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國家疫情當前,社會百態畢現。
復工潮正要開始,神舟對京東的一紙訴狀向我們撕開了疫情可能引發的經濟隱患,以及當京東這樣的大企業無法承擔社會責任時,給上下游生態帶去的生死存亡之威脅。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事情的來龍去脈是這樣。
2月20日,神舟電腦在微博公開指責京東,稱其拖欠其3.383億的貨款沒有歸還,並將京東告上了法院。神舟電腦董事長吳海軍在微博上也向京東和劉強東喊話,稱“欠賬還錢,天經地義。我們正式起訴京東!”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對此事,京東似乎並沒有太放在心中,只用了旗下小號京東電腦數碼微博回應:因為神舟違反協議條款,才導致其未結算貨款被暫緩支付。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在京東的回應,也證實了欠款之事屬實。
可能是京東欠債卻有理的態度激怒了神舟,第二天,神舟再次發佈聲明,含淚控訴“京東五大酷刑”,1、產品搜索降權;2、不讓參加任何活動;3、缺貨產品不予訂貨;4、全線產品下架;5、不予結算貨款。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根據神舟方面的描述,此事主要起因於去年下半年,京東強制要求神舟支付1559萬元的“返利”,被拒絕後,京東直接扣留了神舟3億多現金的貨款,至今未給。
“京東的通行套路是,逼我們短時間賣掉貨,否則就算滯銷。賣了卻又拖著不給錢,然後就要求我們找他(京東)貸款。”
這種操作簡單點講就是:我欠了你錢,但我還問你要錢,你要是沒錢呢,我就把你的錢貸給你,你給我利息——Excuse Me???


此外,京東還試圖用各種辦法對神舟加以威脅。“京東幾天前跟我們開了個5分鐘的在線會,就5分鐘。內容就是要錢,否則就把神舟清盤。”
法院判決之前,我們尚無法洞察全部真相,但投資者的眼睛是雪亮的——受此事件及其他因素影響,自2月20日-24日,京東股價從42.99美元下跌至40.42美元,市值蒸發40.4億美元。
筆者還注意到,深圳市神舟創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史俞馨在媒體專訪中轉述吳海軍的話點出了事情背後的另一層邏輯:我和劉總都是江蘇人,都是從農村出來的,(劉強東)你有必要為了這點兒小錢難為兄弟嗎?
所以神舟差得不只是錢,是咽不下這口氣。
“兄弟”反目不只關乎3億現金,還關乎萬千小企業的利益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在這次事件中,京東沒怎麼出面,除了小號發聲明,就只是簡單地對媒體表示:“對於雙方的爭議,我們相信法律會作出公正的裁決。”
神舟方面有較多發聲,他們在媒體專訪中的幾段話,引人注意:
“我們目前已經復工了……在現金流上,公司資產負債率不高,在銀行的信用額度也很充足,所以,在資金這方面我們沒有什麼擔憂。”
“反應這個事情,並不僅僅是從神舟一家公司的角度去看,而是觸類旁通,疫情一來,我們看到很多中小企業在抱怨現金流不充裕,而剛剛過去的1個月,很多中小企業沒有開業,這意味著沒有收入,但是硬性的支出卻沒有減少,包括房租、人員工資等。”
“國家和政府已經在社保和公積金等方面給了中小企業很多支持,但現在讓銀行給中小企業放貸,按照銀行的內控和管理流程,整個下來也要幾個月。”
“而這些處於優勢地位的平臺,或者說是處於壟斷地位的大企業,他們只要把拖欠中小企業的錢給他們,小企業就可以轉起來了,這就相當於救活了中小企業。”
“實際上,國資委對這方面也非常重視,國資委專門開會,要求所有的國有投資公司對旗下的三角債立即予以償還。去年12月,工信部立法解決拖欠中小企業貸款問題,規定貨物款賬期不超過30天,最長不超過60天。”


上述內容中可看出,神舟電腦還不至於困窘到無法週轉資金的程度,在這個節骨眼向京東討要欠款、訴諸法律並在社交媒體上頻頻發聲,是因為他們忍無可忍,無需再忍了。
疫情當前,面臨經濟困境的小企業千千萬,而除了銀行給中小企業貸款這一條路之外,還需要大企業不惡意拖款。3億對於京東這樣的大公司而言,乃山之一毛,但卻是小企業們保命的錢。
如果開撕京東的不是神舟這樣略有一些名氣的企業,會引起媒體和公眾關注,而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那也只能吃啞巴虧,一葉扁舟怎可能幹得過“京東號巨輪”呢。
欠賬還錢,天經地義,更何況是非常時期。
比寒冬更冷的,是大企業作惡
“京東都是拿著供應商的錢在週轉好嗎?”
“小心這種常把兄弟掛嘴邊的人!拿別人的貨做自營,用別人的錢搞返利,拖欠款,再放貸,玩得一手好套路。”
“京東壓神舟款事件是中國強勢甲方押款的代表事件,我可以說幾乎百分之百的強勢甲方會去壓乙方的貨款。”
可能是引發了許多在寒冬中吃不飽飯的小企業和小人物的共鳴,在關於神舟與京東的文章評論區,網友們大多站神舟而不看好京東在這件事中的所作所為。

事實上,京東和神舟的糾紛並非個例。筆者整理資料發現,小企業從入駐京東的一刻開始,雙方的不平等條約就已經形成。
京東前員工曾在脈脈上爆料,京東這樣的平臺與商家的關係有著非常明顯的“店大欺客”行為。“京東與供應商的貨款,跟天貓淘寶不同,天貓淘寶是隻要消費者確認付款錢就到了商家的支付寶賬上。京東不同,京東是消費者確認錢到的是京東賬上面,然後平臺想給你多少,看採銷的心情,其中採銷以付款卡供應商的不在少數,很多京東採銷付款的時候或者搞活動的時候會讓供應商來北京開會,其實就是撈油水。”
這與神舟方面的表述對上了:“合同是京東給的模板,返利那塊一片空白和斜槓,要多少都是他們說了算。”
中小企業款項被拖欠,早已不是新鮮事。生鮮電商平臺呆蘿蔔、社交電商平臺淘集集,都曾在2019年下半年被曝出拖欠供應商資金。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疫情當前的特殊時期,準時償還貸款,是判斷一個企業是否有責任感的重要標誌。
誠然,京東在疫情期間發揮了其物流的作用,啟動馳援物資的特別物流通道,劉強東還喊話“致敬堅持奮鬥在一線的全體京東物流兄弟們”。但是我們並不知道,在這樣的工程背後,是頂著生命危險去工作的京東員工,和被京東拖欠貸款而長期被壓榨的小商戶。
我們承認京東在疫情期間有所表現,但這些工程,不應該建立在卸磨殺驢、讓更多弱勢力活得更慘的基礎上。這樣的情況,更不應該出現在像京東這樣的頭部電商大平臺身上。
親兄弟也要明算賬。一邊喊兄弟一邊弄得兄弟沒飯恰的,不是真兄弟。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京東不該忘記,曾經眾人拾柴火焰高,是千萬小企業鋪路,讓它能走到現在——越是困難的時候,越是要為眾人鋪路,而不是反過來成為壓垮眾人的最後一根稻草。
截止發稿前,打開神舟電腦的京東自營旗艦店,其商品已全數下架了,吻合了京東此前威脅神舟的“不然就清盤”,也印證了京東對不聽話商家的“日常”。

神舟怒懟京東:大企業作惡?


凜冬已至,到底是“東”帶來了“冬”,還是“冬”把“東”的真面目揭露了,我們並不需要關心,但必須給神舟這樣敢於撕開冬天真面目的企業點贊,助力冬天的寒冷儘快消除,讓更多普通人能活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