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2 李家坡上的鬼子山崎,就像马谡被困孤山,为何不把他们渴死饿死?

熟悉二战史的读者都知道,鬼子的一个大队,正常编制是一千一百人,拥有二到四门九二式步兵炮、十二挺九二式重机枪,人数比一个团少点有限,但是火力配置,却要远远强于李云龙和楚云飞的一个团。

虽然火力强大,但是孤军深入的山崎大队,进入根据地时候,必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被歼灭只是个时间问题。

李家坡上的鬼子山崎,就像马谡被困孤山,为何不把他们渴死饿死?

​这时候问题就出来了:占据李家坡的鬼子山崎已经变成被困孤山的马谡,只要把他们包围起来,过不了几天,就把山崎老鬼子渴死饿死了,为什么还要搭上半个七七二团和李云龙的三千六百颗手榴弹?这样算下来,三颗手榴弹都炸不死一个鬼子,这买卖好像有点亏。

事实果真如此吗?咱们还是来看看当时的战场情况。

当总部首长下令“把这个山崎大队给我干掉”的时候,前方打来电话:“口子已经堵上了。”这就是说,山崎大队已经陷入重围,插翅难逃了。

李家坡上的鬼子山崎,就像马谡被困孤山,为何不把他们渴死饿死?

​但是接下来的战斗艰难而又惨烈:不惜一切代价地猛攻八个小时,七七二团把山崎大队打得伤亡过半,但是自己也蒙受了重大损失,要不然旅长也不会临阵换将。

被换下来的程团长此时是很郁闷的:牺牲很多战友,耗费无数弹药,鬼子山崎就是不死,他的九二式步兵炮和重机枪就不能成为自己的战利品,更重要的是,歼灭山崎大队这桩战功,变成煮熟的鸭子飞了。

李家坡上的鬼子山崎,就像马谡被困孤山,为何不把他们渴死饿死?

​七七二团打得艰难,李云龙也不轻松,他把坑道挖到鬼子山崎三十米之内,又用三千六百颗手榴弹覆盖式打击——就是三千六百个铁疙瘩,也能把仅剩的五六百鬼子砸晕。

但实际上李云龙的独立团在投出三千六百颗手榴弹之后,骑兵下马抡刀,炊事员挥舞着菜刀擀面杖,跟鬼子又进行了长时间的肉搏。

独立团已经倾尽全力,但还是损失不小:政委赵刚差点牺牲,副团长孔捷负伤,这才换来山崎老鬼子被熏成了一头黑猪。

这代价也实在是太大了些,于是很多人认为此时不宜强攻,陷入三八六旅和决死一纵包围的山崎大队,后援不继,粮弹只有消耗没有补充,如果围上三五天,就可以把那一千多鬼子渴死饿死了。

李家坡上的鬼子山崎,就像马谡被困孤山,为何不把他们渴死饿死?

​这就是不了解当时抗战有多艰苦、鬼子有多凶残、当时情况有多危急了——神剧看多了,必然产生理解误区。

电视剧里的鬼子,就是三八大盖挑着膏药旗的歪瓜裂枣,大肚子罗圈腿偷鸡摸狗,只要断了他们的补给,两三天就会完蛋。

事实上脚盆鸡虽然不必上鹰酱财大气粗,但比起光头凯申,在装备上还是具有压倒性优势的。一个鬼子大队,可不全是步兵,有十分之一的鬼子负责辎重补给:每个大队都有一个一百一十人的运输中队,有汽车有马车,车上拉的是至少够一个大队消耗十天半月的弹药给养。

这就是说,即使把鬼子重重包围,要是不拼命进攻,他们就可能像毒蛇一样盘踞在那里,给根据地造成更大的麻烦。

李家坡上的鬼子山崎,就像马谡被困孤山,为何不把他们渴死饿死?

​当时围住鬼子山崎大队的,除了三八六旅,还有决死一纵。在重兵包围之中,老鬼子山崎居然还有底气负隅顽抗:“我们不是被包围,这是中心开花,只要我们守住这个高地,援军就会在外围形成一个巨大的包围圈,一口吃掉敌人的主力。”

山崎这番话道出了事件的真相:鬼子耗得起,李云龙们耗不起,必须速战速决解决掉这伙胆大妄为的鬼子,并以此告诉警告山崎的同类——玩计谋兵法,我们是祖宗!

困兽犹斗的山崎还接到了筱冢来电:“第四、第九、第十六旅团正在赶来,航空兵已经起飞。”

李家坡上的鬼子山崎,就像马谡被困孤山,为何不把他们渴死饿死?

​山崎老鬼子一番话既道出了事情真相,也说明他们正在打着一手如意算盘——他们根本就不愁吃喝,他可以熬上十天半月不挨饿。但是从副总指挥到旅长乃至程团长李云龙,都知道自己连三天的时间都没有——三个旅团上万乃至数万(一个旅团三千到八千人)鬼子正在赶来,如果不速战速决,别说吃掉山崎大队,就是整个三八六旅,也会陷入苦战。

看到这里,读者诸君想必已经明白了:即使没有老鬼子山崎一番话道出事情真相,熟悉抗战史的读者也知道当时情况有多危急,更知道胜利是用无数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山崎变成了熏猪,那是历史的必然,而这种必然,需要用艰苦的奋战和巨大的代价换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