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蝶顎神經節刺激術,皮層受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獲益最佳

在缺血性卒中的急性期,再灌注治療無疑是最有效的治療方案。然而,在臨床實際中,總有一些患者無法進行再灌注治療:錯過了時間窗、合併了禁忌證、醫院無法開展再灌注治療等等……對於這部分患者,有無更好的治療方案?

期於美國洛杉磯召開的美國卒中協會2020年國際卒中會議上,兩項口頭報告結果,為我們帶來了一個簡便有效的方法:蝶顎神經節刺激術。


“蝶顎神經節(SPG)刺激治療的方法是,將一個牙籤大小的電極插入口腔上顎的一個小孔中,並將其放置在非常靠近SPG的位置。SPG發出神經支配通往大腦的血管。中風患者血凝塊沒有得到清除的情況下,刺激該神經節,能夠使血管擴張並增強流向大腦的側支血流。”兩項研究的作者之一、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戴維·格芬醫學院Jeffrey L. Saver博士介紹道。


蝶顎神經節刺激術,皮層受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獲益最佳

(圖中紅圈處:蝶顎神經節。圖源網絡)

這並不是一項新的技術了,去年關於它的研究ImpACT-24B結果曾發表在《柳葉刀》雜誌上:(柳葉刀:治療腦梗死新方法——“電一電”!);但當時的結論表明,雖然該項技術安全性可嘉,但收效還需進一步探究,而受益人群也需進一步明確。

而此次會議上的兩項口頭報告對ImpACT-24B研究結果和此項刺激術進行了進一步探索,得出了一些令人振奮的新結論。

蝶顎神經節刺激術,皮層受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獲益最佳


1

皮層受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獲益最佳

位於腦最外層的皮層,在意識中起著重要作用。皮層被認為最有可能從卒中後側支血流增加中獲益。

一項研究分析了ImpACT-24B試驗中520名皮層血流低的患者的結果。這些患者由於錯過時間窗、就診地無法開展再灌注治療等原因,未接受再灌注治療。在這項臨床試驗中,244人接受了SPG刺激,276人接受假刺激。SPG刺激均在中風症狀開始後8-24小時開始。

對這部分患者三個月功能預後的分析顯示,每1000名接受SPG刺激治療的患者中:

  • 146名功能障礙將得到緩解;
  • 76名將達到功能獨立(能夠走路並照顧自己的基本需求)。
蝶顎神經節刺激術,皮層受累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獲益最佳

這項研究的主要作者、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血管神經病學教授Fausto Ordonez對此表示:

“對於不適合再灌注治療的患者,將來我們可能有其他選擇。這是個好消息,因為在過去20年中,中風治療在重新開放血管、恢復血供方面確實取得了進步;但對於那些不適合接受標準治療的患者,我們的治療方法卻還很落後。”

2

改良的SPG刺激術更為方便易行

另一項研究分析了50名前循環缺血性卒中患者應用SPG刺激術後,症狀的改善和早期生理效應,對ImpACT-24B的神經刺激技術進行了一定優化:

  • 在CT掃描引導下植入刺激電極;這個過程完成僅需數分鐘(中位時間4分鐘);
  • 由於SPG還發出神經支配面部和淚道通過監測面部刺痛感或淚液產生可以確定患者刺激量是否適當。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評估了50名前循環缺血性卒中患者的SPG刺激技術的改善和早期生理效應。這些患者由於症狀較輕、或錯過時間窗等原因未開展再灌注治療。

研究人員發現:

  • 在SPG刺激期間(治療5天的第二天進行測試),流向大腦和頭部的血液平均增加了44%;
  • 在刺激過程中,肌力下降較為明顯的手臂的握力增加了26%,捏力增加了42%;
  • 治療7天后,接受SPG刺激的患者的康復情況(改善的總神經功能缺損評分)明顯優於先前其他治療研究的對照組;
  • 無論年齡,性別,中風的嚴重程度,發病到治療時間,或中風導致身體的哪一側肌力下降,益處都是顯而易見的。

“當中風發作後長達24小時開始治療時,SPG刺激可顯著增加腦血流量並改善患者的神經系統功能。它可能成為治療嚴重缺血性中風的潛在重要新療法。”同樣也是美國心臟協會中風系統治療顧問小組成員的Saver博士說。

由於兩項研究均無患者接受過再灌注治療,因此尚不清楚SPG刺激是否也能使接受這些治療的患者受益。

“目前,基於指南的中風治療旨在去除血凝塊以恢復血流;但我們研究表明,當阻塞血管的血凝塊未經處理時,SPG刺激術可被用於增強梗死灶周圍的側支血流。在將患者轉移到可以完成再灌注治療的醫院時,SPG刺激術還可能挽救一定程度的血供和腦組織。”Saver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