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前言

「剛進艙時所有人都提醒我們加強防護,儘量不要跟患者過多接觸,可有時忍不住想傾聽他們……」「有患者主動提醒『不要靠近我』,有患者主動跟你說『你不要緊張』,有患者竟主動幫我們測量其他患者的體溫」……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濱州市人民醫院的呼吸治療師吳萌萌從2月9日隨山東第八批援鄂醫療隊支援武漢。她說,患者對生命的熱愛和樂觀,最令她感動。


有時忍不住想傾聽他們……慢慢走近他們成為朋友,突然我就喜歡上這些患者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我們到武漢接管了漢陽國博方艙醫院,這裡共960張床位,我們首批進駐接管了其中的480張床,剩下床位由四川隊負責。<strong>我首先想告訴大家—個好信息:我們方艙截至目前已治癒出院150名患者,大量兩次核酸陰性患者正在等待CT檢查。然而,在這些冰冷數字背後,令我記憶最深刻的卻是人心的溫暖。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記得剛進艙時,所有人都在提醒我們加強防護,儘量不要跟方艙裡的患者過多的接觸,可「醫者父母心」,有時候我忍不住想去傾聽他們,慢慢便走近了他們,成為了朋友,也慢慢地知道了他們的故事……我接管的病區461名患者,我每天會收到他們成前上萬句「感謝」和「囑託」,有的患者會主動提醒你,「不要靠近我」;有的患者會主動跟你交流「告訴你不要緊張」;還有的患者竟然主動負責幫我們測量其他患者的體溫……他們都不是普通的患者,他們是方艙裡的「小蜜蜂」,最可愛的「志願者」!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在漢陽的這段日子,我才慢慢地真正明白了鍾南山院士「武漢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犧牲」這句話的含義。當他們知道自己有可能成為傳染源、傳播者,他們選擇了停下腳步,選擇了把自己全部封閉在一座城市裡,沒有理由,不留後路。此刻,他們就是國家的英雄。這些我們援助的對象,是我們堅強又可愛的武漢人民。有時候,我真的有一種是他們在幫助我們的「錯覺」,他們給你的感覺就是,他們一點都不懼怕病毒……突然地,我就喜歡上了這些患者,是他們給我上了生動的一課又一課,讓我明白了「堅強」的終極意義。


她在極度悲傷後的第七個清晨微笑著走出病房……她對我說,「等我病好了,幫我聯繫一下,我想捐獻血漿」


方艙的許多患者需要專業呼吸治療師的指導和幫助。一開始,我們通過建立護患溝通群、電視播放、廣播的方式,號召大家一起做呼吸操,但收效甚微。

大部分患者覺得可有可無,不想鍛鍊。我們篩選了8名錶現為<strong>咳嗽無力、喘憋的肺功能異常的患者,耐心宣教,讓他們抱著試試的心態跟我們早晚一起鍛鍊,經過3天呼吸操康復,8名患者喘憋的症狀明顯減輕,大家口口相傳,如今每天早晚8點都會有很多人跟我們做呼吸操,整齊劃一的動作儼然成為方艙的風景線。而每個清晨,方艙活動區都有一位阿姨賣力地帶著大家做「八段錦」和呼吸操,人們都叫她老段,她是第—批方艙住院的患者。許多人並不知道段阿姨所經歷的一切——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段阿姨的丈夫和弟弟都死於新冠病毒肺炎,她和她的兒子也是新冠病毒的受害者,兒子現在還在隔離期……那時,段阿姨哭了整整兩天兩夜,聲音哭啞了,曾一度失去活下去的勇氣。我們對段阿姨的遭遇十分同情,於是專門為她成立心理治療小組,每天給她講述不同人的康復之路,我們的護士還為段阿姨的床旁放滿疊好的千紙鶴,讓她時時刻刻能看到「希望」。不僅如此,我們還發動方艙內的其他患者來陪伴她,以「同病相憐」的心態去鼓勵她。為了讓段阿姨重拾勇氣,也考慮到她比較年長,比較負責任,我們決定讓她來當他們艙的組長,也許有了這份責任,這份擔當,她就有了生活的勇氣。


就這樣,段阿姨每天都在忙碌中度過,為自己的艙員領藥、發藥、照顧年紀較小的患者起居、處理艙員之間的矛盾……她在極度悲傷後的第七個清晨微笑著走出了病房,來到護士站,她對我說了一句話,「小吳大夫,真高興見到你」我先是一愣,隨後問她,「你沒事吧,老段?」她說,「都過去了,人要往前看」……

從此,老段就像變了一個人,每次都幫我們發飯,發藥,帶領大家做呼吸操,我們也經常尋求她的幫助,她總是充滿活力,樂此不疲。每次有查咽拭子或者CT的機會,老段總是說,「讓云云吧,她和我一起來的該她了」「把機會給劉x吧,他著急轉出去」,她總是把機會讓給別人,自己卻樂在其中。有時候,我問段阿姨,「你還傷心麼?」她總說,「沒什麼比活著更重要。」


今天早上,我正在篩查CT結果,段阿姨來到護士站找到我,「小吳大夫,能不能等我病好了,幫我聯繫一下,我想捐獻血漿,聽說,康復者的血漿能救很多人。對不對?」聽到段阿姨的話,所有人的眼眶都紅了。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他說,「我想看看你們所有人的臉,好知道我們以後要報答誰」……那一刻,我們感覺特別溫暖


在方艙醫院,我們的日常工作即使簡單,但需要花費比平常多幾倍的時間和精力。「汪洋,等會準備發藥,把每個艙的志願者召集起來,排隊」「汪洋,新來了5個患者,你負責帶他們熟悉環境」「汪洋,讓你統計的家庭住址呢?」「汪洋,你在哪?」「汪洋,來分診臺」……每天,當我聽到這些指令時都會有一種錯覺:<strong>他是我們的同事,支援醫療隊中的一員,他是醫生,和我們一樣的角色。其實,他是一位確診新冠病毒肺炎的患者,是一個年僅28歲的年輕小夥。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那天,正當我們忙得一籌莫展時,這個陽光大男孩走了進來,他自報家門,「我叫汪洋,汪洋大海的汪洋,有事您說話?」雖然感激,但一開始我們並不認為他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實質性的幫助。接下來的日子裡,事實證明我們確實被「幸運女神」眷顧了,<strong>他是我們的「救星」——發藥時患者太多,秩序難以把控,汪洋交代每一位艙主錯開時間拿藥,既避免了人員擁擠又節省了時間;又來了一批物資,我們不方便搬運,汪洋召集志願者們一起搬運,物資整整齊齊地放在一個地方;帶領志願者們一起詢問病人家庭住址,反覆核對無誤後交給我們;安撫患者、分配床位、建立護患共同群,定時報告;等分配任務,監督患者用藥和不良情緒……他為我們做了太多太多……久而久之,我們的患者汪洋,竟然成了我們離不開的工作夥伴。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有一次,我問汪洋,「你有什麼願望?」他說,「我想看看你們所有人的臉,好知道我們以後要報答誰」……那一刻,我們感覺特別溫暖。我對他說,「汪洋你知道麼?你特像我們山東人,重情重義,賊爺們。」


通過我的這些親身經歷,最後我想告訴大家:方艙,是一個充滿愛和關懷的集體。這些患者是我們的戰友,是我們的的兄弟姐妹!春已來,冬雪消,春林盛,萬物生。我們希望等疫情過去,春暖花開的時候,能夠跟患者一起摘下口罩,熱情擁抱!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醫在方艙5|吳萌萌:他說,想看看你們的臉,好知道以後要報答誰

吳萌萌

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附屬濱州市人民醫院重症醫學科呼吸治療師,中國康復醫學會呼吸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殘疾人醫學會神經康復專業委員會委員。發表核心期刊3篇。


* 羅氏製藥心繫方艙,與您共克時艱




本文完

採寫編輯:冬雪凝;今日頭條排版:大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