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自律"是最好的品质,家长应该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

梁启超,我国近代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和教育家。他有九个子女,个个都是栋梁之才,因而其家教方法也鼎鼎有名。

自律

梁先生的教育理念在那个时代很领先,最大的特点是爱的教育。从《梁启超家书》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他"十二分热烈"的父爱,没有一点大家长作风。

书信中对孩子的称呼就十分亲密,比如"宝贝思顺","小庄庄"、"老白鼻(baby)"、"六六"等等。爱的表达也也是随处可见,有一封信就这样写道:我晚上在院子里徘徊,对着月亮想你们,也在这里唱起来,你们听见没有?

对孩子的功课,他从没有苛责,更多的是理解。而且对孩子本人的关心总是在最前面。比如当女儿梁思庄刚到国外学习,一时无法适应,他在信中写道:

自律

庄庄今年考试,纵使不及格,也不要紧,千万别要着急,因为他本勉强进大学。你们兄妹各个都能勤学向上,我对于你们的功课绝不责备,却是因为赶课太过,闹出病来,倒令我不放心了。

虽然挚爱孩子,但梁先生从不姑息溺爱,他用自己做学问的成就言传身教:"处忧患最是人生幸事"。对子女的一生是否要有所作为,他也只是说:"莫问收获,但问耕耘"。

自律

从现在的心理学角度看,梁先生家教成功,与他深厚的父爱对子女延迟满足能力的培养密切相关。他以身作则的自律让孩子自律,是子女们成才的关键。

怎样培养孩子的自律?

1、制定规矩,并执行

制定规矩是孩子培养自律能力的基石。对年幼的孩子来说,控制不住自己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比如看电视、吃糖果……通常情况下,孩子是不会有"我只能看一会电视"或"糖果我只能吃一颗"这种想法的,这个时候,就需要父母帮助制定规矩了。

比如,每天吃糖果只能吃一颗;想看电视每天只能看15分钟等等。规矩既然制定了,就要严格执行,父母不能因为孩子的耍赖或是哭闹妥协。让孩子知道,有了规则就要执行,慢慢的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

自律

2.培养孩子的目标意识

目标意识一定要有!浑浑噩噩的人生,不但会让人越来越消极懒惰,而且还会毁掉人的价值感甚至整个人生。有的孩子目光长远,能想到将来从事何种行业,或者定居哪个城市,这是大目标,很好;

有的孩子看不到那么远,只能看到这次考试进步或是退步,即使定一个学习上的阶段性小目标,也很不错。无论大目标还是小目标,只要定的恰当,都会激励孩子努力前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