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陳勝稱王后,怎麼對待吳廣的?

蓮音說


陳勝、吳廣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場聲勢浩大的農民起義,並且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可見二人還是有一些鴻鵠之志的,至於二人的關係,我認為大致一共可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比親兄弟還親”、“矛盾”、“冷漠”。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公園前209年,陳勝被徵兵去戍守漁陽,因為連天的大雨,導致陳勝不能如期的抵達,這按照當時的法律是要被斬首的,這可急壞了陳勝,正所謂兔子急了還咬人呢,何況自小便心懷大志的陳勝呢!於是陳勝決定起事。之後陳勝找到了同為屯長的吳廣,將自己心中的想法告訴了陳勝,並與之商討此事,吳廣一聽便被陳勝的想法所折服,也下定決心與陳勝一起起事,並且說出“苟富貴勿相忘”的豪情壯語。


制定完計劃便是行動,第一步就是造勢,首先是“魚腹丹書”,就是陳勝吳廣事先將要吃的魚的肚子裡面放一個錦書,上面寫著“陳勝王”,待人們吃魚的時候看這個這個錦書都是大為驚歎,之後是“篝火狐鳴”,吳廣黑夜在樹林中學狐狸叫,“大楚興,陳勝王”,這兩項操作之後效果異常明顯,人們在看陳勝的眼神中充滿了不同尋常。在之後便是更加直接的行動,陳勝吳廣一人殺了一個縣尉,喊出“王侯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吳廣大澤鄉便成功了。

陳勝、吳廣關係的發展過程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後,各地揭竿而起,相應陳勝吳廣,瞬間便有烽火燎原之勢,短短的幾月,陳勝吳廣便由幾百人的隊伍發展到了數萬人,因此這便相當於得了勢,而這樣一來也直接導致了陳勝吳廣二人之間關係的變化。


一、比親兄弟還親

二人在起事前,以及起事時,那真是比親兄弟還親,由於身份相同,地位相當,並且還都是那種“有夢想”的人,因此二人如同知己無話不談,“苟富貴勿相忘”就是出自二人之口。在被徵兵前往漁陽時,因路途上出了事情,二人也是同甘共苦,陳勝一說出自己的想法,吳廣就鼎力支持,在二人商討“魚腹丹書”時,是“陳勝王”還是“吳廣王”的時候,吳廣直接就說:“咱兄弟二人,誰做王都一樣”,於是有了“陳勝王”,可見這時二人的關係,真的是“比親兄弟還親”。


二、“矛盾”

比親兄弟還親兄弟,這個過程並沒有持續多久,隨著二人地位的水漲船高後,二人之間的關係慢慢的產生的縫隙,陳勝是起義軍之首,身後小弟逐漸的由幾百人發展到幾萬人,陳勝慢慢的有點發飄了,想搞集權,別人還好辦,但是和自己一起起事的這個親兄弟吳廣實在是不知道怎麼弄。如果按照“苟富貴勿相忘”這個初心,吳廣一定是要分自己一杯羹的,這顯然不是陳勝想要的,而若不壓吳廣一頭,那豈不要有兩個王了嗎!於是陳勝心中充滿了“矛盾”。


陳勝思來想去封吳廣一個“假王”的名頭,這個假王是有很多含義的,陳勝有了點勢力,有了點小弟,便開始廣為封王,這王那王,這個時候的王很不值錢,而吳廣的“假王”的頭銜不一樣,要比這些人都高,是自己之下萬人之上的王。但是除此之外“假王”還有又一層含義,就是陳勝自己是真王,而吳廣是假王,這很顯然有一層意思就是陳勝要壓吳廣一頭,吳廣再厲害也是個“假王”,而自己則是“真王”。吳廣也知道陳勝的用意,因此陳勝心中也很“矛盾”,本來二人地位一樣,現在硬是分出了個高低。

三、冷漠

隨著陳勝的地位越來越高,擁有的越來越多,越怕吳廣分自己一杯羹,因此隨著日子一天一天的度過,陳勝對吳廣之前的那個“苟富貴勿相忘”的信念逐漸的消磨殆盡,曾經的友誼逐漸淡去,剩下的只是冷漠。之後吳廣在進攻滎陽時遭遇失利,被自己的部下田藏以不懂兵法之名殺死,並且將吳廣的首級割下獻給了陳勝,陳勝見哎絲毫沒有自己的兄弟死了的悲痛,也沒有表示出憤怒,有的只是冷漠,而且陳勝還獎賞了田藏,認為他做的對,可能這個時候陳勝對吳廣已經在沒有了一絲兄弟之情,有的只是“大局為重”。



總體上說,陳勝對吳廣還算信任,對其也是不薄,畢竟分給了吳廣“假王”這一稱呼,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二人之間卻再也沒有當初的兄弟情了,“苟富貴勿相忘”更是早早的就被拋在了腦後。其實這也很正常,面對權力的誘惑時很少有人能夠抵擋的住,最好的體現就是“最是無情帝王家”,皇家之內無親情,手足相殘都經常發生,又何況一個後天的兄弟呢!

歷史時刻錄,每日一歷史,分享歷史時刻,品味歷史時光,感謝您的觀看,歡迎您的評論,動動手指點個贊呦!

不喜歡吃白菜


“苟富貴,勿相忘”,對於陳勝來說,其實就是一句笑話。事實上,陳勝起義後,當年和他一起耕作的人去找他,只是談了一些受苦經歷,陳勝就把他殺了。

陳勝富貴了確實沒忘了老朋友,是沒忘了除掉他。

我記得小時候有個同學,家是城中村的,天天抱怨他們村幹部不作為貪汙,並說自己如果當幹部,肯定比他們強。長大了以後他真的被選為了村裡的會計,但村裡口碑卻極差。

“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小時候誇誇其談,長大後卻未必就能真能成就事業。

吳廣對陳勝的起義成功可謂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把“大楚興,陳勝王”的布條塞進魚肚子的是他,苦肉計挨秦兵打的也是他。

但陳勝對待吳廣的態度,卻暴露了他對吳廣這位忠心耿耿的追隨者的猜忌甚至嫉妒。

早期的陳勝,他任用了武臣、周市、秦嘉等一批有才能的人,但卻不會留住人心。這些人可不如吳廣忠心,在有了自己的勢力以後,都成了一方諸侯,對陳勝只是名義上的尊敬。

後來的趙王武臣、魏王咎、燕王韓廣以及楚王景駒等人,都是從陳勝那裡發家,而後自行獨立成就了一時的事業,可見陳勝的識人之弱。

但對於忠心的吳廣,說來卻讓人齒冷。

陳勝其實軍事才能非常一般,稱王之後,吳廣便作為監軍攻打滎陽,與守將李由進入了僵持戰。就在此時,前線的周文全軍覆沒,吳廣手下的田臧怕章邯援救滎陽,便想退兵,但他知道吳廣軍紀嚴明,便趁吳廣不備,將其殺害,首級被送到了陳勝面前。

看著被無辜殺害的吳廣,這位曾經那麼信任自己的老部下,陳勝的反應卻讓人難以置信,他重賞了田臧,封他為上將軍,將楚國令尹大印給了他,當時的楚王已經沒有了,所以田臧實際上就是楚國的實際領袖了。

吳廣的死,讓曾經最早追隨陳勝的人都非常心寒了,進一步分裂了人心,最後陳勝被身邊人殺害,其實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關注明離子,看更多歷史故事。


明離子


陳勝稱王后不久,便授意部將田臧殺死自己最親密的戰友吳廣,為何會如此,我們接下來詳細聊聊此事。


吳廣是秦朝陽夏人,出身窮苦農家,秦二世元年(前209年)被徵召為戍卒,奉命到漁陽郡去戍邊,並與陳勝一起擔任戍卒的屯長。當年七月,當900名戍卒行至大澤鄉時,因為連降大雨難以前進,不能按期到達目的地,按照秦朝的律法當被集體殺頭。此時,陳勝、吳廣為了活命,便號召戍卒跟隨他們起義反秦,此即史上極著名的“大澤鄉起義”。



為了統一領導起義的戍卒,陳勝便自立為將軍,並任命吳廣為都尉,隨後打出秦始皇長子扶蘇與楚將項燕的旗號,號召天下誅暴秦、伐無道。此時,天下忍受秦朝的暴政已久,所以等到陳勝、吳廣登高一呼,前來依附者難以計數,不到一個月時間,便已擁有戰車六七百輛、騎兵千餘人、步卒數萬人,並控制今天安徽省、河南省交界處的大片地區。不久,陳勝又率軍攻陷軍事要地陳縣,在該地建立張楚政權,並自立為王。


張楚政權建立後,陳勝為了擴大戰果,便任命最親密的戰友吳廣為假王(代理國王),命他率主力軍進攻滎陽,待將其攻克後再西行入關滅秦。與此同時,陳勝還派部將武臣、張耳、陳餘向北攻略趙國故地,鄧宗南征九江郡,周市奪取魏國故地。山東六國的舊貴族和豪傑聞訊後,紛紛起而相應陳勝,一時間義軍蜂起,伐秦形勢大好(如項梁、項羽叔侄及劉邦等人,便在此時舉兵)。



然而秦朝此時雖受重創,但在滎陽依然駐有不少的精兵,且守將也素以能守城而聞名。所以吳廣儘管率主力圍攻滎陽多時,但卻遲遲無法將其拿下,對此陳勝大為不滿,便另派將軍周文率一支軍隊伐秦。周文繞開滎陽西進,一路上不斷地接納反秦武裝,等到達函谷關時,已有兵車千輛、戰士幾十萬,秦二世君臣聞訊後無不感到膽寒。


當週文的軍隊攻至距離咸陽僅有百餘里的戲時,秦二世因為無兵可調用,便下令將修建驪山墓的數十萬刑徒和奴隸臨時編成軍隊,由少府章邯率領他們進行抵抗。這支臨時拼湊起來的軍隊沒有實戰經驗,但成員皆是兇悍勇猛的亡命徒,再加上章邯是一位久經戰陣的將領,懂得如何行軍佈陣,所以一旦跟周文帶領的數十萬烏合之眾交手,竟然也能大獲全勝,並迫使周文兵敗自殺。



章邯擊殺周文後,率得勝之軍猛撲滎陽,意在消滅圍城難克的吳廣軍隊。面對著洶洶而至的秦兵,吳廣決定以退為進、避其鋒銳,而部將田臧等人則建議主動迎擊、挫其銳氣。田臧等人見吳廣意志堅決、難以說服,便以驕蹇自大、不懂軍事為由,假借陳勝的命令將他殺死,然後分兵留守滎陽,自己則親率主力迎擊章邯。


根據事後田臧將吳廣的首級獻給陳勝,並由此獲得令尹、上將軍(相當於宰相兼軍隊總司令)的官職來看,陳勝就算是沒有授意他殺死吳廣,但至少對其舉動還是默許的。究其原因,恐怕是因為陳勝當上楚王后,與吳廣的關係不如初起事時那麼融洽、默契,甚至對他產生猜忌、敵視之心,正好借田臧之手將他剷除。奪得天下後便大殺功臣,這也是很多帝王的“通病”,只不過陳勝著急了些。



將軍田臧等相與謀曰:“周章軍已破矣,秦兵旦暮至,我圍滎陽城弗能下,秦軍至,必大敗。不如少遺兵,足以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因相與矯王令以誅吳叔,獻其首於陳王。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見《史記·卷四十八》。


然而事實證明,吳廣當初的想法是正確的,田臧根本不是章邯的對手,在敖倉跟對方甫一接觸,便被打得大敗虧輸,連他本人也死於亂軍之中。經此一戰,張楚軍主力盡喪,而章邯在解除滎陽之圍後,便傾盡全力進攻陳縣,陳勝兵敗後逃往下城父,不久便被叛變的車伕莊賈所殺,時在秦二世二年(前209年)十二月。此時,距離大澤鄉起義僅過去5個月時間(秦制以十月為歲首)。



田臧乃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城,自以精兵西迎秦軍於敖倉。與戰,田臧死,軍破......臘月,陳王之汝陰,還至下城父,其御莊賈殺以降秦。陳勝葬碭,諡曰隱王。引文同上。



文史磚家


陳勝對吳廣很信任,封吳廣為假王,即代理王權行事,還把義軍主力交給他。

陳勝吳廣是生死之交,因此陳勝稱王后最信任的就是吳廣,想出了“假王”這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地位來安置

但是吳廣畢竟在幾個月前還只是個普通農民,雖然在一幫窮小子中有點威信,“素愛人,士卒多為用者”,但是你讓他指揮幾十萬大軍,他確實沒有那個能耐(個別天才有,例如楊秀清,但吳廣顯然不是天才)。沒有這個能耐也罷,如果善於聽取合理建議也行,但吳廣連這一點也做不到。

吳廣攻不下滎陽,就應該入關去支援周文,一起打咸陽,但其無謀也聽不進意見,沒有指揮大軍的才幹

吳廣率領著張楚軍的主力部隊,頓兵於滎陽堅城之下數月,卻毫無寸進,此其無謀之一。 入函谷關的周文兵敗,吳廣卻不引一兵一卒救援,坐視章邯出關,滅周文,抄了自己的後路,毫無機變,此其無謀之二。 周文身死,章邯軍一至,必與滎陽城內的李由軍兩面夾擊張楚軍,劍都懸在頭上了,吳廣卻仍坐以待斃,不思後路,毫無佈置,此其無謀之三。

吳廣的部將們不想陪著他一起死。兩位副手田臧和李歸做出了發動兵變的決定:

“近聞周文軍已破,秦兵旦夕將至,我軍圍攻滎陽,久弗能下,秦軍一至,內外夾攻,我必大敗!現不若少留兵隊,牽制滎陽,一面悉精兵往御秦軍,決一死戰,或可得勝。惟是假王驕而無謀,難與計議,不誅之事恐不成。”

我相信田、李二人之前肯定多次向吳廣提出過建議,但都被吳廣給否了,所以他們才會認為吳廣“驕而無謀,難與計議”,只有冒險一搏。

田臧、李歸等人於是捏造了一份陳王的旨意,以保證兵變的合法性:

“陳王有諭,假王吳廣,逗留滎陽,暗蓄異謀,應即處死!”

對於陳勝來說,屬下們不聽號令,也不是第一次了。如北征的武臣自立為趙王,蛻變為割據頭目。其部將韓廣在攻略燕地後也自立為燕王。攻取魏國舊地的周市雖未自立為王,卻立了魏國後裔寧陵君魏咎為王,而自任魏相,割地自保。

說白了,這些六國舊貴族就看不起陳勝這種泥腿子,偏偏陳勝也沒有足以讓人家俯首帖耳的人格魅力或才能。陳勝只得抱著滿腔的無可奈何,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代吳廣統軍。

章邯是秦國最後的名將,非吳廣、田臧可比

有人懷疑吳廣其實就是陳勝暗自吩咐田臧殺的,證據就是陳勝後來升了殺人兇手田臧的官兒。但如今面對章邯大軍攻來,陳勝自己也已朝不保夕,而且兵權已經在田臧之手,如果問罪,不怕他乾脆投降秦軍嗎?升田臧官,也是無奈之舉。

張楚農民軍人心所向,但大兵團作戰,指揮官的才能和軍隊的戰鬥力比人心的作用更直接、更重要



而田臧升官後,大喜,遂令李歸率少量兵力留在滎陽城下牽制李由,自己則率領全部精兵向西迎擊章邯。不過田臧雖然比吳廣強,但和章邯還差得遠,農民軍一路攻城掠地,靠的是人多勢眾,本質上還是烏合之眾,遇到同樣人多勢眾而裝備更好、素質更好的秦軍,最後結局依然是以慘敗而告終:

“田臧乃使諸將李歸等守滎陽城,自以精兵西迎秦軍於敖倉。與戰,田臧死,軍破。章邯進兵擊李歸等滎陽下,破之,李歸等死。陽城人鄧說將兵居郯,章邯別將擊破之,鄧說軍散走陳。銍人伍徐將兵居許,章邯擊破之,伍徐軍皆散走陳。陳王誅鄧說。

章邯一路上勢如破竹,這時陳勝身邊已經沒有多少軍隊了。他還算光棍,鼓起餘勇親自督戰,當然依舊被章邯打得稀里嘩啦,最後在逃跑途中死於車伕之手。



可以說,吳廣之死是農民軍戰鬥力不如秦軍的必然結果。即使他不會被部下殺死,也會兵敗而死,前後差不了兩天。


海軍史研究會員


許多人對陳勝、吳廣起義有誤解,認為陳勝、吳廣結伴起義,必定關係很好,事實情況不是這麼回事。陳勝起義後就當了楚王,而吳廣只是他的一個下屬而已,而且這個下屬可有可無。那麼陳勝為什麼要如此對待吳廣呢?吳廣又落了一個什麼下場呢?我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陳勝、吳廣兩人智力相當,都是普通人,唯一不同的是陳勝膽子更大一點,有點志向,而吳廣則要平庸的多。

陳勝為陽城人,就是今天的河南省登封市。吳廣是陽夏人,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太康。兩人起初並不認識,但是有一點相同,那就是兩人都是苦命人,屬於被秦朝徵兵之人。

陳勝年輕時給人耕地,頗有點做大哥的氣質,當大家都在埋怨幹活太累、生活太苦時,陳勝還在憧憬著美好的未來生活,他自信的對同伴們說:苟富貴、勿相忘。當時沒人相信他會有什麼富貴,而陳勝堅信自己必定時來運轉。後來,運氣真的來了,陳勝把握住了嗎?

當時秦朝邊境之漁陽是駐軍重地,凡是北上抗擊匈奴的兵員都要來此聚集。屯邊戍守是秦朝統治下的百姓必須要做的事情,可憐的是但凡戍邊,倖存者只有十之二三。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你不但要戍邊,還要準時到達。這就要了命了,於是問題開始出現。

公元前209年,兩支前往漁陽戍邊的隊伍聚集在大澤鄉,適逢天降大雨,連日不絕。算算日期,緊趕慢趕也到不了漁陽。而一旦遲到,則按律當斬。去也是死,不去也是死。於是這些人所幸就反了,而領頭的就是兩個屯長,一個是陳勝、一個吳廣。

陳勝比吳廣有頭腦,他對吳廣說:當初秦始皇本來要立大兒子扶蘇為皇帝的,沒想到胡亥篡改了旨意,自己做了皇帝,扶蘇被冤枉至死。楚國項燕曾經力抗暴秦,頗有名聲,我們可以假以他們的名義,豎起反旗。吳廣只有點頭的份,由此可見,多讀書,多瞭解時事政治是多麼的重要。

起義後,兩人率領這支義軍攻城略地,起初頗有戰果,相繼攻陷了大澤鄉、蘄、銍、酇、苦、柘、譙等地,直到攻擊到楚地舊都陳地,兩人一下子名揚天下。大家都知道,有一支起義軍發展的很不錯,已經攻破楚地舊都,反秦是很有希望的。於是,慕名而來的人越來越多,陳勝、吳廣的實力一下子增大起來。

這就好比一個公司,開始很小,兩個人就能經營,但是達到一定規模,就需要一個健全、高效的組織了,而這個組織的領頭人也必須能夠勝任才行。陳勝能勝任嗎?不能。為什麼呢?

當時投靠陳勝的人中還是有人才的,比如張耳、陳餘二人,他們是魏國人人皆知的名士。張耳勸陳勝說:現如今我們的策略應該是通令四方,扶植原來六國的貴族復國,讓大家都揭竿而起、反抗暴秦。這樣的話,秦軍四處征戰,我們就能減少壓力。千萬可不能擅自稱王,槍打出頭鳥呀!

陳勝聽不進去,為什麼呢?陳勝年輕時就有過有朝一日大富大貴的願望,如今自己領兵攻佔了楚國,不稱王不是委屈了自己嗎?於是一個更大的想法在陳勝腦中盤旋,隨之他宣佈了自己的決定:在陳稱王,自稱張楚,然後派兵攻佔全國,在滅亡秦國都城咸陽的同時,佔領其他地區。那麼他是如何安排的呢?好夥伴吳廣又被他委以什麼重任呢?

吳廣畢竟是跟隨自己同時起義的,因此陳勝封他為假王(意思是副楚王,陳勝的副手),領軍西向攻取滎陽,繼而西向掠秦。派宋留領兵攻取南陽,經武關滅秦。這是兩路滅秦的部隊,其實是三路,另一路一會兒再說。

陳勝派命武臣為將軍,渡過黃河去攻取原來的趙國地區。注意,輔佐武臣的有兩個人,一個是陳餘,一個是張耳。這兩人後來起了反作用,瓦解了起義軍的實力。

陳勝派鄧宗攻取九江郡,派周市攻取魏地。綜合來說,陳勝的胃口是很大的,一支剛剛組建的起義軍,稍微有點規模,人心不齊,他就開始謀劃平定天下的戰略了,真是膽子太肥。後來,事實證明,陳勝考慮的太簡單了。

先說吳廣這一路,吳廣資質平庸,即使率領了起義軍的主力,仍然無法攻克滎陽。陳勝嫌吳廣沒用,又不好意思奪了他的兵權,於是又派了一路,繞過滎陽,直接攻進了函谷關,這隻隊伍的領頭人是周文。周文很強嗎?非也,主要是靠吳廣牽制了秦軍的守軍,否則他也進不了關。

周文進關後就漏出了真實實力,當章邯將起義軍已經入關的消息稟報給秦二世時,秦二世一時手足無措,這時章邯建議立即釋放驪山囚徒,然後利用這些人去平叛。就這樣,章邯領著一群幹苦力的人,硬是打敗了周文數十萬的起義軍,你敢說起義軍戰鬥力很強?

後來章邯領著這隻臨時拼湊的軍隊一路追殺周文,一直追到澠池,周文兵儘自刎而死。而周文的死徹底打亂了起義軍的節奏,一切都亂了。什麼亂了呢?

吳廣攻擊滎陽遲遲不下,自己沒有辦法,下屬提意見還不聽,於是釀成了兵變。下屬田臧對眾將說:吳廣不懂兵法,我們不能與他共事。現如今章邯馬上領軍而至,他還沒有想出對策,不如我們反了吧。於是田臧率兵發動兵變,假借陳勝的名義斬殺了吳廣,將吳廣的頭顱獻給陳勝。

陳勝在周文攻入函谷關後就有輕秦之意,沒有做防守的部屬,也絲毫沒有覺察出危險已至。他沒有選擇懲處田臧,而是委任田臧為上將,領兵繼續攻取滎陽。可惜,田臧也是個窩囊廢,他率軍主動迎戰章邯,被章邯所敗,最後戰死,滎陽也失守了。

這時陳勝徹底陷於眾叛親離的地步,首先張耳、陳餘勸武臣自立為趙王,脫離了陳勝。繼而鄧宗在九江郡自立,也脫離了陳勝。當他在陳地遭到章邯圍攻時,原來的舊部都選擇了自立為王,拒絕救援。就這樣,陳勝率領孤軍在陳地與章邯決戰,兵敗。隨後,陳勝的車伕莊賈被章邯引誘,刺殺了陳勝。就這樣,曾經威名赫赫的張楚之王結束了自己的一生,可悲可嘆!

最後正面回答問題,陳勝稱王后驕傲自滿,他封吳廣為假王,同其他幾路將軍一樣,擔負不同的攻秦任務。只可惜,吳廣太平庸,不知兵,被部下所害。而陳勝對他也沒有什麼感情,任由手下害死了吳廣。作為現世報,陳勝這種不仁義的行為也受到懲罰,當他被章邯圍攻時,沒有一人前來增援,最後死於一個車伕之手,兩人結局幾乎一樣!冤嗎?不冤,格局太小而已,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這才是取勝之道,而陳勝、吳廣不知道。


每日趣評


陳勝稱王后,六個月如火如荼的起義就失敗了,陳勝也被自己的司機給殺死了,陳勝為啥會失敗的這麼快?有人說他敗在任人為親上,我覺得他恰恰敗在不能任人為親上。


從他對待和他一起起事的吳廣也能看出一二來。


1,陳勝吳廣起義,吳廣出力甚多


陳勝能起義成功其實全靠吳廣的鼎力相助。


秦二世元年七月,陳勝吳廣率領一幫人去漁陽,半路上遇到大雨,在大澤鄉耽誤了行程,秦國的法律,誤了謫戍之期,全部九百人都要被殺頭。


吳廣找陳勝商量,咱們現在已經是必死之局,不如反了吧,搏一把也許還能有一線生機。


陳勝說:咱們造反得有個由頭,我聽說如今的二世胡亥本不當立,當立的是始皇帝的大兒子公子扶蘇,胡亥當皇帝后傳旨把扶蘇殺了,但是老百姓不知道啊。楚國大將項燕被楚人愛戴,楚國滅國後有人認為項燕死了,有人說項燕逃了,我們不如就以公子扶蘇和楚國大將項燕的名義造反,也算師出有名。


古代起兵一般都要找人算一卦,恰巧隊伍中就有人會算命,兩人於是找來算命先生,請他算算這次起義的吉凶。


算命的一眼就看出兩人的企圖了,沒算,直接給他們建議,你們得讓鬼神同意,這九百人才能同心協力,於是三人開始策劃怎麼讓鬼神同意。


於是第二天有人吃魚時吃出塊布條來,上書三個血紅大字:陳勝王。


於是夜裡人們睡的正香的時候,忽然有人聽見遠處狐狸說人話:大楚興,陳勝王。


一時間人們議論紛紛,都覺得陳勝是天命所歸,你看連狐狸和魚都說陳勝將稱王。


吳廣平常對別人很好,在這些人中威望很高。


有一天吳廣故意激怒兩名押解他們的將尉,導致兩人把吳廣暴打一頓,感覺不解氣,一人拔出寶劍要殺吳廣,吳廣等的就是這一刻,他衝上去奪了寶劍,一劍捅了那名押解他們的將尉,另一邊陳勝也衝上來殺了另外一名將尉。


然後陳勝吳廣一番激揚慷慨的演講,振臂高呼: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九百人齊喊:陳勝王


九百人滾雪球般發展壯大,瞬間就成了數萬大軍,真應了那句天下苦秦久矣。

2,吳廣之死


隊伍壯大了,陳勝對老哥們未必有多好,對一起起事的吳廣封了個假王,還算不錯。


對別人,真的算不上太好。


他岳父聽說陳勝起義成功的消息,來投奔他,陳勝對老岳父只是拱拱手,神情淡漠。


對岳父尚且如此,對別人更加不堪。


他的一個發小,只是說了陳勝小時候的一些糗事,大約也不過是尿尿和泥,8歲還尿炕之類的,陳勝一聽大怒,命人殺了自己這位發小。


即使對吳廣,他真的重用了嗎?


未必。


吳廣和大將田臧率軍圍攻滎陽,結果得到消息另外一路義軍周文進攻咸陽時慘敗,在澠池自殺。


田臧估計章邯很快就壞率領十餘萬大軍來救滎陽,他想圍點打援,用主力大軍去迎擊章邯的援軍,他和手下商量時,在軍中的真正的主將假王吳廣竟然沒有參與會議,因為田臧在商量一件大事:


不如少遺兵,足以守滎陽,悉精兵迎秦軍。今假王驕,不知兵權,不可與計,非誅之,事恐敗。


很奇怪啊,假王如果不同意也不用把他誅之吧,假王后面不是還有真王陳勝嗎?你們這麼草率的殺了吳廣,不怕陳勝不高興?


事實證明,吳廣死了陳勝真沒有不高興。


獻其首於陳王。陳王使使賜田臧楚令尹印,使為上將。


陳勝賜了令尹的大印給田臧,讓他總覽軍政大權,還封他為上將。


吳廣死了,陳勝真的沒有不高興。有人甚至懷疑吳廣的死都是陳勝授意的。


也許在陳勝心裡,吳廣一死就沒有人知道他起家的秘密了。


3,陳勝的失敗,劉邦的成功


有人說陳勝任用親信,他任用的那些所謂親信大多是在他富貴後投奔他的。


陳勝本是窮苦人出身,《史記》上對他的記載很簡單:陳勝者,陽城人也,字涉……少時,嘗與人傭耕,輟耕之壟上


富貴後的陳勝很怕人瞧不起他,所以不管對他的岳父還是一起長大的發小,都不甚熱情,更別說重用了,所以他其實沒有真正意義上的嫡系,也許吳廣算一個。


看看另一位同樣窮苦的起義兄弟劉邦,他身邊一幫老鄉。


樊噲是賣狗肉的,夏侯嬰是養馬的,曹參是監獄的典獄長,周勃是吹鼓手和販竹編的小販,蕭何是縣裡的主吏掾算是唯一有頭有臉的人。


這些人有個共同身份,都是劉邦沒起事時的好友,他們知道劉邦很多糗事,但是他們和劉邦卻是捆綁在一起的,為了劉邦的事業,他們可以拼命。


所以劉邦被項羽追的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時,把自己的一雙兒女踹下車,駕車的夏侯嬰數次把孩子又抱回車上,所以他們和劉邦不是單純的上下級關係,而是真正的榮辱與共,劉邦的成功就是他們的成功,甚至是他們子孫後代的成功,所以他們必須不惜一切的幫劉邦成功,因為有這些真正的嫡系,劉邦數次被項羽大敗,依舊能捲土重來。

陳勝根本沒有建立這麼一支打不散的親信手下,他的所謂親信都是他富貴後來投奔的投機之徒,陳勝敗了,他們想的第一件事就是和陳勝切割關係。


======================



薛白袍


我第一次認識陳勝是初三學習語文課本《陳涉世家》,當時印象最深的一句話是:“苟富貴勿相忘”。僅從這句話可以看出,陳勝是一個有福同享的人。現在才知道實際上陳勝並不像我們當初所學的那樣。由於這篇課文只是節選,所以我們也難以認識完整的陳勝。《陳涉世家》除了講到陳勝之外,還提到了吳廣。

公元前209年,陳勝和吳廣率領一批900多人的征夫前往北方的漁陽。陳勝和吳廣行至安徽大澤鄉的時候,遇到了連綿大雨。陳勝吳廣一群人被困在了大澤鄉。陳勝吳廣意識到他們已經不能按時達到漁陽。根據秦朝的法律,耽誤了戍守的期限要受到重罰(不是處死)。陳勝、吳廣因為沒有完成任務受到的懲罰會更重。陳勝和吳廣開始擔憂自己的前途和命運。陳勝和吳廣一合計,“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等死,死國可乎?”陳勝和吳廣決定為了命運和前途做最後一搏,他們決定發動起義。

在發動起義過程中,吳廣一直充當陳勝的輔助角色。起義前,吳廣為陳勝做理論宣傳。吳廣先把寫有“陳勝王”的帛書放到了魚肚子裡,當征夫們買魚的時候,發現了寫有“陳勝王”的帛書。接著吳廣又躲到了祠堂裡面,等到晚上征夫點燃篝火的時候,吳廣扯著嗓子學狐狸叫道:“大楚興,陳勝王”。吳廣通過這種方式,成功地神話了陳勝,陳勝在征夫中間樹立了威信。吳廣和陳勝一起做好了起義的前期準備。

起義過程中,吳廣也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吳廣在征夫中的地位要遠遠高於陳勝。吳廣利用利用自己的威信,激怒了秦軍都尉,激起了征夫對秦軍都尉的不滿。吳廣成功地殺掉了秦軍都尉,解決了起義的最大障礙。接著陳勝和吳廣一起宣佈起義,陳勝高呼“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大澤鄉起義之後,陳勝自立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陳勝吳廣率領軍隊一路高奏凱歌。攻下大澤鄉,攻下蘄,接著又攻陷了攻銍、酇、苦、柘、譙皆。陳勝吳廣打到陳縣,士兵已經發展到數萬人。陳勝在陳縣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吳廣被封為假王。陳勝和吳廣完成了從農民到帝王的轉變。陳勝對吳廣算是非常不錯,陳勝封吳廣為假王,可以說在陳勝一人之下萬人之上。陳勝給予了吳廣能給的最高職位。然而後來卻發生了變化。

陳勝稱王之後並沒有忘記滅秦大業,陳勝派吳廣主持西征。吳廣大軍開始打得順風順水,可是後來吳廣被堵在了滎陽城下。吳廣大軍始終被擋在滎陽一帶,這支大軍從主帥到將軍,從將軍對一般士兵都看不到勝利的希望。他們唯有希望周文大軍打敗秦軍之後回援自己,或者陳勝再派援軍過來。不過他們最後等來的卻是周文全軍覆滅的消息和章邯的幾十萬大軍。面對如此困局,做為最高統帥的吳廣一籌莫展,對吳廣不滿和非議的情緒在吳廣大軍中慢慢蔓延開了,其中對吳廣最不滿的當屬將軍田臧。田臧敏銳覺察到其他將領對吳廣的不滿,他更知道陳勝是一個糊塗的領導。田臧在心裡暗暗下定決心,決定要除掉吳廣,奪取軍權,由自己打開軍事上的僵局。於是田臧假傳陳勝的命令,在軍中斬殺了吳廣。除掉吳廣以後,田臧把吳廣的人頭送給了陳勝。

面對突如其來的變故,陳勝體現了自己在政治上的不成熟,令人不可理解的是陳勝不僅默認了這事實。陳勝派出使者任命田臧為令尹兼任上將軍,另外讓他和李歸一起駐守滎陽。也許陳勝的行為是為了穩定前方的軍心,但無疑這是昏招中的昏招,也開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口子。我們經常說臨陣換帥乃是兵家大忌,那麼臨陣殺帥呢。田臧等人殺掉了吳廣必然引起西征軍的士氣問題。也許田臧殺掉了一個領軍能力並不是太強的吳廣,但無疑他殺掉了西征軍最後一點士氣。這還不是最關鍵的,最關鍵的是這種行為竟然得到陳勝的認可。如果任何一個主帥都可以被隨便殺掉的話,那麼每個人都可以以各種理由殺掉自己的主帥,甚至是自己的大王陳勝。後來陳勝也沒有死在秦軍手裡而是死在自己的車伕手裡。這和陳勝縱容田臧的行為不無關係。

再者說陳勝和吳廣什麼關係。大澤鄉起義如果沒有吳廣,陳勝一個人不可能發動。吳廣也是除陳勝以外的第二號領導人。以他和陳勝的關係,他被殺之後,陳勝不僅沒有懲辦殺人者反而獎勵殺人者。在別人看人陳勝無疑是一個薄情寡義之人,大家也認識到陳勝不是那個可以帶領大家走向富貴的人。陳勝默認吳廣被殺,也為後來自己被殺埋下了伏筆。

陳勝、吳廣最終失敗也不能怪別人,只能怪自己。隨著陳勝統治區域的擴大,勢力的增加,陳勝吳廣之間關係開始由之前的兄弟關係演化為君臣關係。他們兩個也由之前的親密無間,變得有些生疏。陳勝的改變尤為明顯。陳勝當年提出苟富貴勿相忘,結果陳勝卻殺掉了當年一起耕作的小夥伴。陳勝以前的友人都徹底看出了陳勝的真正面目,他們清清楚楚看到陳勝再也不是之前那個“苟富貴勿相忘”的陳勝,他已經變成了一個薄情寡義的封建帝王。

此外據說當年陳勝的老丈人和大舅子聽說陳勝當了大王以後,都來投靠陳勝。陳勝沒有好好招待他們,而是用普通的禮節招待他們。而且對他的老丈人和大舅子非常不客氣。這下可把這爺倆給惹惱了,他們很快也離開了陳勝。離開的時候還斷定陳勝這個王當不了多久。因為他們也看到了陳勝已經眾叛親離。陳勝以前的老朋友漸漸遠離了陳勝,陳勝的親人也漸漸遠離了陳勝,陳勝身邊只剩下一些迎風拍馬卻對陳勝沒有任何忠誠的小人。

面對章邯,陳勝節節敗退,身邊的人也逐漸背叛他。陳勝的司機莊賈甚至動了殺陳勝的念頭。趁陳勝不注意的時候,莊賈舉起了罪惡的刀斧結果了陳勝輝煌而又糟心的人生。殺死陳勝以後,莊賈拿著陳勝的人頭投降了秦軍。陳勝被殺以後,葬於芒碭山,劉邦稱帝以後追諡其隱王。

陳勝吳廣起義僅僅堅持了幾個月時間,卻具有開創意義。陳勝吳廣身為一介布衣,領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此舉不可不謂之壯觀。陳勝吳廣以大無畏的精神提出了彪炳史書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的口號,同樣具有開創意義。陳勝吳廣第一個舉起了反秦大業,動搖了秦朝的統治基礎。此舉也夠後人敬仰幾千年。陳勝吳廣雖然身上有一些缺點,但是絕不影響他們的偉大。


依稀說史


“王候將相寧有種乎?”陳勝和吳廣在按律當斬,毫無退路可走的情況下,鋌而走險,率眾起義,一群泥腿子建立了張楚政權。

陳勝封為張楚王,那麼陳勝稱王后,怎麼對待吳廣的呢?

有書君認為陳勝剛為陳王之初對吳廣是信任的,對他委以重任,封假王。

隨著吳廣過上王候生活,便忘了初心,滋長驕奢淫逸之氣,聽信小人的讒言,殺死不少與他同患難的兄弟。

後期武臣等將領自封為王,更是對部下產生了不信任,脫離勞苦大眾,對始終對他如初戀的吳廣也心生嫌隙。

一、陳勝初當王,對吳廣信任有加,委以重任。

《史記.陳涉世家》記載,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攻到了陳縣之後,陳勝自立為陳王,國號張楚,都城為陳縣。任命吳廣為假王,即是副主。

這足以看出他十分信任吳廣,對他委以重任。

吳廣在張楚政權建立之初成了一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重要角色。真正帶兵打仗,衝鋒陷陣的便是吳廣。

陳勝稱王后,制定“主力西征,偏師略地”的政策,想一舉推翻秦朝的統治。

於是派假王吳廣帶領主力部隊攻打秦朝東部第一道屏障——滎陽,當時滎陽由李斯兒子李由親自帶重兵把守。

這滎陽是塊風水寶地,物沛民豐,是秦的糧倉,打下滎陽便打下半個秦朝。

無奈此處城池固若金湯,易守難攻,原來攻城勢如破竹的吳廣,到了滎陽卻久攻不下,自出師以來,便毫無進展,西進函谷關,直擊咸陽的策略中途受阻。

吳廣全力支持陳勝的工作,但是他就是一個愛護士兵的農民,領兵打敗能力不夠,沒有足夠的軍事才能。

對李由的軍隊無能為力,但看到士兵充當炮灰,心有不忍,便沒了之前勇往直前的衝勁。

陳勝得之吳廣久攻滎陽不下,便另派周文繞過滎陽攻打咸陽,秦二世派章邯用死囚為兵,擊潰周文,周文兵敗自殺。

陳勝開始對吳廣足夠地重視,讓他代理自己出戰,領主力攻滎陽,然而吳廣表現欠佳,應該也影響了兩人的關係。

陳勝因農民軍思想狹隘,看到吳廣止步不前,便認為他是有意為之,產生了驕嬌二氣,抗旨不遵,心裡便對吳廣產生了猜忌,沒有了起義之初的肝膽相照。

二、義軍分化相繼稱王,陳勝默許田臧殺吳廣,情義盡失。

陳勝稱王后不久,派往各地征戰的將領各自心懷鬼胎,大多數起了異心。

在離開陳勝之後,不但不聽陳勝節制,而且各自為政,自封為王,甚至一言不合便互相殘殺。

吳廣在久攻滎陽不下,看到士兵多有死傷,心存不忍,與部將田臧的急功近利的意見產生不合。

田臧惡從膽邊生,竟一面上報陳勝,吳廣軍事上懈怠,不會領兵,一面假借陳勝的命令:吳廣太驕傲,又不善打仗,非要殺了他不可。

田臧便一刀結果了吳廣的性命,並把人頭交給陳勝,邀功請賞。

陳勝不但沒殺田臧為吳廣報仇雪恨,反而默許了他殺吳廣的行為,升任田臧為令尹。

吳廣死後,那些跟隨吳廣出生入死的將士感到心寒,無心戀戰,於是軍心更加渙散。

而秦大將章邯與李由合作,一起攻打田臧,田率精兵在敖倉迎戰,沒幾個回合,便被章邯部殺死。

可憐吳廣一個忠心耿耿之人,一個具有反抗精神,而又有愛護士兵的好將軍,沒有死在反暴秦的戰場上,卻死在了自己人的刀口下,著實令人痛心疾首。

陳勝做為吳廣的大哥大,居然默許田臧的矯旨行為,這足見陳勝早已忘記“苟富貴,勿相忘”的初心。心中早無正義,只有利益,所以陳勝最後的失敗也是一種必然!

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軍起義,便是從吳廣被殺,開始由勝轉敗的。

這無疑也說明一個道理:廣積糧,緩稱王,民心所向,團結一切可團結的力量去抗爭,才能取得真正的勝利!


有書博物館


2019年,在初中語文中的《陳涉世家》內容被刪除了,這篇經典文章在語文教科書中已經有60年的歷史了。《陳涉世家》的內容刪除,專家解釋為語文和歷史學科內容重複的刪除,歷史教科書中有一節課專門講陳勝吳廣起義,語文中以《周亞夫軍細柳》代替。

《陳涉世家》中這些經典語錄我們仍舊記得:“苟富貴,勿相忘”、“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

陳勝、吳廣和《史記.陳涉世家》

有關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的事情全部來自於司馬遷《史記.陳涉世家》,現在諸多推測和判斷都來自於這篇文章,大多是根據這篇文章的記載進行人為的推斷,這篇文章詳細記敘了起義到失敗的始末,司馬遷只敘述事實而沒有進行推斷。

現在有不少人根據《史記.陳涉世家》的記載進行自我判斷,很多脫離了歷史事實依據的。

陳勝、吳廣大澤鄉起義

陳勝是陽城人(河南登封附近),吳廣是陽夏人(河南太康),兩個人本來素不相識,因為要到漁陽屯戍邊疆,這兩個人是屯長,各自領著各自地方的人集合去邊疆。結果在大澤鄉(安徽省宿州市埇橋區附近)遇到暴雨,阻礙了行軍,延誤了到達日期。(陳勝雕像)

根據秦朝法律,未能按時到達的人要一律處斬,怎麼辦?陳勝、吳廣認為左右都是死,不如揭竿而起——起義。秦朝時期的人比較迷信,為此,陳勝和吳廣做了兩項工作:第一,清算卦的人僕算未來,算卦的人也看出了兩個人的意圖,表示起義最終會勝利。兩個人將紅綢布上寫上“陳勝王”三個字塞進魚肚子,讓一起的人買回來,這一個紅綢布上的字引起了轟動;第二,在駐屯附近廟裡,吳廣學狐狸叫,並且喊“大楚興,陳勝王”

吳廣對陳勝作為起義的首領出力那是相當不少的。

陳勝吳廣起義後,隊伍迅速擴大,並且攻佔了幾個縣城,在“陳縣”,陳勝吳廣建立“張楚”政權,陳勝自立為王,吳廣為假王,也就是副手,代理王的意思。這也是陳勝當初“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和“燕雀安知鴻鵠之志哉”的具體實踐,完成了當初的志向願望,就差一個“苟富貴。勿相忘”了。

吳廣是如何死的?

建立政權後,陳勝採取了主力進攻滎陽,佔領滎陽這個大糧倉後直搗秦朝首都咸陽;偏師佔領各地的地盤。

陳勝坐鎮,吳廣擔任主力進攻滎陽,張耳(劉邦建漢朝時為趙王)、陳餘(漢朝諸侯王)等進攻周邊地區。從以上安排我們可以清楚的瞭解到,陳勝和吳廣的關係是相當不錯的。(大澤鄉起義雕像)

一、陳勝的變化。陳勝稱王后,也在實踐“苟富貴,勿相忘”,一些舊時的朋友紛紛來投奔。孔子八世孫大秦博士孔鮒也來投奔,將孔子的君臣父子理論灌輸給陳勝,戰亂時代的陳勝居然聽了,變得高高在上,根本不理會下層的人,江山還沒有坐穩先搞這些無用的東西,真是作死啊。陳勝小時候的一個同鄉來找他,因為說了一些陳勝小時候的事情,並且進出陳勝駐地隨便就被陳勝殺了,嚴重脫離群眾,原來打算投奔他的人心都涼了。(孔鮒像)

二、吳廣的困境。吳廣率領起義軍主力很快到達滎陽,秦朝在滎陽兵強馬壯,國家的糧倉又在這兒,不擔心缺糧食,守軍主將是秦朝原丞相李斯的兒子李由,他據城死守,吳廣根本沒有辦法。(起義軍作戰路線圖)

陳勝覺得吳廣既然牽制了秦軍的主力,另外派遣周文率軍直接進攻咸陽,一路也是勢如破竹,直逼咸陽城下。秦朝派遣章邯組織驪山的刑徒和奴隸進擊周文的部隊,秦二世也是將這些臨時組織起來的士兵允諾了很多好處的。章邯不愧是名將,將周文的部隊連續擊潰,周文兵敗自殺。

三、吳廣被殺。章邯擊潰周文的部隊後,要匯合滎陽的秦軍打擊吳廣率領的起義軍主力。這時候吳廣率領的起義軍發生了內訌,田臧等將領私下謀劃,認為吳廣驕橫不懂得指揮軍隊,聯合起來假稱陳勝的旨意將吳廣斬殺了,並且將吳廣的頭送給陳勝,陳勝也沒有說什麼,反而將田臧任命為上將軍,不過在於章邯的戰鬥中被消滅了,他的作戰能力也不怎麼樣!

吳廣之死的疑問?

陳勝派遣到各地攻城略地的將領們離心力非常大,紛紛割據,尤其是周文戰敗和吳廣被殺以後 ,根本不聽陳勝這個王的招呼。

吳廣作為二把手,陳勝肯定是防控的很嚴,派遣了不少將領監控他,手下將領們聯合用假詔書就能輕易殺了吳廣,看來吳廣在軍中的勢力和權利已經被陳勝抽空了,“苟富貴,勿相忘”那也就是說說而已。

通過吳廣被殺的經過和陳勝在吳廣死後的表現,吳廣也就是名義上的二把手,實權根本沒有多少了,就是這樣名義上的二把手陳勝和手下將領都不放過,還有什麼可以凝聚人心。

原來秦朝滅亡的六國諸侯也紛紛自立,看不起陳勝的張楚政權,他們認為王侯將相是有種的。陳勝的車伕莊賈被章邯收買,將陳勝刺死了,親信的人不相信,敗亡早晚的事情。


穿越再現彼岸


這事情必須從大澤鄉起義說起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朝廷徵兵去戍守漁陽(今北京市密雲西南),陳勝,吳廣和900名鄉民都在被徵之列,他們兩個被任命為帶隊的屯長。

當陳勝、吳廣眾人行至蘄縣大澤鄉(今安徽宿州西寺坡鄉)時,遇到大雨,道路被洪水阻斷,無法通行,抵達漁陽的最後期限也馬上就要到了,遇到這種天災,現實情況是在規定日期內,眾人肯定抵達不了漁陽。按照秦律法,凡所征戍邊兵丁,不按時到達指定地點者,是要一律處斬的。



因為橫豎都是死,陳勝毅然決定謀劃起義。這夜,陳勝和吳廣商議。“我們現在的處境,去也是送死,逃亡被抓回來也是死,與其都是死,還不如選擇拼一把。

於是趁兩個押解士兵的軍官喝醉,故意揚言逃跑,這兩名軍官大怒,責罵和鞭打吳廣,因為吳廣在士兵中威信很高,引起眾士兵不滿。吳廣奮起奪下一名將尉佩劍將其殺死,陳勝也乘勢殺了另外一名將尉。



然後陳勝把900名戎卒召集在一起,大聲說道:“我們在這裡遇上了大雨,已不能按期抵達漁陽了,而誤了期限大家都要被斬殺,即便僥倖不被砍頭,戍守邊塞十分之六七的人也要送命。再說好漢不死便罷,要死就要取得大名聲啊!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然後提出打著公子扶蘇即楚將項燕旗號,隨後,吳廣又策劃了“魚腹藏書”的故事,以及篝火狐鳴曰:“大楚興,陳勝王”的口號。



於是這900名士兵大夥在陳勝、吳廣帶領下宣佈起義。陳勝自立為將軍,以吳廣為都尉,一舉攻下大澤鄉,接著又迅速攻下蘄縣縣城。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起義戰爭開始爆發了。

之後陳勝打下陳縣後,做出了稱王立國的決定,就以陳縣為都城,“號為張楚”,國號為“張楚”

建立張楚後,陳勝自立為王,不久之後,陳勝讓吳廣做為代理王,督率各將領向西進攻滎陽。(乃以吳叔為假王,監諸將以西擊滎陽)”假王就是臨時代理王的意思,就是讓吳廣暫時代理陳勝的王,在陳勝不在的時候,相當於陳勝在,這是王不是真正的王,畢竟一國不容二主,不可能有兩個王。因為張楚,就是長大楚國的意思,陳勝相當於自封楚王。



吳廣包圍了滎陽,但是守將頑強抵抗,久攻不下,另一位起義將領周文率十萬大軍直搗咸陽,因孤軍深入,數月後,終因寡不敵眾,慘敗於澠池 (今屬河南),同時秦王朝組織數十萬軍隊反擊起義軍,田臧等人見周文戰敗,秦軍不久即至,滎陽遲遲未攻下,就準備分部分兵力牽制滎陽之敵,以大部分精兵迎擊秦軍。但是吳廣不聽取這種建議,堅持圍攻滎陽。



吳廣手下的將軍田臧就和其他人商議說到,吳廣現在成了代理王,志滿驕橫,卻不懂兵法,還不允許我們給他提意見,等到秦的救兵到來就必敗,而吳廣一定要包圍咸陽不肯讓步,這樣下去,遲早會被秦軍打敗,我們都會被秦軍殺死。與其這樣,還不如直接殺了吳廣。

就這樣,吳廣被殺掉了,頭還被砍下來。

關於吳廣之死,確實是田臧所殺,但是有可能是陳勝授意田臧行事,因為陳勝稱王后,對待吳廣的態度變了,不再是“苟富貴勿相忘”了,



陳勝心裡極其排斥這個二把手,所以就授意田臧殺了他。因為田臧殺了吳廣後,把吳廣的頭割下來,把首級獻給陳勝,陳勝非但沒有惱怒,反而升了田臧的官,所以陳勝對吳廣的態度可能而知,應該是表面尊重和禮讓,心裡卻不能承受自己王的權利被平分秋色,與他人同起同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