊緣有小點出血。

防治

1.以防制為重點。採用本地分離的菌株經甲醛滅活後,加Al(OH)3製成滅活菌。對受威脅豬進行緊急接種。或採用多價疫苗注射,克服型不對號的不足,間隔2—4周注射2次,也可明顯提高保護力,在疫情嚴重的疫點預防注射後1個月,加強免疫注射,免疫效果更好。

2.加強母豬飼養管理、母豬飼料配方科學。

3.對懷孕母豬用C型魏氏梭菌福爾馬林氫氧化鋁類毒素,在臨產前一個月肌肉注射5ml,兩週後再注射8ml,使母豬產生免疫,仔豬出生後吮吸母豬初乳可獲得被動免疫,也是預防本病有效方法。

4.加強產房管理 豬舍及周圍環境採用二氧化氯等消毒,接生前母豬奶頭清洗消毒,可明顯減少本病發生與傳播,胎衣、屍體進行無害處理。

5.藥物治療 對臨床分離的病原菌進行藥敏試驗,篩選敏感藥物(用平時不常用的藥物),

首先用高效藥物混飼作基礎治療,對有明顯症狀者靜脈注射甲硝唑水溶液可收到明顯效果(懷孕母豬會強烈引起平滑肌收縮,導致流產)。

6.發現疫情立即封鎖,處理病畜,嚴禁屍體亂扔。燒燬垃圾、徹底消毒可完全控制本病的流行。


三隻小豬和媽媽


你好!我是中年男子又創業,我來回答一下你的問題!

梭菌性腸炎,有的地方叫紅痢、壞死性腸炎、腸毒血癥等叫法不同。是由C型產氣莢膜梭菌引起剛出生仔豬高度致死性的壞死性腸炎

。C型產氣莢膜梭菌在自然界分佈很廣,豬場一但發生本病,不易清除;病菌常存在於部分母豬腸道中。仔豬通過吸吮母乳經消化道感染。臨床上一般分為三種類型,

1:最急性型:常發生於出生後1~2天內的仔豬,拉血樣稀便,很快暈倒和死亡。

2:急性型:常發生於2~3天齡的豬,病豬拉含有灰色壞死組織的紅褐色液狀稀糞,消瘦,虛弱死亡。

3:亞急性、慢性型:常發生於5~7天齡的豬,拉黃色軟、稀便,內含壞死組織碎片,極度消瘦,脫水,死亡。注意與傳染性胃腸炎、流行性腹瀉、輪狀病毒感染、仔豬黃、白痢等相鑑別。

急性型病豬解剖後,腹腔內有較多呈櫻桃紅色液體。空腸腸壁呈深紅色,病健交界明顯。腸內容物為暗紅色液體。腸粘膜及粘膜下層有廣泛性出血及數量不等的小氣泡。本病發生後療效不佳,主要靠平時的預防。嚴格產房及豬體消毒工作。免疫接種:第一、二胎妊娠母豬於分娩前四周及二週各接種一次疫苗,以使仔豬出生後吸吮母乳獲取較多的母源抗體。必要時可用抗菌藥物對剛出生仔豬口服,每日2~3次,作為緊急的藥物預防。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所幫助!





中年男子又創業


豬梭菌病又叫豬梭菌性腸炎、豬傳染性壞死性腸炎、仔豬腸毒血癥豬梭菌病,俗稱仔豬紅痢。該病是由產氣莢膜梭菌引起的傳染病,各年齡段豬不分性別,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死亡率極高,是嚴重危害養豬養豬業的重要疾病。

1、流行病學

在高溫潮溼的條件下流行且本病不分年齡性別品種均可發病。在仔豬和種豬中發生率高於育肥豬,仔豬可暴發流行,常整窩發病,病死率20%—70%,種豬和育肥豬呈零星散發,中豬和成豬常突然發病,病程極短,如救治不及時很快死亡,也有不見任何先兆症狀突然死亡。

本病常見於1—3日仔豬,1周齡以上仔豬發病率要減少,育肥豬、成年豬多發於90—180日齡,很多病例來不及治療而死亡,且豬場一旦發生本病不易清除。

2、臨床症狀

發病前都有大便秘結現象。發病時見腹部渾圓如鼓,豬腹痛難忍而起臥不安,搖頭、擺尾,趴開後肢作排糞尿姿勢,但未排出糞尿,呼吸急促,口吐白沫。

如發病於晚間,晚餐時會把料吃得乾乾淨淨,早晨見死在欄裡。屍體僵硬,腹脹隆起,口鼻流白沫。

解剖病死豬,見胃膨脹,充滿氣體和很多粥狀物,大約8~9小時吃的飼料還未排空。胃粘膜脫落,胃壁薄,胃底有出血斑。小腸黏膜出血,腸繫膜淋巴結充血、腫大。大腸內多圓形硬糞。腎彌滿針尖樣出血,全身淋巴結腫大出血。

3、診斷

組織抹片鏡檢鏡檢可見到一種革蘭氏染色呈陽性、兩端鈍圓、短桿狀直杆菌,單個存在或排列成鏈狀。美藍染色可見藍色、兩端鈍圓、短桿狀或直杆狀細菌,單個存在或排成鏈狀。

分離培養結果接種病料的培養基厭氧培養48h後,可見在血液營養瓊脂培養基上有細菌生長。菌落形態為灰色,圓形突起,邊緣整齊,表面光滑,半透明,並且出現α、β雙溶血環;需氧培養未見細菌生長;在液體培養基中厭氣培養呈均勻渾濁,並有氣泡產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