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綜述」660篇「新冠」論文劃重點

[綜述]660篇[新冠]論文劃重點:全方位總結COVID-19的臨床、生物學和影像學特徵

轉網 轉化醫學網 今天

點擊上方“轉化醫學網”訂閱我們!

乾貨 | 靠譜 | 實用


「綜述」660篇「新冠」論文劃重點

導讀:新冠肺炎爆發以來,相關的研究型論文數量也呈指數態增長,一時間“千樹萬樹梨花開”。不斷湧現的文獻資料令人眼花繚亂,抓不住重點。細枝末節的發現和捕風捉影的謠言,可能讓我們突然忘記了,新冠肺炎最重要的特徵是什麼。


近日,哥倫比亞佩雷拉理工大學的Rodriguez-Morales團隊在預印本網站Preprint.org網站上,首次發表新冠肺炎的系統性綜述,對660項相關研究中的18項進行全文信息整合,提煉出新冠肺炎最主要的臨床、生物學和影像學特徵。

「綜述」660篇「新冠」論文劃重點

研究者認為,為了更好地應對新興的流行病,對影響患者治療和預後的各項因素都應得到徹底反覆的解讀。自疫情爆發以來,新冠肺炎全譜系的嚴重性尚未得到解答,其無症狀感染、輕症、重症或死亡的特徵究竟如何尚未定論。研究者們在本篇綜述中主要總結了新冠肺炎爆發後一週內湧現的論文結果。


「綜述」660篇「新冠」論文劃重點

本文數據來源總結

1. 患者類型:伴有基礎疾病的比例大

在18項研究中,新冠肺炎的患者平均年齡為51.97歲,其中男性佔55.9%。36.8%患者存在基礎疾病,最多的是高血壓(18.6%)、心血管疾病(14.4%)和糖尿病(11.9%)。


2. 臨床特徵:成人發燒比例更高

新冠肺炎最普遍的臨床表現為發燒(88.7%)、咳嗽(57.6%)和呼吸困難(45.6%)。成人發燒的比例(95%)遠高於兒童(43.9%),另外,成人出現咳嗽、呼吸困難和肌痛的可能性也較兒童更高。


3. 血液指標

患者常出現的血液指標特徵為:白蛋白水平下降(75.8%),C反應蛋白水平升高(58.3%),乳酸脫氫酶LDH水平升高(57.0%),淋巴細胞減少(43.1%)和紅細胞沉降率ESR升高(41.8%)。


4. 影像學結果:雙側肺毛玻璃樣渾濁

胸部X射線檢查發現,大部分新冠肺炎患者雙側肺均受到損傷(72.9%),主要特徵是毛玻璃樣渾濁(68.5%)。


5. 重症患者:心腎損傷發生率高

在肺部影像學異常的患者中,20.3%患者須重症監護,32.8%患者出現急性呼吸道窘迫綜合症(ARDS),13.8%出現嚴重心臟損傷,7.9%出現嚴重腎臟損傷,6.2%出現休克。重症患者死亡率為13.9%。


「綜述」660篇「新冠」論文劃重點

新冠肺炎患者臨床特徵總結

COVID-19患者發燒的比例與SARS和MERS近似,但咳嗽的比例明顯升高,腹瀉的比例(<7%)明顯降低,其病程也與SARS中觀察到的明顯的兩個階段不同。新冠肺炎重症患者的死亡率超過10%,究竟是什麼原因,如何在早期鑑別這些患者,這些仍是當下的難題。


儘管新冠肺炎的論文已經數不勝數,這篇綜述依然強調並鼓勵中國、乃至全世界相關研究的繼續發表,希望通過不斷挖掘新冠肺炎的臨床、生物學和影像學的新特徵,總結出其全譜系嚴重性,為臨床醫護工作以及公共衛生策略制定提供參考!

參考文獻:

Rodriguez-Morales, et al. Clinical, Laboratory and Imaging Features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reprint. 25 Feb, 2020.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