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驚!你最愛吃的食物可能也是癌症的“最愛”

據國家癌症中心腫瘤登記中心報道,我國每年癌症新發病例數為380~400萬

,死亡病例為230~250萬,相當於平均每天超過一萬人被確診為癌症。

美國《Nature Communications》科學報告顯示:一半以上的癌症,都是吃出來的。通過科學地吃飯,保證營養的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大大降低一個人的患病概率,幫助人們吃出健康好體質。

10個可能致癌的飲食習慣,要避免!


驚!你最愛吃的食物可能也是癌症的“最愛”

糖:每天超過25克就很危險


瑞典科學家曾對8萬名參與者進行了長達9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與很少喝甜飲料的人相比,每天喝兩杯甜飲料的人患胰腺癌的風險要高90%;每天吃5小勺糖的人,患胰腺癌的風險要比不吃糖的人高70%;每天用甜水果醬塗抹麵包片的人,患胰腺癌風險也比不吃甜食者增大50%。


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每天糖的攝入量應控制在50克以內,最好不超過25克


燙:65℃以上是致癌溫度


中國人尤其吃飯講究“趁熱”,但是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發佈的一項新研究顯示,飲品溫度在65℃以上飲品(如咖啡、茶等)可能會引發食管癌。


流行病學研究發現,愛喝功夫茶、生滾粥的潮汕人,愛喝大碗燙粥的太行山區居民,常飲滾燙奶茶的新疆哈薩克人,都是食管癌、胃賁門癌的高發人群


這是因為過熱的食物會損傷食道黏膜,長期吃過燙的食物,黏膜反覆受到慢性損傷,就可能引發慢性炎症,進而增大癌變的可能性。


鹹:鹹是癌症的“親戚”


吃得太鹹會導致胃黏膜屏障的慢性損傷,日久會增加對致癌物質的易感性,導致胃癌發生。高鹽飲食的人和那些清淡飲食的人相比,胃癌的相對發病風險要增加接近兩倍。


這是因為過量的鹽會導致滲透壓高,破壞胃黏膜的保護作用,繼而提高胃癌的風險。


中國營養學會建議,健康成年人每天食鹽量6g即可,也就是一個啤酒瓶蓋的量。


燻:含強致癌物苯並芘


很多人喜歡吃燒烤、喝啤酒,但是腫瘤專家表示,這樣過癮的美味烤肉卻存在著致癌風險。


烤肉時產生的致癌物有兩類:一類叫做“雜環胺”,另一類叫做“多環芳烴”。肉類的蛋白質遇熱後容易產生雜環胺,而烤肉的香味來源就是多環芳香烴類化合物,最多的就是苯並芘。


這些致癌物會在人體內長期積聚,損傷人的腸胃、肝臟,容易造成胃癌、肝癌及胰腺腫瘤。對女性而言,常吃烤肉還是患乳腺癌的原因之一。

驚!你最愛吃的食物可能也是癌症的“最愛”


酒:醉酒一次相當於一次肝炎


有研究發現醉酒1次,就相當於得1次輕度肝炎。正常人平均每日飲酒精40~80克,5年內患慢性酒精性肝病的概率為50%,8~10年就可發生肝硬化,進而引發肝癌。長期過量飲酒者,平均縮短壽命20~30年,無疑是慢性自殺。


專家提醒,成年男性每日飲用酒精不超過20克,女性為10克

黴:黃麴黴素毒性是砒霜68倍


黃麴黴素是一種毒性極強的劇毒物質,早在1993年就被世界衛生組織定為1類致癌物。黃麴黴素最喜歡藏在發黴的食物裡,尤其是澱粉含量高的食物,比如發了黴的花生、玉米,穀類、豆類等。此外,苦味或哈喇味的堅果、長期使用的木塊和案板中也存在黃麴黴素。


煙:炒菜油煙最易致肺癌


上海同濟大學腫瘤研究所的一項調查發現,中老年女性因長期接觸高溫油煙,其患肺癌的危險性增加了2-3倍。調查顯示,在非吸菸的女性肺癌危險因素中,超過60%的女性長期接觸廚房油煙。


實驗發現,如果油被加熱到270~280℃時,產生的油霧凝聚物就可能導致細胞染色體損傷,可能致癌。一般來說,如果油已經冒煙,說明油溫已經達到極限了,這時油煙中的有害物質是最大的。


所以平常炒菜的時候一定要記得開窗、開排氣扇,儘量使用無油煙的綠色環保飲食方法。

驚!你最愛吃的食物可能也是癌症的“最愛”


廚房4個招癌的習慣,做菜的人幾乎都犯


1、鍋冒煙才放菜,容易產生致癌物。


應該這樣做:把菜放下鍋前,鍋的溫度不要太高。因為油鍋冒煙時,油溫往往已經達到200℃以上,這個時候才放菜的話容易產生致癌物。


2、上一個菜炒完不刷鍋接著炒。


應該這樣做:勤快一點,爆炒菜後,不刷鍋的話,高溫產生的苯並芘等致癌物還在鍋裡,所以在煮下一個菜前要先把鍋洗一洗。


3、炒完菜立馬關抽油煙機。


應該這樣做:抽油煙機早點開、晚些關或有窗戶的廚房,可以開窗保證廚房通風。


4、二次用油,炸過菜的油還用來炒菜。


如果繼續使用這種油高溫烹調時,對人體有害的致癌物質會大量產生。


應該這樣做:減少煎炒,烤炸,用過的油不要再用了。

驚!你最愛吃的食物可能也是癌症的“最愛”


油:高脂飲食也容易致癌


吃得太油膩,也容易致癌?沒錯,高脂肪飲食是指飲食中包括高脂肪食物的一種飲食方式,比如油炸食品、肥肉、動物內臟、奶油製品等都屬於高脂肪食物。長期食用高脂肪垃圾食品或可誘發腸癌等多種癌症


一項發表在著名國際學術期刊《Nature》上的研究發現:高脂肪飲食導致腸癌的真正原因。所以,吃得清淡點,別讓油膩毀了健康!


醃:亞硝酸鹽三大強致癌物之一


很多人喜歡吃醃製食品,醃製臘腸、醃製酸菜、醃製鹹魚等等,但你不知道的是,在這些醃製食品中,含有一個強致癌物—亞硝酸鹽。事實上,

90%的亞硝胺類物質都被證實屬於腫瘤致癌物。


懶:快餐吃1次,傷1次


很多人生活中用到最多的一個字,就是—懶。懶得動,懶得運動,懶得做這些...沒錯,一懶下來也最容易得癌。


不少人懶得做飯,喜歡吃火腿、香腸等加工食品,還有的人習慣在外就餐,這樣做很容易導致油鹽還有亞硝酸鹽攝入超標,帶來致癌風險。有些人為了省事,把剩飯剩菜熱一下就吃,但剩菜剩飯也常有致癌物亞硝酸鹽。


除此之外,懶得運動也會增加癌症風險。研究發現,每天鍛鍊少於30分鐘會增加癌症風險。專家組認為,久坐的生活方式會增加患某些癌症的危險性。研究表明,進行有規律的、持續的身體活動,能預防某些部位的癌症,如結腸癌等。


小貼士


要避免被癌症纏上,生活中就要遠離這十個字,此外還要做到以下幾點。


1、多吃新鮮果蔬。世界癌症研究基金會指出,有充分證據表明蔬菜和水果能降低口腔、咽喉、食管、肺、胃、結直腸等癌症的危險性。每天吃300克~500克蔬菜,200克~350克水果。


2、控制食量。日本研究發現,吃得太飽會降低抑癌因子的活動能力,增加患癌風險。


3、細嚼慢嚥。吃飯慢,可以逐漸讓胃充實,避免過飽。細嚼慢嚥還有助唾液中的各種酶充分接觸食物,分解致癌物質,減輕胃腸負擔。每口食物

咀嚼30下再嚥下去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