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两天帮村民卖出上万斤菜头、物美价廉“代购”农资助春耕……这个第一书记助农点子多

今年这个冬天,让塘坝村的村民遭遇了一个“大寒天”!青菜头作为塘坝村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几乎每家每户都有种植。今年冬天的青菜头已经长熟了,可新冠肺炎让青菜头对外销售成了大难题,如果再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地里,一分钱换不回来还倒贴种子、肥料和劳力……村民急,比村民更急的是长寿区民政局派驻塘坝村的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队长瞿勇强。

两天帮村民卖出上万斤菜头、物美价廉“代购”农资助春耕……这个第一书记助农点子多

解燃眉之急 万斤青菜头找到“婆家”

山清水秀的塘坝村位于长寿区葛兰镇北部,海拔高度平均680余米。由于交通不便,这里还曾经是市级贫困村。后来,长寿区民政局与塘坝村结成了扶贫对子,村民们种上了榨菜等蔬菜,经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眼看着地里套种的青菜头即将丰收,却因为疫情导致村民无法正常出门销售,村里面是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呀!”疫情发生后,瞿勇强为了解决村民销售青菜头的燃眉之急,打了无数个电话,终于与葛兰工业园区的顶尖食品厂达成了意向,为万斤菜头找到了“婆家”,卖出了好价钱——该公司以0.35元\\斤的市场价收购全村青菜头。价格,并没有疫情导致菜头积压而“杀价”,与去年的收购价保持一致。

两天帮村民卖出上万斤菜头、物美价廉“代购”农资助春耕……这个第一书记助农点子多

(从村民家门口运输青菜头)

塘坝村地理位置偏僻,距离葛兰镇8.7公里远,找到“婆家”后,如何把青菜头从每户村民的土地里“拉”出去也是一大难题。

全村有420户村民,疫情期间留在村里的也有123户,为了不漏掉一户村民,瞿勇强决定用“土法子”进行产量统计和运输。他请合作社的相关负责人挨家挨户上门通知、统计产量,然后再统一收购,真正做到“在村民家门口收购”。

“我们先跟村民确认好每家每户青菜头的量,再统一安排货车开到村民家门口把青菜头统一运到镇上的食品厂,食品厂收货付款后,我们再根据先前确认的数量结算钱款给每户村民。”瞿勇强告诉记者,这样做一方面是为了方便老人居多的村民,另一方面也是避免大家聚集在一起而产生病毒感染风险。

收购过程中,瞿勇强遇到了一对70多岁的老夫妻,他们的子女常年在外务工,目前都不在家。辛苦种了几个月的380斤青菜头,要一次性搬到货车上,这对两位老人来说有些吃力。

得知情况后,瞿勇强二话不说就跟随货车一起到了这对老人家中,帮他们把380斤青菜头搬上货车。看着大冬天还搬出一身汗的村书记,朴实的老两口不停道谢:“太感谢你了小瞿,快擦擦汗吧!”

在全村青菜头统一收购运输的策略下,只用了两个半天的时间便将一万斤青菜头销售完毕。从食品厂拿着沉甸甸的3500元回到村子里,瞿勇强心里的一块石头这才落了地。

两天帮村民卖出上万斤菜头、物美价廉“代购”农资助春耕……这个第一书记助农点子多

“代购”春种物资 物美价廉村民乐

“贾老板啊,就按你说的市场价嘛,中丹808种子35元一包,南瓜种子75元每桶,不过你得给我们保证质量哈,我确定了量到时候通知你给我们送过来……”

2月21日,刚把一万斤青菜头卖完,瞿勇强又要忙活着春耕的事了:联系镇上农资供应商,一方面给不方便出行的村民准备今年的玉米、南瓜等种子和肥料,一方面也防止村民聚集导致病毒感染、扩散。

疫情发生后,村里的公交车停止运行,对于老年人来说,去一趟镇上购买物资,来回走路得四个多小时,非常不方便。开展防疫工作期间,瞿勇强与工作队队员本来就在全村进行走访摸排,因此,在走访摸排的同时,他们也同时统计了村民的春耕物资需求。

“我们在村里摸排是开车来回,比起村民们走路要方便得多,所以跑腿的事情交给我们就可以了!”种子的品种、数量,肥料、地膜、除草剂……每家每户需要哪些物资、需要多少,工作队队员都在“小本本”里一一记录。

根据村民需求,塘坝村针对种子、地膜等物资和肥料采取了两种不同的“代购”方式:对于种类较多但数量较少的种子等物资,瞿勇强和工作队队员们统计好数量后与葛兰镇上的供应商进行对接,安排供应商将物资运到村里,方便村民就近购买。对于数量较多的肥料,瞿勇强则联系村里副食店的刘老板,请他在保证质量和价格的前提下,把每户村民所需的肥料送到他们家门口。

一开始有村民不理解这种做法,以为村干部会和商家联合起来以高价卖给他们,瞿勇强在村民面前拍着胸脯保证:“要是你们买的价格比市场价贵了,随时来找我负责!”村民这才同意。

收到和市场价一样、质量相同还附带送货上门服务的春耕物资后,村民们个个喜笑颜开:“没想到还真有这样的好事儿呀,花跟去镇上买一样多的钱,还不用跑那么远了!”

第二天瞿勇强又来到村民家里走访时,买到肥料的村民老远就要跟瞿勇强握手表示感谢,瞿勇强拱拱手说:“特殊时期我们就不握手了,你们的心意我收到了。”村民听了也学着向瞿勇强拱了拱手说:“要得,以后我们都楞个(拱手),不握手了!”

防疫出新招 错时春耕两不误

目前,塘坝村的春耕已经逐步开展起来,瞿勇强一边做好村民春耕春播物资的“代购员”,一边继续对村里防疫、复工等情况进行跟踪摸排,一有新动向,随时“杀回马枪”。

两天帮村民卖出上万斤菜头、物美价廉“代购”农资助春耕……这个第一书记助农点子多

(瞿勇强帮助村民挖土)

这天,瞿勇强来到74岁的村民唐孝芝家中走访,老远看见她在地里耕种,走近一问才知道,原来唐阿姨正在翻土,为春种玉米做准备。唐孝芝一边挖土一边跟瞿勇强拉家常,随口说起自己挖土手都挖出泡了,瞿勇强一听,连忙下到地里要帮忙。

“你哪会干这些呀,还是我来吧。”唐孝芝不相信村干部会干农活,瞿勇强却很自信:“自从我到村里干扶贫工作以来,基本的农活儿我都学会了,不信你让我来试试!”

说着瞿勇强便拿起锄头,弯下腰开始挖土。挖了20多米地,工作队队员来催瞿勇强赶去下一户村民家走访,他才放下锄头,

“小瞿不错呀,干得有模有样的,你赶紧去忙你的吧,谢谢你哟!”唐阿姨对瞿勇强竖起大拇指,瞿勇强也笑笑说:“是我要谢谢唐阿姨,今天我的挖土技术又提高了!”

说完,瞿勇强又赶往下一户进行走访摸排。

“拉家常”是瞿勇强跟村民拉近关系的绝招,一到村民家里,他就把自己当成街坊,一边拉家常一边了解情况。他说:“只有跟大家聊熟了,他们才会信任你,放心地把家里情况告诉你。有些村民跟我聊天就像兄弟一样,还让我帮忙解决家庭矛盾呢!”

通过近段时间的走村入户,瞿勇强了解到塘坝村尚无新冠肺炎病例,即便如此,他在宣传防疫知识的同时,也鼓励大家“错时”春耕。“比如让附近几户村民用电话或者通过走访人员约好每天各自耕种的时间,不要同时出门碰面,这样既不荒废土地又能保证安全,大家也都愿意配合。”瞿勇强说。

塘坝村的冬天虽然寒冷,但春天却已经来临。瞿勇强也暗暗下定决心:自己只要在这里一天,就一定要尽最大努力让村里的庄稼长得好、卖得起价、村民逐步脱贫致富。

(上游新闻记者 戴倩 通讯员许晓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