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汽车关闭发动机,在密封车里睡觉会窒息吗?

奔跑的小辉哥


作为公务车驾驶员,我可以很明确地告诉你,只要你的车不是在室内,就算开着发动机吹空调都没事,因为我们经常怠速大半天在车里睡觉


黑山老妖37625003


非常荣幸为你回答这个问题?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汽车关闭发动机之后,在密封的汽车里边完全可以睡觉!!!我经过实践之后来回答你的问题。

重点来了,我们可是两个人在车里睡觉哟!根本就没有憋和喘不上的感觉。

因为我是一个自驾游爱好者(今天如果要出去玩的话,我一定会拍很多自媒体,前两年我不会拍自媒体)

我经常出去穷游,穷游的意思就是自己开车,在车上吃,在车上住,连续住三天,第四天开个宾馆洗个澡。以下图片都是我在自驾游时候照的照片,各位参考一下。

我的车是改成床车了,每到一个地方,我会先把车停好,然后我就会埋锅造饭,吃完饭之后把后排座椅放倒,就是一个1米3×1米8的大床,然后把车窗户全部用遮阳罩挡住,车窗封闭严实后,然后躺在车里,开了一天车,躺下不到5分钟就进入梦乡,中途没有因为缺氧憋醒。

2018年春节我们去喀什游玩 (我自驾游不喜欢一个人,我喜欢带上老婆,一路上可以照顾我,给我递水递吃的,一路上还有人给你照相,还有人跟你说话,多好!)你想想看,我们两个人住在车里面,氧气怎么可能会吸光呢?2018年的春节,外面温度是零度,我们在车里边睡觉,早上起来车窗户上全是一层霜,是我们在车里呼出的热气,因天气冷,车内玻璃结霜。我们的车上有电热毯,有羽绒被,所以说睡在车里面非常暖和。

我把我汽车12V的电瓶80AH外加100AH副电瓶,通过逆变器转换成220V的市电,这样解决了手机充电,只要功率是1200瓦的家用电器都可以在车上用,我用500瓦的电饭锅做过米饭,用900瓦的电压力锅炖过羊肉,用1000瓦的开水壶烧过开水。我早上从露营地出发,边开车边逆变,第一步让老婆把开水烧好,灌到保温杯里,第2步做米饭,米饭做好之后,再炖羊肉,等跑上几百公里之后可以坐下来吃饭了。你完全不用担心在车里睡觉会因为缺氧而死亡。











明月清风侠1975


放心,不会窒息的,相信你看到过在车里睡觉而致死的,但是这些人都是在车辆没熄火的状态下且没开窗而发生意外的,下面具体给你分析!

车内空气够一个人呼吸一晚上

跑过大货车的朋友都明白,夏天夜晚睡觉会留点窗户缝,而冬季夜晚睡觉根本不会留缝,而窗户会彻底的关死,只要车子是熄火状态,两个成年大小伙子在里面睡一晚都一点问题都没有,若是开窗户睡,第二天容易成雪糕!春秋天不明显,但在冬季即便彻底把车窗全部关闭,还是会有各种小冷风飕飕的往车内灌,窒息?不存在的,别把汽车弄的像太空舱那么高端,太空舱做密闭何其艰难?无论高级、低级车都会有无数的透风的位置,所以在不要担心车内的氧气不够的问题了!也就是在车内睡觉,基本上不用担心会被窒息死。

车内睡觉发生意外的原因

在彻底关闭车窗的车内出现死亡的情况只有两点:高温、一氧化碳中毒,说白了就是大夏天在密闭的车内会热死;而不开窗在车内过夜一定要熄火、要熄火、要熄火,无论天气有多么冷,都要熄火,只要熄火车内就不会缺氧,而不熄火一氧化碳会抢占你的血红蛋白,即便氧气充足,一氧化碳还是能抢走血红蛋白,结果血红蛋白运载的不是氧气而是一氧化碳,人就失去了一切行动的能力,即便拉下车门这么容易的事,一氧化碳中毒的人也无力做到,所以在车内过夜可以紧闭所有车窗,但一定要先熄火,只要熄火就不会出问题!

注意事项

虽说车内空气够用,但为了预防意外,最好还是把车窗玻璃开一个小口,不要开大了,防止车外人员伸手进来顺走东西。其次,尽量选择一个空气流动大(有风)的地方,方便车内空气流动。

再次提醒:一定要熄火,熄火、熄火、熄火


木易ai生活


汽车熄火后在车内睡觉是否会窒息——取决于车内有多少人

  • 车内的空气容积

  • 空气中的氧含量

  • 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

解析这一问题需要从这三个方面着手,在不同区域答案会有差异(主要指海拔)。首先来计算一下车内的容积,以普通的紧凑级SUV为例,车身尺寸假设为4600*1850*1700,车内尺寸约为2800*1250*1110(平均值);内部的容积约为3.885立方米(m³),这一标准则为车内空气的体积。

空气中的主要成分为氮气和氧气,其中氮气占比78%,氧气占比约20.9%。也就是说1m³的空气中约有210升的氧气,车内容积则有约815.85升的氧气。人正常呼吸的吸气量约为500毫升,每分钟平均呼吸约为16次;那么一小时吸入的空气量则为0.5m³,理论上3.885m³的总容量足够呼吸7.77个小时,但这并不是标准值。


人的呼吸每一次吸入空气中的氧气并不会完全耗尽,吸入和呼出气体的成分比例大致如下。

  • 吸入空气氮气78%,氧气20.9%,二氧化碳0.03%,水蒸气0.07%。

  • 呼出空气氮气78%,氧气16.0%,二氧化碳4.2%,水蒸气1.1%。

由此可见氧气只消耗了4%,一小时吸入空气中的0.5m³空气氧含量也只是同比减少,所以理论上呼入与呼出气体的均衡可以保证非常长时间的睡眠,但这也不是标准答案。因为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出现了140倍的增长。

二氧化碳本身没有毒性,不过空气中的浓度过高也会带来严重的问题;在浓度超过1%时则会出现胸闷等感受,超过2%则会感觉到气短心悸或多梦,超过3%后则会出现昏沉乏力,之后随着浓度的持续增长会逐渐失去行动能力,最终会造成中枢麻痹导致缺氧性窒息而死亡。这是一个缓慢但是很难做出反应的过程。

人一小时呼出的气体中含有0.021m³二氧化碳,于是一个人一小时的呼气两则会让3.885立方米的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提升至2.131%,因为常压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占比仅仅为0.031%,所以在车内短时间的休息理论上也会造成各种不适。不过实际情况却是一个人在车内休息数小时似乎也没有明显的昏沉,原因不在于空气各分子占比的变化,而是汽车并不是完全密封。

车辆的车门缝隙,空调系统的内饰板,穿线管路的线束套等等位置,只要车辆外部有自然风则空气仍可以缓慢地与车内空气交换。这是在畅通位置停放车辆短时间修整不会出现问题的原因,如果车内人员过多则仍不能排除数小时即可出现二氧化碳中毒的可能性;很多车辆在满载时长途驾驶使用内循环,连续驾驶1~3小时会感觉昏沉并不是因为疲劳,而是车内二氧化碳浓度过高;此时开窗通风换气并不是冷风刺激了神经,而是新鲜空气中的氧气让大脑得到了“源动力”。

总结:户外自驾游在车内休息尽量选择空气流通较好的位置,车窗或天窗可以适当留出缝隙保证内外空气的交换。空气流动的强弱要以车内成员数量决定,同时也要考虑到海拔对空气氧含量的影响,比如在4000米的高原空气氧含量实际只有12.5%左右,计算则需要重新来一遍了。




天和Auto


现在汽车工艺水平越来越高,汽车的密封很好。我们在汽车里在窗玻璃都关严了的时候,车内气流是通过内循环和外循环两个按键来调节的。如果发动机启动者,而车门和窗都关着,产生的二氧化碳在车内浓度很高,会很危险,。当我们关闭发动机,也要适当打开车窗,再在车里睡觉,安全性就大多了。平时多注意,在车里睡觉时,感觉有点不舒服就得开窗透气。


大树遮阴


关闭发动机,在密封车里睡觉不会窒息

1,曾经有一个科学家做过一个实验:车辆在关闭所有车窗后,放进水里面很快就灌满了水,所以证明关闭车窗 车内仍然会有空气流动,并不会窒息。

2,经验:很多物流车的司机因为经常跑长途,会经常在密封车里面睡觉。

3,建议: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关闭发动机后可以驾驶位置的玻璃窗留丁点缝隙,右后车窗留丁点缝隙,便于对流。

切忌:打开发动机在车内睡觉,尾气中的一氧化碳容易进入车内导致中毒。


墨南003


网络上有多个关于在车里睡觉而死亡的报道,但是分析一下当时那台车所处的环境可以得知,大多是在密闭的空间(车库)发动机没关闭而造成的二氧化碳中毒而亡的,还有的就是夏日的在阳光下,儿童被锁在车内而被热死的,相信成人是不会在夏天的太阳底下停车睡觉的

如果在空旷的地方,车头迎风停下,打开空调外循环后关闭发动机,关闭车窗应该不会发生窒息而亡的情况,因为车子的空调进风口与外界是连通的,而在车子的尾部(后备箱处)有一个小窗户连通外界,你可以试验一下,在风大的时候把车头迎风停下关闭发动机后,感受一下是否室调出风口有微风出来,我去年在汽车之家自驾游论坛上看到一个北京的小女孩自己开着小波罗车去东北自驾游了几十天,大多数的时间都是睡在车里,有两次他忘记把车窗留缝隙了,第二天发游记的时候还特意提及了此事,不过我还是在这个论坛上看到有一夫妻俩开小车(三厢车)去西藏,在因为路上多次堵车,到安多符近已经半夜了,太困惓了,就找了个靠墙背风的地方睡车里了,也是没开窗,天亮后,女的下车洗刷后喊男人,那个男的就是嘴唇青紫,浑身无力几乎难以动弹,开车门后缓了好一会才好起来,我分析了一下,估计一是车子小加上背风停靠,外界的空气从空调入风口进来的很少,加上两个人耗氧要大的多,所以车内二氧化碳含量超标了,而那个女的可能一是耐受缺氧性耐力高,再者就是她的那边是临风的,多年前的国产车,车门密闭性不是很好。

我也经常自驾游的时候住在车里,但是我的车为了睡在车里特意加了雨眉,还买了四个窗纱,在车上睡觉的时候我会把车窗根据天气情况留着一定的缝隙,因为车内空间毕竟有限,人的呼吸会把车内的湿度搞的很大,开点车窗就要好的多,有蚊虫的时候可以装好窗纱。





好老头


说说自己的认知。

车的密封性是比较好的,但是在车尾有通气的百叶窗,用来平衡关车门时气压差。关闭发动机在车内睡觉虽不会窒息,但不开窗会感觉很闷。

即使开着发动机,如果不是在密闭车库内也不会有窒息的可能。

为了生命安全和健康,最好不要在车内长时间睡觉休息,如果需要最好关闭发动机,车窗开一点点透气。


铬阳极周辉


车里睡觉死亡是窒息还是缺氧?

很多时候,会遇到一些特殊情况,无法找到晚上休息的地方,唯一的办法是在车内将就一个晚上。遇到大冬天的,不开空调那肯定是非常冷的,开吧,又会担心会不会有安全隐患。毕竟现实中确实发生过很多次人员在车内睡觉不熄火最终死亡的悲剧。

车辆并不是完全封闭的,哪怕关闭门窗,依然会有空气的流通,所以,理论上来说,车内氧气会稀薄,但不会造成完全缺氧的状态。但是长时间处在氧气不充足的环境下,人同样是会很难受的。窗户紧闭,人一晚上会吸入大量氧气呼出二氧化碳,当氧气含量低于一定比例时,就是件非常非常危险的事情了,会造成缺氧窒息。所以,最好还是给车窗留一条缝隙,这个时候安全比舒适更重要,不要去考虑什么冷啊热啊,再说开点窗户透个气,人其实也会更舒服一些。

那我们得到的这些车内人员死亡的案例又是怎么回事呢?大部分情况下,都是因为车内人员贪图舒适开着空调,因为车辆怠速的时候会排放出很多的尾气,尾气散发不掉,又会进入车内,导致车内一氧化碳浓度上升,再加上氧气缺乏,就容易造成一氧化碳中毒的情况。

宝宝在车里睡觉

不管什么情况下,千万不要把宝宝独自留在车里睡觉,关闭空调的情况下,夏天车内高温也是非常危险的。

如果必须要在车里过夜,建议不要完全关闭车窗,留一点缝保持空气对流,这是非常必要的。就算冷一点,也没关系的,毕竟生命无价啊!


Ds乐


停车时门窗都关好后,车内空气是静止的,所以是非常危险的的一件事,车内氧气消耗完,人也就报废了。

还有更要命的是,冬季在车库里着车睡觉无疑也是加快缺氧的进程。人在缺氧环境下是不知不觉过去的,所以没有反应时间。千万不要这么做。

还有在行车过程中,如果一直用内循环也不是一个好的选择,车内空气长时间不跟车外空气流通也会缺氧,所以在长途旅行中应当主要以外循环为主,遇到外面空气确实污染严重时可短暂使用内循环。这是不管春夏秋冬那个季节都要这样做。感谢阅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