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朱元璋几乎杀光了开国功臣,为何单单放过汤和?汤和做了什么?

汤和能够得到善终,根本原因在于他懂得进退,古人云:“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朱元璋起身极其微贱,是汤和写信邀请他参加红巾军,有人要告发他,他才去参加红巾军的。

朱元璋几乎杀光了开国功臣,为何单单放过汤和?汤和做了什么?


而且很快就获得提升,官居汤和之上,当时的起义军头领年龄都比较相近,互相不服,唯独这个比朱元璋年长三岁的汤和,听朱元璋指挥。

汤和除了比较尊重朱元璋之外,而且他的秉性沉默寡言,不多说话,这也使他在这些起义军头领中间,得到了很多好评,不会因为言语而暗中得罪别人。

在和朱元璋多年的征战中,汤和得到了朱元璋的信任,攻克集庆(今南京)后,汤和继续前进一直打到常州,被朱元璋派遣镇守常州。

后来朱元璋称吴王后,汤和被派去平定福建,在平定福建的过程中,汤和注意瓦解敌军,招降了大将方国珍,汤和得到了24000降兵和400多只海船。随后汤和以副将身份随徐达西征、北征,在西征中招降张良臣,后来张良臣又叛变被汤和俘获斩首。在北征中擒获蒙古猛将虎陈,获马、牛、羊十多万头。

返京后,朱元璋授予汤和的官职是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柱国,爵位封为中山侯,每年的俸禄一千五百石,并授予子孙世袭的凭证。1376年(洪武九年),为消除边患伯颜帖木儿,汤和以征西将军的身份驻防延安,伯颜帖木儿向明朝乞求和解,边患消除,于是汤和率军返回。

朱元璋几乎杀光了开国功臣,为何单单放过汤和?汤和做了什么?


1378年朱元璋封汤和为信国公,1388年汤和告老还乡,1395年病逝。

明朝建立以后,汤和是得到善终的为数不多的几位大将功臣之一,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对那些跟他出生入死打江山的功臣十分忌惮,为了保证朱家天下能长治久安,永远传承,朱元璋恢复了汉朝分封藩王的的做法,朱元璋分封了24个儿子和1个孙子为藩王,目的就是利用朱家人镇守朱家的国土,对中央形成拱卫之势。

这些藩王不仅有着很多财政大权还有行政和军事大权,在很大程度上藩王的领地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王国。这是存在很大危险的制度设计,也有人提出过异议,说历史上八王之乱、七国之乱就是大封藩王的结果。

但是朱元璋把提意见的人投入监狱弄死了,这些藩王就任封地以后大部分还干得不错,朱元璋很高兴进一步坚定了大封藩王的决心。

当时这样的做法是很引人注目的,汤和跟随朱元璋多年,深知朱元璋的性格和想法,感觉到这是对那些开国功臣不信任的表现,于是就开始主动辞去官职交出军权,表示自己的年纪大了,不能在军队中出生入死的征战了,希望回老家养老。

这让朱元璋很高兴,于是就批准了,还对汤和予以很丰厚的赏赐,给汤和的夫人以同样的赏赐。这说明汤和很知道进退,江山已经打下了,就该告老还乡,把军队的控制权交出来,让皇帝放心,让朱家的人去掌握军队。

这些功臣都是在战争年代立下过赫赫战功的人,很多人还很年轻,一旦朱元璋死了谁能镇得住他们?于是朱元璋就要对这些功高震主的功臣下手,把他们都除掉,为后世子孙执政铺平道路,消除朱家江山的安全隐患。

朱元璋几乎杀光了开国功臣,为何单单放过汤和?汤和做了什么?


正是看清楚了这一点,汤和积极辞职,把军权交出去,把功高震主的嫌疑消除掉,所以汤和得了善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