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你觉得怎么去欣赏一部电影?

玥沢


电影这个词眼,相信大家是很熟悉了。在这个信息化社会,无论是手机,电视,电脑已经可以随时用它们看电影。从开播的第一个电影以来到现在的发展,电影的改变是我们每个人有目共睹的。当然,少不了要感谢那些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工作人员和明星,那么怎么样欣赏一部电影呢?

首先知道电影主要的内容讲的是什么?

在欣赏一部电影之前,先去提前查看一些重要内容,比如可以去网上先搜查这部电影的预告片,预告片里一般都会含有主要的内容介绍,在结合预告片的同时,还可以在百度上搜索本影片的相关内容。

要求把整部电影看完。

如果真的想去真正的了解一部电影,那么自己应该先把电影看一遍,然后再继续看,一般来说看三遍最佳。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能够让一个想真正的成为懂电影的人去体会电影到底是什么。

从演员的演戏角度去分析。

在欣赏一部电影的同时,应该从演员的演戏如何去分析,一部电影写的再怎么好,如果演员没有演的好,那么看电影的人是看不下去的。要赏析一部电影,先从主演开始去分析。


威弛影视


在欣赏电影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什么是电影。

从百度百科上的释义我们可以看到,电影是一门集多门艺术种类于一身的综合体,其以视觉和听觉为主要表现形式。这也就在提醒我们,在欣赏一部电影时,可以从电影视觉效果和听觉效果两个方面入手来初步赏析一部电影。

视觉效果的赏析

视觉效果的赏析可以从一下几个层面进行:

1.电影画面

我们在观看电影时看到的每一个画面,都是摄影师在拍摄过程中运用不同的摄影角度拍摄而成。从电影画面里,我们可以看到故事的背景、人物、事件等等构成电影的要素。

这使得电影区分于广播等声音制品,电影在表达上更为细致和生动。

比如说在经典的奥斯卡影片《朗读者》中,导演就用一个画面大刀阔斧的画面展现了主人公的背景、事件以及人物情绪。

从这个镜头的表达我们可以看到,主人公汉娜坐在庭审席上,双手握拳,面部紧张,周围的环境正式而严肃,她正在面临的是法官对他在二战时期所作所为的审判。

详细解析可移步 https://www.toutiao.com/i6795522605290881547/

2.灯光风格和色彩风格

既然电影是具有画面的实体,那么它所呈现出来的灯光与色彩就势必有其发挥的功用。

让我们再利用《朗读者》中的艺术风格作例。

上图是男主人公伯格第一次见到女主人公汉娜的情景。

影片在刻画这一次见面时,运用了雨天寒冷的氛围,灯光也偏暗,给人一个从内部看向外部的镜头,凸显出此刻的伯格心情也如同天气一般糟糕,而且他的情绪低沉,渴望从自己内心的世界中走出。

上图是男主人公伯格第二次主动找女主人公汉娜的情景。

此时的伯格已经对汉娜产生了好感,他拿着一束鲜花重新来到汉娜的家里表达感谢。此时影片已经采用了暖色的背景,明亮的灯光,并且是一个由外而内的镜头,表现出伯格想要进入汉娜的世界的渴望。

3.镜头角度

镜头角度包括仰视、俯视、平视、侧视等等。不同镜头角度的运用往往能够给角色以不同的艺术刻画。

依旧以《朗读者》为例

面对法庭上接受审判的犯人,大多数电影都会从法官的角度给犯人一个俯视的镜头,以此来显现法律的权威和犯人的罪恶。但是在《朗读者》这部影片中,接受审判的汉娜实际上是二战时被法律绑架的人物,她所接受的审判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公平的,这也就是在影片当中,大多给汉娜客观平视的镜头,甚至是给她一个仰视的镜头的原因。

而对于男主人公伯格而言,他在法庭上听审的镜头多为偷窥式的镜头,主要体现在他面对自己曾经的情人,不敢相信其犯罪的事实的胆怯与不安。

听觉效果的赏析

电影当中的听觉效果,大致可以分为旋律性的和非旋律性的。

影片可以采用旋律性的音乐来表达人物的心情,同时可以采用非旋律性的噪音来刻画当时的环境氛围。

以印度电影《调音师》为例

主人公作为一位钢琴师,他在一开头就准备着前往欧洲的钢琴比赛。面对着比赛,他的心情是紧张而焦虑的,所以在开头的一段音乐中,影片的钢琴曲略显得迟疑而紧张。

在凶手西米为了掩人耳目将知晓部分事实的达撒太太推下楼,而不巧又被假盲人阿卡什时,影片运用了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将凶手西米内心的惊诧和惧怕刻画得淋漓尽致。

详细解析可移步 https://www.toutiao.com/i6796298238858101261/

从以上两个角度对电影进行解析,就能够大致对电影的艺术手法有了一定的认知。再结合着时代的背景和导演的风格就能够大致地揣测出影片的主体思想,这样去赏析一部电影也就能够八九不离十地抓住电影的内涵和艺术价值了。


哈奇影娱


你好,我是“姐夫撩剧”。

怎么样欣赏一部电影,我觉得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去欣赏一部影片。

  • 一、影片剧情

一部好的电影,一定会有一个符合逻辑、符合大众审美的基本要求,即使是悬疑片也不例外。

电影好不好看,主要是影片剧集内容够不够紧凑,够不够吸引人,够不够值得大众去推敲,去揣摩。假如上映一部电影,看客还没看到那个镜头时已经知道后边要演什么,那试问这样的剧情看客都想到了,它的吸引力又在哪里?

所以,看一部影片,首先注意它的故事情节够不够吸引你,故事演完能不能够让你有所思,这是你欣赏一部电影的基础。

  • 二、演员演技

演员的演技也是你去欣赏一部电影主要考量的因素。试问如果一部电影,全部是只有颜值没有演技的流量小鲜肉,连你看了都尴尬,你会觉得这部电影好看吗?我想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欣赏一部电影,还需要欣赏的,是这部电影的角色,以及演这个角色的演员的演技。

  • 三、影片内容背后所传达的东西。

我觉得每一部电影,除了电影本身的故事情节之外,电影背后本身所能传达和学习的,绝不仅仅是简单的故事。

比如类似《忠犬八公》《幸福来敲门》《千与千寻》《白色严冬》等等电影,在影片本身的故事之外所表现出的是人性的贪婪、善良、生活中的独立与坚持等等,这里递出的一些积极、向上的人生信条,就是电影本身故事外需要我们看到学到的东西。

综上所述,我们欣赏一部电影时,需要从影片剧情、演员演技、影片背后所要传达的精神这三个方面去做。

希望可以帮到你!我是“姐夫撩剧”,谢谢关注!


姐夫撩剧


欣赏电影有几大要素:

首先当然是电影的标题,有些所谓烂片标题就很差,譬如什么《天气预爆》《逐梦演艺圈》这些起标题都不走心吸引人去看?

再者就是内容,剧情,背后所暗含的意义。依旧拿上面两部烂片说事儿:

《天气预爆》到底是个什么故事?剧情没头没脑,最后一群神仙打架?它有什么寓意,是不是好笑就算一部喜剧电影?

相比之下《夏洛特烦恼》片中也得充满了笑点,但它绝不是仅仅为了让人笑而笑吧?结尾的最后,夏洛开始懂得珍惜冬梅这不是对爱情的最好的诠释么?这样让人笑,也能够给人带来一些东西的电影才算一部好的喜剧电影吧?

再则就是影片的配乐场景一样很重要,《夏洛特烦恼》中有那么多的经典音乐配上场景是不是一下子就能够勾起你的一些美好的想象与回忆。

动人的音乐和好的场景绝不仅仅的电影的配角,如果没有了声音像看默片一样,恐怖片,喜剧片,什么爱情片就完全没法儿体现。

配乐对于好的电影来讲不仅仅是锦上添花,更是奠定了一部电影的基调,给予人以冲击灵魂的力量。


温情的小生


大家好,我是JOKER影视。作为一名影视领域的原创作者,在这里我想简单的发表一下我个人的观点,希望可以对您所帮助。

首先我认为读书有一种说法叫“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写影评就跟把书读厚读薄一个道理,通过写影评可以把电影内外的信息都找出来,达到把电影读厚的效果,再通过对电影解读的好与坏把电影读薄。

其次一部电影也就欣赏得差不多了,一方面写影评可以更好理解电影的今生来世,另一方面写了影评投放在头条平台也有机会获得一些收益。

最后尽可能多的看电影,这一点也不难理解,老人教育后辈常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借此形容经验丰富老道,看电影也是同样的情形。

以上就是我的观点,希望可以对你有所帮助,同时也希望大家关注我的头条号,我会定期的发表一些和影视相关的文章

在这里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最后在这里,祝大家每天开开心心工作快快乐乐生活,健康生活每一天,家和万事兴,年年发大财,生意兴隆,谢谢!


JOKER影视


我觉得欣赏一部电影有几种不同的情况。

在院线上映的影片。

  1. 提前对一部影片有所了解,包括口碑、评分、故事梗概、以及导演、演员等,自己有很高的期待。我会选择到影城观影,这是对电影制作者的一种支持和鼓励。

  2. 找几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观影,影片结束后一起讨论,引发共鸣。

  3. 买上爆米花饮料之类的观影必备神器(注意带皮带核的食品不可带入影城),享受电影,品味生活。

  4. 听着片尾音乐,默默看着电影制作人员名单,这是电影制作者的尊重,不过这可能会引起影院工作人员的反感,保洁阿姨会向你投来不耐烦的目光。

不在院线上映的影片。

一、同样是自己提前有过了解,自己比较喜欢,或者是朋友、公众号推荐的影片。


  1. 在电脑上下载好,并买上零食(如瓜子、开心果之类的)和饮料。

  2. 边吃边看,享受其中。

  3. 看完之后搜索一下这部电影的幕后制作花絮,加深对影片的了解。

  4. 从网络上看一下别人的影评,对影片的观后感想是一个升华。

二、自己无聊随便找的电影。

一般是在吃饭的时候随便看看,偶尔抬头看个画面,大多是听个声,这么做无非是在吃饭的时候有个动静。

比较专业的去欣赏一部影片

  1. 首先是拍摄上,有没有比较独特的手法,比如张艺谋的《有话好好说》,整体都是晃动镜头。

  2. 再就是故事内容上,是不是新颖的故事,是不是特别吸引人能看下去,结尾是不是出乎意料发人深思。

  3. 演员的表演,有没有你喜欢的偶像,表演是否贴切故事里的人物。

  4. 颜色搭配,导演有没有在许多场景里特意的做颜色搭配(后期处理),比如《辛德勒的名单》中,黑白画面里的那位穿红裙子的小女孩。

  5. 故事整体架构,线性叙事,还是环形叙事(昆丁的《低俗小说》),又或者是《敦刻尔克》里的一周、一天、一小时那样叙事?


众片众赏


看一部好的影视剧作品,要引起你的共鸣,深切感悟剧中的每一个细节。

电影的画面,拍摄手法、光线、背景、演员的演技等等,都是相当重要的,画面感的好坏,影响着整部电影的效果。无论是宏大的场面,还是微小的细节,都很有可能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我们应该试着去欣赏这些东西,也许就会发现一些电影新的面貌。


最主要的就是电影的情节了。有一个好的情节,就可以把人牵入到那个故事中去,让人们置身体会。而平淡的故事情节,就如开头所说的,会看到睡着。不同种类的电影,自然会有不同的情节。打斗片需要的当然是激烈的格斗场面;爱情片需要的就是一段令人感动的爱爱情;童话片需要的就是那种想象力丰富的情节。我们所要去欣赏的,就是电影中的亮点,体现电影主旨的片段,还有各种陪衬的片段。有些电影之所以觉得平淡无奇,是因为,我们不根本不知道这部电影它想去表达些什么,而且这个情节太普通,太乏味,而且太老套了.

还有一点就是电影的叙事方式。我们看惯了最简单的叙述方式——开头交代故事的起因,然后中间一大段是故事的内容,最后就是故事的结果。但是我们还要学会欣赏别的叙事方式,因为那些方式,有可能会让电影披上新装!前一段时间有一本电影叫《云图》,它独特的叙事方式很吸引人。回想一下,如果那本电影只是普通的叙事方式的话,就只是六个情节不多的小故事罢了;但是现在把它串联起来,把它排开,就真的感觉,这些故事之间联系更多了,情节更有趣了。也许有些人会看不懂,但其实只需要稍微思考下就会恍然大悟了。

看一部电影时,应该认真地对待它,边看边思考,一遍不够再看第二遍,这就好比读书一样。当然,这值得我们看一遍又一遍的电影首先一定是一本好电影。


大虫爱吃鱼


大家对电影都是很熟悉的。在这个现代社会里,我们可以通过手机,电脑,电视等多种途径获得电影资源,电影从发明到现在,电影的发展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我认为如何欣赏一部电影可以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去做(自己的拙见)。

第一,首先需要知道电影讲的是什么故事/故事情节,这部分内容我们可以从网上的预告片中获得,还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影片的相关内容。

第二,就要就我们把完整的影片看完,做到真正的了解电影,有时候一部电影第一遍是不能了解的,这时候就需要我们要多看几遍。

第三,尝试从演员的角度去分析。在观看一部电影的同时,学着从演员的角度分析,一部电影写的再怎么好,如果演员没有演的好,那么看电影的人是看不下去的。要赏析一部电影,先从主演开始去分析。

第四,从电影中台词去感受电影。一部电影的好坏要想给观影的人留下很好的印象,除了电影的特效,电影的台词也很重要。很多电影里因为某一句台词这部电影就非常出名了,所以还是得看导演和写这个剧本的人。

第五,对整部电影有一个自己的观后感。看了这部电影后你觉得这部电影哪里好,好在哪里。哪里不好,不好在哪里。


阿超观剧


我们看一部电影的时候都在看什么?坐在那个宽大的银幕前方,陷入柔软的椅子中,任由黑暗把自己淹没。抱着爆米花以及可乐,全神贯注看着眼前不断切换的画面、人与故事。

等电影结束,灯光亮起,人们开始一个一个陆续离开电影院。此时此刻请你用力再次回忆电影,你还能记得哪些东西呢?除了大概的情节和人物演技,除了观影后满腔的情绪;对于电影,剩余的那些你能说的东西实际上非常少。

下面让我们进入一系列日常的电影评论场景中:

电影里一幕幕场景移动,你感受到了最直接的冲击。把演员与角色混为一体,情不自禁赞叹她们的颜值,演员在电影中的一举一动开始牵动着观众的心。这个时候,电影里的故事和演员,就是你能够最直观感受和评价的对象。

你也承认你就是一个伪影迷,看电影基本都是冲着主角的颜值而去。

薇诺娜·赖德 在《惊情四百年》中令人惊艳的一幕

在观看《惊情四百年》的时候,你一定会注意到薇诺娜·赖德的惊人美貌,以及《惊情四百年》里充斥了吸血鬼、十字军东征、宗教意味浓厚的时代背景。看过这部电影,接下来薇诺娜的所有电影,不论优劣,你会为她的颜值欢呼雀跃。

薇诺娜·赖德

下面进入电影《边缘日记》,除了主角的颜值之外,大量的电影短评和评论都把关注点聚焦在莱昂纳多少年时期的惊人颜值上。一个路人的评价:现在的小李子虽然中年残了,但是以前的他简直就有神仙一样的面孔啊。

豆瓣短评《边缘日记》

当我们接触到伊莎贝尔·阿佳妮(公认的演技和颜值并存的法国演员)参演的电影,我们的眼光一定会被她牢牢吸引,比如她饰演的玛戈皇后,美艳绝伦到令人挪不开眼球。

伊莎贝拉·阿佳妮《玛戈皇后》

然后就不得不说到颜值经得起岁月考验的汤姆·克鲁斯

汤姆·克鲁斯在《夜访吸血鬼》中的英俊脸庞


看了这些神仙美貌的电影脸,如果此时告诉你,通过阅读一本书可以学会欣赏电影。你可能会说:电影只需要拿来消遣,根本没有必要去学会如何分析和欣赏。分析电影是属于电影学院的学生和电影行业的人需要做的事情,平凡的我只想看一场平凡快乐的电影。

比如漫威系列电影:《钢铁侠》、《金刚狼》、《复仇者联盟》、《银河护卫队》,有了大量荷尔蒙担当和当红的性感女明星出场,以及炫酷的画面。电影已经带给我足够的快乐了。

还要动脑子思考什么,完全没有必要嘛。

不只是美好肉体

如果抱着这样的想法,《如何欣赏一部电影》,确实不是一本适合你来读的书。因为这本书充斥了大量非消遣型电影和对电影的高度热情与严谨态度。

我们知道,光冲着想看“美好肉体”和有趣剧情的目标草率打开播放器,那么接下来的剧情一定会让你感到无聊至极。因为“有趣”是极其私人的体验,也许这一部电影的剧情戳中了你,但是换另一个类型的电影,你就会无聊到完全看不下去。

比如,举个电影里的例子:安哲罗普洛夫的《雾中风景》,讲述了一对姐弟离家出走寻找亲生父亲的故事。大量的长镜头,以及缓慢沉郁的节奏,整部电影里姐弟二人的遭遇和场景的安排都充满了隐喻。这样缓慢的剧情节奏,如果观影者抱着消遣的目的去看,自然是毫无乐趣可言。

作为一个伪影迷,当然看不进去节奏慢的电影。

如果不能够学会欣赏电影,那么也许就会无法意识到电影里出现的“一只从大海中冉冉升起的大手”在本质上隐喻了什么;电影的最后,姐弟两人究竟是生还是死,那画面中在大雾消散后出现的大树又有什么意义。

安哲罗普洛夫《雾中风景》

我们辱骂某个角色可真坏的时候,脑海里的一切愤怒都是源于电影设定好的剧情。看完电影的那一刹那,角色和演员在我们眼里几乎就是一个人了,所以辱骂角色就成了自然而然的选择。但是,此时此刻的观影者,已经完全放弃了主动思考的机会,缴械投降,把一切都交给了银幕和导演。

“我说了吧,他那张脸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人。”

我们往往意识不到,我们看完电影后的情绪、关注的细节、基本判断其实早就被摄影机所决定。在黑暗的电影院中,屏幕的光芒与观看电影的人之间构成了一种极其特殊的独处空间。

只要精神足够集中,投入观看电影大屏幕上播放的一切,你会发现在那一刻甚至连自我都暂时消融了。我们凭借着虚构的空间逃离了当下的生活,和屏幕中的人形成了一种心理共鸣。

你也可以说在那一刻,我们已经不在2018年也不在中国的这个经纬度,而是遁入了电影中,成为了一个拥有上帝视角的旁观者。

最有趣的是看完电影后,我们常常情不自禁地认为,我们所探讨的思考的所有有关剧情和人物的想法,都是完全属于自己独有的,是属于自然而然生发的情绪和感想。

看完《如何欣赏一部电影》后,你会明白:不,这都是精心计算的科学。

妮可·基德曼《红磨坊》

电影中,每一帧都是一幅画面,一部电影时间长度为120分钟,120分钟乘以60秒再乘以24帧,就有172800个画面。回想一下,我们的日常生活已经被手机、电脑、电视、平板、电影的屏幕淹没,大量的画面和符号不断的冲击着我们的视觉和思维。

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电影往往能够提供最密集的视觉冲击。但是抱着原始的情绪观看电影后,一旦静下心来回忆,你就会意识到自己居然一无所知,一无所有。这一天又这样过去了,你心满意足但又略带空虚的感叹:“我刚看了一部电影,剧情和颜值都太炸裂了。

不只是120分钟

如果有人曾经看过电影《蝴蝶君》,你或许会夸,尊龙居然能够把戏中的角色演绎得这么美,也难怪那个外交官会把他误以为是女人。但是抛开颜值,大多数人对于这部剧的光影、色调、故事、段落、场景丝毫没有任何记忆。仿佛成就一部电影的,仅仅只是剧情和演员,而其他的一切都无关紧要。

作者托马斯·福斯特感慨:“我们如今能轻易地看到电影,还拥有很多可以用来分析它们的工具。曾几何时,我们只能在电影院或是汽车影院里看着电影在一块大银幕上飞速播放,或是在家里的小银幕上播放(当然,更早的时候连第二种可能都没有)。”

在那个年代,电影的欣赏门槛很高,看电影的场所被局限在电影院,甚至是露天流动放映点。

如果你想将一个有四十五个镜头的场景分解开来,没问题,你需要买来四十五张票,然后每一张票都只够记录和分析一个镜头。现在呢?人人手里都拿着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播放电影。我们可以选择快进或者倒退,可以把电影里的人物对白听上十来遍,直到终于有所收获。再加上如今我们拥有大量的网络资源和采访视频,一个普通影迷都可以听到电影制作者亲口谈论自己的拍摄意图和拍摄技术。

过去人们只能在电影研究课上进行这种对电影的分析和研究行为,而且还相当困难的事情,如今任何人都能轻松做到。

想到这个时代,我们每天花费了大量的时间耗在屏幕前,无论是在地铁里,还是在家中,我们每天都要对着手中那块小小的屏幕,时而笑时而哭。你的眼泪让人相信你热爱电影,但你依然还是那个伪影迷。

除了为人物的命运沉浮而心情起伏,为什么不尝试体验一种全新的观看电影的模式呢?为何要让摄影机始终主宰自己的思维呢?

当你开始理解电影的这些原则,下回观影,你就可以更准确地把握电影节奏,说不定还能够猜测接下来导演的意图,甚至剧情的走向。一个精心安排的剧情点不再只是操纵你情绪的手段,你也开始主动去捕捉摄影机背后的小心机。

张曼玉《花样年华》

电影对于有的人来说,是周末打发闲散时光的一个方法。对于有的人而言,电影的内容并不重要,冲着大荧幕上的美妙颜值就能够充分享受120分钟的电影时光。

但是,总有那么一两部电影是你想要恒久收藏的,又想要挖掘得更为透彻一点。或许那个时候,你会为了它们意识到自己需要一份指南,而这本书正好能够满足你的需求。

当我们大多数人只满足于被摄影机牵着鼻子走的时候,这本书试图让我们成为一个更主动的观影者。毕竟看完电影之后再回头一想,除了剧情和场景,其他的就真说不出什么名堂了。为了让观赏电影的120分钟更有价值,不妨花时间读一读《如何欣赏一部电影》。


她的光明


人有三六九等,电影也有优劣之分,好电影自然需要用心观赏,而质劣的电影看过拉倒。

对于优质电影要怎样观赏才算不辜负呢?

从纯粹娱乐的角度出发,我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01观影要有仪式感

电影号称世界第七艺术,是有道理的,电影的复杂性决定了理解电影绝非表面那么简单,观众们看到的大多是浮于电影表层的浅显意思,而真正的寓意则蕴含在电影细枝末节的深处。

古代琴师在抚琴前,先要净手、焚香、静心、敛神,再行琴,曲目结束后再静坐反思。(这套流程是我自己在脑海中演绎的,如虚勿怪。)一套流程下来,人和曲达成了契合,形成了共鸣,产生了圆满的美感。


观影同样如此,我认为的仪式感是这样的:

1、观影要在家中,电影院只适合凑热闹;

2、最好是一个人,人多则乱,不能静心观影;

3、一杯清茶放在手边,以免口渴影响观影的节奏;

4、准备便盆,用以快速解决生理问题,避免观影过程去卫生间导致的情绪中断;

5、备好纸巾,用来擦拭眼泪、口水以及不明液体,原因大家可以自行脑部。

02观影后一定要写影评

有的电影随便看看就明白了,而有的电影看一遍是看不懂的,有的电影看过觉得看懂了,其实不然,有的电影根本看不懂。

对于内涵比较深的的电影,应当如何观赏呢?

我认为,针对不同的电影有一招鲜的办法,让你看得懂。

这个一招鲜的办法就是写影评,这又是什么道理呢?

读书有一种说法叫“先把书读厚,再把书读薄”,写影评就跟把书读厚读薄一个道理,通过写影评可以把电影内外的信息都找出来,达到把电影读厚的效果,再通过对电影解读的好与坏把电影读薄。


如此,一部电影也就欣赏得差不多了,一方面写影评可以更好理解电影的今生来世,另一方面写了影评投放在头条平台也有机会获得一些收益。

03尽可能多的看电影

这一点也不难理解,老人教育后辈常常说“我走过的桥比你走的路还要多”,借此形容经验丰富老道,看电影也是同样的情形。


多看电影,有三个好处。

一来积累了更多的素材,通过素材反过来评价新观影的电影质量;

二来增加观影的观影感,看得多了,再看新剧一打眼就知道优劣;

三来有些电影情节并非单纯讲述故事,同时也是向某某电影某某导演的致敬,看得多了才能看懂这些桥段,对于更好理解电影的主旨内涵更有帮助。

事实上,对于观赏电影是一个见仁见智的过程,同样的电影,你觉得好,别人未必也觉得好,而大多数人觉得好的,又未必真的好。

所以,对于观影,只要能说得出道理,怎样解读都是欣赏电影的出口。

上面的内容,有一部分含有戏谑的成分,但是,大抵上是理上不亏的,不喜勿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