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陸軍海軍到底有什麼刻骨仇恨,不能通婚和結交,相互視為仇寇

二戰時期的日本軍隊給人的印象大多都是兇狠和十分團結的,在對外戰爭的時候為了天皇的利益往往能夠擰成一股繩。可是日本軍隊看似團結一致,內部海軍和陸軍卻一直存在著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們之間發生過許多匪夷所思的衝突,在軍隊演習中甚至有陸軍士兵直接用槍口瞄準海軍士兵。最嚴重的是還出現過雙方禁止彼此通婚的情況。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日本的陸軍士兵和海軍士兵之間存在這麼深的矛盾呢。

日本陸軍海軍到底有什麼刻骨仇恨,不能通婚和結交,相互視為仇寇

產生這樣的結果肯定存在很多原因,在明治天皇掌握了實權以後,日本開始了十分著名的維新運動,在這場運動期間日本組成了新式陸軍和海軍,陸軍高層基本上都是長州藩出身的將領,至於海軍將領則差不多都是薩摩藩將領。也因為這樣長州藩和薩摩藩之間的鬥爭演變成了陸軍和海軍之間的鬥爭。

日本陸軍海軍到底有什麼刻骨仇恨,不能通婚和結交,相互視為仇寇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在二戰的戰爭中因為日本想要獲得東南亞地區的資源,這就會損害到美國的利益,和美國開戰是必不可免的可是由於地理因素,他們需要的是和美國在海上打海上決戰,所以日本的資源投入也會更加傾向於海軍,陸軍能夠得到的資源配比就非常的少。當時日本陸軍窮的連坦克都造不起,日本海軍卻可以造得起幾十艘航空母艦,所以雙方之間有矛盾也是可以理解。

日本陸軍海軍到底有什麼刻骨仇恨,不能通婚和結交,相互視為仇寇

在上世紀三十年代的時候,日本陸軍主張進行北上攻佔蘇聯的遠東地區,而海軍則是建議南下奪取東南亞地區富饒的資源,戰略方針的不同讓本來兩隊祖上就結下的樑子矛盾更深了。在淞滬戰爭爆發的時候,日本的海軍陸戰隊被包圍,很難突圍只能在包圍圈中。當時的海軍大臣為了陸戰隊員的生命只能拉下面子去求陸軍大臣杉山元,希望陸軍能夠派兵增援,他們也同意進行派兵援助了。但是在真正前去的時候日本陸軍卻讓自己的士兵分批援助,效率極慢導致海軍陸戰隊死傷慘重。

日本陸軍海軍到底有什麼刻骨仇恨,不能通婚和結交,相互視為仇寇

在蘇聯戰場上,日本陸軍被打的死傷嚴重。在日本國內這本應該是一件舉國哀悼的事情,可是日本海軍卻樂呵呵的看熱鬧,更誇張的是他們還放禮炮慶祝日本陸軍的失利。在太平洋戰場上,日本海軍和陸軍的矛盾也為日本的敗局起到了一定推動作用。當時在日本軍艦上普遍使用的都是96式三聯裝25毫米高射炮,這種炮的威力遠低於西方的福波斯系列高射炮,對美國的海軍戰鬥機的破壞也非常的有限這也就導致了艦隊的防空率十分低下。而日本陸軍改良的新型高射炮的活力卻要優秀很多。但是由於日本海軍礙於面子一直沒有向陸軍借用這種高射炮,在太平洋戰爭中一旦日均採用這種高射炮,美國海軍的損失將會變大很多。

但是這種恩怨隨著日本的投降軍隊的解散慢慢也不復存在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