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我们所在的太阳系中有八大行星,也有无数的小行星,但在行星和小行星之间,还有一种天体被叫做矮行星,数量也不少,天文学家预估整个太阳系中矮行星的数量至少有数百颗。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一般认为矮行星的个头和质量都比行星小一些,比小行星大一些,但实际上其严格的定义并非如此!它还包含如下几项内容:体积介于行星和小行星之间,围绕恒星运转,质量足以克服固体引力以达到流体静力平衡(近于圆球)形状,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同时不是卫星。它与行星的主要区别,其实就是有没有清空所在轨道上的其他天体。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冥王星是最著名的矮行星,它还被归为类冥天体这一类,它的卫星卡戎也是一颗矮行星,由于卡戎的个头比较大,所以冥王星常被认为是一个双星系统。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冥王星之外比较著名的矮行星还有阋神星、谷神星、鸟神星、妊神星等,不过近日矮行星家族成员2007 OR10也得以命名,国际天文联合会决定将这颗位于柯伊伯带中的矮行星,命名为“共工”。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我们都知道共工是我国远古神话中的水神,他与火神祝融打架时撞坏了擎天的柱子不周山,引出了女娲补天的故事。那么为什么用共工的名字来命名这个小行星呢?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实际上太阳系中的天体一直有以远古神话中的神祗来命名的传统,比如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木卫二欧罗巴、木卫三盖尼米德、木卫四卡里斯托、土卫六泰坦星等,从中我们也能发现,这些天体大都是以西方希腊罗马神话中的神帝命名的,其实这也体现了近现代以来西方国家在天文学上取得的巨大成就,而2007 OR10这颗矮行星以我国神话中的神祗来命名,却是以投票的形式决定的。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2007 OR10发现于2007年,是柯伊伯带中的大型天体,体积仅次于冥王星和阋神星,目前可排名第三,直径约为1535公里,也是太阳系中第20大的天体,开始的时候,天文学家们认为这颗矮行星上很可能是白雪皑皑,因此将其称之为“白雪公主”,但是后来的天文观测又发现其表面看起来呈现出红色,于是推测这颗矮行星表面被甲烷、一氧化碳和氮冰所覆盖,这种情况跟新视野号所看到的冥王星表面的性质差不多,因此又决定不再称呼其为“白雪公主”。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目前我们可以称2007 OR10这个矮行星为“共工”了,它自转一周的时间为45天,而围绕太阳公转一周需要547.84年,而随着对它的跟踪观测,天文学家们还发现了它有一颗卫星,直径则约为240-400千米,这颗卫星也被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同时以我国神话中的“相柳”来命名。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相柳是中国远古神话传说中的凶神,也是神神共工的大臣,这种说法出自《山海经·海外北经》。相柳是个蛇身九头的怪兽,食人无数,所到之处,尽成泽国,它也有喷水的技能,喷出来的水比洪水还厉害,而且有毒,人要是引用了就会送命,大禹王见相柳如此猖獗,就运用神力诛杀了相柳。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为什么要以我国神话中的神祗名字来命名这两个星体呢?其实也是以投票的形式公平竞选出来的。2019年4月,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决定通过公众投票的方式对2007 OR10进行命名,投票结束后有三个名称被选中进入最后的决赛,结果我国神话人物“共工”得到的选票最高,击败了其他两个名称,因此被正式选定为2007 OR10的名称。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2020年2月20日,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中心正式接受了“共工”和“相柳”这两个名称,并且以“共工”和“相柳”为名,更新了该中心的小行星目录。这是迄今为止唯一以中文命名的矮行星和其卫星,同时,共工的卫星也获得了一个中文名字。目前我国也正在天文学研究和天文观测设备中加大投入,相信将来会有更多的天体被我们发现和命名。

太阳系第20大天体以中文命名为“共工星”,还有个跟班叫“相柳”

《快科技》2月24日文章《2007 OR10定名共工星!首颗以中文命名的太阳系主要天体》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