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从道士到大唐重臣,被四任皇帝所信重!中唐奇人李泌

唐开元十六年的一天,唐玄宗李隆基在宫中大摆宴席,召集儒家名士和道教、佛教名流进行辩论,以分三教优劣。有个年方九岁,名叫员俶的小孩峨冠缚带,慨然登台,大谈儒教之长,旁征博引,言词锋利,使在场的道士、和尚一时张口结舌,不知所对。唐玄宗惊奇不已,问左右说:“不知还有没有这样的神童?”员俶应道:“我表弟小顺,今年七岁,能题诗作赋,比我更聪慧”。唐玄宗即召小顺来见。

从道士到大唐重臣,被四任皇帝所信重!中唐奇人李泌

小顺进宫时,唐玄宗正和宰相张说下棋,一见召来的小孩清秀机灵,在这样的场合竟能镇静自如,不禁脱口称赞:“这小孩果然不凡,将来必成大器。”他吩咐张说考考小孩,张说便即兴以下棋为题口吟一诗:“方若棋局,圆若棋子;动若棋生,静若棋死。”念完不久,小孩即应道:“方若行义,圆若用智;动若聘材,静若得意。”话刚落音,群臣纷纷道贺。唐玄宗一时“颜大悦”,把小孩抱在怀中,“抚头,命饵啗,遂送忠王院,两日方归。”这小孩就是后来历仕玄宗、肃宗、代宗、德宗四朝的著名谋士李泌。

李泌从小聪敏异常,书看一遍,就能背诵,六、七岁就开始写诗作文,而且小小年纪就敢于直言。张九龄有两个好友,一个叫严挺之,为人方直,经常犯颜指出张九龄的缺点;一个叫肖诚,却善于观颜察色,阿谀逢迎。一次,张九龄自言自语说:“严挺之为人死板,难于亲近,肖诚才柔和可亲。”李泌正巧在旁,马上反驳:“公起布衣,以直道至宰相,而喜欢软美者乎?”张九龄大惊失色,连忙道谢,从此称李泌为“小友”。

从道士到大唐重臣,被四任皇帝所信重!中唐奇人李泌

李泌祖上是北魏八柱国之一的李弼,其家族曾显赫一时,后来渐渐破落。自从李泌被皇帝看重后,他的家族欣喜若狂,把李泌看成重振家业的希望所在,宠爱异常。偏偏不知哪里来了个游方道士,说李泌有仙风道骨,15岁那年必定白日飞升。这可把他的家族急坏了。到李泌15岁那年八月中秋,相传这是自古以来不少人羽化飞升的一天,他的亲族全部忙碌起来,捣了几斗大蒜、韭菜汁,预备了各种驱邪物品,一有“不征之兆”,便纷纷爬上屋顶,一边指天骂地,一边把辟邪物泼向空中。据说这才保住了李泌的小命。

谁知,渐渐长大的李泌却使他的亲族大失所望。虽然他的许多诗歌被谱成乐曲,到处传唱,但李泌却不走科举求仕的道路,更不要封官赐禄,他随张九龄到荆州后,就漫游名山大川,四处寻仙访道,俨然成了道家人物。甚至口出大言,做出些荒诞不经的事。但李泌毕竟胸怀壮志,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避四川,李唐江山危若累卵,李泌闻讯后立即放弃隐遁生活,赶到灵武拜见唐肃宗,陈述动乱根源及平叛策略,当时他年仅33岁。

从道士到大唐重臣,被四任皇帝所信重!中唐奇人李泌

安禄山占据两京,气焰嚣张,唐军士气低落,朝臣人心动摇。李泌却精辟地指出,安禄山所到之处,肆行掠夺财宝美女,这种贪鄙心理注定了他不能一统天下;汉人甘心从叛者寥寥,其余均属被迫附从,只要用兵得当,不出二年,就可削平叛乱。他的议论坚定了唐肃宗平叛的信心。李泌还对军事提出不少正确意见。李光弼、郭子仪是平叛所倚重的两员大将,但由于掌握重兵,受到奸佞小人的种种攻击,流言之下,唐肃宗也疑心重重。特别是李、郭均已位极人臣,肃宗担心功成后无可加封,会引起不满。李泌多方劝解,说明两人报国安民,并无他志,以后封赏,按爵以报功,官以任能的先例,赏给他们二、三百户的封地就行了。肃宗采纳了这一建议,使李、郭安心用兵,为平定叛乱建立了功勋。

从道士到大唐重臣,被四任皇帝所信重!中唐奇人李泌

唐代皇族从玄武门之变起,就内争不断。即使战争年代,宫廷之争也未曾停息。李泌有功另一方面,就是善于调解皇室内的纠纷、避免了一些变故,安定了政局。如肃宗与玄宗之间隔阂的缓解,靠他从中斡旋;肃宗处理三子李倓所引起的宫廷震动,靠他平息;代宗、顺宗免于被文皇所杀,也多亏了李泌的及时劝谏。李泌在安定大局方面起了无人可代的作用。

李泌受几代皇帝倚重,肃宗还是太子时,就与他交朋友,战乱时更不离左右。李泌常与肃宗同坐一辆马车,老百姓指着他们说:“著黄者圣人,著白者山人。”代宗时,李泌参与军国大事,深受皇帝信任,又我行我素,自然成了宦官佞臣的打击对象。李辅国原为饲养猎鹰、鸡、狗等皇帝玩物的小太监,后得掌禁军,专横跋扈,仇视李泌,李泌被迫隐居衡山。

从道士到大唐重臣,被四任皇帝所信重!中唐奇人李泌

元载当国,贿赂公卿,恨李泌不依附他,把李泌贬为江西观察判官。中唐时期互相倾轧而丧生的大臣众多,李泌虽被数度贬谪,却能保全自己,除了他智谋过人,善于应付外,更重要的是他没有政治野心,不贪官禄。他从衡山到灵武辅佐肃宗时,肃宗要给他封官,他“固辞,愿以客从”;后拜他为元帅广平王行军司马,亦未赴任。

一次,在谈到封赏问题时,李泌说:“将来大局平定后,我希望得到的与别人截然不同。”肃宗问他想要什么,他回答道:“我不食五谷,又无妻子家小,封官封地,都不想要,等收复京城后,但枕天子膝睡一觉,使有司奏客星犯帝座,一动天文足矣。”正好肃宗到扶风,每次启程,都由李泌带兵先行,布置行宫,准备完毕后,肃宗才前来驻扎。一天,李泌非常疲乏,布置完后就先睡着了。肃宗来到,吩咐别惊醒李泌,把李泌的头放在自己腿上。过了很久,李泌才惊醒,肃宗笑道:“天子膝已枕,尅复之期,当在何时?”成了一段历史佳话。

从道士到大唐重臣,被四任皇帝所信重!中唐奇人李泌

当然,李泌后来还是大大小小的官都做了。德宗时更得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即宰相),封邺县侯。原因可能有两个:一是几次遭贬,都是边远小官,若不赴任,难免引起猜疑,招来杀身之祸。二是肃宗死后,他再隐衡山时,一天晚上,一伙强盗洗劫了他的住所,并把他抛下山谷,幸未摔死,他不能不怀疑这是权贵的蓄意谋害,从此不敢隐居山林。到代宗起用他后,强令他吃五谷肉食,又诏令娶妻,他也都接受了,时已年近五旬。贞元五年(公元789年),李泌去世,年六十八。获赠太子太傅。李泌博涉经史,精究《易象》 ,善属文,尤工诗。有《李泌集》二十卷 ,己佚。《全唐诗》录有其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