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5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救心”不停歇 10小時拆除心上“炸彈”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救心”不停歇 10小時拆除心上“炸彈”

2月中旬,氣溫驟降,突發急性主動脈夾層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增多。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簡稱“汕大醫學院附一院”)作為30家省級定點救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醫院之一,疫情防控是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但是,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不能等,為了爭取時間搶救患者生命,有關科室全力配合,緊急開展高難度、高風險的大血管手術,連日來,該院聯合心臟外科中心團隊,已成功救治了數名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

2月11日,零時34分,來自汕頭金平區的吳老先生(化名)因突發心前區疼痛,被120急救車緊急送至汕大醫學院附一院急診。經過CTA檢查,現年63歲的吳老先生被確診為急性主動脈夾層a型。聯合心臟外科中心接到會診通知後,立刻前往急診確定患者情況。

到了夜裡2時多,患者的胸痛並無緩解,醫生判斷,老先生的病情危重,如不立即開展手術治療,隨時面臨死亡的危險。

“因為醫護人員在凌晨的時候體力相對較差,原本打算到第二天早上進行手術,但是這個時候我們覺得不能再等了,就跟患者家屬進行溝通,也請血液科的同事緊急向血站協調血液製品。”

聯合心臟外科中心賀必輝副主任告訴記者,醫院同事已經在第一時間為吳老先生排除了感染新冠肺炎的可能性,聯合心臟外科中心隨即也以最快的速度完善術前準備,並做好嚴格的抗感染防護。當做好準備工作後,賀必輝帶領手術團隊立刻開始手術。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救心”不停歇 10小时拆除心上“炸弹”

正常人的升主動脈內徑要小於3.5cm,而吳老先生的升主動脈內徑已擴張到超過5cm,開胸後發現其心包腔中大量積液,如果未及時手術,後果將不堪設想。所幸,從11日凌晨2時59分到中午12時54分,手術團隊歷經10小時的“浴血奮戰”後,順利拆除患者心上的“炸彈”,解除致命危險。患者術後被轉入ICU進行監護治療。

汕头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救心”不停歇 10小时拆除心上“炸弹”

“賀副主任,急診又接收了一位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才剛下手術檯,手術檯的團隊又接到求助。“走,我們趕緊去看看”,才走出手術室的賀必輝副主任又立即趕往急診……

這段時間,全國上下一心抗擊疫魔,汕大醫學院附一院聯合心臟外科中心也時刻準備著,僅在2月11日到24日期間,醫院就救治了7名急性主動脈夾層患者,“救心”行動從未停歇。

汕大醫學院附一院專家提醒市民,一般來說,急性主動脈夾層在天氣寒冷的日子易高發,天冷的時候一定要注意保暖,保障每天有足夠的睡眠,情緒上不要有過大的波動,另外,高血壓患者應注意把血壓控制在正常範圍,降低風險。任何人一旦出現胸痛要立刻就醫,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通訊員】 顏曉丹 鄭俊斯

專家簡介

賀必輝

汕大醫學院附一院聯合心臟外科中心副主任,從事心臟外科臨床工作15年,擅長先天性心臟病、瓣膜病、冠心病的治療,參與手術5000餘例,在微創、腔鏡手術方面頗有心得。在核心刊物及重要刊物發表論文10餘篇,並參與多部書籍的編寫。目前參加多項國家級、省級、市級科研課題。

【作者】 宋芾

【來源】 南方報業傳媒集團南方+客戶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