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疫情之下培訓市場大清洗 在線教育中誰因禍得福?

受疫情影響,當前全國所有培訓機構都已暫停線下課程,在現金流壓力下,一些小微機構可能面臨生死抉擇。多年的持續監管都整不好行業亂象,可能因一場疫情而逐步走向規範,但這一過程是非常痛苦的!

毫無疑問,在線教育不僅不會受到停課的負面影響,業務可能會以此為契機出現爆發式增長。那麼,在線教育產業鏈中誰最具話語權?誰又會因禍得福成為下一個新東方、學而思?


在線教育持續升溫,但只外表光鮮

當前,人類的共同死敵新冠肺炎仍在肆虐蔓延。為了阻止疫情繼續傳播,全國各類學校均已推遲開學。在全國上下阻擊疫情這一關鍵時期,學校開學推遲,線下培訓被叫停,這使得在線教育一下子火了起來,1月27日後,各直播課APP搜索指數均出現明顯增長。


疫情之下培訓市場大清洗 在線教育中誰因禍得福?


最近,包括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跟誰學、猿輔導、作業幫、有道、VIPKID等不少教育培訓機構都針對疫情推出了在線教學方案,學而思、VIPKID等甚至聯合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旗下新媒體旗艦平臺央視頻,針對全國學生推出了免費直播課,力保國內孩子“停課不停學”,足不出戶也能快樂學習。

流量之王今日頭條APP也最新設置了“在家上課”菜單,清北網校、學而思、跟誰學、有道、作業幫、洋蔥學院等機構紛紛入駐,為全國中小學生免費上傳了錄製的教學視頻。


疫情之下培訓市場大清洗 在線教育中誰因禍得福?


儘管各大機構的上述行為無一例外都有廣告嫌疑,但這種善舉依然值得我們點贊!話又說回來,上述機構都作為行業內佼佼者,是真的財大氣粗,還是為了搶市場賠本賺吆喝?

我們從已披露的財報數據看,目前已上市的6家機構新東方在線、51Talk、尚德機構、英語流利說、跟誰學、正保遠程教育,只有跟誰學出現盈利,盈虧比僅1:5。

其中,新東方在線19年虧損6411萬元,51Talk上市4年卻連虧5年,累計虧損額超20億元。不過這並不能說明他們的業務不好,反而從營收的角度看,虧損的幾家公司營收都有較大的增長,只是因為營銷費用的增速更快。


疫情之下培訓市場大清洗 在線教育中誰因禍得福?


據統計,學而思,作業幫和猿輔導在2019年暑期大戰中,分別投入10億、4億和5億用於營銷,也就是以補貼的方式進行招生。但如果花錢買來的生源轉化率低就很難收回成本,這樣就會形成虧損。

跟誰學創始人陳向東曾算了一筆賬,他說50塊錢的入口班的學生,獲客成本大概是500元到600元,行業平均轉化率是25%,也就是一個正式的學員,獲客成本是2000-3000元。

跟誰學作為上市在線教育機構中唯一盈利的企業,費用控制自然是好的,據瞭解,一些在線教育單個學生的獲客成本最高可達七八千。相比線下幾百元甚至幾十元的獲客成本,不得不說,在線教育確實很燒錢。

我們從頭部在線教育機構的經營情況可以一窺行業真實狀況,那就是在線教育整體仍處於補血階段,盈利者少之又少,而獲客成本高成為在線教育最為突出的問題。

因在線教育遲遲不能盈利,行業融資額在去年也出現下降。據“電數寶”監測顯示,2019年在線教育共有148起融資事件,融資總金額達115.6億元人民幣,同比下降31.4%。融資額的下降說明產業資本在行業普遍虧損的現狀下逐步趨向理性。

由此,我們就可以回答上面的問題,在阻擊疫情蔓延這一關鍵時期,各大機構紛紛響應號召開通免費在線課程,並非是他們財大氣粗去做公益,也並非賠本賺吆喝,相比數千元的獲客成本,這些投入完全是值得的!

不可否認的是,儘管在線教育發展面臨暫時的困難,如果從更遠的未來看,其前景依然很美好,隨著5G、AI、高清技術的成熟,在線教育的體驗度和互動性將大大增強,會與線下課程形成良好的互補效果。

從短期看,各大在線教育機構在阻擊疫情期間推出線上課程,非常有助於提升低線城市及鄉村地區對於品牌的認知度。隨著在線教育市場的下沉,在之後獲客成本也會隨之大幅下降。在線教育最大的痛點消除後,未來行業的發展與機構走向盈利都將會水到渠成!


內容及技術構建行業發展雙抓手

我們知道,在線教育是以互聯網作為媒介傳播教育資源的新型教育模式。說白了它依然脫離不開教育這一本質。但它又融合了互聯網基因,只有通過技術手段,優質的教育資源才能憑藉互聯網的渠道更快速更廣泛的傳播。

因此,從產業鏈看,我們根據提供服務類型的不同,可以將在線教育機構劃分為內容提供商、平臺提供商和技術提供商三類。


疫情之下培訓市場大清洗 在線教育中誰因禍得福?


內容提供商主要是在線教育內容的生產者和發佈者,在K12階段,我們耳熟能詳的新東方、學而思等機構都是在線教育最重要的內容提供商。

與線下教育一樣,課程資源是否優質是學生和家長最看重的。因此,內容提供商是在線教育最核心的組成部分,目前參與主體主要是普通學校、校外培訓機構以及互聯網網校。

這其中,傳統校外培訓機構如新東方、學而思、學大、高思等憑藉多年形成的品牌效應,已經在學生和家長中樹立起一定口碑,近年來,脫胎於傳統校外機構的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快速崛起正與之有關。

尤為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影響,當前全國所有培訓機構都已暫停線下課程,而何時業務才能恢復,且是否能恢復到19年的水平還是未知數,在現金流壓力下,一些小微機構可能面臨生死抉擇。

特別是,一些線下線上都開展業務的大機構,都在防控疫情期間將業務順利轉到線上,這既減少了線下業務的損失,又從其它傳統機構中搶得一部分市場,也可能因禍而得福。但這對於無線上業務的機構打擊是最致命的,相信這類機構可能會就此退出培訓行業。

長期以來,校外培訓機構野蠻式發展,無牌無證機構橫行,全國機構總數多達幾十萬家,甚至上百萬家,而具體數目有多少,相信誰也說不清。自2018以來,國家對培訓機構大整治,7成機構都發現問題。

相信經歷本次疫情後,供給端會大大收縮,經過大浪淘沙後,真正留下來的都是具備一定實力的教育培訓機構。最近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都推出免費在線課程,似乎在賠本賺吆喝,但相信它們最終會笑到最後!

由於國內K12階段優質的頭部在線教育機構大都在美國或是香港上市,所以新東方在線、學而思網校這類優質公司,我們無法直接參與。但A股上市公司中,仍有一些不錯的標的,例如立思辰

2018年,立思辰通過三次收購獲得大語文教育公司中文未來100%股權,並逐步分拆大語文之外的業務。去年6月中文未來創始人竇昕擔任上市公司總裁,並已成為第二大股東。公司聚焦大語文戰略正式落地。

說起竇昕有點傳奇,據稱他最早提出了“大語文”課程體系這一概念,以此開創了語文課外教育領域中“給小學生講文學史”的先河。

2008年,竇昕加入北京巨人學校。2009年創業,建立《思泉語文課程體系》。2010年,他又與李川等創辦了高思。

2014年,時任高思副總裁的竇昕帶領團隊出走,投入到巨人旗下。入駐巨人後,虧損3.7億的巨人走上盈利的道路,而大語文自然功不可沒。

之後,立思辰向其伸過來橄欖枝,最終竇昕選擇加盟。目前立思辰在竇昕帶領下正全面推進聚焦大語文的戰略。

最近,為響應“停課不停學”的舉措,公司旗下豆神大語文線下課程全部由系統自動導入線上直播課程,保證學員學習不受影響;向全國中小學生免費提供部編版語文“春季同步學”線上系列課程。

除了內容為王外,技術在在線教育中也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近年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現代信息技術在教育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使得在線教育模式更加完善,資源和服務更加豐富。

因此,技術提供商作為在線教育的重要支持者,也是我們需要重點關注的。目前,A股上市公司中涉及在線教育技術支持的企業很多,較為核心的包括科大訊飛、拓維信息等。

早在2017年11月,

科大訊飛就入選首批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通過人工智能賦能各行各業,目前已有105萬的開發者通過科大訊飛開放的AI能力進行創新創業。

在教育領域,科大訊飛已構築起一個互通、共享、開放的應用合作生態,超過13萬的基於訊飛開放平臺的教育類開發者、14萬的開發應用,業務覆蓋31個省級行政區,超過25000所學校並服務近億師生。

去年10月,公司教育大數據平臺正式發佈。該平臺基於“數據採集共享、數據存儲計算、數據管理監控和數據可視化展示”為一體的數據管理及數據決策的大數據平臺,完成區校教學及管理數據的有效治理,做到用數據說話、決策、管理、創新,助力區域教育科學管理和學校教學可持續發展與減負增效,實現“因材施教”。

拓維信息則在疫情爆發後,為滿足教育管理部門的"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需求,為湖南、廣東、四川、浙江、湖北、山東、雲南等多省份近1萬所中小學、200萬多名中小學生按照教育主管部門的要求為中小學校提供本地化的線上教學服務,幫助各地中小學校保持正常教學進度。


風險提示:本報告所參考資料來自於網絡公開信息,所涉及的公司及個股僅作為研究分析使用,報告中的信息或所表達意見均不構成投資、法律、會計或稅務的最終操作建議。請牢記投資有風險,風險且自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