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翻看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皇太极卷」185


《翻看历史看大清》|一个票友眼中的中国史「皇太极卷」185

一个王朝的国号,通常都有来由。比如,元,取自《易经》的“大哉乾元”;大明,可能因为朱元璋混过明教。

那么,为什么取名叫大清呢?有很多不同的说法。

先来说我觉得最不靠谱的一种。

传说当年努尔哈赤从李成梁那里出逃,骑着一匹大青马。由于追兵紧跟,努尔哈赤就拼命的跑。等到甩掉了追兵,他想坐下休息一会儿,才发现大青马被活活累死了。

努尔哈赤非常伤心地说:“大青马啊,你舍命救主,劳苦功高,将来我要得到天下,一定用你的名字来定国号。”

这种说法,大家听一乐就完了,不必考证。国家的名号,事关重大。先不说努尔哈赤有没有那么儿戏,关键在于明明自己能做的事,却不做,非要留给儿子,明显经不起推敲。

也有人认为,“清”是满语“金(aisin)”的音译,我不懂满语,但我查过资料,个人觉得一点都不像。而且,种种迹象表明,皇太极不想再用“大金”这个称号。

我更倾向于“大清”在满语里可能是一个字,是“代青(daicing)”的音译。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说多尔衮曾被赐号“墨尔根代青”。“代青(daicing)”汉语译为“统帅”。皇太极认为女真已经成为各族的统帅,故而拿来当国号也很正常。

据说在此之后,多尔衮的赐号也不再使用,而且给其他人的赐号中也不再含有这个字。虽说不能算十足的证据,但至少也算一种侧面的反应。

那么,满语的“代青”怎么写成“大清”呢?这就取决于汉官的心情了。

当然,不管“大青马”,还是“代青”,里面明明都是“青”字,怎么变成“清”了呢?

这又涉及到另一个说法,历史上神秘的“五德终始”学说。

朝代为什么会更替?是天意,是民意,还是必然规律?从古至今,很多所谓的专家学者一直在研究,却没有最终的结论。

有的时候,明明大统一的盛世,突然就灭亡了,比如隋朝。可完全归罪于隋炀帝一个人,显然也不科学。那么,究竟是人性的扭曲,还是道德的沦丧?

早在战国时期,阴阳家邹衍便提出一套理论,后来逐渐被大家所认可。

他认为,五行(金、木、水、火、土)同时也代表了五种德行。五行相克,五德亦然。而历史变迁、王朝更替,也按照五德的顺序周而复始地循环运动。比如,虞舜土德,木克土,所以,夏禹木德;金又克木,所以,殷商金德。历朝历代,以此类推,便是所谓的“五德始终”论。

其实邹衍的学说相当有市场,尤其对那些自己创业推翻前朝的皇帝们。因为过去老百姓都相信皇帝是天子,替上天管理天下。上天的儿子咋能总改名换姓呢?“五德始终”论刚好可以作出解释。

铺垫了这么多,只想说一点,按此逻辑,大明火德,水克火,所以接下来的王朝应该水德。可能想为国家添点水气,故而写作“大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