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人类以为通过掌握工具和成规模有序合作,就战胜了其他物种,统治了地球,但是经过了20万年,我们发现还是干不过微生物和病毒,病毒之于人体,是器官受损和死亡,病毒之于经济,是生产受阻和人心动摇。

“新冠”病毒,让整个社会按下了暂停键。

房地产是高度依赖资金和融资的行业,现金流的平顺和畅通至关重要。此次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房地产销售、施工、投资等依旧处于“休克”期,对行业也是打击不小。

2月以来,主流房企相继公布了1月业绩,疫情对于楼市的销售已经显现。大部分房企的销售出现了同比下滑。相较而言,龙头房企保持了稳健态势,中小房企受到的冲击更大。

鉴于目前疫情发展仍未明朗,拐点不知何时而至,全国居民遵循“少出门 安心宅”的理念,整个社会运转像是被按了暂停键,全国人不得不将所有活动在家举行。接下来的购房需求也将会持续上升,产品内容的提升与物业好坏成了今后选房的二大标准!

长远的市场需求看来,健康型生态住宅社区是大势所趋。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所谓“健康”就是指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的状态,而不是单纯指疾病或体弱。有关专家将健康住宅定义为:在符合住宅基本要求的基础上,突出健康要素,以人类居住健康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满足居住者生理、心理和社会多层次的需求,为居住者营造一处健康、安全、舒适和环保的高品质住宅和社区。也就是说,健康住宅应该是能使居住者在身体上、精神上、社会上完全处于良好状态的住宅。

设计思考 |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健康住宅评价标准》(CECS462∶2017)一级与二级指标图

将客户对产品的新需求提上研发内容时,不再按设计任务书去竞争市场,而是以全新的生活概念去设计市场,更多地关注人的需求,社会的需求。

危机时刻,更是机遇,我们不妨从以下几个角度做更多的思考:

01 交通动线

设计思考 |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住区动静交通设计,采取人车分流,道路主次清晰,道路顺而不穿,通而不畅。

在出入口做到人车分流,并沿外围设置消防车道,每栋楼均考虑了消防车及搬家、救护车通行需要。无障碍步行道贯穿每栋建筑,步行道与景观有机结合。

设置自行车存放点,方便住户就近停放。机动车停车位比例合适,以地下室停车为主,小区外围道路边停车为辅。车库出入口与小区主车道连接顺畅,不妨碍居住者生活和景观环境。

人行动线以外设置社区专属用户有氧慢跑道,全民健身生活纳入日常生活。

02 空气环境

设计思考 |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空气”是保障建筑使用者身心健康的重要内容。

建筑设计上可采取明走道明电梯厅及开敞形式的活动平台的设计,保证建筑内部的通风。景观设计可充分选择适合当地生长的植物,并进行合理配置,可以有效改善小气候及住区的空气环境。

室内空间需自然通风,卫生间门下部设固定百叶,卧室、起居室、厨房设置外窗,住宅内设通风开口,保证自然通风。

室内采用双向流新风系统,具备杀菌、除尘、加湿和能量回收功能,可提供健康良好的室内空气品质,内外墙设专用进风器,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每套住宅设家用中央除尘系统,不仅可保障居室空气质量,而且可系统地避免产生二次污染,保持家居环境清洁。

03 供水环境

设计思考 |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在小区供水管与城市给水管的引入管上设管道倒流防止器,以防止小区供水污染城市管网。

室内采用污水、废水分流,室外采用污水、雨水分流制。

合理利用雨水资源,景观绿化搜集集中利用。

04 电气环境

设计思考 |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小区物业内设访客对讲系统,手机智能监控系统,人员通行出入高效。

物业设闭路电视监控系统、远程抄表系统、停车场管理系统、无线巡更系统、无线定位求助系统、一卡通系统等。户内设置紧急呼叫按钮、燃气泄漏报警器,住宅首层及屋顶2层设置窗磁、门磁等安防系统,小区门禁与电梯可采用语音视频系统。

住宅设智能家居系统。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网络通讯技术、综合布线技术、医疗电子技术依照人体工程学原理,融合个性需求,将与家居生活有关的各个子系统如安防、灯光控制、窗帘控制、煤气阀控制、信息家电、场景联动、地板采暖、健康保健、卫生防疫、安防保安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网络化综合智能控制和管理,带来全新家居生活体验。

05 空间设计

设计思考 |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通透性好、动静分区、洁污分离、公私分区、动线合理、尺寸适中且使用率高的空间功能设计是基本诉求,全生命周期户型的合理分布可满足不同年龄段、不同使用功能的复合需求。

环保装修、健康节能的设计将提升住户的入住使用体验。

改善型、大平层、别墅类低密/低容产品将会获得更多市场需求。

设计思考 |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设计是面向未来的,不止于当下,我们更应是为未来而设计。

''以人为本''固然是价值核心,关乎未来,我们更应该认识到的是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强化和完善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良好环境,打造一个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空间。

备注:本文图片均源于网络,因编辑需要,文字和图片无必然联系,仅供读者参考。

END

设计思考 | 疫情过后,健康生态社区或将迎来春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