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不少高校都有恩怨,一般是雙子星比較多,比如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天津大學和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因為這些高校,都是當地的紅人,資源給這個高校多一點,就會給那個高校少一點,所以這些雙子星高校都是死對頭。

不過今天咱們講一講,華中科技大學,同濟大學,這兩所高校相隔千里,但是現在確實大仇人。到底為何呢?一切都是和同濟醫科大學有關。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同濟,這個在德語裡面就是“德意志”,當然這個名字翻譯得非常好,也有救死扶傷的意思,同濟大學一間小就和醫學有不解之緣,同濟大學始於1907年德國醫生埃裡希寶隆在中德兩國政府和社會各界支持下創辦的同濟德文醫學堂,所以同濟大學和醫學淵源深厚。

1912年,同濟德文工學堂合稱同濟德文醫工學堂。1927年被列為國立同濟大學。1946年回遷上海以後,發展成為以理、工、醫、文、法五大學院著稱的綜合性大學。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後來全國院系調整中,同濟大學原有的文、法、醫、等優勢學科全部喪失。同時,同濟大學的土木建築學科因為其他高校學科的加入而成為全國第一。

最令同濟大學傷心的是,同濟大學開山的學科-醫學,被調往武漢,與武漢大學醫學院成立了中南同濟醫學院,後來改名為同濟醫科大學。

同濟醫科大學是衛生部直屬的醫學院,實力不錯。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到這個時候,其實同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還沒啥關係。

後來2000年左右,高校合併成為熱門,不少大學都在合併,當年的同濟大學也想把同濟醫科大學合併了。因為同濟醫科大學的血脈基本都是同濟大學來的,但是當時教育部不允許異地合併,所以這個事情就放下了,同濟大學後來合併了上海鐵道大學,上海鐵道大學醫學院成了同濟大學醫學院。

而遠在武漢的同濟醫科大學,當時合併面臨兩個抉擇: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

當時同濟大學師生想和武漢大學合併,畢竟武漢大學是綜合性大學,不過同濟大學一個要求:合併後的大學必須改名,這一點對於百年武漢大學來說不能接受。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最後同濟醫科大學和華中理工大學合併,組建華中科技大學。

當然這個時候,恩怨還沒到來,不過馬上就到來了。

同濟醫科大學併入華中科技大學後,名字叫: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

而後來的同濟大學搞醫學院,卻不能叫同濟醫學院,叫:同濟大學醫學院。

同濟大學有了醫學院,就想把自己的附屬醫院都掛上同濟的牌子,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就不願意了,這個時候,同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只有結下了恩怨。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同濟醫科大學(當時沒合併如華中科技大學),在1997年11月向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商標局(下稱商標局)申請了兩件“

同濟”商標的註冊,分別申請在第41類學校和第44類醫院等服務上使用,並分別於1999年1月和1999年3月獲准註冊。此後,“同濟醫科大學”將兩件“同濟”註冊商標專用權轉讓予同濟醫院。

2003年5月,同濟大學向商標局提出一批“同濟”商標的註冊申請,其中便包括第41類學校和第44類醫院等服務。但因為同濟醫院已在先註冊了“同濟”商標,同濟大學這兩件商標的申請最終未獲核准。

同濟大學,不能用同濟的名字,因此同濟大學大怒,把同濟醫院告上法庭。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同濟大學大怒,直接去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下稱商評委)提出爭議申請

同濟大學不服國家工商總局申訴結果,把同濟醫學院在北京告上法庭。

第二次上訴失敗,。同濟大學再次大怒,直接上訴到北京最高人民法院。

高級人民法院再審和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同濟大學從此以後,徹底恨死了華中科技大學,勢不兩立。

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和同濟大學相隔千里卻反目成仇,到底是什麼原因


這就是同濟大學和華中科技大學的恩怨。我想這個也是一個有趣的事情。目前掛著同濟醫院的都是華中科技大學的,而同濟大學的醫學不能掛同濟倆字,否則是非法的。

真是: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老鐵們,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