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杜重威为何要投降契丹人?

请严肃对待我的头像


后晋重臣杜重威包藏野心不满现状贪图更大的权力富贵,竟叛国背君、投降契丹,直接导致后晋被灭、国君石重贵亡国被俘,他为一己私欲甘愿成为叛国反君之逆臣,不忠不孝注定将永远遗臭万年,又一位被订在历史上的叛臣


小龙女5505


在我们历史上每一代的帝王,只要因为各种原因而不能继续的去管理政事,就会将他们的地位传承到下一代。在石敬瑭去世以后,他的侄子石重贵继承了这尊贵的皇位。因为他的父亲生父亲是当时皇帝的兄长。在很早以前唐庄宗部下带领了一支军队。他就是其中的一位。所以因为有这样的传统血脉,他就被石敬瑭收养为自己的儿子的。但是又因为他自己的亲生儿子早在几年前已经死掉了。所以才导致于他没有办法,只能立这个养子为新的皇帝。还给他封了一个很好听的称呼“晋出帝”。

石重贵虽然是皇帝。但是朝中的大权却由侍卫亲自指挥和掌控。当时他身边有一个尤勇有谋的大臣叫景延广。他虽然有很大的智慧,但是他却非常的自大,每做一件事情都好像忘记了自己的身份一样。目空一切,觉得自己很厉害。所以自从他掌权以来却改变了石敬唐对契丹的一贯政策。他不仅扣留那些外来的使臣,而且还伤害一些外族人员。抢夺他们的货物。他对契丹称孙不称臣。这样的一种形式却引起了契丹人非常的不满。所以身边的大臣好像闻到了一股火药味。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知道即将要发生一场巨大的战争。

这时候可能有人会问,既然知道要有一场战争,为什么没有人去阻止。可是话说回来,就是因为他们知道,所以才变本加厉,并不想阻止这场战争,反而还是想让他来得更快。这时候,景延广不但不做好斗争的准备,而且还口出狂言。大势宣扬自己的军中有很多士兵可以来跟他们抗衡,所以不需要提前做任何的准备打算。并且他还取笑别人是孙子,这让契丹的人更加的生气。本来他们只是有这个想法,还没有想要实行,就是因为景延广的这几句话,才真正的成为了这场战争的引导线。在接近几年的时间里,他们总是带兵侵犯中原地区。而后来的晋王朝内部却有不少野心家,也想趁乱夺取皇位做拥天下。

他们有一种唯恐天下不乱的心思。就比如石敬瑭的儿女亲家杨光远。原来晋国大将赵延寿。要不是因为有这几类人的出现,也不能平反最后的战争。所以在这和与契丹之间的战争中,幸亏有了他们的拼死奋战,才使得契丹的军队屡次受到挫败,最后挨不住了只得后退。由于后晋内部有一些人想要坐上王位。所以他们愿意用一切的办法来达成自己心中所想的目标。不惜出卖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一些重大事件的存在。才导致于最后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也可以说他们最后的结果也是他们自己先前的行为所造成的。

这样他们也怪不得别人,只能说是自己不检点。如果从一开始他们都没有这样的歪心思,那么这个国家还可以再往后延续几年。又过了几年之后,契丹再次发动对后晋的战争。这一次他们没有直接性的去抗衡,而是用了一些巧妙的办法。他指示自己的将军赵延寿去诈降。想让他送假的情报给帝王。谁知道这个帝王不辨真假,以为他们是真的想投降。就急于成功,就立刻下令派人统领大军北上去抗击。这次任命的将军是杜重威。杜重威此次出征是有一个个人的打算。他想效仿石敬瑭卖国求荣,自己想当皇帝,而不是为了帮助别人打天下。所以就以此次出征需要深入敌人的边境为借口。

必须要有强大的兵力才能保证此次出行的成功。其实他说这话的意思也就是想跟皇帝要一些更多的军队。石重贵没有办法,只好给他增添了几倍的兵力。还将所有的禁军都指挥到他的部队下。导致于整个京城,因为兵力的缺少,变得很空虚。杜重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到达了前线之后。他每天喝酒作乐,不议军事。只知道一味地向朝廷要求增加兵力和粮食。晋军兵多将广,实力远远地强于对方。但是又因为主帅没有任何的作为。导致于他们反被敌军拦截断粮,形势越来越严重。

但其实这就是杜重威真正想要做的事情。他就是想要自己带领的军队处于危险的境地,然后做出一种被别人要挟才导致投降的假象。他与自己的副帅商议让人派兵与契丹联系投降的事情。契丹的人虽然包围了晋军,但是因为他们毕竟人多势众,而且战斗力比较强,如果要是想获得全胜,也是没有必胜的把握。仔细想想如果硬干的话,对自己也是没有什么好处的。所以当他得知杜重威率军投降的消息之后,非常的开心。

立刻就跟他许愿说如果这件事成了之后就立他为皇帝。杜重威真正要的就是这个皇帝的头衔,所以这样做既满足了自己的私心,也可以让对方不用损失任何的兵力。所以他就放出消息彻底的投降于契丹。他的这种举动,虽然诸将中有很多不愿意跟随的人。但是在刀剑的威胁下,也只好跟着他一块投降。虽然这样做,但是心中很不满。所以当他们真的步入到敌军的部落之后,全军的人都哭了,真的是震撼了天地。

他们都哭并不是因为他们要服从于敌军。而是她们觉得很对不起自己的君王。更痛恨这个带领他们走向背叛的道路上的领导者。还有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可能再也回不到自己的家园。还有那些他们远离家乡的亲人可能再也见不到了。可是木已成舟,不管他们怎么抵抗也是没有办法。

契丹的人又得了这么多兵力,他们更加对中原虎视眈眈。他们本以为得到了整个军城的士兵就可以拿下整个城池。可是他们并没有想到,就是因为他们做的这么过分的事情,才激起了全城人民的反抗。他们聚集起来有数万人,到处打击契丹的军队。都为了有一个安宁的生活,不得不拿起刀棍为能有一个好的生活而反抗。他们这样做真的很让人心疼。所以说在那个时期最伟大的人其实是他们自己。


淮安文史


杜重威,又名杜威,五代十国时后晋大臣。

杜重威是后晋高祖石敬瑭妹夫,凭战功累迁,率部平定安重荣叛乱后,将所缴获钱财“悉归于己”,在镇守镇州期间,大肆捜刮民财。

晋少帝即位后,“与契丹绝好,契丹主连年伐晋。”杜重威为保存实力,坐视“一境生灵受屠戮”,也“未尝以一士一骑救之。”因畏敌如虎,多次“连表乞还亲师”,在未得批复时,他便率部仓皇逃离镇州。

朝廷无奈,顺水推舟任命他为邺都留守。朝廷官员将他私藏在镇州的“私粟十余万斛”登记入册,折合“绢数万匹以偿之。”杜重威由此衔恨。

946年秋,杜重威被任命为北面行营招讨使,至瀛州抗契丹,在滹沱河与契丹对峙。他按兵不动,见死不救,被敌军骑兵切断退路后,因“已有异志”且“粮道隔绝”,暗中遣人请求归降契丹。“契丹大悦,许以中国与重威为帝。”

杜重威“信以为然”,威逼将领们随他投降。于是,后晋十万人马随杜重威投降契丹。


2许云辉


当时晋军筹划北伐,石重贵让杜重威统领30万大军主持北伐之事,杜重威是石敬瑭的妹夫,在当时也是手握重兵的一方节度使,后晋大军抵达瀛州时突然遭遇契丹的大军,两军交战后晋的军队败下阵来,杜重威于是退兵到武强,并欲径向贝州(治清河,今河北清河西北)南撤。契丹大军追击晋军至中渡桥,两军隔水对阵,辽国皇帝耶律德光暗潜别将萧翰沿西山迂回晋军之后,断粮道及归路。这时候晋将王清率军入恒州夺桥开道,契丹军已不支,但杜重威却不派大军前去支援,致使王清所部皆战死。晋军错失了最佳的战机,于是逐渐陷入了被动,原来杜重威早有打算,他派人入契丹答应以率十万大军投降为筹码向契丹皇帝邀赏,耶律德光许诺杜重威如果投降将立他为晋国皇帝,使者回去将契丹皇帝的意思转答给了杜重威,杜重威的得知后大喜迫使手下将士投降,率十万之众投降了契丹。

杜重威投降之后后晋的军事力量基本被瓦解,契丹南下势如破竹很快就攻陷了后晋的都城俘虏了晋出帝,但是耶律德光并没有兑现立杜重威为皇帝的承诺,反而将杜重威军马全部充公,自此杜重威成了一只没有爪牙的丧家之犬,契丹人占据中原后不久引起了中原各地百姓的反抗,耶律德光自知契丹现在的实力不足以吞并中原王朝于是就引兵退回了契丹,后来在返回契丹的路上病死。

契丹人走后,后晋大将刘知远获得了军人的支持,建立了后汉政权。杜重威被契丹人抛弃后又投降了刘知远,刘知远将他的心腹捕杀殆尽,任命他为后汉的太傅。后来在刘知远死前他嘱咐自己的手下将杜重威诱捕杀死,,尸体被丢弃在市集,当时的人们痛恨杜重威卖国求荣纷纷前来践踏他的尸体,不一会将杜重威的尸体踩为粉末。


御前带刀侍卫


杜重威,论起辈分,那可是石重贵的姑父。对于自己的姑父,石重贵是相当倚重的。即使他贪污腐败,压迫百姓,也都是宽厚待之,听之任之,并在契丹第三次南侵时,依然任命其为主将。

可不成想的就是,这位主将,并不满足于现状,包藏祸心。946年冬天,杜重威在梁汉璋战死后,接连败退,军心惶惶不安,他暗中派人投诚,契丹皇帝耶律德光自然是满心欢心,假意允诺其中原帝位,致使十万甲兵,一夜倒戈。是为“召集诸位将领,并将投降敌人的主意告诉他们,众将错愕,但因为杜重威已经叛变,也就是俯首听命,在降表上署名”,而在杜重威率军投降之后,后晋已然无反击之力,旋即都城被破,石重贵被俘 ,后晋灭亡。


歪嘴说历史


用今天的话讲,这家伙首先价值观就有问题,贪生怕死,贪图富贵。

论辈分,杜重威可是皇帝石重贵的姑父。尽管石重贵昏聩无能,当对杜重威还是相当倚重。尽管他贪污腐败,压迫百姓,也都宽厚待之,听之任之,并在契丹第三次南侵时,依然任命其为主将。从而埋下祸根。946年冬天,在梁汉璋战死后,接连败退,军心惶惶不安,于是暗中派人投诚。耶律德光假意许诺其中原帝位,最终造成十万甲兵一夜倒戈。最终背负千古骂名。



知行合一949


想和石敬塘一样,称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