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产后如何预防骨质疏松的发生?

唯爱相守4


怀孕与哺乳期间,孕妈妈和产后妈妈都要摄取足够的钙质,以提供给自身和宝宝身体的需要。但我国女性普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导致骨质大量流失,一不小心就会得骨质疏松,要想远离骨质疏松,预防胜于治疗。

下面提供几种防治方法,供产后妈妈们参考,把握这些重点,就不用担心骨质疏松,找上自己。

产后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趁早存骨本

建议产后妈妈从年轻的时候就开始尽早积累“骨本”。骨质在20岁时会达到巅峰,20~40岁期间骨质会保持平稳,但开始轻微下滑,在这个阶段应该尽量保持“骨本”。产后妈妈因为钙质消耗多,一定要注意补充钙质,以免老年时得骨质疏松症。

规律运动

如果产后妈妈身体恢复不错,每周至少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并且适度的晒太阳。适度运动可以增强血液循环,有利于钙质的吸收。

均衡饮食

产后妈妈应该采取高钙饮食,同时补充钙片。

戒除不良习惯

产后妈妈应该少喝咖啡或者喝咖啡时加入脱脂牛奶,以增加钙的摄取量。同时要避免长期酗酒、抽烟以及敖夜。

TIPS:建议哺乳妈妈每日钙质摄取量为1000毫克。


我是然然妈咪育儿,很高兴能够为你分享孕产、育儿、喂养、产后恢复知识和经验,希望能够帮助到您,欢迎点赞/转发/关注,谢谢!!!


然然妈咪育儿


你好!

骨质疏松的初期不会有任何症状,但骨质的不断流失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包括容易骨折、身高变矮、腰酸背痛、驼背等明显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产后妇女及停经妇女是骨质疏松症的多发人群。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补给钙质之外,还要加上运动等其他方法的配合。

(1)每周坚持运动。新妈妈即使再忙碌,一周也要运动3~5次,并且每次应运动30分钟以上。

(2)适量补充钙质。新妈妈每天每人需要1200—1500毫克钙质,但是一般的饮食最多只能提供200~300毫克钙质,所以除了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乳制品、小鱼干之外,最好能额外补充钙片,尤其是当产妇出现腿部常抽筋、腰酸背痛以及常常不经意的骨折时,则应就医检查以确认自己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3)生活习惯的培养。造成骨质疏松的因素很多,平常吸烟、喝酒、熬夜、常喝咖啡、长期服用类固醇者属于骨质容易流失的人群,所有的女性都应戒掉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小护士上线了


骨质疏松的初期不会有任何症状,但骨质的不断流失会导致很严重的后果,包括容易骨折、身高变矮、腰酸背痛、驼背等明显的症状,严重的甚至导致生活不能自理。产后妇女及停经妇女是骨质疏松症的多发人群。

  为了预防骨质疏松,除了补给钙质之外,还要加上运动等其他方法的配合。

  (1)每周坚持运动。新妈妈即使再忙碌,一周也要运动3~5次,并且每次应运动30分钟以上。

  (2)适量补充钙质。新妈妈每天每人需要1200—1500毫克钙质,但是一般的饮食最多只能提供200~300毫克钙质,所以除了摄取富含钙质的食物,如牛奶、乳制品、小鱼干之外,最好能额外补充钙片,尤其是当产妇出现腿部常抽筋、腰酸背痛以及常常不经意的骨折时,则应就医检查以确认自己是否患有骨质疏松症。

  (3)生活习惯的培养。造成骨质疏松的因素很多,平常吸烟、喝酒、熬夜、常喝咖啡、长期服用类固醇者属于骨质容易流失的人群,所有的女性都应戒掉这些不好的生活习惯。



小白985320


女性是骨质疏松症的高发群体,产后的腰酸背痛常让妈咪担心自己是否患骨质疏松症,本篇通过专业说明,让妈咪不再担心产后的骨质流失,也提供有效的骨本维护方法。

产后暂时性的骨质流失

怀孕期间,身体因为孕育一个小生命而承受较大的负担,原以为只要完成分娩,身体状况就可以恢复正常。但产后妈咪却发现身体状况似乎大不如前,腰酸背痛十分明显。

不少妈咪怀疑是否骨质疏松症悄悄来报到。“一般而言,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初期没有征兆、无法察觉,腰酸背痛不能视为骨质疏松症的前兆。其酸痛常是孕期长期负重或产后姿势不良所导致,若真是产后有骨质流失,其原因也多半是来自于女性激素的暂时减少,以及产后多数时间用于照顾宝宝、忽略运动所造成,所幸只要恢复运动习惯,骨质密度仍可以重新建立,妈咪不必过于担心。

预先检查预防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必须经过精准的骨质扫描仪器(DEXA)方能形成诊断,即使是B超检查仍有误差。若妈咪有疑虑想提前预防或得知骨质密度现况,可到医院进行骨质密度的检查,必要时还可以抽血了解是否有缺乏钙质或维生素D的情况。

健康的隐形杀手

骨质疏松症又被称为隐性杀手,原因就在于通常病症被发现时,都已经是骨折发生或骨头断裂的时候,此时骨质的流失已非常严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定义,透过骨质扫描,当骨质密度小于年轻女性2.5个标准偏差以上时(<2.5),即为骨质疏松症,若是介于-1.0~2.5之间则为骨质缺乏应特别留意。在正常情况下,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常见于50岁之后的女性,称为更年期骨质疏松症,见于65岁之后的老年人口称为老年性骨质疏松症。

医师解释:“因为女性激素的减少会导致骨质密度下降,因此女性在更年期(停经)后,容易有骨质疏松症的发生,男性则因为不受制于女性激素影响,因此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常见于因65岁后骨头老化所致。”

怀孕非骨质疏松的肇因

然而,近年来骨质疏松症有年轻化的趋势,不免让高龄怀孕的妈咪担心。因怀孕时胎儿大量吸收体内钙质,更年期又有提早的趋势,产后是否也会因此容易面临骨质疏松症的危机?“怀孕后期虽然胎儿会吸收大量的钙质,但因此造成妈咪产后骨质疏松症的情况并不常见,比起产后发生骨质疏松症,妈妈手或网球肘反而是临床上较常发现的产后伤害。”医师鼓励孕妈咪在怀孕中后期额外补充钙片,一方面可供应胎儿所需,另一方面也因为钙质具有安神的作用,可帮助孕期安稳睡眠与缓解抽筋(抽筋可能源于缺钙或神经不稳定过度放电所致),若孕妈咪在孕期保持骨质健康,饮食均衡、经常日晒与步行也有相同的效果。

市售钙制剂的选择

钙质的补充剂种类繁多,建议孕妈咪可以选择枸橼酸钙或乳酸钙的制剂比较好吸收。此外,额外添加矿物质镁或维生素D的制剂有促进钙质吸收的功效,妈咪也可以列入考虑。服用时建议根据说明书服用,才能更好地利于身体有效吸收。

预防骨质疏松有方法

骨质疏松症患者因骨质流失、骨内孔隙变大且多,使骨头脆弱易折,容易在活动中发生骨折等。“人体的骨骼内有2种细胞,分别为破骨细胞与造骨细胞,破骨细胞负责吃掉老化、妥伤或新陈代谢后的老废骨质。成骨细胞则负责生成新的骨头,在30岁之前,成骨细胞的表现比破骨细胞活泼, 30岁后破骨细胞的表现则比成骨细胞活泼,而当骨头流失的速度大于骨头生成的速度,骨质逐渐流失就无法避免。”但即便如此,医师强调并非每个人都一定会面临骨质疏松的困扰,通过积极的预防,逐步增加骨质密度与提升成骨细胞效率其实并非难事。

造成骨质疏松症发生的成因复杂,常见造成骨质疏松症的原因如下:

1、严重外伤:伤及骨头的外伤会影响骨质的流失与生成。

2、饮食不均:蛋白质摄取过多或是钙质、维生素D摄取不足。

3、身体长期不活动:容易造成质流失。

4、女性激素:更年期后比男性更容易骨质流失。

5、药物使用:类固醇、甲状腺素、利尿素或某些化疗药物。

6、生活习惯:吸烟、酗酒、过量咖啡或茶都会增加患病风险。

7、特殊疾病:甲状腺亢进、肝功能不全或骨髓肿瘤等。

8、遗传:除了外伤外,遗传是其他各种原因中唯一无法事先预防或事后治疗的先天因素。

生活中积极预防,可缓减骨质流失速度、储存骨本,方法如下:

1、饮食均衡:食物永远比药物好,建议多方摄取含钙质食物,如乳制品(鲜乳、优格、起司)、小鱼干、豆类制品、芝麻、海带等。

2、避免危险因子:避免烟酒,适量饮用咖啡与茶(例如:1天不超过3杯)。

3、补充维生素D:可去药店中选购钙剂补充,或于食物中摄取(如鱼肉.奶油、蛋、肝脏等),可帮助体内的钙质吸收。

4、适当日晒:每日15~30分钟,太阳的光线可帮助活化体内的维生素D,促进钙质吸收、强化骨本。

5、正确运动:运动是增加骨质的有效方法,加上运动时血液循环加速,让营的吸收史有效率,且促进新陈代谢、刺激生长激素分泌等原因,都有利于骨质密度有效增加。

负重运动 增加骨密度的有利方法

只要愿意运动,无论是轻度运动还是积极运动,对健康都有正面帮助。但若妈咪产后想快速恢复体态、积极维护骨质健康,或是已有骨质缺乏的倾向想恢复骨质密度,则建议可考虑进行负重运动。负重运动能让骨骼的受力增加,使骨细胞与促进其生长的因子活跃,因而能增加骨质密度、促进骨骼生长。所谓的负重运动,并非如重量训练般一定要动用到哑铃或杠铃,而是在运动时,让身体部位在运动进行时,多承受一些重量,以达到增加骨骼受力的目的。例如有氧拳击,其经常在过程中出现的跳跃动作,让下肢着地时可承受较多的身体重量,即对刺激骨骼生成有很大的帮助。

留意安全的运动环境

若已经发现骨质有所缺乏或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症,临床上发现若能正确运动,每周3日、每日累积30分钟,约2周就可以观察到骨质密度的上升。若已确诊为骨质疏松症,应避免不确定因素较多或较激烈的户外运动,如越野车、骑马或跑步,应选择较温和的室内运动与安全的运动环境,如有氧运动、室内运动或其他健身房中的运动项目,避免外在因素造成受伤意外、增加骨折的风险。

选择适合且愿意执行的项目

无论是预防或是治疗骨质疏松,采取的方式并不只一种。与其有压力地要自己全部做到,不如选择适合自己、也愿意执行的项目来持续进行,如:不爱日晒,那就加强饮食的摄取与运动;不爱进行负重运动,那么就每日通勤时间多增加一些步行距离等。

此外,也建议可以善用每天的零碎时间,不需强求一定要完整运动30分钟,以有氧运动为例,每次进行10分钟、一天之内累积3次,亦能达到完整运动30分钟的效果,同时也能让维护健康的计划不致于因为充满压力而中断。


伊妈聊养生


产后骨质疏松是很多孕妇在生产之后要面临的一个问题,其实不止是产后妇女,一些更年期之后的妇女,也很容易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对于女性来说,要积极地预防骨质疏松的产生,首先就要了解导致骨质疏松产生的原因。那么导致产后骨质疏松的原因都有哪些呢?产后要怎么预防骨质疏松呢?

产后妇女需要对孩子进行哺乳,在母乳当中含有着非常丰富的钙质以及其他各种营养成分。这些钙质和营养成分,对婴儿的生长发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对于哺乳期的女性来说,一天需要分泌出几百毫升以上的乳汁,才能够满足婴儿成长每日所需的营养,这样就会消耗掉,女性身体当中大量的钙质。如果不能够从饮食当中补充足够的钙,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产妇骨质疏松的情况出现。

所以产后妇女一定要积极的预防骨质疏松的产生,首先就要为自己补充充足的钙质,不只是要在产后补钙,在整个怀孕期间,孕妇都需要补钙。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选择补钙的剂量,通常情况下,孕妈妈们每天都需要1000到1500毫克左右的钙质,而我们日常的饮食当中,最多就只能够提供200到300毫克左右的钙,所以孕妇们在怀孕期间除了要多吃含钙的食物以外,还需要通过额外的维生素d制剂来补钙。

所以说如果与怀孕期间或者生产之后出现了腰背部伤痛或者腿部经常抽筋的症状时,就需要到医院去检测自己是否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的症状,如果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那么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专门的药物或者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钙质。平时生活当中最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够防止钙质的流失


xc不负青春


宝妈要注意哦!孕期和哺乳期都要补钙这个时间段宝宝会从母体摄取很多钙和营养所以宝妈要记得每天都要吃钙片还要多晒太阳促进钙吸收。饮食方面也要搭配均衡这样才能有效的预防产后骨质疏松。[可爱][可爱][可爱]



一个人的旅行1278


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预防骨质疏松要做到五点:第一,及时补充钙质,因为妈妈们对钙的需求量较高,所以除了在平时饮食中要多食用牛奶,乳制品等含钙高的食物,额外再补充钙片。第二,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有效促钙质的吸收,缺少维生素D补再多的钙也于事无补,因此补充钙质的同时要特别注意锥维生素D的同时补充。第三,多晒太阳,众所周知晒太阳会使身体产生维生素D,从而促进钙质的有效吸收。第四,增强运动,运动可以有效的起到强化骨骼的作用,在体力恢复后每周要坚持运动,加强体育锻炼是无氧锻炼,可以有效的对骨骼起强化作用。第五,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要规律,饮食要合理,养成良好的习惯对于我们的身体及生活有很大的益处。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2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i-0022/e0c846426f1045a284bc1bb239272a05\

柚的诱惑


以我的经验看待,产后如何预防骨质疏松?

产妇在生完孩子后感觉腰疼,胳膊疼,腿软,这都是骨质疏松的症状。

如何预防骨质疏松呢?

给产妇用科学的月子餐进食,然后再适当的补充些含钙食物:如牛奶、动物肝脏等。

如果是骨质疏松的比较严重,还可以适当的用一些,雌激素的替代治疗。或者是用降钙素治疗。具体的方法听从医生的指导来治疗。


范大姐F


产后妇女需要对孩子进行哺乳,这样就会消耗掉,女性身体中大量的钙质。如果不能够从饮食当中补充足够的钙,长此以往,就会导致产妇骨质疏松的情况出现。

所以产后妇女一定要积极的预防骨质疏松的产生。

首先,要自己补充充足的钙质,不只是要在产后补钙,在整个怀孕期间,孕妇都需要补钙。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来选择补钙的剂量,孕妇们在怀孕期间除了要多吃含钙的食物以外,还需要通过额外的维生素d来补钙。

如果怀孕期间或者生产之后出现了腰背部伤痛或者腿部经常抽筋的症状时,就需要到医院去检测自己是否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的症状,如果已经出现了骨质疏松,那么就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专门的药物或者维生素d制剂来补充钙质。

平时生活当中最好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也能够防止钙质的流失。


师奶点评


很多女性在产后都会出现骨质疏松的情况,那么在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补钙还有保持营养的均衡,多摄入富含钙还有维生素d的食物,也要适当的参加运动,比如小跑或者是散步,日常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所以这些事项一定要坚持做起来,那么骨质疏松的情况会慢慢的好起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