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為什麼所有人都跟你說別吃太飽?

想免費系統的學習中醫,私信回覆:中醫,即可加入靠譜中醫學習會

美食當前自然胃口不淺,忍不住多吃幾口。幾口又幾口,最後飯吃完了,菜也吃光了,肚皮更是撐破了!


雖說“民以食為天”,但這種過飽的飲食習慣會對身體產生嚴重的影響。


一、胃主腐熟水谷


《素問•玉版》記載:“人之所受氣者,谷也;谷之所注者,胃也;胃者,水谷氣血之海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氣,即胃既受納又吸收水谷。


水谷入口經食管容於胃中,胃便對這些水谷起到腐熟作用,對它們進行初步消化,形成肉糜,進而吸收精華。飽食意味著水谷過多地攝入容於胃中,降低了胃對這些水谷的腐熟速度,收納得多但吸收得少。久而久之,這種堆積性飽食的不良習慣便會削弱了“胃主腐熟水谷”的作用。


為什麼所有人都跟你說別吃太飽?


二、吃撐了胃很傷


吃得過飽所帶來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腸道負擔加重,消化不良。因為人體胃黏膜上皮細胞壽命較短,每2~3天就應修復一次。如果胃始終處於一個飽脹狀態,胃黏膜就難以得到修復的機會。


另外,吃得過飽胃會大量分泌胃液,更易破壞胃黏膜,出現消化不良的症狀。長期以往,就會出現各種胃疾病。


三、什麼?吃太飽易老年痴呆


有關專家發現,大約有30%~40%的老年痴呆病人,在青壯年時期都有長期飽食的習慣。


因為吃得過飽,胃腸需要更多的動力去消化食物,導致更多的血液積聚到胃腸道,而大腦的血液供應會相對不足,這就使腦細胞正常生理代謝受到影響,導致大腦早衰,容易患老年痴呆。


為什麼所有人都跟你說別吃太飽?


四、吃撐了就想睡


同樣,吃飽後血都跑到胃去“工作”了,血對腦的供應不足,人的腦信號就會產生一種疲勞感。


此外,過多的食物進入消化系統會降低其他器官的功能,激素會被釋放出來分解碳水化合物,血糖含量將達到高峰,但接著會大幅下跌,使人產生睏意。這就是為什麼人吃飽了就想睡的原因。


五、吃撐了該如何是好


《本草便讀》記載:“佛手,專理氣快膈。”可見,佛手柑衝開水飲用,消腹脹效果極佳。另外金桔煎湯、泡茶飲也可消腹脹。


《滇南本草》中提及:山楂能消肉積滯、下氣。所以適當地食用山楂,可以減緩吃太多肉所導致的腸胃積滯。


肚子吃撐了更不應急於運動,應在原地,適當地在肚子和腹部加以按摩,促進腸胃蠕動、消化食物。


為什麼所有人都跟你說別吃太飽?


六、常吃七分飽,延年又益壽


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體會:某頓飯吃得似飽非飽,口欲未能盡解,但飯後沒有犯困,身體感覺輕鬆、輕快、矯健,有一份莫名的愉悅。這便是源自七分飽的身心快感。


七分飽,不只讓人享受到身輕如燕的幸福感,還附送健康與長壽。《黃帝內經》中便有“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故能形興神俱,而盡終其天年,度百歲而去”的養生提示。


美國得克薩斯州大學一位名為梅塞羅的教授,也曾分享過其研究發現:七分飽延緩了大多數與疾病有關的疾病的發生。上海交通大學的趙立平教授等人經過老鼠限食實驗發現:節制飲食可能通過形成更健康的菌群來促進宿主健康、延長壽命。


飢飽程度又如何估量呢?提供了一個可供參考的尺度:


“七分飽”時,胃裡還沒覺得滿,但對食物的熱情已有所下降,主動進食的速度也明顯變慢,但習慣性地還想多吃,可如果把食物撤走,換個話題,很快就會忘記吃東西。


“八分飽”時,胃裡感覺滿了,但再吃幾口也不痛苦;


“九分飽”時,還能勉強吃幾口,但每一口都是負擔,覺得胃裡已經脹滿;


“十分飽”時,就是一口都吃不下了,多吃一口都痛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