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4 專家8年修復,碎成3000碎片的“秦始皇銅車馬”,是如何重生的?

今見長城,不見秦;夢迴大秦,領風光;博物館中,讀歷史。8年後獲得重生的“秦始皇銅車馬”,帶我們穿越時光,領略秦始皇一統六國的君王氣概,感嘆超凡的匠人技藝。

專家8年修復,碎成3000碎片的“秦始皇銅車馬”,是如何重生的?

沉睡千年,珠殘玉碎

歷史更迭,物是人非,卻沒能改變車代表身份的屬性。作為吞併六國的嬴政,他認定自己功德在三皇五帝之上,故自稱“始皇帝”。有著貴不可言的“千古一帝”稱號,欲突顯自己皇家貴族氣息,車馬必然是極品中的極品。

1974年3月,料峭春風,為了解決飲水問題,臨潼縣驪山鎮西楊村的農民經過討論,選擇在距陵東1.5千米的地方打一口井。隨著打井器械的深入,出現了幾個與真人同等大小的用泥土燒製的陶俑,雖已破碎,但當地人知道這是文物,故上報給了國家。

後來,經考古專家的勘探,震驚世界的“第八大奇蹟”秦始皇兵馬俑得以重見天日。

作為帝王的嬴政,死後自是有車馬送葬的。考古學者對秦始皇陵地宮的勘探也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1978年的6月,考古學家在20米處的秦始皇陵封土堆西側,無意間發現了工藝極其精湛的零飾件,這個零飾件經過考證,確定其是馬頭上的裝飾物。故考古學家確認這裡是一個大型的陪葬坑。

專家8年修復,碎成3000碎片的“秦始皇銅車馬”,是如何重生的?

陪葬坑的發現,對於考古學家來說,具有極其重要的考古價值,故對其進行了發掘。1980年的年底,考古學家在距地面7.8米深處,發現並挖掘出了兩乘大型的彩繪銅車馬

考古學家對其進行了編號,起初為三號陪葬坑,後來改編為銅車馬陪葬坑。此陪葬坑被髮掘時,底部的木槨已經全部潰爛了,因木槨的腐爛,導致上方的填土都塌陷了下來,這也直接導致兩乘彩繪銅車馬被壓成了零零散散的碎片。

填土的塌陷,再加上當時正值寒冬時節,因土層的凍結,給挖掘帶來了巨大的困難,考古學家既要保護好完整的遺址,又要確保銅車馬不被破壞,故他們採取了不同於往常在陵墓現場發掘的方法。他們將兩乘銅車馬及其底部用鋼板固定住,然後用起重機把整體搬運到了室內,以便繼續他們的研究。

搬到室內的銅車馬,雖被壓成3000多大小不一的碎片,但考古學家依然很欣慰,因秦皇陵沒有被偷盜過,故銅車馬即便成為了碎片,但其大體的位置依然在那,銅車馬的結構沒有被破壞掉,這為他們之後的修復工作提供了巨大的便捷性。

時光如梭,歷時八年,兩乘銅車馬在1988年終被完整修復了出來,我們也因此得以窺見那時的能工巧匠。

專家8年修復,碎成3000碎片的“秦始皇銅車馬”,是如何重生的?

車輿制度盡顯於銅車馬中

查閱史料《晉書·輿服志》,我們可以瞭解到著兩乘銅車馬分別叫做立車(高車)和安車(轀輬車)。

立車也叫高車,此車是起源於過去的戎車(作戰使用),它需要駕駛人員站著方可前進的車。

安車也叫轀輬車,立車最大的不同在於,它擁有兩個車廂,駕駛人員坐在前面半封閉的車廂進行駕車。後方是供主人休息使用的帶有窗戶的封閉式的車廂,史料有記載說只有身份尊貴的貴族才能乘坐此車。秦始皇在出巡之時就會乘坐此類車

秦始皇銅車馬的發掘對研究秦朝時期的青銅鍛造技術、車輿制度、車輛的框架結構和冶煉是極有參考價值的。

我們想要了解過去人們是如何駕駛馬車的,只能通過翻閱歷史文獻資料,但文字並不能形象地展現當時的場景,銅車馬的出土,再結合史料,我們便能輕易地想象出馬與車之間是怎麼鏈接的,馭手是以什麼方式讓馬車前進的。

專家8年修復,碎成3000碎片的“秦始皇銅車馬”,是如何重生的?

八年修復,只為恢復昔日輝煌

像其他皇室的陪葬品一樣,秦始皇的陪葬品自是富麗堂皇的。作為送葬品的車馬,當然是要極盡奢華的。面世的秦始皇銅車馬,其大小大概是現實的馬車的一半,用青銅打造車身、御手和馬,用金銀製作部分裝飾和車馬器。因其繁瑣的結構、完備的系駕關係和龐大的體型,故被譽為“青銅之冠”。

出土後的秦始皇銅車馬,因其極為脆弱的緣由,修復談何容易。

為讓文物恢復昔日榮光,秦陵博物館當即成立了修復小組,負責秦始皇銅車馬的修復工作。

沉睡兩千多年,修復過程中稍有不慎,造成的破壞是無法復原的,故修復小組極其謹慎,積極討論修復方案。為讓文物不產生毀滅性的破壞,修復小組的人員向各個領域的專家及相關人員徵求意見,對所使用的技術和材料進行反覆的實驗,當實驗的結果達到預期的效果時,修復小組才會對其使用。

材料和技術已然成熟,但修復之路不可能一帆風順。

能進陪葬品之列,其工藝自是嫻熟高超的。對於可以成為矛與盾的防禦武器,銅車馬的結構設計必是經過仔細斟酌的,在製作銅車馬的時候,當時的工匠們根據設計的要求,採用了鑲嵌、鑄造、活鉸鏈接、焊接、轉軸連接、銷接和子母扣鏈接等複合性的工藝技術。

修復小組想要達到精準復原的效果,就必須對這些技藝有充分地認識,並能熟練地掌握和運用。故他們向焊接和機械方面的專家虛心討教,同時也向會模具人員和鉗工進行了多次的討論。

修復過程中,遇到的難題雖多,但最難的當屬焊接和矯形了。

焊接看則容易,實則不易。作為支撐部位的車廂和車輪車軸,不想這些部分的強度不夠,就不能使用像粘接的方式來修復。要解決強度不夠的問題,只能採取焊接的方法。敲定焊接的方案後就必須考慮高溫對彩繪的影響,因銅車馬的表面附有彩繪,故焊接必然會對彩繪造成不可磨滅的損傷。

經過深思熟慮的考究,修復小組採用了不會對其造成傷害的中低溫鉛焊的焊接方式,同時為增強青銅器的柔韌性和強度,修復小組將焊接材料換成了新的合金材料。

專家8年修復,碎成3000碎片的“秦始皇銅車馬”,是如何重生的?

物體變形,再想復原,難上加難。這也是修復小組遇到的第二個棘手的問題。因填土塌陷的原因,銅車馬的大部分零部件都產生了不同程度的變形,而想要完整的修復文物,矯形就必須是首要任務。

秦朝時期的青銅器鍛造工藝不是很發達,無法剔除青銅本身所含有的雜質,故鑄成的青銅器柔韌性不是很好。修復組在矯形的過程中,倘若力度過大,又或是手法不當,勢必會造成新的磨損。

對於薄厚不均的傘蓋,假若在矯形過程中力度不均勻,就會導致新的變形,甚至是斷裂。為解決諸如此類的問題,修復組抓門研發了矯形機。對碎片採取持續的漸進式地施加壓力,從而達到矯形的目的。

正是考古學家和修復組以及其他相關人員的堅持和努力,8年時間完成了秦始皇銅車馬的發掘、修復和整理。

專家8年修復,碎成3000碎片的“秦始皇銅車馬”,是如何重生的?

喜迎新家銅車馬博物館

修復完善的銅車馬,雖現存放在兵馬俑博物館供遊客參觀,但侯寧彬考慮到兵馬俑博物館因客流量日益增多和空間有限等原因,打算為其新建博物館。

銅車馬博物館於2017年在其原出土的位置開工建設,2020年左右完工開放,屆時,兩乘秦始皇銅車馬將遷往新家,繼續對外展覽。

2017年歲末,央視隆重推出大型文博探索節目《國家寶藏》,一段段鮮活的歷史呈現在我們的眼中,通過“前世傳奇”和“今生故事”為我們講述一代代人守護文物的感人故事。“活起來”的文物不僅是歷史的再現,更是我們中華民族代代相傳的寶貴的精神財富。

對一個國家來說,活起來的文物堅定了文化自信,增進了文化認同,凝聚了發展力量;對一個城市來說,活起來的文物體現了城市精神,再現了老城記憶,提升了城市魅力;對一個鄉村來說,活起來的文物讓人們看得見山水,想得起鄉愁,感受的到地域風情。

秦始皇銅車馬的面世,既讓大家瞭解了古代人們駕駛車馬的方式,也讓我們瞭解了秦朝高超的鍛造技藝,感悟對中國歷史發展有著巨大影響和貢獻的秦朝。

讓我們走進博物館,讀一段塵封已久的歷史,去了解過去的腥風血雨,去了解每個朝代的辛酸苦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