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陇川:纪检干部掀起“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学习热潮

近日,陇川县纪检监察干部采用个人自学、集中讨论、线上留言等方式,掀起了学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热潮。在委机关办公一楼大厅醒目位置张贴宣传画报,《第九届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风采录》一书发放有限,纪检监察干部便充分利用工作之余有序借阅,争分夺秒对标比学,并积极在微信群中交流分享和畅谈热议。

“以优秀为榜样,激励自己在新时代有新担当新作为,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公务员队伍中的一员,做就要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县纪委副书记许有平认为,192名公务员并非“三头六臂”,他们其实就是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一员,他们只是做好了自己该做的事情,勇敢地挑起了身上的重担。

“作为人民的公仆,必须坚持人民至上,忠于职守,尽心竭力。”县委巡察办主任赵昌源说到,《风采录》中的故事虽简短,但精彩而震慑。他们中有个别因公殉职,倒在了工作岗位上;也有的曾经倒下过,但病情稳定后又毫不犹豫地在第一时间重返工作第一线;还有许许多多,就是我们身边最基层、最平凡、最普通的一员。

“他们来自全国各地、各行各业,但热爱群众、热爱人民、热爱自己的岗位、热爱自己的工作,是他们身上的共同点。”县监委委员李秀英在读到安徽省五河县一名公务员事迹时感慨,“书中人”与自己身处相同的岗位,没有让人惊叹的“丰功伟业”,也没有身陷险境抛洒热血,但“书中人”却得到了亿万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满意,“风采录”三个字意味深长,这样的风采才是最“接地气”的“学习教材”。

“真正做到干一行爱一行,就必须有强烈的职业荣誉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县纪委信访室负责人杨志萍在谈体会中说到,192名公务员中,有许多是来自各地信访一线,这是与人民群众面对面、心交心的一个窗口,身为信访人员的自己,唯有敬畏百姓,敬畏手中的权利,存戒惧、守底线,才能更好的服务群众,维护群众利益。

“成为一名驻村工作队长,是组织对我的信任和考验,我是人民公仆,只有紧紧依靠人民,深深扎根人民,才能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县纪委驻挂钩村工作队长排早荣在留言中感触颇深,他发现先进典型中,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角色很多,今后的自己会以“群众的贴心人”为目标,时刻谨记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弯下腰、弓下身、沉下心,解决难题办实事,真正融入到群众中去。

“繁重的谈话、讯问、取证,谁不累呢?但看到群众的泪水,我流点汗水算什么?”这是《风采录》中广东省一名纪检监察员说的话。县纪委第六监督审查室负责人张勇看到这篇时说到,“参加工作以来,长年奋战在办案一线”,自己与“书中人”有相似的经历,但如何成为行家里手、如何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自己付出的心血和汗水仍是远不能及的。

90后的周宗瑜说,为人民服务是不分先后、不分高低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是公务奖励的最高荣誉,先进典型中并非个个身居“高官”,年轻的一般科员也不乏少数,让人备受鼓舞。自己走上工作岗位时间不长,更需要永葆朝气、争做时代先锋,以宽阔的视野、敏锐的洞察力感受时代气息,发现新方法、运用新手段、搭建新平台,使工作更加契合时代要求,更加满足人民的愿望。

“坚持学习,增强本领,志存高远,保持活力。”县纪委监委要求全县纪检监察干部在开展“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学习活动中,真正摆进自己、摆正心态,坚定信仰、砥砺前行,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成就不平凡的人生,展现出公务员最美丽的风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