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肉鸡呼吸道疾病被称为“百病之源”该如何防控呢?

禽病课堂之小田讲畜禽


你好,我是老梁,肉鸡的呼吸道病对肉鸡的养殖危害特别大。别是在秋冬交替和春季,呼吸道病最易发生。

呼吸道病大多情况下以混合感染的形式出现。比如慢性呼吸道病和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新城疫和慢性呼吸道混合感染。单独发生慢性呼吸道病是时间比较短,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疗,就会激发大肠杆菌病,病程增长,治疗困难。

1,呼吸道发生饲养管理为诱因,秋冬交替我春季因温差比较大,天气突变,保温过度严密通风不良。舍内的氨气大幅度增长,刺激鸡的眼结膜和呼吸道粘膜,引发呼吸道病。

2,净化支原体,在育雏期要净化支原体,建议使用支原净或者是泰乐菌素,减少发病的几率。

3,发生慢性呼吸道病以后,首先会激发大肠杆菌病。主要表现为,眼睛肿胀流泪,呼噜,甩鼻,典型的大肠杆菌症状,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严重者气管内有大量的黄色干酪样物或大量粘液堵塞气管,死亡的鸡只可见鸡冠发紫。

呼吸道病的发生,其实并不难诊断,但是治疗起来不是那么容易,主要原因是大肠杆菌和支原体对药物产生耐药性的速度比较快,所以在治疗的过程中,主要是选择敏感度比较高的药物。治疗的主要原则,先用扩张气管的药物,降低鸡群因窒息造成的死亡。再用治疗支原体和大肠杆菌的药进行治疗,建议选择没有使用过或者是使用次数很少的抗菌药物,敏感度高治疗效果就好。如果发病时间长,建议再加一味抗病毒的药,中药或者是中药提取物都可以。


兽医梁


肉鸡呼吸道疾病的防治

一、概况

目前,肉鸡呼吸道疾病发生较为普遍,死亡原因多为支气管堵塞和肺炎导致的窒息死亡。本病病因多样性、病程长,难彻底治疗,是本病主要特点。本病引起鸡群采食量下降,料肉比增高,并容易激发大肠杆菌感染,增加死淘率,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经济损失。

二、流行特点

该病症的发生有一定季节性,夏季发病相对较轻,秋、冬、春季均是高发季节,尤其是季节交替和气温多变时,发病率较高。

具体发病过程情况分析:

1、发病早的在10日龄左右即可出现呼吸道症状,临床表现为轻微的甩鼻儿,咳嗽;主要原因是经过新城疫首免后(在10日龄左右),由于免疫反应和疫苗对呼吸道的刺激引起体内支原体和衣原体的大量繁殖。从而出现甩鼻儿、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但很少死亡,此时单纯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往往不能完全康复。

2、14日龄法氏囊疫苗免疫后:往往会造成呼吸道症状的加重并伴有腹泻,使用常规治肠道药和治呼吸道药效果不佳,死亡开始出现。

3、21日龄新城疫二免时:由于鸡呼吸道和肠道病没有消失,养殖户心里开始惧怕免疫接种会导致鸡群病毒呼吸道疾病的暴发,而把应当免疫的最佳时间不断推迟,部分养殖户干脆放弃,转而采用抗病毒药配合抗菌药物进行治疗,把希望寄托在药物上面,结果错过最佳免疫时间。往往这批鸡的健康状况差强人意。部分强免养殖户的鸡群在二免新城疫后,造成鸡群病毒呼吸道疾病的暴发(咳嗽、呼噜、怪叫等),而且暴发伴有包心包肝的大肠杆菌感染,死亡迅速上升。

4、4-5周龄的鸡群表现更糟糕:呼吸道症状表现严重(怪叫、呼吸困难、窒息),排黄白绿色稀粪,死亡居高不下,此时需采取抗病毒药配合抗支原体,大肠杆菌的药物。若此时疾病还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往往导致养殖整体失败而提前出栏。

三、发病原因与分析

1、饲养管理不良:

A、湿度低:标准化鸡舍暖风炉供暖、风机向外排风换气,送入鸡舍内空气为干热风,造成肉鸡气管、支气管在呼吸过程中大量水分流失,气管壁绒毛枯萎脱落,机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受损;又因鸡舍内湿度过低,导致鸡舍内的悬浮物(灰尘、鸡自身脱落的绒毛、皮屑)超标、并携带大量病原菌,经过呼吸长驱直入,引起支气管、肺部及气囊的感染,破坏呼吸系统,破坏机体的第一道免疫屏障。

B、缺氧:鸡舍进风口设计不合理,或者为了保温而减少进风口的空气流量,使鸡舍内的鸡长期处于缺氧状态,鸡群长期缺氧,心、肺长期处于高负荷工作,引起肺脏发炎、变黑,导致鸡群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C、通风不良:由于标准化鸡舍排风系统设计的不合理或使用不当,造成鸡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严重超标,刺激呼吸道粘膜,使肉鸡呼吸道发炎、出血,导致第一道免疫屏障机能丧失;舍内空气中的灰尘、绒毛、皮屑等漂浮物携带着大量病菌附着在气管、支气管、肺部、气囊内,逐渐形成气管栓塞、气囊炎、肺炎等症。

2、疾病因素:

A、经实验室诊断证明,本病多与非典型新城疫、禽流感H9亚型病毒、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大肠杆菌、支原体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有关,不是单一病原体引起。

B、各种原因造成的机体免疫抑制,可诱发该病的发生。如禽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病病毒(REV)、马立克氏病病毒(MDV)、霉菌及其毒素等诱因的发生。

3、免疫因素:

A、疫苗质量参差不齐,免疫方法途径不合理(把滴鼻点眼改成了饮水);

B、免疫程序不合理,免疫剂量过大或过小,免疫次数过多等均可导致免疫失败。(免疫失败的鸡群,免疫应答水平肯定不高,抗体水平低,抗体离散度大,抗体维持时间缩短,导致了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等流行病的非典型性流行。)

4、家禽特殊的生理结构和呼吸器官导致呼吸道疾病易发:

A、鸡没有膈肌,胸腔和腹腔直接相通;

B、气囊是禽类特有器官,共9个,与肺脏直接相通。形成“气管-肺脏-气囊-骨骼”相互连通的结构特点,使机体内部环境形成了一个半开放的系统。空气中的病原微生物极易通过上呼吸道、肺脏、气囊侵入骨骼,进而造成机体的全身性感染。

四、临床症状

初期:以咳嗽、甩鼻为主的轻微呼吸道症状。鸡群饮水、采食等基本正常,不会出现明显鸡只死亡,死亡率约0.1%-0.3%/天。

中期:呼吸道症状加重,出现呼噜、鸣音。大群采食量下降(10%-20%左右),精神萎靡,死亡数量逐步上升(0.3%-0.5%/天)。

后期:病鸡呼吸困难,怪叫、窒息,鸡群死亡数量迅速增加,鸡群采食量下降30%以上,死亡率可达0.5%-2%左右/天,甚至更高。

五、剖检病

初期(24h-48h):剖检可见胸、腹部气囊有少许的白色气泡或黏液,喉头潮红或有少量黏液。

中期(48h-72h):气囊壁增厚浑浊,有黄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气管出血,肺脏水肿出血,支气管有粘液。

后期(发病72h以后):出现气囊炎、支气管栓塞、心包炎、肝周炎、腹膜炎等症状,肺脏呈紫黑色、水肿、坏死。

六、防控原则

1、定期带鸡消毒,控制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

2、建立良好的生物安全措施,合理免疫接种。

3、加强饲养管理,控制好舍内温、湿度和通风等。

4、提高机体免疫力,减少免疫抑制性疾病的发生。

5、准确判断发病时机,选择敏感药物,科学用药。


秋天的落雨


你好,我是牧医说,畜牧兽医,从事养殖肉鸡技术管理近8年,希望下面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其实在肉鸡养殖上认为呼吸道疾病是“百病之源”,是非常不科学的。现在这个行业到处流传着所谓“百病之源”,甚至是“万病之源”的说法,可以认为是厂家为了销售药品忽悠养殖户的噱头罢了,那么到底谁才是引起鸡群发病的最终根源呢?并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比如种鸡,饲料、温度、湿度、通风等各种因素,如果有一个因素造成疏忽,都可以导致养殖场损失惨重,如果真的必须找出一个所谓“根源”的话,那这个“根源”就非“应激”莫属。

鸡群一旦产生应激,就会导致神经紧绷,机体免疫力下降,可以导致鸡群精神萎靡,采食量下降,甚至是猝死,可见减小或者避免应激对维持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性。

产生应激的因素有很多,比如更换饲料、温度与湿度忽高忽低、贼风直接吹到鸡群身上等。

更换饲料因素。由于鸡群生长阶段的不同,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成分以及比例也是有所差异,所以需要在合适的日龄更换适配的饲料类型,如果在更换饲料中,饲料没有过渡就全部换成目标饲料,则鸡群很有可能会降低采食量,甚至是绝食,另外鸡群肠道内的消化系统的菌群也有可能对目标饲料中产生应激,导致鸡群腹泻。

温度湿度因素。肉鸡的生长速度快,饲养密度大,饲养周期短等因素导致了肉鸡鸡舍内的内环境相对恒定,比如温度需要根据肉鸡的生长特征进行适当调控,即随着肉鸡日龄的增长,机体调节温度的能力越来越强,鸡舍内的温度也就随之降低;而温度则一般保持60-65%,湿度太低则容易使空气干燥,鸡舍内的粉尘,羽毛屑等飘浮在空气中,鸡群很容易吸入呼吸道,导致呼吸道疾病的发生。

贼风入侵因素。每个鸡舍大小、结构、风机位置、通风管的不同,也就导致了管理方式的差异,但是总归来说不能使外界的冷风直接吹到鸡群身上,造成冷应激,使机体免疫力下降,感冒,出现流鼻涕、咳嗽、流泪、精神不振、采食量下降等症状。如果此时没有治愈,就是逐渐使气管内产生大量粘液、气管以及支气管内被黄色干酪样物堵塞、气囊壁浑浊、增厚等呼吸道疾病,严重者可导致死亡,也就是说冷应激是鸡群产生呼吸道疾病的主要途径,在实际生产中必须避免贼风直接吹到机体。

呼吸道疾病的综合防控

合理搭配营养。机体在育雏期、育成期、成年期等阶段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是不同的,在进行饲喂时也需要根据其特点进行合理配制饲料,确保饲料中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的充足,而鸡群摄入足够且丰富的营养,身体强壮,免疫力才会提高。

加强饲养管理。温度湿度是在养鸡中老生常谈的话题了,育雏期最初温度设定为33-35摄氏度,前3天不降温,以后每2-3天降低1摄氏度,直到14天时降到28摄氏度,此温度保持10天,逐渐2-3天降低1摄氏度,直到28天时降到26摄氏度,一直维持26摄氏度直到出栏即可,此温度也可以根据鸡舍适时调整;湿度基本保持到60-65%左右,后期可以根据鸡舍空气质量进行调整,毕竟不同的鸡舍,饲养密度等不同。

管理通风方式。不管是规模化养殖场还是小散户养殖场对通风都是相当重视,特别是夏天和冬天,夏天天气炎热,大型养殖场需要使用水帘系统进行降温,小散户则全部打开风机以及窗户进行负压通风;冬天天气严寒,最重要的就是协调好温度、湿度、通风之间的关系,比如在外界通风管处设置弯头,避免冷风直接进入鸡舍,同时使用水暖炉或者煤炉进行保温处理。

早发现早治疗。尽管预防措施做的再好,也有可能发生气囊炎、支气管堵塞等病,所以一定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


牧医说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肉鸡呼吸道疾病的确比较难治疗,导致呼吸道感染主要有两方面因素。

一,气温变化较大,引起感冒咳嗽,未及时治疗,容易引起呼吸道疾病。

二,鸡舍环境因素,密闭的鸡舍容易产生氨气,尤其是夏天,气温高,鸡粪经过高温发酵,很快产生氨气,如果没有及时痛风就会导致肉鸡呼吸道感染,但是,如果通风口位置不对,通风导致鸡群受凉也会因感冒而感染呼吸道。

预防措施,注意天气变化,及时调整鸡舍温度,散养鸡在温度变化较大时进行药物提前预防。

鸡舍环境保持可通风状态,做好鸡舍通风和鸡舍内温度管理。





悦友养殖


呼吸道疾病是鸡场常发病,几乎每批鸡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呼吸道疾病,症状从轻到重依次是,甩鼻、咳嗽、呼噜、张口呼吸,尤其冬春季节多发,引起呼吸道疾病的原因很多,常见的有温湿度不合理,疫苗应激反应,细菌、病毒混合感染所引起,下面从这几个方面给大家分析呼吸道疾病。

1:温湿度过高过低导致呼吸道疾病

在育雏期最重要的就是管理好鸡舍的温度与湿度,一旦温度高,湿度小,这种热干的空气会损伤呼吸道粘膜,再者鸡舍内的粉尘增多,粉尘会随着小鸡的呼吸进入鼻腔中,破坏呼吸道粘膜,呼吸道粘膜可以屏蔽外界的病毒、细菌,一旦呼吸道粘膜造成破坏就会遭到细菌、病毒的入侵。所以要控制好鸡舍湿度,湿度不够的可以采取泼水或者雾线加湿的方式增加湿度,同时育雏要做好开口保健工作,建议使用桉树精油乐畅,减少白痢和沙门氏菌的发生,改善前期的肠道功能。

2:疫苗应激反应导致呼吸道疾病

白羽肉鸡在进行首免、二免后鸡群容易发生咳嗽、甩鼻等呼吸道疾病,这是因为新城疫弱毒疫苗是通过刺激呼吸道粘膜诱使机体产生抗体的,但是疫苗本身就是带毒的,所以会破坏呼吸道粘膜,引起呼吸道疾病。建议在做完疫苗的第二天使用桉树精油乐畅,乐畅能够有效缓解禽类的疫苗应激,提高抗体水平,增强疫苗的保护率。

3:细菌病毒病混感导致呼吸道疾病

细菌、病毒病混感导致呼吸道疾病在春季多发且危害最大,因为春季昼夜温差大,也是病毒流行的季节,稍不注意,鸡只就会感冒致使鸡的免疫力下降,如果治疗不及时就会继发细菌性疾病,到了后期我们会在鸡舍里听到鸡群咳嗽、呼噜甚至伸脖子喘的现象,解剖来来看气管有黏液出血,此时也会看到气囊炎的症状发生,此时的症状可谓是很严重了,这时候就应该抗菌、抗病毒的药配合桉树精油乐畅一块使用,桉树精油来源于澳洲,具有较强的穿透力,可以直接作用到鸡只的呼吸道,并且有增强药物疗效的作用。

针对呼吸道疾病的预防一定要综合去管控,包括饲养管理要到位,温湿度、通风要控制在合理范围内,药物预防建议使用安全、绿色、高效的桉树精油乐畅,桉树精油是一种含有单萜烯、倍半萜烯、醇、酯、醛和酮的天然存在的混合物,主要成分桉叶素,又称1,8-桉树脑,有抗炎抑菌,抑制粘液的生成和分泌,保护气管组织细胞,保证气管畅通的作用,有效的保护禽类呼吸道健康。


禽病课堂之小田讲畜禽


肉鸡呼吸道是养殖过程中常见病,很多养殖户对比很发愁,养鸡的成败可以说决定于鸡的呼吸道病。呼吸道由支原体,细菌,病毒引起。在养殖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上鸡时室内温度保持在30度左右,小鸡回来后温度慢慢身高,知道小鸡全部散开。

二,小鸡回来投开口药,净化支原体,温度不要忽高忽低,保持恒温。

三,对进风口要检查,防止有賳风进入,遇有天气变化,要注意窗户的管理。

四,注意通风,当发生呼吸道后,要诊断病因,对症下药。

养殖肉鸡是一个非常辛苦的的事情,又是在封闭的环境中饲养,通风和温度是一个矛盾体,只有解决好通风和温度才能把肉鸡养好


太谷外后生


当前水禽疫病的特点之一,新发疫病比较多。如鸭的新型呼长孤病、番鸭白肝病、大舌病、坦布苏及鹅痛风等等。大部分水禽疾病的共同特点就是多为消化道传播和感染的。因此养殖的时候尽可能离地网养尽可能减少水禽与粪便的接触。

特点之二,复杂多变,一种病毒可能造成多种病变型。如小鹅瘟,可造成鹅的小鹅瘟有番鸭的小鹅瘟以及短喙病和雏鸭雏鹅翅膀发育不全等。发病季节不明显,继发感染严重,病变复杂多变。

第三个特点,防控产品少。猪鸡产品的研发较多,但是水禽的产品关注度不够多。原因是部分疾病病原不清楚,缺乏良好的预防用疫苗。抗生素滥用导致耐药性严重。

如何防控?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维护好水禽的结构完整(皮肤、粘膜、微生态),结构完整才能功能正常;其次遵循水禽习性,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应激,保障水禽的生理机能正常;第三要加强水禽的免疫控制或净化水禽免疫控制疾病;第四点优先通过疫苗免疫控制烈性传播的病毒病;最后要控制好条件性疾病。

疾病防控都知道“养重于防,防重于治”,因此饲养管理很重要,黄淑坚表示在饲养过程中,温度是最重要的!除此之外饲养环境的湿度也很重要,水禽一般都是靠近水库和池塘边上,湿度大饲料容易出现霉变从而导致很多疾病的发生。如果发生了疾病,黄淑坚指出“早发现,早治疗,早处理”,对于病毒病可选择弱毒苗治疗对于细菌病可使用药物治疗,但是对于病毒病的预防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毒株流行情况选择相对应的疫苗进行免疫


DIY小面


注意通风,控制湿度,及时清除鸡屎,不要让氨气浓度过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