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卖农资的为什么怕种地大户?

ASUKA_TSOU


卖农资的怕种地大户,主要是怕他们赊账。农农业是微利,且高风险的行业。与其他行业相比,种地盈利除受市场影响,还受气候、病虫草害等因素影响。

比公鸡起的早,比狗睡的晚,这是种地人真实写照,种地是最辛苦最累的行业,没有之一。因此,但凡有其它门路,都不会选择流转土地,做种田大户,他们大多缺乏资金,而且有一部分人素质比较低,即使风调雨顺挣了钱,常把自资金用在消费上,而不是先归还农资欠账,若赔了钱,农资欠账更难收。

这样的团体谁不拍?如果种田大户全部付现款买农资,我想这一团体肯定能享受黄土垫道,净水泼街的待遇。

笔者是卖农资的,跟许多种田大户打交道,对他们又爱又恨,爱他们量大 ,恨他们没有信誉,把收入挪做他用,欠账不还。

对于种田大户,但凡赊账的,大多陷入了债务泥潭 ,做现款的全都合作愉快。

因此,我对种田大户的政策是压低利润,现款不赊。





hebe乔峰


你好,我是友利说三农,苏北农村的一个农资经销商。以我的真实感受,我从肥料这一块谈一点对这个问题的个人体会吧。

先说一说2018年秋忙前组织的一场活动吧,当时是九月中下旬,马上就要秋播了,通过请客吃饭送纪念品的方式请了大约40个种地大户。他们单个种植面积大约在200-1000亩不等,40户的总体土地面积大约8000亩地(300吨左右肥料的容量)。活动前各种乐观的臆想,但是在组织吃饭营销现场心就凉了一大截(大户各种推脱、各种借口、各种要求......),果不其然,秋种结束后仅仅买了15多吨肥料。可以说这次“想依靠大户来提高销量”的活动彻头彻尾的失败了,唯一的收获是:得到了一个典型的失败教训。

事后总结,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们也是上市公司的牌子肥料,给他们价格已经放的最低了,基本不赚钱,为的就是冲销量,他们还是不领情,就是不用你的,我分析了一下几点原因,仅供参考:

一是,大户资源是所有渠道的争夺焦点,竞争异常激烈。厂家、经销商、批发商、零售商,所有人的眼睛都盯着大户,在品牌差不多的情况 下,谁的价格低谁就占领绝对优势,各种手段都用上了,依然卖不动,处在渠道下游的零售商、批发商和一些没有实力的经销商,只有躲着的份了,怕竞争不过同行。这是一怕!

二是,种地大户要求高,怕伺候不过来。不仅仅要求价格最低,还要你限时限量送到指定地点,你没有一定的服务团队和能力,你根本供不起他们。这是二怕!

三是,怕赊欠风险。种地大户的来源很复杂,有小农户发展壮大来的,有各类合作组织,也有以盈利为目的外来资本投入的,种植管理经验和技术可以说千差万别,万一再有个自然灾害啥的,你赊出去的货款是很难要回来了。这是三怕!

所以,好多经销商会有“谁碰种植大户谁死”感慨!

其实只要你定位得当,经营有方,排除大户这一不定时炸弹,你依然可以在零售商和小户的基础上发展的很好。


凡匠人生路


我们本地有一句做生意的行话说“大买卖怕陪,小买卖怕吃”,说的就是生意做大了就担心赔钱,生意做小了怕打理关系。卖农资的大小老板谁不想招揽几个种地大户,毕竟种地大户的农资产品下货量是非常大的,即便是多利多销也能挣钱啊。但近几年的农资行业的实际情况是农资店老板都开始躲着种地大户,说白了也是担心客大欺店的问题。

单户购买一袋尿素是九十五块钱,我堂哥承包五六十亩地,在农资店商量的价格是八十五块钱,差十块钱。关键即便是八十五块钱还需要农资店配送到家,甚至到地头。我们本村另一个包地大户百十亩地,联系农资店要农资都是靠电话,说好价格之后在地头等着农资店配送,价格肯定还要低关键秋后算账,,等到结账的时候在抹点儿零头。

客大欺店的现象在农资行业同样存在,这两年农资店老板们都聪明了,也不管你多大的包地户,别说一个电话,就是十个电话也不给你上货,先打过点钱来再说吧。对于那些大包地户来说因为需要的农资数量大,既然本地农资店不给我优惠,我就四处联系外地农资店老板,四处打听那个地方化肥便宜,那个地方种子便宜,那个地方农药便宜。

小的农资店都是家庭模式经营,一家子共同照料一个农资店对外概不送货,不是熟人概不赊欠,购买者多数是本地农友开着三轮车进店购买,农资店靠的是口碑维持;大的农资店虽然下货量大但是人工车马费用也不低,单户进店一般讲价都合理,既能走货也能保证利润。对于大包地户来说,压价本身就很厉害,利润低的时候在抹零估计会赔钱。

敲个黑板:很多时候农资店对种地大户的优惠力度还是很大的,可买卖双方到最后往往多是因为价格问题谈不拢。大种地户总认为农资店老板利润丰厚赚钱无数,总想进一步压低农资价格降低自身的种植成本,但农资店老板也要考虑自身的利润问题,人工车马水电房租那一项都需要钱来维持,别说赔钱做生意,就是利润低于心理预期的买卖也不会去做。赔钱赚吆喝的事情更不会有,所以很多农资店老板宁愿做单户小买卖,也不会给大种地户服务。


海棠小醉


这个问题有点片面了,做为一个种地大户来说跟我打交道的卖农资的从来没有害怕过,反倒是很乐意跟我合作!只要自己勤奋能干能够吃苦耐劳,农药化肥花费的钱真是太少了!

我种了30多亩地,买化肥和农药都是去我后面一个村里的老农艺师开的农资店里去卖的。第一年的时候我买了将近一万多块钱的肥料,也许真的是惺惺相惜的缘故吧!第一年种植那么多的土地我真是从零开始!无论是打药施肥还是对于农作物的种植管理。我就叫他马大伯吧!真是很详细的告诉了我怎么样种地,怎么样管理,怎么样选择种子。怎么样合理的安排农作物的种植时间以此来错开收获的时间!真是收益匪浅!对于买农资的钱的问题我们也是开诚公布的说了!每年的过年的时候全部清账绝不拖欠!但是买农药的钱一般都是直接结账的!


我觉得无论是在农村搞农业还是干其他的营生!都得先学会做人再来做事!好的人品才是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既然选择了农业就要充分考虑到农业的风险!不能够盲目跟风的说干就干,那样的话等待你的也许只有无限的失败!


豫东小农


讲真的,卖农资的真的特别怕种地大户,为啥呢?我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跟种地大户打交道,基本上利润很小的!正常常规农药的利润在30%左右,一些特殊品种利润超过50%,但是同大户做生意,大户就会可劲和你压价,最低能把利润压到10%左右,比如肥料正常一袋挣20,但是因为大户要的多可能一袋赚10元甚至5元就给他们了!

第二大户赊销严重,大户一季连药肥带种子会赊销好几万。我认识的零售店好多都被大户坑过,一般刚开始为留住大户,零售店会赊销给大户,但是造成的结果就是大户习惯性赊销,总会欠一些钱不还,甚至有些大户拿欠款威胁零售店,不给我赊销就不还钱!这也导致了零售店怕大户!



第三很多大户种植风险大,由于粮食蔬菜价格连年浮动较大,大户会出现赔钱年份,甚至连续不赚钱,那样就会无法偿还账务,有些大户甚至会跑路,所以也导致这些年卖农资的怕大户!

综上所述,卖农资的同大户做生意利润小风险大,所以会怕大户,但并不是怕所有的大户,卖农资的对一些实力雄厚的大户还是愿意打交道的!


植保小贴士


因为以下3点:

第一,种地大户,科技素质相对都是偏低的。

比如:河北邯郸永年区有一个XX民的种地大户,科技素质很多,很多基本的科技知识都不懂,还“自以为是,自作聪明”。这个人在小麦防治病虫害的时候,竟然不知道【杀菌剂的的特点】是什么,也不知道杀菌剂亩用100%纯药多少合适。但是,就是这样的人偏偏又固执又顽固,不思进取,彻底就废掉了。

大家想想:你做为一位农资经销商,对待这号人恐怕不是怕,而是躲的远远的。因为,这样的人“赔钱是必然的”。

第二,种地大户,贪图便宜的是较多的。

因为“科技水平偏低”【可以说,种地大户95%以上的对科技“不真懂”或者“真不懂”】——一些傻乎乎的喷施叶面肥,专挑便宜的用。比如这些人喜欢用“磷酸二氢钾”,其实呢,无非就是【磷】和【钾】,必须土壤大量施入才行,可是你喷施“九牛一毛”的磷和钾,有啥用呢?还白白浪费人工。

如果你真的懂科技而【追求性价比】,可以喷施【1%的磷酸二铵+1%的硫酸钾】啊——100斤溶液也就成本3元多点。

如果你真的懂科技而【追求性价比】,防治小麦赤霉病,你可以【80%戊唑醇2份+80%乙蒜素2份+1份增效剂+1份苯醚甲环唑=6种产品约6元钱】。

可是,几个人“真的懂呢”?

第三,种地大户,赊销的很多。

不少种地大户,是为了补贴的,也有的是“妄想种植暴利作物”的,投机取巧或者“一夜暴富”的心理作怪。这些人根本没有【务实的追求长期回报的思想】,对周边的农资经销商往往就是赊销,“张三不赊,李四赊”,不赔钱,结账是就给农资经销商“搞价”想法少给10%甚至更多,赔钱了,这些人就“溜之大吉”找不到人了。


十星科技


每次开客户会议我一再嘱咐他们千万别赊账给包地大户,你可以赊给老百姓,但是不可以赊给包地大户,这些人没好人,好人谁包地啊,一个也没有,目前包地的一个赚钱的也没有,都是赔钱,为什么他们还包呢?因为他们的目的就是想骗国家的补贴,但是真正有补贴的一个也没有,所以都是赔钱。

目前包地的没有赚钱的,都在赔钱,很多都赔的倾家荡产,更多的是外债累累,原本这些人就不富裕,大部分都是外债累累,不欠债谁包地啊,这也是他们的最后一招,因为包地投资是最小的,承包费暂时不用拿,农资可以赊销,所以跑路的也很多,一看不行直接溜之大吉,所以不能赊账给承包大户。

种小麦、玉米、一亩地承包费1000元,靠什么赚钱,老百姓自己的地都买没有利润,大家想想能赚钱吗?不能,只有赔钱,这些人只有一个目的骗取国家补贴,但是根本做不到,目前一个拿补贴的也没有,国家的钱不好骗,大家说对吗?

农村种地的大部分都是事业失败,走投无路的人,但凡有点本事的都外出打工或者做生意去了,农民难道你还没有当够吗?很多老百姓自己的地都种够了,没有办法,还有很多农民直接免费把自己的地给别人种,我都种了10多亩免费的土地,都是自己人的。

农村包地的正经干的一个也没有,原本他自己就不会种地,干活就雇人,一般都是十个八个,这都是利润啊,干一天一亩地没有了,大家说对吗?所以种地赚钱都是赚的辛苦钱,自己必须踏踏实实的干,原本利润就很小,只有自己亲力亲为才能赚到钱,种地利润小还特别辛苦,所以指望种地致富很难,干点什么都比知种地好。


大海传媒


因为没钱!大约很多人都有不信,种地大户都是土豪,怎么会没钱呢?说实话,最初我也不信,当真正接触多了会发现这是真的,他们的钱都投资在别的地方,而不是投入到农资采购上。种地大户大致有三种人

第一种人我们叫他们“本事人”,他们拥有不一般的起点和格局,很多是冲着国家补贴才做农业的,他们做农业更多的侧重休闲,经常忽略农业的特殊性。

他们做的农业和农资经销商做的农业完全不是一回事,也很难找到交汇点,本小利薄的农资经销商一般对这种大户敬而远之。

第二种是就想弄块地占着,听说什么好就种什么,他们不缺钱,也不懂农业,更不想懂,他们的目的就是要这块地,要退休后的田园生活或者等开发,他们需要农资,但很难信任经销商,经销商也对这类人能躲就躲。

第三种人出身农村,他们从事农业相关领域赚到了钱,所以包地大干。他们的农资采购渠道很广泛,几个大户联合找厂家定做也不难,网购更是家常便饭,他们的采购价格很低,经销商没有资源拿到那样低的价格所以也就躲着了。无论哪一种,农资经销商和他们交往都赚不到钱,所以就不去费心了。


一起葡萄


冬去春来,气温回升,一年一度的春耕春播准备工作即将开始,再过几日销售农资就要进入旺季。近几年,种地大户如雨后春笋越来越多,少则三五十亩,多则千八百亩,按理说,卖农资的遇到这样的种地大户,就是遇到了大客户,应该很高兴为种地大户提供农资,但事实恰恰相反,很多卖农资的却都害怕种地大户,不敢把农资卖给他们,这是为什么呢?

本人也销售部分农资,对于害怕与种地大户做交易,也深有同感,究其原因,主要有四怕:

一怕种地大户赊账。种地大户一旦赊账,就是几十吨、上百吨的肥料,还有种子、地膜、农药等,一压几万元到几十万元,要等到秋后结账。对于卖农资的来讲,资金上受不了。

二怕种地大户没有好收成。种地大户一般都是粗放式管理,收成往往不如三亩五亩精细管理收成好,一旦收成不好,赊账还账遥遥无期,有时候还会倒打一耙子,说你农资质量不好,甚至引起一些不必要的官司。对于卖农资的来讲,经营风险太大。

三怕种地大户四处讲价。销售任何东西都有统一规定的价格,种地大户觉得自己地多量大,有资格、有话语权与各个农资店去讲价,有些讲好了价格也没要,因为别人有更低的价格,这样你的产品价格完全暴露,既降低了利润,又有可能被厂家以擅自降价为由予以罚款。对于卖农资的来讲,利润难以保障。

四怕种地大户上门找事。其实将农资卖给种地大户后,每个农资店都是提心吊胆,就怕种地大户收成不好,上门找事。有些的确是农资有问题,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气候因素或者管理因素,种地大户上门找事,既败了农资店的名声,又要拿出精力时间去处理,如果惊动了相关部门,大多数是拿钱消灾,生气上火、朋友变仇人、赔钱赔货,落了个鸡飞蛋打的结果。对于卖农资的来讲,维权太难了。



不过,我做农资与种地大户做交易,尚未遇到这些情况,我也不怕与他们打交道,还乐于跟他们做朋友,原因就是,我卖的种子、肥料质量过关,直接从厂家进货,价格有优势,种上庄稼后,主动上门做好技术指导,庄稼收获后,尽最大努力帮他们寻找销路,所以,至今我也没有赊账不还的。


随着形势发展,未来与种地大户做交易,是一个大趋势,如果还有怕种地大户的思想,那就是没有跟上形势发展,没有与时俱进,打铁还需自身硬,只有做好自己,才能与种地大户融合为一体。以上观点对否,请关注留言。


天润土元帅


这个原因很清楚。在土地没有转包习惯之前,农村承包土地大部份都是小户种植,大户超二十亩的都不多,小户生意虽然忙,但是,一是现钱现货,一手拿钱一手拿货,没有一分钱欠账,这样的生意卖农资的稳赚钱,心里踏实。二,跟小户做生意,全部是零售价,而且没有讨价还价,赚的利润就高,零焦价正常高5一10%是没人计较的,这样一天卖三千元农药丶化肥、种子多赚一二百元是不在意的,因此赚钱没有废话闲话。三,做小户,都是上门生意,没有什么服务,这样省力,省心。平时的服务顶多动动嘴巴,交待一下用法用量和使用时间及注意事项,其它就没什么事情。

大户就不同了,大户是专业户,对农资的价格打听得清清楚楚,农资的质差比较得明明朗朗,对农资市场的商户情况了解得明明白白。由于大户需求量大,有点行大吃客,客大欺行。这样要求就来了,一,需要什么牌子的农资不能用其它代用。二,价格这能是批发价,而且还会讨价还价。三,要赊账,量大赊账时间也不短。四,要服务,货源要送到需方仓库或大田边。这样多了服务费用。实际上,做大户多了四样事和风险,一,农资品种牌子不能错,不能乱代用。增加了采购难度,二,价格上原来零售的利润没了,有时去零取整也要少一点,利润差了。三,赊账有风险,还要增加流动资金。四,服务多下力和运输工具,还增加了路途安全风险。这四点就是卖农资的四怕一不如。时代在发展,随着转包土地的风糜,原来的小农资销售商越来越难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