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中國歷史上哪幾場戰爭可以稱的上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

隔壁老王麼


謝謝平臺,說兩句,在中國歷史上,最有代表性的,戰爭就是三國的,赤壁之戰,謀士如雲,首先,江東的魯肅,過江,要請諸葛亮,孫劉聯合,當時劉備,兵馬不多,諸葛亮,一個小船,憑三寸不爛之舌,舌戰群儒,孫劉聯合,諸葛亮,南屏山借東風,然後,周瑜,作為江東大都督,運籌帷幄,排兵佈陣,等待時機,最後唄,龐統獻連環計,曹操中計吧!完成了,赤壁大戰唄!謀士如雲,都是頂尖高手,大敗曹操83萬,是曹操,走華容道唄!是這個樣的,赤壁之戰,是歷史經典,諸葛亮運籌帷幄,周公瑾,臺兵佈陣,龐統獻連環計,黃蓋,用苦肉計,赤壁大戰,打敗了曹操,創下歷史奇蹟吧!是歷史當中,經典的,一次戰役,不忘初心,動美的故事,永遠留在華夏,謝謝


北斗星3557


淮海大戰,國共雙方在關內能打的精銳都上了。

共產黨方面,出動了在關內兩個最大的重兵集團,中原野戰軍,華東野戰軍,總共60萬人加500萬支前民工:

一、中原野戰軍

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兩位響噹噹的大人物,不世出的英雄。劉帥和小平同志當之無愧的新中國開國元勳,小平同志還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

第一縱隊司令:楊勇,第二縱隊司令:陳再道,第三縱隊司令:陳錫聯,這三個是開國上將。

第四縱隊司令:陳賡,開國大將。

第六縱隊司令:王近山,第九縱隊司令:秦基偉,第十一縱隊司令:王秉璋。這三個是開國中將。

二、華東野戰軍:

司令員兼政委:陳毅,代理司令員兼代理政委:粟裕,副政委兼山東兵團政委:譚震林,後來的國務院副總理。這三位一樣是響噹噹的大人物,不世出的英雄。

第一縱隊司令:葉飛,第十縱隊司令:宋時輪,開國上將;

第三縱隊司令:孫繼先,第四縱隊司令:陶勇,第六縱隊司令:王必成,第八縱隊司令:張仁初,第七縱隊司令員成鈞,第九縱隊司令員聶鳳智,第十三縱隊司令員周志堅,魯中南縱隊司令員錢鈞,開國中將;

兩廣縱隊司令員曾生,特種兵縱隊司令員陳銳霆,渤海縱隊司令員袁也烈,開國少將。

蘇北兵團,司令員韋國清。開國上將。

還不包括各縱隊下面各師長,旅長,其中還有開國中將周希漢,杜義德這種悍將猛將。看看這陣容,

國民黨方面,華東的所有兵團全上,從華中又抽調了黃維第12兵團,華中的嫡系只剩下了宋希濂第14兵團。

徐州剿總總司令:劉峙,徐州剿總副總司令兼前進指揮所主任:杜聿明

第12兵團司令:黃維,第12兵團副司令:胡璉;第18軍,第10軍,第14軍,第85軍,這是陳誠賴以起家的“土木系”骨幹,第18軍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

第2兵團司令:邱清泉,轄:第5軍,第74軍,第12軍,第70軍,第72軍,第116軍;這是當年杜聿明中國遠征軍的老底子,第5軍也是國軍“五大主力”之一。

第7兵團司令:黃伯韜,轄:第25軍,第43軍,第44軍,第63軍,第64軍,第100軍。

第6兵團司令:李延年,轄:第39軍,第54軍,第96軍,第99軍

第9兵團司令:李彌,轄:第8軍,第9軍,第115軍

第16兵團司令:孫元良,轄:第41軍,第47軍

第8兵團司令:劉汝明,轄:第55軍,第68軍。

加上兩個綏靖區配屬部隊,國軍部署在淮海戰場的總共34個軍,86個師,80萬人的兵力。

從1948年11月6日開始,到1949年1月10日結束,國共雙方在淮海戰場鏖戰66天,雙方精兵強將盡出,結果國軍完敗,被殲滅55.5萬人,5個兵團部,22個軍部,56個師、1個綏靖區,解放軍損失也達13.7萬人。這也是三大戰役中解放軍損失最大的一仗。


每日一段歷史


在中國歷史上尤其是三國時期有不少的戰役,可以稱得上是影響整個中國的。而在這些眾多的戰役中,我覺得漢中之戰絕對稱得上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

在漢中之戰前,曹操已經佔領了張魯盤踞的漢中,而劉備經過艱苦的戰鬥,最終終於拿下了四川。因而在這種情況下,劉備和曹操之間的矛盾自然就相對尖銳起來。而劉備拿下四川的時候,處於相當不穩定的狀態,所以當時劉備給了一部分利益給孫權,唆使了孫權出兵攻打合肥,把曹操的吸引力給吸到那邊去了,暫時保住了四川的安全。

不過這終究不是個辦法,因為漢中在曹操手中,劉備的四川就一直處於非常危險的狀態,所以劉備自然整軍備戰,最終決定奪取漢中。曹操當時由於內部不穩定,所以並沒有親臨前線,而是派夏侯淵,張郃,曹洪等人鎮守漢中,採取防禦的態度,所以就給了劉備一個機會,劉備派張飛進攻張郃,最終打敗了張郃。

隨後劉備率軍進攻夏侯淵,曹操得知消息之後,安定了內部,然後率領大軍來到漢中。兩軍可謂是數次戰鬥,絕對稱得上是三國時期最豪華的一場戰役。就將領來說,劉備這一邊除了關羽之外幾乎所有的名將都出戰,而曹操那邊除了張遼等少數幾人之外,也都來到漢中。而謀士來講,雙方的謀士幾乎全部出動,豪華程度,幾乎是空前的。在這場戰役中曹操的重要將領夏侯淵被黃忠殺死,這可謂是整個漢中具有決定性的一戰。在夏侯淵戰死,而其他各方不順利的情況下,曹操最終決定退出漢中,但是也將漢中的人口全部遷走。

雖然這場戰爭非常的豪華,但事實上主要是因為曹操並沒有太太把漢中當回事,所以最終當做雞肋舍掉了。而對於劉備來說,漢中絕對是重要地方,如果漢中拿不到手裡,四川就始終處於危險狀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實力較弱的劉備最終拿下了漢中。

我是冰哥聊史論古今,期待您的關注和點評!


冰哥聊史論古今


淮海戰役就是這樣一場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一場偉大的戰役。

我們看看當時我軍都有哪些人參加:

總前委書記:鄧小平。

總前委成員包括五人,分別是: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粟裕和譚震林。

中原野戰軍方面:司令員:劉伯承,政委:鄧小平。

華東野戰軍方面:陳毅和粟裕

山東兵團:許世友,蘇州兵團:韋國清

當然了還有很多將軍,我們就不一一列舉了。

我們都知道淮海戰役對於中國人民解放軍來說,是十分重要的一場偉大的戰役,因為正是這一場戰役,讓我們徹底的打敗了國民黨反動派。

蔣介石的主力軍,也是在這一次戰役中被殲滅的。這一次戰役之後,蔣介石不得不考慮退守臺灣了。

可以說正是淮海戰役的勝利,讓我們走向了光明與和平。

這一次戰役的大致是經過了三個階段。

第一個階段,就是粟裕的華野軍和黃百韜的第七兵團對峙。

蔣介石看到自己的第七兵團被圍,他就臨時組建了第十二兵團,有黃維帶領來解救黃百韜。

當然了黃維並沒有能夠接觸到黃百韜,他就被劉伯承的中原野戰軍圍住了。

就是在這個期間粟裕的華野軍,殲滅黃百韜的第七兵團,黃百韜兵敗自殺。

淮海戰役的第二階段就是劉伯承的中原野戰軍和黃維的第十二兵團的對峙。

當時黃維的兵團被圍困在碾莊一代,因為他們是孤軍,這樣的戰役,打持久戰是不利於他們的。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缺少糧食,缺少衣物,軍心渙散.....。

在這期間蔣介石也在想辦法營救他們,給他們投放糧食和衣物。但是,大部分都沒有投放進去,而是掉到了我們的陣地上。

最後蔣介石不得不讓杜聿明帶領幾個兵團來救黃維。

淮海戰役的第三個階段,粟裕的華野軍對陣杜聿明兵團。

粟裕殲滅黃百韜兵團之後,就把目光放在了杜聿明身上。他深知絕不能給杜聿明和黃維碰頭的機會。

否則,他們兩人的兵團那麼大,一旦他們合二為一,我們在想要殲滅他們根本就不可能了。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粟裕死死圍住杜聿明的兵團不放。

最終,粟裕俘虜了杜聿明,劉伯承俘虜了黃維。

這兩個國民黨重要的高級將領被俘虜之後,也就標誌著淮海戰役我們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不才講史


答:我來說兩場吧。

第一場是長征初期的土城之戰;第二場是長征的最後一戰——山城堡之戰。

土城之戰,我軍參戰有毛、劉、楊三任國家主席,首任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五任國防部長彭德懷、林彪、楊得志、耿飈、張愛萍,七位開國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羅榮桓、聶榮臻、葉劍英,未來共和國多名高層領袖人物鄧小平、陳雲、董必武、林伯渠、鄧穎超、胡耀邦,以及陳賡、宋任窮等兩百名將軍,可謂戰神雲集,將星如雨,為世界軍事史上絕無先例的一個偉大奇觀。

不過,由於戰前情報有誤,我軍以為敵軍只有兩個旅四個團,實際上敵軍卻投入了四個旅九個團參戰。

另外,我軍對川軍的戰鬥力也估計不足,川軍的後續部隊在源源不斷地加入,局面一直打不開。

最終,毛主席審時度勢,放棄了殲滅土城附近的川軍的戰略意圖,改變原定北渡長江計劃,主動撤出戰鬥,西渡赤水河,將出奇制勝的軍事指揮藝術發揮到了極致,四渡赤水,跳出了四十萬敵軍圍追堵截的絕境。

山城堡之戰是紅軍三大主力會師後的第一次戰鬥,也是紅軍長征的最後一戰。

當時,我軍經過長征,蒙受了重大損失,總數已不到三萬人,裝備十分低劣,又新到陝甘,立足未穩。蔣介石調動了260個團的兵力,從東南兩面展開夾擊,企圖一舉消滅紅軍。

我軍且戰且退,在退卻中捕捉戰機,最後把殲敵的機會定在山城堡。

該戰,由毛主席、周總理、任弼時、左權、李富春、鄧小平、楊尚昆等八位中央領導領銜指揮,朱德、彭德懷、劉伯承、賀龍、聶榮臻五位元帥參加決策,徐海東、黃克誠、肖勁光、陳賡、羅瑞卿五位大將及王震、鄧華、劉亞樓等十多位上將參加,陣容同樣豪華。

戰鬥從1936年11月21日打響,22日上午戰鬥勝利結束,殲滅了胡宗南部七十八師二三二旅及二三四旅兩個團,繳獲大量武器彈藥和裝備物資,極大地打擊了敵人的囂張氣焰,粉碎了敵人對紅軍和陝甘寧根據地的進攻,從戰略上改變了紅軍面臨的被動局面,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覃仕勇說史


一、 南北朝淝水之戰

二、 三國漢中之戰

三、 春秋末期柏舉之戰

四、 秦末鉅鹿之戰

第一戰我認為是南北朝時期的淝水之戰,為什麼呢?淝水之戰這場戰役幾乎要達到百萬級別的戰役水平了,縱觀中國歷史上很少有戰役規模超過他的了。當時前秦皇帝苻堅率領八十萬大軍,號稱百萬,攻打東晉。北府軍以七萬人迎戰,打敗苻堅。而且苻堅當時的軍隊裡還有大部分的胡人軍隊,胡人是遊牧民族,天生體格粗壯,戰力剽悍。要知道苻堅當時可是在那樣混亂的情況下一統北方的狠人啊。然而就是這樣的狠人在南下東晉時被北府軍打敗,足以說明北府軍戰力之強悍。所謂量變引起質變,北府軍在極度弱勢的情形下,都能大破苻堅,也說明北府軍戰力之強。

這場戰役前秦:苻堅,慕容垂等。東晉北府軍“謝玄、謝石,桓溫,劉牢之等。

第二為三國時期的蜀魏漢中之戰。

這場仗雖然規模不算大,但是影響力卻非常大。我認為這段時期時整個三國最豪華的戰役,沒有之一。

漢中之戰主要就是蜀魏兩國,劉備除了關羽鎮守荊州的三萬兵馬,留別幾乎精銳盡出。參戰有:張飛、馬超、趙雲、魏延、黃忠、法正、黃權等。魏國也不幹示弱,出戰的有: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雙方基本都是精銳進出。

第三場為柏舉之戰

這場戰役算然規模不大,但是架不住指揮者的名氣,這場戰役中有兵聖孫武和伍子胥參加,還有吳王闔閭。吳王闔閭傾舉國之兵力,差不多三萬人吧。以三萬人的兵力戰勝楚國20萬軍隊,並最終攻破楚國的國都。所以把他列為第三。

第四為秦末鉅鹿之戰。

相信此戰大家都不陌生。這場戰爭秦國名將為章邯、王離,還有諸侯聯軍,代表為:項羽。

這場戰爭秦國總兵力為40萬,王離掌兵20萬,而且還是九離軍,妥妥的精銳部隊。相反章邯就寒酸很多了,雖然也有20萬軍隊,但是是臨時一群刑犯組成,所以戰鬥力著實令人堪憂。最為重要的還是王離和章邯有齷齪,沒能有效的組織其抵抗,而被項羽逐個擊破。最終結果就是王離被俘,章邯投降。


這個歷史很正


好多人都寫我軍的一些著名戰役。那我就和大家分享一個古代的著名戰役。

漢中之戰。

此戰持續時間之久,參戰兵力之多,都創下三國曆史之最。劉備與曹操雙方,精銳盡出,名將謀士齊聚,好一場龍爭虎鬥!


從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主動進攻漢中,至建安二十四年(219年)五月結束,戰爭持續近兩年之久。

雙方猛將雲集。

劉備方面,除了關羽鎮守荊州之外,五虎上將來了四個:張飛、馬超、趙雲、黃忠、魏延,另有劉封、高翔、孟達、陳式、雷銅、吳蘭等將領。基本上是傾巢出動。

曹操方面有許褚、夏侯淵、曹休、曹真、曹洪、張郃、徐晃、郭淮等。張遼要鎮守合肥對抗孫權,實在抽不出空。曹仁在荊州對抗關羽。

謀士方面,

劉備是豪華陣容:黃權、法正隨軍出謀劃策,諸葛亮坐鎮成都。另有楊洪等一眾蜀中謀士。

曹操的謀士肯定有一個楊修,剩下都有什麼人不得而知,想想都知道超豪華。

三國的官渡之戰和赤壁之戰,那也是猛將謀士雲集。


上將噯福斯


淝水之戰,其實就是一次陣容華麗的的戰役,光皇帝、國君、國主(包括前任和未來的)就有六個以上。東晉和前秦,都拿出了公元四世紀華夏範圍內的最強陣容。不過對於苻堅來說,自己一方的名將多半都有反骨。

東晉一方:

宰相 謝安

江淮方向統帥 徵虜將軍征討大都督 謝石

將領:徐兗二州刺史前鋒都督 謝玄;輔國將軍 謝琰;龍驤將軍 胡彬;廣陵相 劉牢之;此外還有安豐太守王先、平虜將軍徐元喜等人。

荊州方向統帥 車騎將軍都督七州諸軍事 桓衝

將領:冠軍將軍 桓石虔;襄城太守 桓石衝;輔國將軍 楊亮;前將軍 劉波;以及隨郡太守夏侯澄等人。

前秦一方:

秦王 苻堅

前軍統帥 陽平公 苻融

將領:驃騎將軍 張蠔;撫軍將軍 苻方;衛軍將軍 梁成;左衛將軍 毛當;平南將軍 慕容暐(前燕皇帝);冠軍將軍 慕容垂(後燕皇帝);參軍 郭褒;揚州刺史 王顯;弋陽太守 王詠;尚書左僕射 權翼;僕射 張天錫(前涼國主);尚書 朱序;建威將軍 慕容德(南燕皇帝);龍驤將軍 姚萇(後秦皇帝)等等。

慕容垂為慫恿苻堅發動南征,曾說過“滿朝皆是韓信、白起一樣的良將”。這話真不假,慕容垂自己就不在韓信之下。張蠔、毛當、姚萇、慕容德、權翼等人也都是第一流的猛將和謀士。但是,這些人卻有不少在淝水之戰後,成了前秦的掘墓人。(陶慕劍)


陶式防務評論


湘江戰役,共和國的七位元帥朱德、彭德懷、林彪、劉伯承、聶榮臻、羅榮桓、葉劍英同時參加,還有鄧萍,董振堂,左權,陳賡、李天佑,黃克誠,陳光,楊成武,耿飆,肖華、張宗遜、黃勁功,李英華,易蕩平,陳樹湘等一大批紅軍高級將領,浴血奮戰,這在我軍的歷史上是少見的,可以說是猛將如雲,謀士如雨。

1934年11月27日至12月1日,中央紅軍在湘江上游廣西境內的興安縣、全州縣、灌陽縣,與國民黨軍苦戰五晝夜,最終從全州、興安之間強渡湘江。

紅軍 擔任戰役的最高軍事指揮員是博古、李德、周恩來、朱德。參戰的部隊是:

紅一軍團:軍團長林彪、政委聶榮臻、參謀長左權,共轄:紅一師、紅二師、紅十五師。

紅三軍團:軍團長彭德懷、政委楊尚昆、參謀長鄧萍,(後)葉劍英,共轄:紅四、五、六師。

紅五軍團:軍團長董振堂、政委李卓然,參謀長劉伯承,共轄:紅十三師、紅三十四師(即湘江血戰中的全軍後衛,全師幾乎無人生還。)

紅八軍團:軍團長周昆、政委黃更、參謀長黃睿,共轄:紅二十一、二十三師。

紅九軍團:軍團長羅炳輝、政委蔡樹藩、(後)何長工、參謀長郭天民,共轄:紅三、二十二師。

少共國際師:師長彭紹輝,政委肖華。

國民黨參戰部隊及指揮員有:桂軍5個師、粵軍4個師、中央軍及湘軍16個師、貴州王家烈部分軍隊共30餘萬人。主要指揮員有白崇禧、何鍵、王家烈、章亮基、陶廣、陳光中、李覺等人。

經過5天的激戰,紅軍雖然殺出了一條血路,取得勝利,但損失慘重。從長征時的8萬6千人,一下子銳減到3萬多,殿後的紅八軍團不復存在,湘江東岸的紅三軍團六師18團和紅五軍團34師全軍覆滅。其餘各部編制在湘江之戰均只剩不足半數。紅軍將士的鮮血染紅了江水,當地老百姓有“三年不飲湘江水、十年不食湘江魚”的說法。


zj史海拾貝


中國歷史上稱得上猛將如雲,謀士如雨的戰爭真的是太多了。

我們說一個對新中國成立起著關鍵作用的這麼一場偉大的戰役吧,這一場戰役也就是中國歷史上的南昌起義。

我們都知道南昌起義是周恩來領導的,這場戰役為中國革命翻開了新的歷史篇章,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下面我們看看南昌起義的參與人:

周恩來、朱德、劉伯承、賀龍、陳毅、聶榮臻、林彪(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中國成立之後,這些人除了周恩來擔任了總理,其它人都被授予了元帥之職)。

參加南昌起義的還有:

葉挺、粟裕、陳賡、許光達、蕭克、周士第、楊至成、陳奇涵等人。

所以南昌起義打響的時候,真可謂是人才濟濟,猛將如雲,謀士如雨。也正是因為這些優秀的人聚集在了一起,才為中國帶來了巨大的變化。


我們都知道南昌起義打響了黨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也正是這一次戰役之後,在中國誕生了一支為人民而戰的隊伍。

這一次起義對於中國的革命來說,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

從此之後,代表中國廣大人民利益的工農紅軍開始走上了歷史的舞臺,為中國的革命翻開了歷史的新篇章。

正是在這些人的參與下,他們開始帶領中國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新中國。

我們都知道,戰場起義後,在周恩來、朱德等人領導下工農紅軍開始了為人民而戰的道路。

後來毛澤東領導的秋收起義,還有鄧小平領導百色起義紛紛打響。

這就是南昌起義帶來的一連串的反應,正是各地起義軍的響應,才彰顯了南昌起義的偉大性。

後來毛澤東開始帶領工農紅軍上了井岡山,開闢了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道路。

我們都知道毛澤東、周恩來、朱德等人帶領著中國人民歷經土地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打敗了所有的國內外反動派,為我們建立了獨立自主的新中國。

新中國成立之後,黨中央特意把南昌起義的這一天,當做是建軍節,可見,這一次戰役對於新中國成立來說具有多麼重要的歷史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