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1


搜索“疫情結束之後幹什麼”,你看到的最多答案一定是—— 吃火鍋,找許多人一起去吃火鍋,吃九宮格火鍋,吃海底撈火鍋。 吃烤肉,找朋友一起去吃烤肉,烤五花肉,烤和牛。 喝奶茶,喝咖啡,喝抹茶叉叉冰。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在千篇一律萬眾一心的答案裡,我看到一位武漢的朋友說,他想出門上上稱,家裡沒有稱。


2很多人做夢都在想,等到疫情結束那天,摘掉口罩去幹點兒啥。 比如李佳琦的信徒們,她們要好好塗一下口紅,上唇塗薔薇紅,下唇塗姨媽紅的那種。 被疫情耽誤的,春節、元宵節、情人節都沒能好好撒狗糧的那些人,他們要去見心愛的人,要擁抱、親吻,要為愛鼓掌。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患者和醫護人員說,他們要看見彼此不戴口罩的樣子。 作為上海第一批援鄂醫生,小年夜出發去武漢的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重症醫學科副主任鐘鳴說,自己想像平常那樣上一天班,像平常那樣過一個週末,然後重新體味一下過去沒有意識到的平常生活,是那麼的可貴,需要被珍惜。“我下次還要回來,我要脫掉口罩,自由地呼吸武漢的新鮮空氣”。 明明大家都在暢想,怎樣把口罩撕的粉碎,酣暢淋漓扔向天空中的樣子。 可是偏偏就有那麼一些人,把拳頭攥成哆啦A夢,十分實誠地寫下了他們的願望,等到不用戴口罩出門那天,他們一定要出門,買好多好多口罩。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3

有人想去看演唱會。

看毛不易,看張學友,或者只要是去看演唱會就行。

武漢第七醫院副主任醫師梁群,從2月8日開始,她幾乎每天都會在快手更新一條短視頻,記錄下醫院的物資情況,出院的病人,醫護人員的日常,也有了幾萬關注的粉絲。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前些天她發了條微博,說等到疫情結束,想聽一場蕭敬騰的演唱會,她記得上一次蕭敬騰來武漢開演唱會,是17年春天,也是下著雨。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蕭敬騰的粉絲說,等到疫情結束了,一定送梁醫生一張演唱會的門票。

也有網友問梁群,她的雙眼皮是不是做的。

他們都在等,等疫情結束了,吃一碗熱乾麵,看清你的雙眼皮,一起去聽蕭敬騰唱歌。

但是,有人覺得,憋等了——昨晚,快手就整了個蕭敬騰線上音樂會,幫梁醫生提前實現了願望,這可以說是一場在特殊時期的實驗演唱會。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我不粉蕭敬騰,也看了這場音樂會,畢竟在家閒著也是閒著。

不看線上音樂會,真不知道蕭敬騰真是個熱愛敲黑板的人er啊,知識點一定要劃得明明白白。

自打蕭敬騰知道在直播間,用戶每產生60個贊,快手將通過快手醫護人員關懷計劃捐出1元錢後,隔一會兒就提醒網友去點贊,“你們都會點贊嗎?雙擊、雙擊就可以點贊”。

看到有彈幕說,“聲音太小”,他會對著屏幕進一步垂詢,“是什麼聲音小,人聲小,還是伴奏聲小,還是整體聲音都小,你要講清楚”。

開場,他彈唱了一首《寂寞還是你》,歌選的太應景了,寂寞就是我,就是此時此刻的我啊。

後面唱了幾首 ,除了《善男信女》,我也無法說出名字的歌曲。彈幕區也無法提供幫助,畢竟無論他唱啥,彈幕區出現最多的都是“王妃”。

音樂會有兩次跟粉絲的連線,一次是跟一個13歲的賊有音樂天賦的東北小姑娘,第二次,是跟梁群醫生。

剛結束工作的梁醫生是戴著口罩上線的,她帶來了一線最新的消息,“情況在越變越好”。

蕭敬騰給梁群醫生和她身邊的醫護人員鞠了兩次躬,他說,“代表我所有能代表的朋友,謝謝你們,全世界的朋友都要謝謝你們”。

我看梁群醫生每天的更新,她拍男同事剃了光頭,說起醫生老公也去了病區,她有時要在鏡頭前控制下自己的哽咽,但從沒在發出來的視頻裡掉過眼淚。

但直播連線裡,我看見梁醫生哭了,她說她想聽蕭敬騰唱《保重》,蕭敬騰當然有奉上。

《保重》之後,蕭敬騰還唱了《城裡的月光》和《home》,也許他想說,用音樂照亮每一個還不能回家的人,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回家。

這場線上音樂會,一共收穫了2973萬個點贊,伴隨蕭敬騰的歌聲,快手醫護人員關懷計劃向醫護人員捐款50萬元。

4


每個人都說,疫情限制了許多的生活,其實疫情也開啟了許多個第一次打卡。比如我,第一次參加了線上音樂會。 相較於傳統的線下演唱會,我有以下幾點感受跟大家分享,畢竟閒著也是閒著。 首先,便宜啊,不僅是沒有門票負擔,也省了好多時間成本。我在北京住東四環,大部分我動心一下的演唱會,都在五棵松。想一下那個距離,我的心立刻就不動了。 其次,省事兒啊,去聽線下演唱會,不把自己最閃亮的行頭都捯飭上,感覺都對不起我家愛豆花那麼多錢配的燈光舞美,也不好意思蹦躂的特別歡。 但是線上音樂會,這個負擔就小了很多了。每一個沒洗頭沒洗臉的人,都可以在家也可以用最癲狂的姿態一起搖擺。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第三,我不粉蕭敬騰,但相信這一點對於他的粉絲比較重要—— 在線上音樂會,音樂是平權的,所有想看的人都有票,每個人都是看得清清楚楚的VIP席。在這個特殊時期,這場主打治癒性的線上音樂會,相信每個人都被平等地治癒了。 第四,在場上的藝人,也可以感覺沒那麼無聊。 在每一場人山人海的線下演唱會,愛豆都喊著,“讓我聽見你們的聲音好嗎”,但是他能聽見啥?在山東,“蕭敬騰,我愛你”;在上海,“蕭敬騰,我愛你”;在北京,“蕭敬騰,我愛你”。 任何一個不一樣的聲音,都被淹沒在山呼海嘯的我愛你裡 。但是線上音樂會就不一樣了,每一次互動都是有效的,現場的每個呼喊,蕭敬騰都可以看清楚。 第五,線上音樂會也許可以避免將藝人,和某種天氣現象聯繫起來。第六,線上音樂會,其實在讓音樂離音樂本身更近一點。 這麼多年,我感覺王力宏最大的一個負面新聞,就是去年夏天,被曝出他演唱會的投資方虧了很多錢。於是很多人得出他糊了的結論。 去年年底,宗馥莉解釋娃哈哈為什麼解除了王力宏20年代言合同的時候,特別坦然地說“因為他太老了”。 其實演唱會能否賺錢,是一個商業命題。與場地相關,與合作團隊相關,與中間層層運作環節相關。但演唱會是否賺錢,最後唯一的外化責任人,只有藝人自己。 而在線上音樂會,炫目的聲光電少一些,操勞的團隊少一些,藝人、聽眾,每個人都離音樂和彼此更近一點。 雖然疫情之下,發生了很多很多我們不願意接受、不願意面對的改變。卻也讓我們卸掉了某些不必要的儀式感 ,嘗試了一些全新的打開方式。 我知道在線教育不會在幾個月的時間內,成為主流的教育形式。但卻因為這個時間窗口的存在 ,讓在線教育可以小步快跑幾發。而在線教育的每一小步,都是教育平權的一大步。 我知道在疫情結束後,線上音樂會不會替代線下演唱會。一定有人喊,他們要去看線下的演唱會,但我就想在家不洗頭,多看幾場線上音樂會。


5等到疫情結束,有人想去重逢,想接回自己寄養的貓,也有人迫不及待地要分手。 有人想離開武漢,有人想立刻回到武漢。 有人想去全世界看看,有人只想買好奶茶和小吃,躺在自己的沙發上看電影。 有人要轟轟烈烈,有人覺得能結束就好。 有人說健康就好,但有一個網友說,他想等疫情結束,堂堂正正地感一次冒,不帶危險的那種。 我翻那些“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嗎”帖子的時候,掉了眼淚。謝謝那些和我想的一樣的人,那些震天的吃火鍋的呼聲,讓我知道自己並不孤獨。 謝謝那些和我想的不一樣的人,那個在隔離中學會了坦然分離的人,那個說出“疫情結束就好”的人,那場不等待的線上音樂會,讓我們看到了生活的另一種可能性。 等到疫情結束,也許梁群醫生會想去感謝一位餐飲店的老闆。 她第一次知道,有這麼個人、這麼個餐館存在,是在2月20日,對方在送來的盒飯裡留了個條,說“對不住啊,這個餐,我們只能送到後天了”。


疫情結束之後想幹嘛?總有人跟你想的不一樣


從疫情開始以來,這家餐館免費向5家醫院,提供了7000份盒飯,成本價格近30萬,他們還為捐贈口罩和護目鏡花費了60萬。 人員的雙倍工資,房租沒有免租,飛漲的菜價,支持不下去的老闆不得不說一句,對不住啊。 那家運營著“畫碟川菜”的公司叫柏年豐,那個老闆叫熊飛。 梁群在那天的視頻裡,特意念出了他們的名字,她說,“第一次念出你們的名字,不是因為後天就吃不到了,是真的太忙了,今天才知道是誰捐助了這些盒飯”。 我的朋友邱天說,等到春暖花開時,她要帶她的女兒珞珞回到珞珈山,告訴她這是見證了苦難與光明的城。 等到疫情結束那天,我也要去武漢。我要去那家叫畫碟川菜的館子吃飯,吃完聽一首《保重》,感謝那段路上,一站一站為那些醫護人員、為這座城,加過油的人。


貪財好色的花兒街致力於為大家帶來更有價值的閱讀。原創轉載請註明來源花兒街參考(zaraghost)、作者,侵權必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