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揭秘打的来厦门的“1号病人”


揭秘打的来厦门的“1号病人”

海峡导报2月27日讯 (记者 李方芳 通讯员 陈赟 文/图)厦门“1号病人”标记的是厦门市第一个出现症状的病人,他不仅吸引着公众的好奇和关注,另一方面,流行病学家往往能从中找到重要的指征意义,为后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指导。

2020年1月21日深夜,厦门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党委委员、副主任荣飚带着队员,匆匆穿过人群,赶到了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部。他刚刚接到一例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报告,随着全国疫情态势的发展,他隐约感觉到今晚的情况非比寻常……

揭秘打的来厦门的“1号病人”

“1号病人”就这样突然出现了

这位就诊患者31岁,泉州石狮人,在湖北从事服装贸易工作。1月17日,患者感到身体不适,出现低热、咳嗽症状。1月21日上午8时许,他乘坐当地出租车从石狮到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发热门诊就诊,被收治入院隔离排查治疗。

夜深了,荣飚带领团队还在查阅病案,流调病例,追踪密接,采样送检,核酸检测……组合拳连续打出,驾轻就熟,有条不紊。第二天,厦门首例新冠病毒肺炎确诊病例产生,“1号病人”出现了。1月22日上午9时37分,患者转至定点医院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杏林分院隔离治疗。

“我们有2003年抗击SARS、2009年甲流以及2015年H7N9的经验,所以早在1月初我们就提前做了布局。在出现第一例确诊患者的前一天,我们也接到了一个疑似病例并进行了排除。所以我们重视,但是不慌乱。”荣飚向记者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为了这一天,他们已经准备了很久。自1月6日,鉴于武汉疫情,荣飚就组织疾控中心应急专家,会同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应急办、疾控处开展风险沟通,同时着手落实中心各项应急准备。率先在全省疾控系统启动24小时值守的疫情处置中心,在统一协调处置的前提下,避免了早期多头混乱局面。

在“1号病人”确诊后,流调队员又对他开展了紧张的流调工作。“病人是在父亲的陪同下打车来厦门就诊的,虽然一路上都戴了口罩,但是我们还是找到了那辆载他的出租车司机,还有他的家人,都进行了隔离观察。”这一切都不仅仅是为了患者个人的安全,也是为了他一家人的安全,更是对所有厦门人负责。

一边检测复核流调,一边启动治疗。通过循理医疗知识,医院为他确定了一个治疗方案,逐渐地患者的氧合情况从危重症状态,转向重症状态,再转向普通型。

2月10日,这位患者连续一周以上体温正常,间隔24小时两次咽拭子核酸检测均为阴性,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均符合出院指征。经福建省医疗救治专家组评估,符合国家卫健委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解除隔离和出院标准。厦门的“1号病人”也成为福建省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治愈患者。

手被汗水泡得发白肿胀

每一个新冠患者的确诊,除了医生的临床判断和检测,也离不开疾控人员严谨的实验,实验室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是确诊新冠肺炎最重要的依据。为此,厦门市疾控中心检验科微生物实验室早就全员进入了24小时战时状态。

实验室里,检验检测组组长陈泽辉准备打开当天的第68个采样瓶,他穿着隔离衣及防护服,戴好相应的护目镜、N95口罩和手套,已经连续工作3个多小时了。密不透风的防护服里,他的衣物已经完全湿透,连外衣都贴在了身上,极不舒服。深吸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耳边就会响起沉重的呼吸声,好像在水底的感觉。他只能将所有的精力集中在了采样瓶上,采样瓶里装着新型冠状病毒样本。为减少防护服的消耗和穿脱时间,检测组的工作人员都有个共识,就是值班前不喝水、不上厕所,往往一个班次下来,不仅人近乎脱水,手臂也由于长时间的操作而变得僵硬,手常被汗水泡得发白肿胀。

实际上,每出现一个疑似患者,检测组的工作人员就要及时完成接收样本、核酸提取到PCR检测等相应的工作流程。疾控的12名微生物检验员分成三个组,一组24小时轮班与病毒“贴身搏斗”。当天至少三个批次的核酸检测实验完成后,他们既要立即上报实验结果,又要及时处理当日产生的医疗垃圾,对实验室进行消毒。

在陈泽辉看来,采集的标本种类、人员的分类、送检的时间、标本送检次数,甚至发热病人发热多长时间,都是检验检测组所关注的相关内容。“标本如果来自肺泡清洗液,那检验结果应该是最准确的,但是这一般只有重症使用插管的患者才能提取到,其次就是咽拭子检测。检验结果至关重要,哪怕有一点怀疑也要进行复检,有时候甚至需要标本的重新采样,再对重新采样的标本进行复检,绝不漏检一个。”陈泽辉说,从他们实验室出的结果,在省里的复检中,结果是100%符合。“我们必须确保每一次检测都能安全、高效、准确,这样才能更有助于控制疫情蔓延。”

半夜常被电话铃声惊醒

截至2月25日24时,厦门连续9天报告新增新冠肺炎病例0例,疑似病例0例,当天新增出院病例3例,累计确诊患者35人。但目前战疫尚未结束,大家并未松懈,在一线的疾控工作人员始终保持着高度的警醒,并没有盲目乐观。“目前全市已逐步复工,复学也在即,这是我们的两大考验,我们还是会继续保持防控工作机制24小时应急响应状态,确保随时处置疫情防控相关突发事件,严防发生疫情反弹。”荣飚说,厦门的一些重点企业可以提出申请,为自己的外地复工员工做核酸检测,检测无异常经同意后再上岗。这当然也加大了疾控的工作量,但却扎牢了复工的防控闭环。

病例在减少,但疾控工作人员还在通宵达旦地工作,完成数据清理、信息分析、疫情研判等工作,完善厦门的新冠肺炎病例开展流行病学调查、传播链分析、密切接触者管理、疫情研判和病例随访的完整传染源控制链。“我们的手机是24小时不能关的,随时待命准备上岗,半夜被电话惊醒的情况也不在少数。”荣飚说,这也是为了确保一旦有突发应急事件,能够及时转入应战状态。“我们不睡,市民才能睡得踏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