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曹操帐下谋士贾诩为什么被人污蔑为三国第一毒士?

非想


没有政治立场的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比老曹的“宁可……”更甚,称他毒士是在夸他了。


氏族SHEROE


我们应该为贾大夫正名,兵荒马乱的年代,从皇帝到百官,从士兵到草民,哪一个人不是先保命要紧,为别人出谋划策的谋士,哪一个不是欲置对手于死地,如果用计说成是狠毒,三国人物岂不是个个都毒。

李傕郭汜祸乱长安

贾诩字文和,起初跟随董卓女婿牛辅做一个小官,后来董卓身死,牛辅也很快丧命,接下来董卓的手下会被挨个清算,很快贾诩就大祸临头了,这时候半路上遇见从都城长安逃回来的李傕、郭汜,贾诩就对他们说,你们还能往哪里跑,逃回去了随便是个亭长都能把你们抓回来,不如我们为董卓报仇,沿路号令董卓旧部下,杀回长安去,如果能成功就挟天子以令诸侯,如果失败了再跑也不晚。这哥俩茅塞顿开,立即往回杀,没想到一路下来,收聚了十几万董卓残兵,声势浩大很快攻破长安,但是入城之后李傕郭汜滥杀无辜,贾诩一看坏了,这俩人一得势就胡作非为,我成罪人了,于是想法脱身离开。这个事件贾诩自己也说过,我这是保命的计策,算不上什么功劳。后来长安大乱他也没有预料到。

与曹操的恩怨

贾诩跟随张绣的时候,本身他们已经投降曹操了,曹操来了以后色心一起不顾张绣颜面,把张绣家婶接来淫乱,致使张绣怀恨在心,问计贾诩,贾诩两次献策搞的曹操损失惨重,还差点丢掉性命,曹操长子曹昂,猛将典韦也都死在宛城,这是曹操一生最惨痛的教训,但人家贾诩为主公张绣献策乃人之常情,况且曹操无礼在前,怎么能去怪贾诩狠毒。后来袁绍曹操开战的节骨眼,贾诩看准时机力劝张绣又一次归降曹操,给了曹操以极大的帮助,也为自己以后安身立命创造基础。此后贾诩在都城闭门谢客,为了避嫌不与其他人交往,想陷害他的人也无从下手了。

对曹丕的帮助

计杀曹操长子曹昂,实际上也是帮了曹丕的大忙,准太子没了,最大的获利者是曹丕,太子位十有八九是他的,曹丕从次子变成了长子。

曹丕曹植两股势力为夺取继承权绞尽脑汁明争暗斗,曹操也不胜其烦,举棋不定,这时候他突然想起了这个明哲保身没有参与夺嫡的贾诩,就问他什么意见,贾诩沉默不语,曹操又问,贾诩说,臣不是不回答,而是正在想一件事,曹操问什么事,贾诩又回答:思袁本初,刘景升,之家事。曹操一下恍然大悟,袁绍和刘表违反将王位传给长子的传统习惯,不顾别人劝谏传给了小儿子,结果他们一死,儿子们互相打了起来,导致外人乘机灭掉了他们整个家族。这是近在眼前血的教训啊,刚发生没多久的事实。于是立刻决定了传位给曹丕。这短短一句话,决定了曹丕曹植一生的命运。所以曹丕即位以后,最敬重的是贾诩,其他朝臣也都极其敬畏贾诩,让他最后得以高龄善终。


非想


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武威(今甘肃武威)人。

贾诩自幼熟读兵书,精于谋略。最初为董卓谋士,董卓被王允、吕布联手除掉后。他又为李傕效力,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原来打算带兵逃回西凉。他献计回西凉不如反攻长安,挟天子以令诸候。李,郭二人兵败后,贾诩又投靠到西凉老乡张绣帐下。

张绣曾用贾诩之计两次打败曹操,尤其是宛城之战,曹操痛失长子曹昂,大将典韦,自己也差点丢掉性命。

官渡之战前夕,张绣本打算投靠袁绍,毕竟和曹操有杀子之恨。贾诩极力反对,并劝张绣道:“袁绍心胸狭隘,兄弟都会反目何况我们外人,况且河北多名士,他不能重用。曹操雄才大略,求贤若渴,定会不计前嫌。”

张绣降曹后,果然和贾诩说的那样,曹操不计前嫌并和张绣结为亲家。张绣在官渡之战中,也表现良好并立下大功。

赤壁之战后,马超,韩遂的凉州联军约十万多人据守潼关联合抗曹。贾诩利用反间计让马超,韩遂互相猜疑。曹操趁机与联军决战,大获全胜,并平定关中。

曹昂在宛城之战为救曹操身亡后,曹操在选储君的问题上曾摇摆不定,曹丕首先拉拢贾诩为其智囊。最终曹丕胜出,继位后封贾诩为太尉。

贾诩作为一代谋臣,多次易主,也无可厚非。毕竟人往高处走,都有选择明主的权利。

后人称其为“第一毒士”我的理解是当年在董卓被杀。李傕,郭氾如果逃回西凉。朝庭里有王允等一些大臣主持朝政,也许会天下太平。贾诩为了自保,献计李傕,郭氾反攻长安。朝中忠臣良将死伤怠尽,令天下彻底大乱,群雄四起,民不聊生。所以被称“第一毒士”。


墉上闲人


三国四大“毒士”,贾诩、李儒、程昱、诸葛亮。

我个人觉得之所以会将此四人评为毒士,并不是说他们本身是坏人,而是他们洞悉人性,出的主意往往不计后果,毫无下限,当然,这种“毒”没有办法品评对错,毕竟在那个战乱年代,不是你死就是我亡,大家都是为了自己的生存罢了。

我们今天就好好说一说贾诩。

贾诩的“毒”更多的是眼光毒辣,他善于洞悉人性,把握时机。

“毒计”之一:反攻长安

初平三年,董卓被杀,王允要清算董卓余党。此时,李傕、郭汜等人心怀不安,打算各自逃离。贾诩出面阻止了他们,说:“听闻长安城中正在商议着打算把凉州人斩尽杀绝,而诸位阁下抛弃属众独行,一个亭长就能把你们抓住。不如带领部队向西,沿途收敛士兵,再进攻长安,为董公报仇,如果能够幸运地成功,尊奉国家征服天下,如果不能成功,再逃走也不迟。”此计为众人采纳。

于是李傕等散发“王允欲洗荡此方之人”的流言,联络凉州诸将,率军昼夜兼程,奔袭长安,及至长安城下,已聚合十余万之众。李傕与樊稠、李蒙等围攻长安城,因城防坚固攻而不克。后由城内叛变士兵引导凉州军入城,与守将吕布展开巷战,吕布兵败,仅率百余骑出逃。李傕等纵兵掳掠,吏民死者万余人,尸积满道。一时间,京城腥风血雨,朝野大乱。

事后,李傕、郭氾欲封贾诩为候,以奖赏贾诩的功劳,但贾诩却而不受。这也是贾诩老谋深算之处,李傕郭氾反攻长安是保命之计,但攻破长安后血洗长安则有违人伦。如果自己受封,天下人的口诛笔伐,势必都会集中在自己身上,于名声不好。

“毒计”之二:拒袁归曹

建安四年,袁绍招降张绣,并派人与贾诩结好。此时袁绍势大,张绣倾向于降袁,但贾诩却当着张绣的面回绝了袁绍的来使,准确地指出袁绍不能容人,而投降曹操有三点优势:曹操挟天子令诸侯,名正言顺;曹操兵力较弱,更愿意拉拢盟友;曹操志向远大,一定能够不计前嫌。张绣听从贾诩的建议,率众归顺曹操。曹操闻讯后大喜,亲自接见贾诩,执其手说:“使我的信誉扬于天下的人,是你啊!”曹操拜贾诩为执金吾,封都亭侯,迁冀州牧。由于当时冀州为袁绍所占,贾诩便留参司空军事,同时拜张绣为扬武将军,并让其子曹均娶张绣之女为妻。

“毒计”之三:离间马韩

建安十六年,马超、韩遂纠结十万于众,在潼关与曹操对决。马超提出划河为界的议和条件,被曹操拒绝。马超多次前来挑战,曹操坚守不出,使马超欲急战速胜不得。九月,再次提出划地为界的要求,并送子为人质。贾诩认为可以表面上假意应允,麻痹对方,实际积极准备,伺机歼敌。曹操又问贾诩如何破敌,贾诩说:“离间他们。”曹操采用他的计谋,写书离间马超和韩遂,使他们内乱。曹操视时机成熟,主动对关中联军发起进攻,大胜而归。

总结一下,贾诩的“毒”,其实说的就是他审时度势,能洞悉人性的敏锐眼光,而并不是计策有多恶毒。

如果单从计策恶毒来评价的话,第一毒士可是非诸葛亮莫属了。诸葛亮善用“火”计,是出了名的,不论是演义,还是史记,都强调了这一点,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火烧赤壁、火烧藤甲军、火烧上方谷。火计的狠辣之处自不用多说,瞬间就可以让上万大军灰飞烟灭,而且死状十分惨烈,死时痛苦万分。就连诸葛亮自己都说过:“吾虽有功于社稷,必损寿矣!”


始终先生


说三国第一毒士有点怨恨的意思,但是贾诩是三国第一智士却名不虚传。作为三国及魏朝著名的谋士,《唐会要》尊贾诩为魏晋八君子之首。他不仅算无遗策,还精通兵法,著有《钞孙子兵法》一卷,并为《吴起兵法》校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称赞贾诩为张良、陈平之才。白居易称赞贾诩说:天下论智计并归贾氏也。而曹操更是盛赞贾诩说:使我信重於天下者,子也。由此可见,贾诩在三国时期的作用和智谋。

说贾诩毒,可能是因为他的计策稳准狠,而又十分毒辣,令敌人也感到心惊胆战吧。回看贾诩一生比较著名的几次计谋都有不计手段获得结果的特征。在董卓死后,贾诩惑动李傕、郭汜作乱是最狠毒的一个计策。当时董卓已死,王允准备对董卓手下进行清算。作为董卓旧部的贾诩为了自保,蛊惑同为董卓同伙的李傕、郭汜说:现在长安城中正准备把我们赶尽杀绝,你们还在争斗,不如合伙进攻长安,如果成功就能号令天下,哪怕失败了再逃也不迟。于是李郭二人果断兴兵长安,掀起一段血雨腥风。正是贾诩为了自保出的这个馊主意,造成长安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这才是其毒的根源。

至于其后,贾诩为张绣献计击退曹操,投降后又建议曹操立曹丕为接班人都是彰显其智谋的事件了,都不如蛊惑李郭作乱这个计策狠毒。


上观英超


贾诩被称为毒士的主要原因是因为他的计策比较“歹毒”。

贾诩是凉州人仕,他最早跟随的也是凉州第一集团——董卓集团,董卓因为暴虐无道,后被司徒王允用反间计除之。王允执掌朝政后,并没有听从大臣的意见去安抚董卓余党,恰恰相反他采取的是敌对的措施。当时在李傕、郭汜等武夫看来此时大势已去,于是他们决定就此去逃命,而此时贾诩站出来阻止了他们,在贾诩看来,现在如若弃军逃亡,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解决他们,那倒不如拼死一搏,败了再逃亡也不迟。正是贾诩的这条计谋致使本已摆脱西凉集团控制的大汉朝廷又重入西凉集团魔爪,并且遭受了比董卓掌权时更加严重的损害,而贾诩也因为这条计谋被称为“毒士”。

而后贾诩又弃段煨,转投张绣,张绣在贾诩的建议下驻兵宛城,联合刘表以据曹,建安二年,曹操南征,张绣第一次降曹,因曹操纳了张绣的寡婶为妾,张绣不高兴,曹操想除张绣,但计划意外泄露,张绣于是叛曹,在贾诩的谋略下,曹操此战失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爱将典韦,损失不可谓不大。建安四年,张绣在贾诩的说服下,第二次投降曹操,贾诩也因此开始在曹操手下效力。

渭南之战,贾诩向曹操献离间计,致使韩遂、马超叔侄失和,最终马韩联军大败,而后一代军阀马超也就此败落,只得到处寄人篱下。

综上看来,贾诩的计策的确“歹毒”,计策一出,便让对手受到重量级的打击,但我们换个角度来看,贾诩出此谋略,也是为了己方的利益,其实贾诩内心并不坏,当年虽出策反攻长安,但后来也是多次佑护大臣,并协助献帝出逃。


混沌聊史


贾诩(147年-223年8月11日),字文和,武威郡姑臧(今甘肃武威)人也。凉州系的代表人物,东汉末年至三国初年著名谋士、军事战略家,曹魏开国功臣,后官拜大魏太尉,位列三公之首,魏文帝之帝师,死后陪享魏文帝庙。但是在三国中贾诩却被称为毒士,为什么会如此,且看其做的几件事情:

1、作为幕后黑手,推动西凉军阀集团两位掌握实权的高级将领李傕郭汜二人在董卓死后率领十万西凉悍卒洗劫当时的首都,长安。这一次洗劫,也标志着地方军阀开始完全忽视汉室正统的开始,也为之后的诸侯争雄来开了序幕。而在这之后。贾诩早已看出二人不是成大事之人,便跟随西凉军阀集团的另外一个人,张济离开了自己亲手造成的是非之地。之后,李傕郭汜二人便因为内讧而双双死亡。

2、险些杀死曹操。在曹操接受张绣的投降之后,曹操与张绣的叔母发生了关系,而恼羞成怒的张绣问计于贾诩,贾诩让张绣对曹操声称运送辎重纳降,从而使曹操中军无人,并且在夜里对曹操的大帐发起了突袭,这一次突袭使曹操的贴身侍卫典韦,曹操的长子,侄子全部阵亡,曹操也险些命丧于此。贾诩对他的这条计策,使得他第二次投降后被完全的软禁了起来,此计一针见血,却也十分凶险。当得毒士之名。

3、贾诩归顺曹操之后,在之后的曹操进攻西凉之中也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马超韩遂势大,贾诩便向曹操献出了离间之计,使得马超和韩遂反目成仇,韩遂也于是归顺了曹操。西凉铁骑也在失去一臂的情况下被曹操横扫出局。

综上看出,贾诩出的计谋多是狠辣的,因此被称为毒士也不枉。







追随历史的脚印


来了来了,说一说我的看法,我是爱历史的板蓝根999。

贾诩为何人,贾诩(147年-223年),字文和,凉州人,乃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曹魏的开国功臣、著名谋士以及军事战略家(同时也是多款三国游戏重要人物角色),被尊为魏晋八君子之首。


一、史书上的贾诩

陈寿写的《三国志 贾诩传》中写了贾诩四件事,一是自己假装太尉段颎外孙死里逃生;二是献计李傕、郭汜、张济等人,让他们袭击长安造成大乱;三是献计张绣,让张绣战胜曹操;四是游说张绣率众归顺曹操,使得自己升迁成为重要谋士。同时在《三国志》还称赞贾诩算无遗策,有良、平之奇,也就是有张良和陈平之才,这个评价挺高的,这些案例和评价充分说明了贾诩极富智慧且善于自保,是当时著名的谋士。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写的贾诩篇幅不多,写了贾诩先是李傕手下,在李傕、郭汜二人争斗时,他从中斡旋,保住了献帝。后投奔张绣,劝说张绣归降曹操,又在张绣返水的时候,献计张绣多次抵挡曹操进攻,再之后在官渡之战前又劝说张绣归顺曹操。之后贾诩作为一名出色的谋士,在北方四州、战马超和消灭张鲁这些战役中不断提出建议,不断获得曹操的信任。


二、“毒士”还是“谋士”?

其实“毒士”这个词有些贬义和毒辣,正确是称谓应该是“谋士”。从上面史书对他的评价可以看出,贾诩的出场次数不多,计谋也不是很多,但是贾诩一出手,必定会保全自己让他当时的主公赢,可谓是“计无虚发”。

最初李傕、郭祀因为董卓的死准备逃回老家,贾诩劝说二位回去必定会被干掉不如攻入长安,制造混乱,乱中求生存。于是二人杀进了长安,制造了一场浩劫。后来有人认为,如果贾诩不献计,或许因为军阀的逃亡,王允扶持献帝,东汉或许还有活下去并且活好的希望。

后来张绣造反,张绣又献计张绣,借调动防区之名征得曹操同意从曹营里走,随后在曹营里把曹军打的极其狼狈,曹操的长子曹昂、侄子曹安、大将典韦被杀,曹操的马“绝影”也中箭而死。这个借取别人信任然后干别人一票的计谋,现在看起来也是没啥道德。最重要的是,在此战中杀死了曹操大儿子曹昂和战将典韦,这两个人是死对曹操集团影响巨大。

再之后贾诩不让张绣追击撤退的曹军,张绣不听果然大败,张绣大败后,贾诩让张绣再追,张绣听了赶紧追击,结果大胜。这一不追一追之间,贾诩的谋划显得牛叉。

有一次曹操关于立太子一事,询问贾诩意见,贾诩不急着回答,在曹操的追问下,贾诩说“我在想事情,在想当年的袁绍和刘表父子的事情。”这么一说曹操就领会了,不久后曹丕被立为世子,曹操儿子们的世子之争就此结束。回答慎重又婉转的贾诩,就这样不仅没有因为这个问题获得曹操的不满,还在之后一个劲的被曹丕感激。

贾诩投奔曹操之后多是明哲保身,他的谋略也都是眼光犀利,切中要害,但是却多少有些不计后果。这可能就是后来有人说他是“毒士”的原因所在吧。


三、自己对贾诩的拙见

纵观贾诩一生,能在这个乱世里活到七十七,还保住了全家的平安,真的非常厉害,不得不承认贾诩的审时度势,和他的大智慧。而且不管贾诩投靠哪方,他的献计也确实是保主护主的,虽然不断换主,形象有些负面,但他的善于交际和乱世自保之术着实令人佩服!


以上为爱历史的板蓝根999的一些拙见,非常欢迎大家在评论圈中说出自己的看法,帮助999更好的认识历史得到成长哦~谢谢大家!

板蓝根999


贾诩论计策和智慧在三国算顶尖,比诸葛亮、陈宫、郭嘉甚至还更强。因为他考虑成败,不考虑道德。底线原则比较低,所以容易损人利己。董卓被杀后他撺掇李傕和郭汜造反,造成中原板荡,民不聊生。因为计策歹毒,所以被称为毒士。与汉陈平大底类似,古人说"阴谋,道家所忌"。


轩冕


贾诩,字文和,本是南阳张秀手下谋士,但因曹操灭了张秀,故而归顺了曹操,文和先生足智多谋,腹有良策,不输郭嘉,堪比诸葛。然而其处事之道,明哲保身,不愿得罪于人,故而只是谋士,而无特别明显之功劳。

贾诩之谋,略列几项:一、曹操攻打张秀,贾诩认清时势,乃劝张秀投降曹操,保全实力,随后其瞅准时机,以张秀旧部发动起义,使曹操长子曹昂战死,第一猛士典韦战死,曹操亦差点被烧死,损失惨重。二、帮曹操打败西凉马超,扫平西方疆域;三、帮曹丕赢得曹操的赏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