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科技防疫,一“碼”當先

習主席在中央深改委第十二次會議上指出,要全面提高我國生物安全治理能力,充分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雲計算等數字技術在疫情監測分析、病毒溯源、防控救治、資源調配等方面更好發揮支撐作用。

跟上次疫情發生的2003年相比,數字科技在這次防疫中立下了赫赫戰功。比如,防控防疫部門可以獲取每個人的位置和行程來判斷高風險人群接觸史,進而有效的隔離高風險人群;可以根據航班記錄和其它人口遷徙大數據,通過數據模型預測易感人群的動態和疫情的走勢;還可以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來輔導患者診斷和醫藥研發,等等。

前沿 | 科技防疫,一“码”当先

病毒攻擊人類,野蠻而又狡猾,沒有章法,沒有陣形。我們每一個人都要病毒的攻擊對象,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需要擁有防疫的技能,掌握相應的高科技。2019年在我國召開的首屆博鰲論壇全球健康峰會的主題是“健康無處不在”,意思是說健康不僅僅是醫護人員和衛生部門的事,而是把握在我們每個人自己手裡,需要全民參與。防疫也要做到無處不在,全民皆兵,不能完全把沉重的擔子完全交給政府和疾控部門。為了做到這一點,高科技必須要“親民”,不能高冷,更不能高高在上讓普通人看不見摸不著。

縱觀過去十年我們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以支付寶為代表的移動支付和各種場景的掃碼技術,對催生中國的新經濟磅礴發展發揮了重要的引領作用。以共享單車為例,今天的自行車跟10年前甚至新中國成立時的70年前的自行車並沒有多大的差異,但是一個小小的二維碼就好比龍的眼睛,讓共享經濟得以騰飛。以掃碼為基礎的社交聊天和以移動支付為基礎的網購,讓大疫中被暫時分隔開的人不再孤單、不再無助,高科技真真切切的融入到了我們對美好生活的不斷追求。

前沿 | 科技防疫,一“码”当先

一個小小的二維碼,讓中國在新時代的繼續發展道路上前進了一大步。大疫當前,我國的企業家再度發力,支付寶健康碼橫空出世。健康碼通過個人誠信填報和政府後臺系統連通,讓健康證明從紙筆時代一夜進入信息時代,為特殊時期在保證人員健康的前提下儘快恢復我國的經濟建設做出了很好的高科技示範。這張誕生於特殊的時期的健康碼,雖然目前承載的功能有侷限,但是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春暖花開之時、疫情結束之日,類似的“碼”會帶動更多的高科技為我國的全民健康和新經濟發展繼續發力。

筆者在此呼籲,我國的衛生和疾控部門應該要加大健康碼的推廣力度和使用範圍。除了新冠病毒傳染病,健康碼也可以防控其它傳染病特別是艾滋病,讓每一個利益相關人和潛在受害者都掌握高科技的防疫利器,讓野蠻的病毒和惡意的疾病傳播者無處遁形。

同時,隨著基因檢測技術的全社會覆蓋和操作門檻降低,筆者預見在不久的將來,檢測病原微生物基因就像銀行取款機那樣簡單、快捷、可靠。有了快捷的生物檢測技術之後,類似健康碼這樣的技術也可以用來傳遞和解讀基因數據。目前的病毒基因數據,一連串ACGTU這樣的英文字符,對普通大眾來說看起來就像“天書”。使用類似於健康碼這樣的技術,把複雜的天書轉換為簡單的紅黃綠顏色,這將極大的提升我國全民防疫的能力。

前沿 | 科技防疫,一“码”当先

因此,筆者認為,我們不要低估一“碼”的力量,要充分推廣“掃碼掃臉”這樣的有廣大群眾基礎的新技術在健康衛生領域裡的應用,並進一步研發“掃心掃肺”這種更加高端的新技術。人體複雜的生命體徵比如心跳節律和呼吸特徵,也是可以通過高技術來遠程感知的。這樣的遠程監控技術在國外的學術和國防領域都有研發,值得我國防疫部門的借鑑,以中國速度實現彎道超車。

相比於我國航空領域的“上九天攬月”和我國勘探領域的“下五洋捉鱉”,關乎我們14億人口生命安全的防疫系統顯得相對落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我國社會主要矛盾由“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 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類似SARS和新冠肺炎這樣的傳染病不再發生,這是“美好生活”的基本需求。“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在防疫領域表現得尤為突出。為了使大數據更好的服務於全民健康,我們需要健康碼這樣接地氣的高科技。

作者:黃捷,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博士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生物信息學專業,期間在美國一流大學的信息技術和衛生政策領域學習工作多年,現任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全球衛生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前沿 | 科技防疫,一“码”当先

審核:王飛

前沿 | 科技防疫,一“码”当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