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寧夏沙湖的前世今生

寧夏平羅縣的沙湖是一個面積8.2平方公里的心形湖泊,有“元寶湖”之稱。

關於沙湖的來歷,可以直接上溯到前進農場的魚湖。

據《前進農場志》記載,1952年,當時稱為“國營平羅機械化農場”的前進農場在建場時,沙湖所在地是一片碟形窪地,當時稱紅渠窪,直到1958年賀蘭山山洪暴發,這裡大量蓄水才形成湖。

1958年以後,農場成立了一個專業的漁業隊開始捕魚,自此,這片水域便有了前進魚湖的稱謂。

為了維持魚湖穩定漁業產量,前進農場將農田退水通過溝道排入魚湖,還引入第三排水溝的水補充蓄水,使得魚湖面積逐年擴大,漁業收入穩步提升。

然而這樣解答沙湖的來歷,似乎將沙湖講得太平凡。

水與沙共存的景象在一般人的印象中是不大可能的,沙漠中怎麼能有這麼大的湖?

奇幻的水沙組合景觀,大漠風光與塞上江南雙重風格的凝聚豈能以一句蓄水養魚而概之?

寧夏沙湖的前世今生

沙水相伴的必然與偶然

沙漠中缺水,是不爭的事實,但是沙漠中卻不缺湖泊。

排行世界第四、我國第三的巴丹吉林沙漠腹地,現有湖泊73個;銀川平原北側的烏蘭布和沙漠西南,有著名的吉蘭泰鹽池,東側的庫布齊沙漠有七星湖;毛烏素沙地腹地有巴幹淖爾、巴汗淖爾等大大小小的上百個湖泊(多為鹽湖),且邊緣有紅鹼淖、北大池、苟池等湖泊;騰格裡沙漠西南緣則有阿拉善的通湖、中衛的馬場湖、龍湖等湖泊。

這些都是水與沙以湖泊與沙山、湖泊與沙丘、湖泊與平沙地的形態組合成豐富多樣的景觀

以上百米高,乃至500米高的金字塔形沙丘、格狀沙丘為特色的巴丹吉林沙漠在幾十年前還有130多個湖泊,現今雖然減到70餘個,但是古樹遺蹟顯示,在4000多年的歲月中,現有湖泊都保持了基本穩定的水面,沙山也保持著相對穩定的位置。

在降水量每年只有40毫米,蒸發量百倍於降水量的沙漠中,這是難以想象的

同位素追蹤研究揭示了巴丹吉林湖群穩定存在的原因,就是一條大斷裂帶——阿爾金斷裂帶將祁連山的融雪水源源不斷地補給這些湖群,也通過水分膠結作用阻止了沙漠的擴張,形成了湖映沙山、魚葦相伴的奇觀。

寧夏沙湖的前世今生

沙湖的名稱在寧夏曆史上不是獨一無二的。

《嘉靖寧夏志》中記載過清代銀川平原北部的一處沙湖,位置應在今石嘴山市境內。同時還記載銀川(寧夏府城)的20裡處的另一沙湖,國民黨寧夏省政府建設廳1935年繪製的《寧夏全省渠流一覽圖》中,在當時寧夏縣的王澄堡(賀蘭潘昶)內就有一湖名為沙湖,按理說也是因為傍沙為湖而得名。但以後的地圖中未有該沙湖的蹤跡。

據報道,在南疆的若羌縣境內的車爾臣河尾閭地帶發現數十個沙漠環繞的湖泊,當地民眾也稱其為沙湖,總面積200多平方公里。湖泊水位在非灌溉期內會上漲,而在灌溉期內會自動下降。

銀川平原處在半乾旱溫帶大陸性氣候區,降水量介於庫布齊沙地所在的鄂爾多斯高原和騰格里、巴丹吉林所在的阿拉善高原之間,而水面蒸發量顯著低於此兩者,湖泊周邊出現沙丘在這一區域很正常。

比較特殊的是平羅沙湖的沙丘只存在於湖泊的南側,尤其在心形湖泊的凹區,嵌著一個高出湖面20米的沙丘,其後連著一串串或高或低的新月形和波伏狀沙丘,哪一個都沒有沙湖南側的沙山高大。

單說這種平地突兀的一個大沙丘,其後排列一串串大小沙丘組成沙帶的情形,在銀川平原及其周邊並不鮮見,這種大沙丘通常被稱為沙頭。

鄰近的鄂托克前旗三段地鄉,就有人稱大沙頭和小沙頭的兩個沙丘,各自代表著一組北西西—南東東向的沙帶,然而大小沙頭的周邊,卻看不到一絲湖泊的痕跡。

寧夏河東沙地也不乏大大小小的沙頭,只是從遙感圖像上也找不到沙湖這樣的水沙組合,更沒有類似情形的報道。

由此可見,水沙相伴不足為奇,但沙湖這樣的水沙組合非常奇特,在銀川平原及周邊可謂絕無僅有。

沙湖“前世”的歷史鉤沉

明嘉靖九年(1530年),僉事齊之鸞主持修建了今平羅縣城北十餘里的長城北關門。

在其《朔方天塹北門關記》(《嘉靖寧夏新志》卷一之邊防)中,最早出現“沙湖”一名,文中載:“由沙湖至賀蘭山之棗兒溝,凡三十五里,皆築牆……沙湖東至黃河凡五里,水漲則澤,竭則濡(土),虜可竅出,皆為牆。”

石嘴山市人大前副主任劉尚文先生著文,考證該沙湖為潮湖之前身,面積在200~300平方公里之間,亦為水面與沙丘融為一體的湖泊,當年的沙湖墩位置已確定,如今在星海湖即古沙湖的核心位置上。

筆者基本贊同此觀點,但是認為對明代北關城外沙湖面積的推測未免過大,位置失之太西,總體來說水沙相伴的空間格局在平羅一帶明代即有之,但那時的所謂沙湖系黃河河泛形成的季節性大湖,與今之沙湖不在一處。而今之沙湖在有明一代的環境特徵,尚無處可考。

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成書的《平羅記略》中收錄的平羅知縣徐保字(任職時間為1824~1830年)《改修新濟渠字》一文記載:“新濟渠者,鎮朔堡民田四十二頃養命之源也。先是,鎮朔、洪廣皆受水於唐徠之大羅渠,以沙壓不得水,開新濟渠灌之,被其澤者,四十年矣。無河渠之側,舊有沙窩,始而渠東,忽轉而渠南。渠十餘里橫亙沙磧,由是斷源絕流。夫鎮朔孤懸賀蘭之尾,村墟寥落,灘地荒遠。當封表,有常信以截上流、有洪廣以堵中游。歲修甫竣,即深通一律,尚難達水到梢,況以沙山限之,勢更不能……”

顯示清道光年間或者更早時期,今沙湖沙帶所在區域已有沙窩,而且頗具流動性。

同文還記載,當時修通新濟渠時還切斷了舊有的楊渠、沙渠,縣令徐保字命令“搭蓋飛槽,以通水澤”。《平羅記略·卷六》還記載洪廣營有十九處墩臺易遭山洪,其中有新常沙墩、舊常沙墩和沙城墩三處墩臺有“沙”字,鑑於墩臺常以顯著地物命名,故認為應該指的是沙地環境,似說明幾處墩臺既處於沙地之上(不排除為沙丘),又易被水淹,屬於地近賀蘭山,地勢又相對低窪之所。

寧夏沙湖的前世今生

從1935年的《寧夏全省渠流一覽圖》上看,在今姚伏鎮正西有一片很大的南北展布的長條形湖泊,名為西湖。

西湖西側即為一大片沙地,圖上面積約10倍於西湖。沙地西側為近乎南北走向的新濟渠,北側緊臨處無標誌,土地類型不詳,較遠處標為西灘。由現在的姚伏至平羅的距離為參照大概估算,姚伏鎮西側沙地面積在80~100平方公里之間,現今這片沙地的面積為42.3平方公里。

黃河水利委員會在1945年寧夏工程總隊實測的《寧夏青銅峽河西灌區圖》上,在今沙湖的湖泊中心區的位置有一個地方叫“青草圈”,並有一條東自姚伏,西至汝箕溝的道路通過。

青草圈的海拔在987~989米之間,與南側閉合的995米等高線有數米的高差(解放戰爭時期地圖的標高系統與現今大地測量的青島海平面基準不一致)。姚伏西湖及其西側的沙地未標出,但再往西卻有1935年地圖中未出現的新開渠通到鎮朔堡,另有西大溝繞過鎮朔堡後穿越今沙湖地界,並在堡西和前圖標出的西灘一帶各連通一個湖泊。

1952年前進農場建場時,沙湖水域尚未形成,南側的沙帶被稱為“洪廣沙灘”。1956年實測的大比例尺地形圖上也沒有水域標出。

《寧夏農墾志》(1995年版)載:“1954年,前進農場開始種植業生產後,隨著灌溉面積擴大,地下水水位逐步升高,位於農場東干渠以東、第六生產隊以西、洪廣沙灘以北的窪地逐漸出現明水。1957~1958年,連續出現幾次山洪,第三排水溝決口,洪水和溝水流入窪坑內,形成平均水深1.2米,最深4米,水面8000畝,像‘元寶’形的湖泊。”

《前進農場志》(1992年版)記載沙湖水域是“1958年以前因特大降水有了較多積水,1958年以後,農場大面積種植水稻,地下水位升高,秋季又發山洪,第三排水溝決口,溝水大量進入窪地,形成面積為10000畝的湖。各種魚類開始在這裡生長繁殖,湖泊中還生長著水生植物,為魚類提供了天然餌料,成為農場的天然大漁湖……”

由上述史料可知,沙湖沙丘早在明清時期就已存在,而沙湖水域的出現不過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的事

沙湖原本是緊挨沙丘的一處碟形窪地,是賀蘭山山洪宣洩的天然積水窪地,山洪過後窪地乾涸,成為草灘地。

現今沙湖水域在1958年前後形成,水的來源一是洪澇災害,即賀蘭山山洪水在窪地的積蓄;二是山洪造成第三排水溝決口,沙湖窪地(紅渠窪)大量接納溝道退水;三是灌溉用水增加,抬升地下水位,造成地下水補給的增加

寧夏沙湖的前世今生

沙湖的今生

沙湖自20世紀50年代末具備雛形以來,在60~70年代,呈現波動變化狀態,這主要是由於沙湖處在水面蒸發量十數倍於降水量的區域,其維繫需要定期的補水。

1958年秋至1963年春,第三排水溝的灌溉退水是其主要補給源;1963年,前進農場大搞農田水利建設,重修了第三排水溝的決口溝堤,封閉了沙湖的進水口,導致當時的前進農場漁湖水位下降,水質惡化,pH值一度達到9以上,漁業生產無以為繼,漁業生產隊無奈改為園林隊。

1967年,前進農場重新修建了漁湖的進水閘,從第三排水溝引入農田退水,這才逐漸使沙湖水由黃變綠,水域生態得以緩慢修復

1971年,前進農場成立了漁場,一改過去只以捕撈為主的漁業生產方式,開始了養捕結合的漁業生產。

自此以後的20餘年,沙湖均以第三排水溝的農田灌溉退水為主要補水水源,既保證了湖泊的水量需求,又為漁業養殖提供了較多的養分,地下水和黃河水直補則是輔助的補給來源。

寧夏沙湖的前世今生

20世紀80年代後期開發旅遊以後,前進農場漁湖成功地進行了角色轉變,成為銀川平原明星旅遊景區——沙湖,產業功能由漁業為主轉變為旅遊業為主,對水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與此同時,橫貫賀蘭縣、平羅縣、惠農區的第三排水溝由於沿途接納的城鎮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量增加,流經沙湖一帶時水質明顯下降,已不適合作為湖泊主要補水來源,因而在20世紀90年代,開始由唐徠渠第二農場渠(支渠)的東一渠(斗渠)引水,經澱清以後補給沙湖,第三排水溝的退水及灌溉期的地下水成為輔助水源。

穩定水源補給是維繫沙湖發展的關鍵

湖中一叢叢的蘆葦,是今天沙湖勝景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有關其成因,新編《沙湖志》提到農場早年組織職工種植蘆葦,但老志未有此說。

《寧夏農墾志》中記載前進農場建場初期曾組織職工“在芨芨墩上種沙棗,鹽鹼灘上種紅柳”,從當時發展生產,保障生活的目標考慮,種植蘆葦實為一種不經濟更不現實的做法。

故此,筆者認為沙湖的蘆葦完全是自然形成的

蘆葦是一種多年生的水生草本植物,一方面可以通過種子繁殖,那就是秋天時漫天飛舞的蒲毛,很容易散佈找到新的生存環境;另一方面又以橫走的根狀莖繁殖,具備叢生特性。蘆葦適應性極強,可以在淡水甚至鹹水環境中生長,而且有很強的耐旱性,以至於形成旱生乃至沙生的生態型,即所謂的旱蘆葦和沙蘆葦。

水生蘆葦通常生長在水邊或水中淺灘中,有關黃河三角洲溼地蘆葦群落水生生態幅的相關研究發現,蘆葦在水面下60釐米的底泥中或水面以上23釐米的土壤內生長最好;還有數據顯示,蘆葦在水下123釐米至水面上60釐米的土壤中都能正常生活,但超出這一生態幅則不然。

沙湖水域中那些島狀的葦叢,實際上是生長在一個個的島狀淺灘上的。

這些島狀淺灘,原本是洪渠窪中的一個個1~3米高的沙丘,很可能還是白刺沙丘。

寧夏沙湖的前世今生

20世紀50~60年代,前進農場漁湖處在其形成早期,水位時有波動,島狀沙丘時而沉入水下,時而露出水面,蘆葦以種子侵入根莖繁殖的方式在適宜的沙丘上繁衍,至20世紀70年代水面穩定以後,便在水位較淺的地段保留下來——或在沙丘頂部保留成為島狀,或在淺沙灘上形成片狀。香蒲等挺水植物也具有類似的入侵演替歷史,主要在沙湖周邊的淺湖地段分佈,形成沼澤。

沙湖裡的魚類,在20世紀50~60年代,主要是隨黃河水流而來的野生魚,70年代以後前進農場開始放養魚苗,80年代以後才漸成規模

1992年編纂出版的《沙湖農場志》記載沙湖有5科22種魚類,即鯉科的黃河鯉、肥鯉、紅鯉、三雜交鯉、豐鯉、鯽魚、白鯽、草鯽、鰱魚、青魚、鱅魚、團頭魴、麥穗魚、棒花魚、餐條、翅咀鮊、鰟鮍魚、鏡鯉;鰍科的泥鰍;鯰科的鯰魚;鬍子鯰科的鬍子鯰;蝦虎魚科的吻蝦虎魚等等。

沙湖90年代之前主要的漁產品種為鯉魚和鯽魚,1975年曾投放螃蟹、甲魚;1988年投放青蝦40萬隻,未形成明顯收益。

1989年,沙湖的原生態美景受到自治區領導的重視,被大力推介,沙湖開始邁入旅遊開發的黃金時代。

1992年,成為國家旅遊局掛牌的全國王牌旅遊景區;1997年,成為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2001年,成為國家首批4A級旅遊景區;2007年,成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


文章選自何彤慧著《朔雁沉沙》一書 圖片源於網絡(侵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