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家长说孩子读不上重点高中就别读了,这种做法可取吗?

啊精1号


孩子读不上重点高中就别读了,这种说法可取吗?

我认为,上不了重点高中就别读了这种说话太不可取了,完全就是错误的观念。

都去上重点高中,那么普通高中不办了,解散了去?学校是总成绩卡人,好学校招收的都是成绩好的人,严加教育,成才可能性更大,可塑造型更高。但不是说普通高中就没有好学生,就没有能成才的了。能不能成才是看学习的这个人,他自己有心没心,愿不愿意认真对待学习这回事。努力方有成才的可能,能考上大学。不努力,就算最牛的学校怕是也会失败。

再怎么说也不能不读高中,孩子都还没成年,就不上学了?那去干什么?打工?

如果说孩子连高中都考不上罢了,可以去上职高,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有一技之长。能上高中为什么不上呢?难道让你的孩子户口本上学历写初中学历?

孩子能上到什么程度,那是他的能力,作为父母不能剥夺他们学习的权利。现在可能他们觉得不学习还好,等长大了呢?你有没有后悔过没有好好读书。没好好读书是因为自己没有努力学习,还是因为家里人不供我学习呢?

最后我想说的是,教育很重要。作为家长好好的引导他们,让他们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再差的学校都有好学生,学校差,也是因为都是被刷下来的。不是因为学校老师把人教坏了。

我是学思而勤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以上便是我的个人观点,欢迎大家留言讨论!码字不易,点个赞吧!


学思而勤行


记得我初三的时候,我爸妈就不想让我读高中,想读个中专当个小学老师就行。而我哥虽然高中毕业没考上大学,却坚决支持我上高中。结果农村底层出身的我读高中后成绩扶摇而上,不仅考上了C9,最后一路博士毕业,成了大学老师。

我觉得最主要的是看孩子的意愿吧!如果孩子真的很厌学,没有必要强迫他继续学。但是只要他还愿意学,就努力支持他。未来是知识经济的时代,没有文化知识,只能在社会上处于越来越边缘的位置。


左言左语


家长说孩子读不上重点高中就不要读直接去打工,或者上技校。对于这种观点,个人认为不可取。原因如下

1.重点高中录取,有特招,有普招。有些孩子在中考发挥失利,导致没有上了重点高中,我想家长是不会让他去打工的,肯定还要再努力一把,要么复读,要么上普通高中,普通高中不代表人生的终结,重点高中也不代表人生的巅峰。如果不努力,可能真的是考上重点高中就是一些人的人生巅峰。发挥失利的孩子很可能会在以后的路上赶超,只是可能比较辛苦,因为接触的人,视野不同。

2.现在竞争激烈,不可否认,上了重点高中,接触的人和视野都会不同,但是很多孩子在大批的优秀同学间会压力巨大,无法排解从而患上精神疾病的也有。有一句话说:一块匾额掉下来,砸到本科生一群,砸到研究生一群。可以看出现在学历的重要性。人生的路,还是拼的长线。只看到重点高中,可能只想到大学,没想到研究生,没想到硕士博士。以此类推,没有看到更有价值的东西。最终人的责任感荣誉感,还是要从我做了对社会有意义的事中获得。而不是一个重点高中的学历。

3.平凡人,或者打工者或者技校生,或者普高,或者重点生,我们大多数终究还是会过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没有做了伟大的科学家,没有做了悬壶济世的钟老爷子,没有研究出适合人生存的其他星球,我们最终归于平凡,过着平凡的生活。读不了重点高中就不读了,是不是也忽略了一些问题?

4.无论什么职业,无论什么地区,有好人,有坏人,有素质高的有素质低的。读不上重点就去打工或者技校,好像高攀不起重点低就了打工技校一样。有的人倾尽全力也只能苟且的活着,这真的是一句写实的话。他们也不容易,技工,打工,一样有很牛的人。

5.还有一点,很多人知道努力的时候,想奋起直追的时候,会发现没有一张大专文凭,这张大专文凭或者本科文凭,不是只有重点高中能给的,普通高中也可以,但是技工过打工不可以。为什么不给孩子做最足准备,让他多一个选择?

以上是不太成熟的观点,欢迎指正探讨。





现实的生活与教育


这个说法并不可取。我们从下面几个方向来考虑:

一、上不了重点高中,并不意味着不能考上高等院校

我们国家一般将全日制的高中称之为“普通高中”,以区别于“职业高中”这一类等同于高中教育的学校,而在“普通高中”中间又有“省级重点高中”、“省级示范高中”或者“市级重点高中”等不同等级的划分。

对于重点高中而言,大家的印象之中基本都是老师管得严,教得好,升学率高之类的信息,而且这个升学率基本上在95%以上,还有什么一本通过率、二本通过率之类的指标。高升学率,是很多家长希望孩子进入重点高中的核心目标,甚至有很多家长宁愿托关系、走后门,多花几万甚至十几万的金钱,将孩子送入重点高中的大门。

那么,真相又是如何的呢?

学校办得好,升学率高,取决于三个方面的因素:

  1. 学校的管理、

  2. 老师的授课、

  3. 学生的素质。

名校之所以被称之为名校,是因为在较长的发展历程中,上面三个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而对于普通一点的高中而言,如果孩子能够进入其中的重点班,考上好一点的大学也是有希望的,并非完全不可能。

如果孩子本身的学习情况不是很稳定,即便是进入重点高中,也有可能跟不上学校的整体进度,如果孩子本身的承受能力不是特别好的话,有可能在心里产生更大的压力。

二、家长需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

孩子在初中阶段,正好进入青春期,这个时候因为生理因素的原因,叛逆心理相对会比较严重。

家长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过程中,如果负面情绪或者消极的思想比较严重的时候,会对孩子的自尊心造成较大的挫伤,对孩子的成长非常不利。

当家长在孩子耳边经常说“考不上重点高中就别读了,或者直接上技校”之类的话语时,在孩子心目中会产生三种截然不同的想法:

1、你们认为我考不上重点高中,我就偏要考上,绝不上技校;

2、你们认为我考不上重点高中,我就是考不上,反正在你们心目中我已经是这样了;

3、随便你们怎么说,我该怎么做就怎么做。


如果是前一种,孩子自己内心树立了一个明确的目标,最终取得的结果也会比较好,但是对于后两种情况,结果必然不会太好。所以,家长需要对孩子的学习情况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目标。

当孩子目标明确——我要考上某市一中或者哪个学校的重点班,学习的动力和没有目标时候的动力就会完全不同。

三、帮助孩子树立信心

首先我们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家庭中,作为家长一定要给孩子营造一个让孩子觉得温暖的空间。对于孩子身上可能存在的不足,我们首先是要正视,有一个比较客观的评估。

其次,根据评估中发现的不足之处,进行纠正;

再次,对纠正后的结果进行评估。

在整个过程中,家长对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足,要和孩子进行充分的交流,让孩子明白自身的不足,如果家长能够给孩子提出针对性的意见或者建议就更好了;如果不能,就需要家长和学校的老师经常交流,了解孩子的动态。

发现不足,并予以纠正。当孩子取得进步的时候,家长要给予一定的鼓励,让孩子增强信心,当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要表示对孩子的信任并且给予孩子信心,相信孩子能够克服自身的缺点。

当孩子的自信心树立起来的时候,学习上的很多问题,孩子就会主动去克服而不是消极、被动地应对。

四、结束语

目标设定、自信心的培养,正确有效的学习方法,是孩子能够提升自己的有效途径。

在这个过程中,或许还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不足,但对于家长来讲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相信孩子有能力做得更好,并且关心孩子,在必要的时候给孩子予以支持,这样孩子才会越来越优秀。

全脑开发程老师:教育战线的一名老兵,主做全脑开发师资培训和零秒思维写作师资培训、家庭教育指导,期待与更多的朋友一同交流。

全脑开发程老师


这个说法肯定是不对的呀!照这样说,所有的高中学校都应该是重点等级的,要不然岂不因没有生源而被淘汰掉?

现在一些高中竞争力并不是很高,但是它是必须的存在——大学录扩招至今,录取率本身就很高,所面对是广大的高中生。普通高中和重点高中是培养大学学生的重要来源。

如果仅仅由几个重点高中就能提供国家所有人才需要,这完全就是一笑话。虽然普通高中的升学率和最好的考试成绩确然会比重点高中低一些。但是这不代表了他们的教学质量和教学内容的低劣。

普通高中之所以成为普通高中,不是因为其教学资源、教学质量以及教学内容的不足。而是相对而言,其学生生源和师资力量并不如重点高中。

重点高中里也有学渣,普通高中里也有学霸。不能因为平台低就否认了孩子的实力。

所谓的上不了重点高中就应该去读技校或者工作挣钱这种说法——是在坐井观天,如井底之蛙般的言论,十分不负责任。

年轻一代的学子,在学习能力和学习成绩上确实会出现优劣之分。优秀的是应该进入升学率和教学资源更加完善的学校,但是这就不代表任何人能否定那些学习一般的学生。

所有的学子都是我们国家科学技术和基础工业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是从事岗位不一样罢了。

退一万步讲,能上重点高中和能上普通高中,这并能决定孩子高考的结果。

题主在问题描述中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孩子成绩本身并不是太差。所以如果只因为没在重点高中,就放弃高中这一平台,而进入技校和社会上确实对孩子的发展不利。

所以,希望大家正视这样的一个问题,不要人云亦云。


玖抒教育


读高中是通往大学的道路之一,高中生活是花季少年需要经历的生活,在这里不但可以收获知识,还可以收获友情,更能体会到寒窗苦读之苦,这种苦会让我们甘之如饴。

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是以分数线为划分标准,重点高中升学率相对来说较高。当然很多家长挤破头也想上重点高中,就像去年很火的电视剧《少年派》,剧中的精英中学就是很多学生和家长向往的高中,为的就是想让孩子有个高的起点,成龙成凤。

对于一般级别的高中和重点高中而言,师资力量是有差别的,他们采用的教学方法也是有区别的,重点高中的老师平时会拓展许多知识给孩子去学习的,而且班级学习氛围也比较好,这是我特别欣赏重点中学的地方。但是有些同学从初中进入高中,适应不了高压的学习生活,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对于心态不好,又不愿去努力的同学而言,成绩也不容乐观。如果自己的孩子抗压力不强的话,我建议还是去普高就好了。

进入普通高中能够实现孩子的大学梦,如果直接放弃的话基本和大学无缘了。再说孩子如果上了不太好的大学,还可以继续考研究生,改变自己的现状的。

总之,无论是普通高中还是重点高中,能够考上就要给孩子上学的机会和权利,花季的少年在校园是最美好的


八零后的饭后茶语


这种做法肯定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符合逻辑的,重点高中一个市就那么几所,中考是一个选拔式性的考试,有人登榜就有人落榜,很正常的现象,家长没必要走极端路线,即使考不上重点高中,选择一个普通高中,上一个重点班也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而且普通高中的重点班的教学资源不比重点高中的学习资源差,学习氛围差,高中又是另一个学习阶段,初中学习的好与坏并不代表高中会怎么样!



呼市老C学英语


家长的教育认知错误,肯定不可取。

重点高中普遍来说的确收的都是高分考生,普通中学生源差一些,如果都学此家长的认知,那是不是都不用读普通高中了,普通高中该垮台了。事实上,重点高中也有考不上大学的学生,更不要说重点大学了,普通高中也有考上重点大学的。

孩子掉队了只是暂时的,高考只是人生中无数次考试的其中一次考试,并不决定孩子的一生。作为家长,我觉得说出这样的话很失败,我们更应该鼓励孩子,帮孩子树立信心,争取在高中阶段通过努力考上好大学,也是可以逆袭的。

上技校或者中职也未尝不可,掌握一门技术,又会理论,考取职业资格证,并不比重点高中出来的差,而且随着国家的发展,中国制造需要更多的蓝领工人,大国工匠,技术先行。一些发达国家都是很重视职业教育的。






重庆法哥哥


方法不可取。非重点高中并不是就没有机会考上好的大学,只是比例相对较小。再换个角度来看,名牌重点大学每年的招生比例才占多少。普通高校也出人才,名牌大学毕业生也不是没有废物。所以有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就不要放弃,谁能肯定普通高中出来的大学生就读不了博士出不了行业专家。

当然也不是说不接受高等教育就没法活。很多技校生,甚至没怎么接受过教育的人通过努力发家致富做老板的也大有人在。只现今社会是知识型社会,就普通人来说接受过高等教育的要相对更容易得到机会。

常言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有了机会就别轻言放弃。万一成功了呢!没机会就转换思路再试,活人总不能让尿憋死不是。所以说有机会上高中就别说不上,万一培养出一博士呢;没机会就上个技校学学个技能傍身,说不定未来就一实业老总。实在不行出去打工也不见的就没幸福生活。


老张计算机基础


这个也看情况,如果孩子是一个好强的,而且学习能力比较强的学生,这时候这样稍微讲一讲,可以给他带来更大的动力。但是对于资质一般,也已经非常努力的孩子,这种话可千万不能说,只会带来更大的压力。

不管孩子是怎么样是否一定要上重点高中才会有前途呢?

作为一个多年的老师,我个人觉得这是不对的。由于我们这个社会发展到现在,各行各业都需要有不同的人才,而从重点高中毕业,然后进入重点大学的这样的学生,他们对于这个社会非常重要,但是却不能包含各个行业所需人才。

我就有一个同学,当年没有进入重点大学,而是进入的职高,后来通过学服装设计,现在已经是中国知名服装品牌的高级设计总监了,难道这不算是一种成功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