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为什么秦朝的“军功爵”制度在汉之后销声匿迹?

芜湖小吃平生君


秦王朝这个制度的适用范围是作为统治贵族的“国人”,而不包括被统治者的奴隶“黎民”。

而秦始皇开疆拓土,已经基本上将“国人”派到长城蒙恬领导的军队或者南越赵佗领导的军队里面去了,秦王朝的国都实际上是由失去权力庇护的“黎民”守护,而秦始皇又不像周公旦那样通过儒教的运转将“黎民”转化为“儒”,反而实施了“焚(道)书坑儒(教)”,结果在南越军队反叛后,社会的主体人群已经变成了“黎民”,原来身为贵族的“百姓”老秦人种群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被统称为“黎民百姓”。

汉王朝的一代雄主汉武帝由此而实施了历史上著名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际上就是平民立国的理念,提拔了卫青、霍去病这些出身低贱的武儒成为国之栋梁,封侯的将领此起彼伏,这种平民的“武儒术”比贵族的“军功爵制”更彻底,效果也立竿见影,确立了一代强汉,产生了历史上有名的格言,“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河东来


军功爵制的出现,在历史当中可是具有划时代的意义,秦国是推行军功爵制最彻底的国家。可以说,秦能统一六国,军功爵制的出现功不可没。

可令人疑惑的是,在汉朝之后,军功爵制却逐渐销声匿迹了。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军功爵制度虽然在汉朝的时候依然存在,但已经有些名存实亡的意思了。

一、而究其原因,最为主要的是因为汉朝和秦朝有着截然不同的时代背景和社会背景,换句话说在汉代已经是没有军功爵制适合生存的土壤

1、中国古代,出台的制度都是在为统治者服务,军功爵制也是如此。

秦朝的时候,统治者为了解决世卿世禄制度带来的弊端,消除老牌贵族对政治的影响,所以严格贯彻执行军功爵制,即使是皇帝的孩子,骨肉至亲,在没有功劳的情况下也不能享受荣华富贵。

即:“人主之子也,骨肉之亲也,犹不能恃无功之尊,无劳之奉,而守金玉之重也。”

到了汉朝,君主在分封的时候优先考虑和自己关系密切的人。到了后来,刘邦为了照顾家族,巩固自身的刘氏统治,直接立了白马之盟,表示只有身为刘氏后代才有资格被封侯。

这时候,军功爵制度不但不能给其提供帮助,反倒有可能干预统治者的决策。

在这种情况下,军功爵制自然逐渐消亡。

2、从领土方面来说,两个朝代也有着很大的区别。

秦朝的时候,秦始皇荡平六国,他可以随意封赏。这时候用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来形容非常的恰当。

到了汉朝的时候,虽然皇帝名义上统领整个国家,但是那些老牌贵族的利益他是无论如何都不敢触动的。

换句话说,他可以拿来作为赏赐的封地数量是非常少的。

如果严格执行军功爵制度的话,即使把全天下的地都拿来分封,他都没有办法满足所有的士兵,更何况他能直接支配的面积远比大家想象的要少。

也就是说,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汉时期压根就没有了军功爵制可以实施的土壤。因:“今军吏计功 ,以天下不足遍封”。

3、文官地位的提升,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军功爵制度。

军功爵制度下,想要提升官职,需要有着足够的军功。

对于武将来说,想要斩杀敌人或许不难,但是对于出谋划策,而不亲身作战的谋士来说,这项政策就有些不友好了。

汉高祖刘邦很高明,他清晰地认识到了文官的重要性。他表示,要是没有萧何下达指令,武将根本就不可能胜利。

在没有功劳的情况下分封文官,其实也是对军功爵制度的一种破坏。

二、军功爵制度本身也具有一些劣根性虽然可以大幅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但是自身同样存在严重的弊病,最为主要的一个弊端就是它太过于野蛮,充满野性,不具备人文主义光环。

军功爵制也算是商鞅变法中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

《史记》记载:“秦用卫鞅计,制爵二十等,以战获首级者计而受爵。是以秦人每战胜,老弱妇人皆死。”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军功爵制可以极大的调动人们积极性,将按劳分配这件事情做到了极致。

好处很明显,但弊端也是有的。

1、残忍

因为军功爵制度的存在,士兵们开始变得逐利。

在每场战争结束之后,大家会发现战败方的老幼妇孺全部都被屠杀殆尽。

因为在士兵眼中,这些没有战斗能力的人也代表着军功。当士兵们被利益冲昏了头脑的时候,他们脑海当中存在的东西只有杀戮,会将人伦礼法全部都被抛之脑后,最终导致为了争夺首级而自相残杀的事情频频发生。

到了西汉的时候,董仲舒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之后的朝代当中,儒家在思想领域也是占据着主流的地位。

儒学崇尚的是热爱,因此信奉儒学的人内心对偏于野蛮的军功爵制度非常排斥。可以说,儒学的发展史,也是军功爵制度的灭亡史。想要判断一个制度是否消亡,看的不是统治者将他革除,而是看人民是否对其排斥。2、连坐

有句话说得好,叫做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军功爵制度可以给予人们很多特权,但在享受这些特权的同时,他们也有可能随时被降罪。

军功爵制度规定:“其战也,五人来簿为伍,一人羽而轻其四人,能人得一首则复。”

这句话什么意思呢?意思是在作战的时候,会将五个人组成小组,一个小组当中若是有人死亡,那么其他四个人都要接受惩罚,除非剩下的几个人都杀死敌军,否则他们无法被免罪。

要知道,古代战争当中伤亡率是非常可怕的,想要保证小组当中没有人死去非常难。

如果被降罪,惩罚虽然不会立即执行,但是身上背着罪名战斗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需要绞尽脑汁去思考到底如何将敌人置于死地,以此来免除自己的罪行。

而由于残忍和连坐这两个特点,甚至导致百姓对这个制度恨的程度更占上风。3、对君主也不利

如果军功爵制度的核心只是坑害百姓,君主不会受到影响,那么这项制度或许也不会那么快消亡,可问题在于这项制度不仅会影响百姓,还会影响君主的统治。

在实行军功爵制度之后,想要给人定罪实在是太简单了。正因如此,很多将领都担心皇帝有可能会因为曾经的过失将他们杀死。为此,他们在被逼无奈之下也会铤而走险,一起商讨谋反的相关事宜。

如果说一项制度同时让百姓和君主不高兴,那么这项制度真的就没有任何存在的意义了。

4、爵位泛滥

规定爵位可以买卖,应该是压死军功爵制度的最后一根稻草。

在爵位可以通过击杀敌人获取的时候,爵位虽然有膨胀的趋势,但依然被控制在一个可以接受的范围当中,可是在规定爵位可以买卖之后,即:“今募天下入粟县官,得以拜爵,得以除罪”,爵位已经有泛滥的趋势了。虽然低级爵位几乎享受不到什么俸禄,但是基本都享有一个特权,那就是免除徭役,正因如此,汉武帝时期征兵的难度是非常大的。

在这种情况下,汉武帝只能提高购买爵位的价格,降低爵位能享受到的特权。

而从这时候开始,军功爵制度也逐渐变得无人问津。

总结

综上所述,总的来讲军功爵制度之所以消失,是因为它不适应时代,在弊端越来越突出的时候也没有人站出来加以改进,这使得它只好泯灭于历史长河之中,军功爵制度的消亡其实也再次印证了世界上从来没有最好的制度,只有最适合的制度这句话。


夏目历史君


两方面原因。

①、汉朝中后期阶级固化,军功爵成为维护阶级固化的工具,失去了它本该有的意义。

秦朝设立军功爵制度的初衷,是为了反对贵族世袭,打破阶级固化问题,让老百姓有上升渠道,刺激庶民打仗、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避免贵族子弟吃闲饭,堕落为废柴。

西汉建立之前,刘邦团队都是小人物,都想往上爬,所以军功爵在当时也是有意义的。

但是随着西汉的建立,刘邦大封功臣,社会稳定后,军功爵制度就变味了。

当时的既得利益集团不想让老百姓进入统治阶层,就把二十级军功爵制划分为侯爵、卿爵、大夫爵、士爵四大等级,人为的在爵级晋升上设置障碍。

也就是说,秦朝的军功爵,只要老百姓有本事,封到彻侯都是可以的。但汉朝的军功爵就不行。汉朝的老百姓,不管立下多大的功劳,撑死了也就只能封到“公乘”,官员撑死了也就只能封到“大庶长”。爵位被严重固化了。(这也是为什么汉朝会产生士族的原因之一)


而开国功臣的子嗣生下来就是侯爷,皇帝的儿子生下来就是王爷,并且两汉还分封了大量的王子侯、外戚侯、恩泽侯,到最后特么的连太监都能封侯爵。如此不公平,这让老百姓对军功爵的态度就从积极争取变成了漠视无所谓。

用当时官员的话说——民得爵不喜,夺爵亦不惧。(封爵不稀罕,剥夺了也无所谓)


②、军功爵的含金量贬值,封爵制度在实际上已经崩塌。

秦朝的军功爵制度有两个特点,一是获爵难度大,二是待遇十分高。

关于难度大这一点,王翦(灭楚的那位)就曾经发过牢骚,嫌朝廷对武将太刻薄,战功卓著也不能封侯。

当时很多大将,比如长平之战后,负责攻邯郸的王陵,他当时的爵位就仅仅只是军功爵的第八级“五大夫”。

这就相当于,一个军长,军衔只是少校,朝廷对军衔提升控制的很严格,想升一级军衔太难了,不是说随随便便砍二十个人头就能升到顶的。

待遇方面就拿级别最低的四等“士爵”来说。

最低一级的公士(就是兵马俑中不穿铠甲的弩兵)都可以分到一百亩田、三十步见方的宅基地一块。另外还可以留一个儿子在家里帮忙干农活。

比公士高三级的不更(战车上负责手持长兵器作战的人),可以分到三百亩田、三块三十步见方的宅基地。并且还可以免除更役。

再往上的爵位,可以享受当官的权利;拿爵位赎罪、减刑甚至是免刑的权利等等。奖励可以说是非常丰厚。

而这些权利在汉朝,却都打了折扣。

西汉初期,刘邦还承认对获得八级以下爵位者的应有待遇,但之后,随着非军功赐爵及卖爵的盛行,军功爵就贬值了。

刘邦建国之初,一口气封了一百多个侯,瞬间侯爵泛滥。而侯爵可以世袭,并且侯爷的儿子还能恩封,再多捞一个侯爵,于是侯爵慢慢就变得不值钱了。

当侯爵变成“白菜价”后,之后的皇帝索性就自我放飞了,开始滥封爵位。比如文景武三朝就有赐爵高达数十次的记录,有时候皇帝过个生日就封一大堆爵位,并且朝廷还准许民间交易五大夫以下的爵位。于是这就导致所有的爵位就都不值钱了。

特别是既得利益者搞出“民爵八级制”后,朝廷只保障列侯、关内侯的特权,而与广大人民的利益相关的“民爵八级”就成了虚封。也就是只有封号,什么权利都没有。

这啥权利都没有,老百姓对这个徒有虚名的制度,还能有兴趣?


到了东汉中期,规矩又变了,朝廷规定:立军功者除封列侯、关内侯外,只升军职,不再授予爵位。

朝廷把军功和爵位脱钩了,这个制度也就更徒有虚名了。

所以到了建安二十年,曹操干脆就废除了军功爵制度。之后再立军功者,除了封关内侯和列侯外,只升官,不再赏爵位。

总的来说,秦朝的军功爵制与之搭配的是一整套完整的耕战体系,每一级爵位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田宅、土地、仆役、出行方式、礼仪等等待遇,等级界限分明。而汉朝在爵位封赏上则不同于秦朝。汉朝取消了与爵位挂钩的田宅等与之匹配的实物封赏,并且还滥封,使得爵位没有意义,变成了空头名号。

最后,强调一个知识点。秦国的受爵制度并非只限于军功,种的粮食多,或者生产的物资多也可以获得爵位,这个制度即使在和平时期也能发挥作用。军功爵的消失,并非是因为后来的王朝不打仗了。


Mer86


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可以说是一个开创性的制度。这个制度让秦国在那时候从诸侯国中脱颖而出,最终灭掉六国,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由此可见,这一制度,是被证明十分有效的制度,是能够调动士兵积极性,增强军队战斗力的制度,是能够打胜仗的制度。

可是,为什么这项好制度,在秦朝结束的时候就截止了呢?汉朝为什么没有延续这项制度呢?要知道,汉朝当时虽然重新统一了全国,但是在和匈奴的作战中,屡战屡败。而且刘邦还被匈奴围困在白登山七天七夜。后来,吕后还受到冒顿单于的侮辱,当时吕后还只能忍气吞声,低声下气求情。而整个汉文帝、汉景帝时期,都不敢与匈奴硬碰。到汉武帝时期,虽然多次和匈奴打仗,也取得了不少胜利。但是,这主要是靠卫青、霍去病、李广等名将的个人战斗力和带兵能力,而不是靠制度取胜。当将军的作战能力带兵能力不行的时候(比如李广利),与匈奴的作战,就败多胜少了。

如果汉朝能够一直延续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那么肯定就不存在打不赢匈奴的问题。汉朝为什么不继续沿用秦朝这项制度呢?

我认为,最根本的原因,是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到汉朝的时候,就失去生存的土壤了。为什么这么说呢?

秦朝在实施军功奖励制度的时候,首先是经过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的。这个改革,就是把当时秦朝奴隶主贵族的土地给没收回来,按照在打仗过程中将士所获得的军功,重新进行分配。

不过,土地是有限的,就算重新进行了分配,也有分配完的时候。分配完了,如果又有人新建军功,就没有土地可以分配了。

当然了,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还有一部分军队出去打仗是打了败仗的。打了败仗的军队,他们的土地肯定就会退出来,交回给国家。另外,秦朝因为不断在对外作战,因此会获得更多的新土地。这些新土地,都可以用来进行奖励。

在整个秦朝灭六国的过程中,秦国的国土面积增加了数倍。那些将士们,就算立了再多的军功,都是足够分配的。

(刘邦剧照)

秦朝建国以后,在短短的十几年时间里,这个军功奖励制度还一直延续着。根本的原因,是那时候秦朝还一直在向外扩张土地。比如他们追击匈奴,他们南征百越,都能获得更多新的土地。

不过汉朝建立以后,情况则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汉高祖刘邦在分封功臣的时候,一下子就把全国的土地给分光了。当时还发生了一个小插曲,正分封着,功臣们已经在议论纷纷,觉得分到自己的时候,肯定已经没有土地了。

在这种情况下,张良给刘邦出了一个主意,他让刘邦把他最痛恨的人雍齿给分封了。功臣们看见连雍齿都分封了,因此就不那么着急了。

刘邦虽然分封了功臣后,又遇到了一个问题,他的子孙们没有可分封的了。刘邦为了让他的子孙们有土地可分,同时又担心功臣们危害他的江山,所以开始打击异姓诸侯王。七个异姓诸侯王先后被他拔除,他因此获得了大片的土地。

但是,子孙在不断地生出来。一旦封赏下去了,后出生的子孙,就没有可分封的了。还有,吕后想分封她吕家的人,也没有可分的。于是,我们看见历史上,又出现了一轮新的皇室之间的争斗倾轧。

(吕后剧照)

后来,朝中大臣们,以及刘姓宗室们,又把吕家的势力打下去,把分封给吕家的土地夺了回来。除此以外,汉初获得分封的那些功臣们的后代,皇帝又以他们犯各种错误为理由,除掉他们的藩国,夺回他们的土地。

所以我们可以看出,那时候最大的特点,就是没有多余的土地。

在这种情况下,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是没办法继续实施的。唯一的办法,只有发动新的战争。但是,一来当时国力贫弱,打不赢这个仗。二来没地方可打。要打,也只能去打匈奴。匈奴的土地那么糟糕,谁要呢?

这样一来,秦朝的那套军功奖励制度,就无法调动将士们的积极性,这个制度也就没办法实施了。

不过,虽然秦朝的军功奖励制度,在汉朝的时候已经没有办法实施了,但是秦朝所订立的那些爵位,很多在汉朝的时候还在沿用。比如汉朝的“关内侯”,就是从秦朝延续过来的。


张生全精彩历史


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社会文明也不断进步,历史选择了淘汰“军功爵”制度。

一、秦国在商鞅变法后,实施“军功爵”制度,按割取敌人的人头多少,来计功受爵。虽然,鼓励了杀敌求胜,最终也灭亡了六国,但在六国民众看来,未免手段太残忍和残暴。

二、秦国被农民起义推翻后,鉴于秦朝统治者的残暴,而采取薄赋减徭,与民休息,安民富民的政策。在机构架构上,虽然汉承秦制,但对军功爵制,却进行了变更。

即在汉朝内部战争中如平定叛乱,不实行军功爵制度;但对外国的战争如匈奴等,则实行军功爵制度,按杀敌多少,封侯记功。汉武帝时的飞将军李广,就是因为杀敌太少,总达不到封侯的标准,而史传:李广难封。

上图:汉武帝

但对外国如匈奴等,也不是绝对的杀人头,只要投降,就决不再杀害俘虏,反而是优待俘虏,把他们安置的比汉人都好。当时就遭到汉朝民众及官吏的反对,但汉武帝为彰显大汉帝国的荣耀,依然故我。从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来分析,很可能受到了儒家思想“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四海之内,皆是王臣。”的影响,要“怀柔远人”。

上图:卫青、霍去病伐匈奴

三、到魏晋时期,虽然农民起义,军阀混战,外敌入寇,战乱连连,但无论对内还是对外战争,都已经不再实行军功爵制度。而是以战胜敌人,擒获或杀死敌军将领为记功的尺度。军功爵制度自然而然地就给废除掉了。

其主要原因,大概是:1、人口锐减,兵源、务农人员不足,需要补充兵源和农民等。2、受到儒家仁道思想的影响,文明程度提高。3、组织管理包括军队管理粗放,不便于实行军功爵制度。

四、隋唐及以后历朝,也都没有再实行军功爵制度。这些个朝代正是儒家文化思想大传播时期,所以,应该是儒家文化思想起到了决定作用。

五、人类随着社会的发展,文明程度也在不断提高,由野蛮——文明,这是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所以,即使是战争,军功爵制度必然被淘汰,战争也必然会发展为以平息战争、战乱,严惩敌军将帅为目的的阶段。

从儒家的文化传统观点来分析,社会和战争会按照:仁爱——残暴——仁道的规律发展。


南宫外史


对于这个问题我比较感兴趣,仔细分析后这是我的观点。

秦朝的20级军功爵位制是很先进的他通过奖励军功,鼓励杀敌,来提升爵位,获得物质奖励,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它的奖惩标准,以战场中获得的敌人首级为士兵晋升标准,这个措施在战场上提升了士兵的战斗力,但也提升了士兵的杀戮,有的士兵冒杀降兵,有的士兵冒杀老百姓,有的士兵已经杀戮出了心理障碍。以至于后期无仗可打的时候,这些人都成了国家的麻烦,比如秦始皇长子扶苏,率领三十万大军镇守北方,竟然在一纸假诏书命令就自杀了;南方赵佗率领五十玩大军镇守南方,竟然坐视帝国奔溃而无动于衷;章邯率领中央军20万竟然在各诸侯国不断起义中消耗殆尽。这些都说明的

秦朝的士兵在不断的战斗只能已经麻木了,已经产生了大量的厌战心理,士兵大都心理严重扭曲,将军们甚至对战略谋划丢失的一成不剩,对中央集权盲目崇拜到极致,对国家已经没有一丝忠诚而言了。

<strong>

从军事角度看,秦朝的军队严重依赖军功爵位制,从上到下一层一层严格管理,不敢有一点逾越,否则就是及其残忍的处罚,这样的军队是没有思想的僵尸军队,再强大也只能打顺风仗,遇到大的挫折只有失败的下场。秦朝的军队严重依赖军事技术的进步,在吕不韦的先进思想管理,秦朝的武器制作精良,制作工序复杂,竟然可以制造大量的弩来装备部队,当攻城时,万箭齐发,当的是十分壮观,但精良的武器也有后续的麻烦,首先保养比较费事,其次当制作体系受到破坏时,在制作就变的不可能了,所以一个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只有普及到全社会、全体民众之中才能形成生产力,才能在以后不被丢失。

从民生角度看,一个身经百战的部队,会诞生许多辉煌的战绩,也会诞生许多优秀的将领,许多身经百战的士兵,可是战争结束后,这些将领和士兵该怎么融入社会呢?没有处理好这个问题,就会对统治产生很大的麻烦。还有就是后续的优秀将领和优秀士兵的培养该怎么做呢,这很重要?秦朝就是典型的例子,秦始皇在灭了六国后,自认为已经天下无敌了,忘记了还有六国残余诸侯都在暗中等待时机反抗,马放南山、融毁兵器、大兴土木,忘记了继续肃清各地残余,忘记了把改革进行到底,忘记了培养优秀接班人,优秀将领,其实秦朝的灭亡在秦始皇时期就种下了因,他的死只是促发了这个过程。而且我认为,当时,秦朝灭亡的时候,三大军团其实都是些新兵蛋子没有什么战斗力量的,就拿扶苏、章邯、赵佗来看都是些什么人啊,却被派来坐镇一方,管理一大兵团,而一些老将领却销声匿迹了,这些新的将领没见过什么风雨,不败才有鬼,看看他们当时的反应,太搞笑了,扶苏自杀了,赵佗自立了,章邯被义军三年打的忘风而降,这在历史上都是仅有的,秦始皇后期用人无能啊,哎无语了!这样的将领不是叛逆,就是愚蠢,内部还有李斯、赵高两奸臣,不亡国有鬼,神仙也救不了。

从制度来看,秦朝的制度是很先进的,商鞅变法的成功可以看的见,只是在民间制度还没有普及开来,没有把变法在全国铺展开来,没有把反对的贵族阶层彻底清除掉。还有吕不韦改革先进管理经验,没有从高层融入民间,没有在制作业发展中普及开来。以至于后世都没制造出像秦朝那样强大的弩阵。总之,没有在民间普及的知识技术就是耍流氓。


迷之路砥砺前行


战国中期,秦国商鞅变法,其中军事方面的变革为: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这就是秦汉军功爵制度的发端。

二十级爵:1 公士、2 上造、3 簪袅、4 不更、5 大夫、6 官大夫7 公大夫(汉七大夫)、8 公乘、9 五大夫、10左庶长、 11 右庶长、12 左更、13中更、14 右更、15 少上造(少良造)、16 大良造(大上造)、17 驷车庶长、18 大庶长、19 内侯(汉关内侯)、20 彻侯(通侯,汉武帝后称列侯)。


每级爵位,对应有相应的俸禄、田地、宅地、及仆人。秦法规定:凡秦军士兵,不论出身,一律照其所立军功的大小,接受赏赐。秦宗室未立军功者,同样不得拥有爵位,不得列入宗族的簿籍。

所以秦国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使得秦军作战勇猛,所向无敌,秦军得以横行天下,一统六国。秦军被称为虎狼之师。

具体制度上,商鞅变法规定:秦军士兵只要斩获敌人“甲士”(披甲勇士,一般为军中精锐前锋)一个首级,即可获一级爵位(公士)、得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斩杀的首级越多,即可以连续晋升,爵位越高,证据是敌人首级。

但是实际情况中,秦军士兵所能获得的实际爵位,越往上越难:秦“中劳律”规定,一伍军士五人,战斗中没有违法其他军律,且无人战死,所获得的的首级才能记功。若有人战死,必须多斩获首级以抵消。如果四人战死,剩余一人必须斩首五级,才可以记功,所以非常困难。

而百将以上将领,战争中不可以亲自斩首,必须是所率士兵在战争中获胜,实际计数还要除去战争中所杀的和逃跑的,计斩首三十级以上,才能晋爵一级。

将军级将领,晋爵更为苛刻:所率军队获胜,野战中获首级二千以上,围城破城后获八千以上,才能晋爵一级。

以上计数,均不得冒领、抢夺他人战功,否则取消战功,严重者剥夺爵位,罚为奴隶。

所以,秦军军功爵制度严密,赏罚分明,普通士兵只要作战勇猛,可以获封并逐步晋升爵位。法令公平,使得秦军战斗力空前高涨,在物质及荣誉的刺激下,秦军“捐甲徒裼以趋敌,左挈人头,右挟生虏。”终于统一天下。


但是秦一并六国后,大规模的作战基本没有了,主要是北击匈奴及南征百越,而这几处不多的战争,不是防守为主,就是作战不顺,使得秦军士卒以军功晋升的机会大大减少。虽然秦一直执行此 制度,但是影响力不再如同之前灭六国时那么深远。

同时,秦制军功爵的重点是封授土地,即名田制。在处于关中的时期,秦国授田及计功程序比较容易贯彻。但是在疆域大大扩展后,事务繁琐,并有巨量原六国百姓加入此项制度中,封授制度一但摊开,管理混乱,也造成实施不畅的事实。

秦末大乱,各路新老诸侯连年交战,更加不可能贯彻执行军功爵制度,直到刘邦击败项羽,初步稳定局势后,才重新恢复军功爵制度。

但是汉初封爵,因为汉军立功者数量众多,汉朝统治者又封赏太滥,王爵不算,仅仅二十级爵中最高的彻侯一爵,就封赏上百位,同时对这些顶级军功爵位者赐予大量土地,使得汉初形成了新兴军功地主阶层。对于这一新兴阶层而言,固化自身利益,并将家族权益传授下去,才是最主要的意愿。


所以,虽然军功爵制度在汉时一直没有完全废黜,但是与秦军功爵制搭配的完整的耕战奖惩制度,及与之相对应的田宅、土地、仆役、出行方式、礼仪等相比,汉军功爵制度基本上中下级爵位就是个荣誉性质,与田宅土地俸禄等脱钩。

汉还并大量封赏爵位,文帝、景帝、武帝动不动就全民赐爵,三朝赐爵数高达几十次,并允许民间买卖五大夫以下爵位,即纳粟授爵制度,使得汉低级爵位泛滥而不值一文。人人皆为爵而又人人皆不为爵,爵位本身的价值就下降了。

汉朝军功爵制度,只是保证了高等级爵位的权益,彻侯(列侯)、关内侯成为为数极少的这个制度的获利者。

汉初制:非军功不侯、非侯不为相,一直到汉武帝时,才被公孙弘打破先例。

自关内侯一下,汉朝廷再细分爵位制度为:卿、大夫、士,三等,而卿爵也基本与大夫混而为一。庶民爵位最多到士爵之顶的公乘,普通官员最多到大庶长,并且没有与之对应的物质利益。

所以军功爵虽然一直存在于汉制度之下,但是对于人们的吸引力已经大大降低,至多不过是个聊胜于无的炫耀名头罢了。

至东汉,朝廷举行察举制、征辟制、募兵制,军功爵彻底失去了原有的意义,空有名号、无封邑、无田地、也无俸禄,完全的“虚封”。没有了外部诱惑,也就没有人刻意去追求,自然而然,军功爵制度就消亡在了历史长河中。


伯虎42


军功爵位制是为了奖励军功而创设的,也称之为赐爵制。秦国商鞅变法时,颁布法令“有功者,各以率受上爵”的法令,建立了“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的等级赐爵制度。

秦国的军功爵制度延续到统一的秦朝以后,并为以后汉朝所继承和发展。直到曹操在建安二十年爵制改革时所建立的六等新爵位制度,彻底代替了二十级军功制。从此盛极一时的军功爵制,彻底退出了历史舞台。

“置名号侯爵十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皆金印紫绶,又置关内外侯爵十六级,铜印龟纽墨绶。五大夫十五级,铜印环钮,亦墨绶,皆不食租,与旧列候关内候凡六等。”

要准确的了解、认清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结合当时的历史环境,了解这个军功爵制的产生和发展。

军功爵制的四次变化

从商鞅变法确立的军功爵制在秦汉时期曾盛极一时,至东汉末年历经571年(秦孝公六年至建安二十年)。在这漫长的过程中,军功爵制总共有过四次较大的调整。

首先,商鞅变法建立的军功爵制是十八级,其中没有彻侯、关内侯和驷车庶长,而在一级公士一下,还有一级小夫爵;

其次, 在秦君称王以后,才增设列候、伦候之爵位,十八级军功爵制才发展成为二十级军功爵制。

其三,汉初继承秦制,但因有改革。汉初所建立的二十级军功爵制,在名称上与秦代并不完全相同。将伦候定名为关内候,把客卿,正卿定名为左庶长、右庶长,增加了驷车庶长,而取消了公士以下的小夫爵。不仅如此,汉朝还把二十级军功爵制分为四大等级,打破了秦时的军功爵制:允许士兵立功以后,也可以逐级上升,而无阻碍的获得侯级爵位。这限制了超越等级的晋升,汉初规定无彻侯爵位者不得任宰相,就是受等级限制的证明。从这时开始军功爵制已经开始慢慢走向没落了。

其四,文景二帝时期,又从二十级军功爵制中划出“民爵八级制”,规定庶民和小吏得爵累计不得超过八级公乘,超过者必须转让个兄弟子侄。这一规定,保证了既得利益集团的地位稳定,使得一般的庶民和小吏不可能获得高爵位而进入特权阶层。而到了汉边中期以后,爵位刘变成了徒有虚名的称号。

那么为什么在战国至历史舞台上,曾起过积极、进步作用的军功爵制度,为什么会一步步的衰落,甚至到了东汉末年曹操掌权时会被废除?原因何在?小编认为是以下三点决定的:

其一、军功爵制逐渐变质,由反对贵族世袭制,演变为世袭贵族制

军功爵制是在反对西周五等爵制的背景下而建立的一种新的爵位制度。西周五等爵制是贵族世袭制度。侯、伯、公、子、男都是大小不同的世袭贵族,即公子之子世袭为公,候子之子世袭为候,其下以此类推。是与“世卿世禄”制相符而行的爵禄世袭制度,在此制度之下,士、农、工、商四民的地位也是世袭不变的。秦朝军功爵制的建立,打破了世袭不变的社会地位。庶民只要立有军功就可以逐级获得爵位,乃至封侯。这就极大的鼓舞了人民斗争的积极性,所以军功爵制在秦统一六国的战争和汉初的统一战争中,都发挥过积极作用。

一些既得利益集团,不想让庶民进入统治阶层,遂把二十级军功爵制划分为侯爵、卿爵、大夫爵、士爵四大等级。为爵级晋升设置障碍,以后又从军功爵中划出“民爵八级”,使庶民、小吏得爵不得超过八级,并消除了八级一下爵位的应得利益,使之成为徒有虚名的荣誉头衔。

从本质上来看,军功爵制也演变成了与周五等爵相同的世袭。由进步变为腐朽。这一点在《置后律》中披露了一部分:

疾死置后者,彻侯后子为彻侯,其毋适(嫡)子,以孺子、良人子。关内候后子为关内候,卿公子为公乘,五大夫后子为公大夫,公乘后子为官大夫,公大夫后子为大夫,官大夫后子为不更,大夫后子为簪衷,不更后子为上造,簪衷后子为公士,其毋适子,以下妻子,偏妻子。

纵观《后置书》规定的继承制度,其实只是对列候和关内候的后子有实质利益,而卿级以下的后子,得到的只是公乘以下的荣誉头衔,说明军功爵世袭的规定,只保证了列候、关内侯的特权,而与光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毫无关系,它的废除是历史的必然。

其二、军功爵制度贬值,由待遇封侯到虚封,导致军功爵制失去原有的价值。

军功爵制建立之初,对各级爵位获得者的奖赏都很丰富:1、即使获得极低的爵位,也可以当官为吏及有乞庶子的权力;2、可以获得以爵赎罪、减刑、免刑的待遇;3、可以以爵位换的亲人解除奴隶身份;4、可以因爵位高低不同,出差时享受“爵食之”(按爵位进食)的待遇;5、可以按爵位等级不同获得不同的田地;6、获得七级公大夫以上爵位,就可以有封邑食租的权力;7、获得六级官大夫一下仍享有“复除”(免除要劳役)的优待。

直到西汉时期,刘邦还承认对获得八级一下爵位者 的应有待遇。

其七大夫以上,皆令食邑,非七大夫一下,皆复其身及户,勿事。

但是随着非军功赐爵及卖爵的盛行,军功爵制就趋于轻滥而逐渐贬值,特别是“赐民爵八级制”出现以后,公乘以下八级爵位就成为“虚封”。至东汉中期以后,汉政府对者除封列候,管内候外,都只升军职,不在授予爵位,这说明军功爵制的内涵已经被掏空,他面临的后果自然是被废除。

管子曰:“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物,在逆民心。”

其三、军功爵制除侯爵外失去了经济基础,变成空壳,难以继续存在。

如果说井田制是五等爵制的经济基础的话,名田制就是军功爵制的经济基础。所谓名田制,即商鞅变法所建立的授田制,也包括军功爵制的赐田制。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

这说明军功爵制与名田制是同时颁布而并行的。商鞅改国有制为土地长期占有制,改井田制百步为亩为二百四十步为亩,规定得爵赐田:“能得爵首一者。赏爵一级。益田一顷。益宅九亩。”按此规定,每得一次爵位,就在原来占有田宅的基础上,再增加(益)田一顷,宅基地9亩。大概这就是秦代所实施的制度。

但刘邦统一全国前的战使占领区不断变动,今天占领的底盘,明天就可以失守。因此不可能授予立功者土地和封邑。直到汉五年,刘邦统一全国,才在诏书中宣布,“且法以有功劳行田宅”。即按军功大小赐予田宅,从出土的《张家山汉墓竹简》中的《二年律令》可窥见一般。

宅之大方步。彻侯受五百宅,关内侯九十五宅,成为大庶长九十宅,驷车庶长八十八宅,大上造八十六宅,少上造八十四宅,右更八十二宅,中更八十宅,左更七十八宅,右庶长七十六宅,左庶长七十四宅,五大夫二十五宅,公乘二十宅,公大夫九宅,官大夫七宅,大夫五宅,不更四宅,簪袅三宅,上造二宅,公士一宅半,公卒、士五(伍)、庶人一宅,司寇、隐官半宅。欲为户者,许之。

虽然汉政府对所有的得爵者都是有关照的。不过,它与秦时的赐田制还是有所区别的。秦时是得一次爵位就增赐一次田宅,使得爵位制和赐田宅制合二为一,密不可分。而汉时则是算总账,以汉五年为限,在已得爵位的基础上,一次赐予田宅,这就培养出一批大、中、小军功主和大量自耕农,此后就再不见得爵者有赐田宅的事例。

这就在客观上破坏了军功爵制和名田制并行的关系。本来土地长期占有下的赐田制,就容易演变为土地私有制,而这种一次赐田又不再有赐夺的规定,就更易于演变为土地私有制。

而随着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必然出现土地兼并。所以文景二帝以后,直至东汉不断出现土地兼并高潮。特别是东汉时期随着田庄经济的发展,大量土地集中于田庄中,军功爵制于土地已无任何关系,爵位也全成为空壳。


历史系老阿姨


准确的说,“军功爵”制度在秦朝后期就已经开始没落,走向消亡的边缘了。

“军功爵”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在春秋时期,各诸侯国受西周“分封制”的影响,在选拔人才和分封赏赐方面使用的是“世卿世禄”方式。这种方式以家族传承、亲疏贵贱为选拔核心,很少考虑人才本身能力,这样一来就导致国家选拔机制欠缺公平,选拔出来的人才也良莠不齐,不仅对平民百姓有损害,对国家本身也有很大影响。军无战心,兵无胜欲,岂能有所作为?


战国初期,这一情形发生了历史性的转折。魏国变法家吴起提出“食有劳而禄有功”的选拔任用方式,“军功爵”制度始现雏形。后来法家的另一大代表人物商鞅在秦国将“军功爵”制完善并发扬光大。在秦国,不管你是王公贵族还是平民百姓,只要能够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可以获得升迁和赏赐土地财物,其程度按敌军首级为标准,杀的敌人多,杀的敌人官儿大,获得的奖励就越丰厚;另外商鞅还取消了王公贵族的世袭制度,如果这些人在战场上寸功未立,就无法继续承袭自己父辈的爵位官职,和平民没有两样。


“军功爵”制度的鼎盛和消亡

“军功爵”制度的创立,对秦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在土地、财物的刺激下,秦国的士兵在战场上无不奋勇杀敌、以一当百,最终横扫六国,创立大秦帝国。然而商鞅“军功爵”制度却侵犯了秦国旧贵族的本身利益,导致商鞅最终死于秦国内乱之中,不过商鞅的“军功爵”制度却未随商鞅消亡,而是发扬光大,并一直使用到了秦朝灭亡。

到了秦朝后期的时候,秦始皇敏锐的发现,“军功爵”制度已经不适合于这个全新的大一统国家,战国时期因为有六国的存在,“军功爵”制可以为国家提供大量能征善战的将士,但如今天下一统,需要用更好的方式来代替专为战争而生的“军功爵”制。只可惜这位伟大的帝王还没有来得及去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自己却先行离世。

汉朝往后,随着大一统王朝的不断发展,儒家思想的鼎盛,颇为血腥冷酷的“军功爵”制已经不符合社会需求,并且“察举制”等选拔方式的诞生也对“军功爵”制的地位发起了挑战,最终湮灭于历史长河之中,随着大秦帝国长眠于过往云烟!


与狼共舞的历史和旅行


这个问题我觉得应该要详细说一下,我们知道秦国之所以能够统一六国跟秦朝设立的“军爵制度”紧密相连。随着时间的发展,强大的“军爵制度”也逐渐被汉朝所接受,汉朝在之前秦朝的基础之上逐步完善了军爵制度,这也是汉朝军力强大的一大原因。

独特的秦“军功制度”

随着时间的发展,几乎每一个国家都希望拥有一支所向无敌的强大军队,自古以来,人们从科技、制度、甚至社会风气等角度都分析过这些因素是否会对军队战斗力产生一系列的影响,比如唐朝以武立国,相当重视军队的建设,除此之外唐朝民间习武之风非常盛行,即使是普通人家都学习过一定的武艺,更不用说了富贵人家的家丁了,宋朝重文轻武,结果就是一直被周围少数民族政权所压制,甚至被女真人灭掉国家,也算一项耻辱了。

但人们忘了军功爵制度也有着极大的影响。 国以功授官予爵,此谓以盛知谋,以盛勇战。以盛勇战,以盛知谋,其国必无敌。

军功爵制度在当时产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从本质上说,这与个人利益是直接挂钩的。秦朝二十级军功爵与他的授田制完美结合,最低的爵位公士,赏赐岁俸约五十石,田一顷,宅一处和仆人一个。除此之外,金钱更是少不了,这可是步入贵族的绝佳机会啊,这一下子就激起了秦人的热血。

汉朝建立之后,匈奴人是汉朝边疆得巨大隐患,为了打败匈奴人就需要战士全身心投入其中

汉朝在秦国军功制度的基础之上更加完善,这也为后来汉朝养精蓄锐并最终击败匈奴人打下了良好基础,有次可说军功制度功不可没,总体来说这是激发将士殊死战斗的一部分原因。

为什么后来的王朝逐渐取消了军爵制度了呢

我个人觉得有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社会时常发生着进化,唐朝注重军力的发展并设立“节度使”一职,节度使有这很大的权利,甚至可以自由掌控并指挥军队,“安史之乱”爆发的一大原因就是节度使权利过于巨大。

时间到了宋朝,宋朝统治者吸取了唐朝的教训重文轻武,这时候就更不可能实行军功制度了,连狄青这样的英雄在朝廷上都地位十分地下,更不用说其他士兵了,他们常年被那些士大夫踩在脚下不当人。

在这之后几乎没有朝代实行军功制度了。

个人觉得还有别的原因,那就是之后的王朝更加注重士兵的训练并建立了一套相当完善且可行的制度,就算不给予田地房宅,也能够凭借自己所积累的战功也能封侯拜相。

再者,继续实行秦国的君爵制度就意味着会出现分封的问题,这一问题其实一直困扰着许多朝代的帝王们,秦朝时期土地可以向外扩张,因此人人奋勇战斗,但是之后的朝代领土面积几乎不会发生什么变化,给外族人分封土地也是当朝皇帝不愿看到的,再说了,土地分来分去不够了怎么办,这也是一个问题,因此秦时期的军爵制度也注定随着历史长河逐渐消亡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