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唐太宗與魏徵的“三鏡”


“以銅為鏡(古代用銅鋳圓片磨製成鏡),以古為鏡,以人為鏡"是中國歷史傳承下來膾炙人口的名言,那麼,這三句名言出自於何人之口呢?

中國歷史進入公元643年,唐太宗"貞觀十七年"。這年正月,太宗的諫議大夫——魏徵因病逝世,終年64歲,太宗悲痛至極,臨朝嘆曰:"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古為鏡,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朕常保此三鏡,內防己過,今魏徵殂逝,遂亡一鏡。"引《隋唐嘉話》捲上。唐太宗並頒佈詔令,號召臣僚們以魏徵為榜樣,做到直言無隱。隨之太宗賦詩:"勁條逢霜催美質,臺星失位夭良臣,唯當掩泣雲臺上,空對餘形無復人。引《魏徵公諫錄》卷五。可見唐太宗對魏徵的哀思非同一般。

唐太宗敬重魏徵,並把魏徵作為一面鏡子是有緣由的。魏徵是一位政論家,與唐太宗安定天下,並幫助唐太宗的治理安邦國策,唐太宗重視他的才幹,在朝中是唯一心腹智囊人之一,並有"良史"之稱。

中國歷史進入公元627年(貞觀元年)時,29歲的李世民(因為死後廟號"太宗"諡曰"文皇帝",所以史書上通常稱'唐太宗,有時也叫做'文皇帝')精力旺盛,奮發有為,力挽狂瀾,採取各種手段獲得了皇位繼承權,皇權在握的李世民需要迅速安邦定國。·承秦者漢,承隋者唐,唐之得天下,類若如漢。面對隋末喪亂複雜的政治局勢,朝內大臣異論不一,而太宗採納的是魏徵的建議:"亂後易教,猶飢人易食也";"富強而喪敗,動之也,貧窮而安寧,靜之也;靜之則安,動之則亂,人皆知之"。制定了經濟上休養生息,撫民以靜的政策。政策的實施,很快國泰民安。

魏徵以隋亡於官吏起兵和農民起義為鑑,提醒唐太宗,皇帝是"居人上者,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並借喻舟與水,君與民的依存關係,指出:"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進而使唐太宗把治國和民存緊密聯繫,提出了"天子者,有道則人推而為主,無道則人棄而不用"的歷史名言。貞觀二年(628年)正月,唐太宗問魏徵:"什麼叫做明君?暗君?" 魏徵針對秦二世、梁武帝、隋煬帝"偏信",使佞人得志,誣告成風,國家陷入了衰敗危亡之境回答太宗:"皆聽則明,偏信則闇";"君明,臣易直,君昏,臣難真",太宗聽後"甚善其言"贊讚不絕口,他認為任何人的才智都是有限的,即使皇帝也不例外,"每事皆自決斷,雖則勞神苦刑,未能盡合於理"。

魏徵要求唐太宗居安思危,躬行儉約,以人為本,太宗欣然接受,指出"凡事皆需務本,國以人為本,人以食為本"《貞觀政要》卷八《務農》篇。

唐太宗是史稱”秦皇漢武,唐宗宋祖“其中的一位傑出政治家,他的英明在於能夠求諫納諫,兼聽後決斷,位居了二十三年皇帝,治國有方,其中魏徵犯顏直諫,陳諫二百餘事,使他"覽古今之事,察安危之機",汲取歷史上封建王朝治亂興亡的教訓,棄舊圖新,勵精圖治;以賢臣為鏡,任賢納諫,對照自己,君臣互動,相得益彰,共成政道 ,才出現了史稱中國歷史上太平盛世的"貞觀之治"。唐太宗一生政績的取得,如他所言"使我遂至於此,皆魏徵之力也"。唐代現實主義大詩人白居易說:"我有一言聞太宗,太宗常以人為鏡"。太宗雖死名言傳,千古歷史魅力在。

唐太宗與魏徵的“三鏡”

中國封建社會的皇宮修建的是那麼堅固,可皇朝總是岌岌可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