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什麼意思?你如何理解這句話?

碧崇輝



館主來了,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范仲淹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在文中歌頌了古仁人的高貴品質:不因為外物的好壞和個人的得失而或悲或喜。表達了范仲淹憂國憂民,置個人榮辱於度外的獻身精神。


正如范仲淹另一句話所說的: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在我看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直到今天,依然有很大的價值,供我們每一個人體悟和學習。

於個人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個人修養而言,是很好的至理名言。

人生而有情緒,情緒因為各種外界和自身原因而產生。

有些人容易衝動,有些人卻很淡定。

情緒一旦上來,就會控制住個人的思想能力,比如,易怒的人,一旦發怒,便會控制不住的大聲喊叫,肢體動作幅度大,臉紅脖子粗,失去正常思考的能力,全身心被憤怒籠罩,一切行為只為宣洩,而過度的憤怒就會引發暴力。很多易怒的人事後總後悔自己沒控制住情緒,以致於辦砸了事情或搞僵了人際關係。

再比如中國人常說的“樂極生悲”,有些人因為在某一方面稍稍有所成就,便得意忘形,忘卻做人的根本,忽視危機的存在,沉浸於快樂之中,過度放大成就,以致於最終以失敗收場。心情大起大落之間,映射出不悲不喜的不破真理。



做人。要懂得控制情緒,要學會篤定守中。懂得對於個人而言哪些才是真正重要的,哪些是如浮雲般虛幻不重要。時時刻刻保持冷靜,遇事學會用頭腦思考。而不是讓情緒控制頭腦。

大喜或大悲,劇烈的情緒變化都對身體有所傷害,物極必反,情緒大起大落的人必不長久。

因此,無論是修身,還是養性,我們都要學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於社會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對當今的中國社會也很重要。

我們很幸運地生活在共和國最美好的時代,國家安定,世道太平。老百姓們心無旁騖,一心致富開創幸福生活。

這是共和國最美好的時代,也是社會風氣,道德修養最差勁的時代。


我們曾經公開討論“要不要扶老人過馬路”這樣的簡單道德問題;我們經歷過“疫苗造假”這類毀滅共和國下一代的瘋狂行為;我們明明有最強的購買力,卻花了錢還要被外國人鄙視。

為什麼會這樣,作為文明古國的繼承者們,作為現今經濟大國的建設者們,我們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我們利慾薰心,目空一切。

我們總是用物質利益去衡量一切事物的價值,我們的價值觀變得越來越金本位。我們忘記了人之所以為人,在於我們還有公義,在於我們還有互助精神。

我們漸行漸遠,逐步墮入個人利益的深淵。

“以物喜,以己悲”的人越來越多,個人利益被不斷放大。一個個人利益高於一切的社會是自私的社會,鬆散而不團結。這樣的社會結構是無力抵禦大風大浪的來襲的。

我認為打造個人幸福,追求更好的生活品質本身無可厚非,但是在個人建設的同時,請我們關注社會的建設與發展,因為我們都是這個社會的一份子。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觀念於今時今日,依然大有價值,為我們每一個人所應堅守。

以上為單方面觀點,歡迎交流討論。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