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1 陝西1932:潼關霍亂,最後是怎樣撲滅的

1932年夏季,位於秦晉豫三省交界處,素有陝東門戶之稱的潼關發生了一場霍亂。所謂霍亂,係指攝入的食物或水受到弧菌汙染而引起的一種急性腹瀉性傳染病,能在數小時內造成腹瀉脫水甚至死亡。這次霍亂疫情最早發現是在上海和武漢,後來侵襲了全國312個城市,其中又以陝西最為嚴重。從發生的時間先後來看,基本上是自東向西,並明顯表現出沿著鐵路、公路、水路、海路等交通線傳播的特點。

疫情防控

地方政府請求軍醫增援

陝西省的這次霍亂首發地是在潼關,然後迅速向周邊及其它地區傳播,進而蔓延全省。按照一般說法,潼關霍亂的發生有兩個來源:一是由外地傳來,二是由本地引發。1933年1月創刊的《西京醫藥》刊登過一篇文章——《民國二十一年防疫經過談》,作者楊叔吉這樣寫道:“查潼關虎疫發生之日,在端陽節前三日,初染之人,為河南人劉姓母親,居徐家巷,由飲潼水而發。繼之者馬姓、劉姓,均由潼水入城之水閘處汲水。自此潼水兩旁居民,戶戶染疫,家家死亡。”

潼關霍亂得病者通常出現以下幾種症狀:嘔吐、腹痛、下瀉、眼眶下陷。最初每天死亡數十人,繼而逐日增多,單以縣城為例,從6月19日至7月31日,患病總數2148人,死亡726人。據潼關公安局統計,當時縣城人口4671人,也就是說,接近一半居民患病,死亡率更是高達33.7%。有錢人家還能購買棺木厚葬死者,沒錢的窮人只好草草收拾。當地慈善組織“洗心善社”發揮作用,提供簡易棺木和蘆蓆,做了不少公益善事。但隨著死亡人數與日俱增,棺木、蘆蓆等物資出現緊缺,有些家屬不得不拿出用於儲放糧食的木櫃代替,或者拆除家中門板釘成棺材。

如何撲滅疫災?潼關老中醫說:“貫眾泡水甕中,通過潑灑可以消毒。”所謂貫眾,中藥名,是比較常見的一種蕨類植物,普遍認為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止血,殺蟲等功效。俗話說“一人傳十,十人傳百”,附近中藥鋪的貫眾很快去庫存,搶購一空。很多青壯年發現有利可圖,三五成群進山開挖貫眾,回城倒手吆喝,不愁賣不出去。貫眾到底管不管用呢?不知道。隨之而來的問題卻令人頭大,親歷者李靈齋認為,販賣貫眾增加了人口流動,以致加快傳染霍亂疫病,“重者半途死亡,輕者半夜亡故”,原本人心惶惶,如此越發民不安生。

眼看疫情大有失控之勢,縣城紳商、中產階級發急了,呼籲政府加大防控力度,軍民聯手消滅霍亂。陝東駐軍第42師師長馮欽哉、潼關縣長羅傳甲致電陝西省政府主席、西安綏靖公署主任楊虎城,請派軍醫指導防疫工作。楊虎城極為重視,即派綏靖公署軍醫處少將處長薛道五率領醫療隊進駐潼關。薛道五是陝西華縣人,畢業於南通醫學院,曾任陝西省獸醫訓練所所長、西北化學制藥廠總經理、西北醫專校長等職。抗日戰爭時期,曾經協助陝甘寧邊區購買藥品和衛生器械,並輸送過一批製藥技術工人。原來,薛軍醫不僅術有專攻,而且大力支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屬於典型的國民黨愛國將領。

嚴格操作

軍民齊心撲滅霍亂疫情

霍亂籠罩神州,原本中央集權比較弱勢的南京政府不免顧此失彼,疫苗可以提供,但具體防控措施還得地方政府自己落實。陝西省政府下令及時展開調查並進行相關統計,“民政廳以日來各地發生霍亂,死亡頗多,特令各縣縣長將每日發現霍亂病人數,及死亡人數等,按內政部衛生署頒發表格填造,每週用快郵代電徑送報告”。楊虎城要求成立防疫處,鑑於公共衛生力量不足,除了抽調軍醫外,還緊急招募社會青年學習防疫技能,兩週期滿後派往疫區工作。

在省政府召開的政務會上,委員王一山提出:“現值時疫流行,擬請將西(安)潼(關)公路汽車停駛一星期,郵政及防疫人員汽車不在此列,但須接受檢查,才能通行。”西安作為西部大城市,人口聚集眾多,為了阻止疫情擴散,王一山的建議可謂合情合理,當即獲得一致通過。7月初,隴海鐵路局擔心陝西地方控制不住疫情,只准列車開至河南閿鄉縣,不準駛入陝西省境內。不得不說,積極的防控手段就是一把雙刃劍,確實不易拿捏。鐵路、公路封閉,人口流動大為減少,雖然有效遏制了疫情擴散,但長此以往,經濟受損在所難免。7月21日,《大公報》報道,“潼關雨後,虎氣大減,特電路局,即行恢復閿(鄉)潼(關)段交通,以利商民,路局擬於日內恢復雲”。顯然,楊虎城關心桑梓,在疫情得到一定程度緩解之後,迫不及待提醒鐵路管理部門,適當解除禁令。此舉孰對孰錯,還真有些說不清。

再說潼關霍亂。薛道五會商陝東軍政要員,決定以軍事行動成立搶救機構,第42師軍醫處處長樑子秀、華陰兵工廠醫務所所長徐仰之共同參與負責,縣城舊有的西醫診所和中藥鋪子悉數納入統籌。總醫療處隨即頒佈防疫規定,由晉入陝的渡口,由豫入陝的第一關,以及縣城四個城門處,一律強迫注射疫苗,不注射者不準入境。街頭巷尾如有死亡者,馬上裝殮埋葬,不準停放。用石灰撒灑街道,用溴水噴灑垃圾堆及各戶廁所。禁止任何人在潼水中洗衣服等汙物,水井加蓋。保甲長髮動老百姓拍蒼蠅、蚊子,政府出錢收購,按數付款,收後挖溝深埋。宣傳衛生知識,強調不吃生冷食物,碗筷最好放在蒸籠消毒,然後再可使用。

經過一個多月的嚴格操作,疫情漸漸得到控制,薛道五初步完成任務,帶著醫療隊返回西安。不過據親歷者李靈齋說法,縣城防控相對容易,鄉村居住分散,一些農民沒有文化,衛生觀念落後,死活不接受預防接種,政府難以管理,疫情延遲到秋天,才算全部撲滅。值得一提的是,薛道五在新中國建立後,歷任西安市臨時商會會長、市醫藥公司副經理、新城區商業局副局長、市工商聯主任委員、陝西省工商聯主任委員、陝西省第四、五屆政協副主席等職。毫無疑問,薛道五不僅是楊虎城的得力幹部,也是人民政府的好公僕。

陕西1932:潼关霍乱,最后是怎样扑灭的

王富聰 程子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