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刘关张中,走上民间神坛的,为什么只有关羽?

关羽是最接地气的。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关羽讲江湖道义,是教科书式的(当然是《三国演义》里的关羽)。老百姓以关羽为做人的样版,完全是实用主义。关羽出身粗鄙,是杀人逃罪之人,了无牵挂,忠义是他行走江湖唯一依赖的武器,所以和民间最贴近。而刘备有皇族光环,张飞是个大地主,两个人和民间自然有些脱节了。咱们从刘关张一一说起。

刘关张中,走上民间神坛的,为什么只有关羽?


一:刘备

先说刘备。首先刘备的起点很高,中山靖王之后,刘邦后裔。他身家也清白,爷爷刘雄做过一县之长。虽然因父亲早逝家道中落,但有了皇族的光环,就掌握了一个置高点。公元184年,刘备抓住黄巾起义的机会起兵,地方豪强张世平苏双等都携千全来依附他。因为军功,他从县尉做到平原国相,平原国相地位高于郡守,俸禄两千石,己经算不小的官了。

史书载刘备〝喜怒不形于色〞,他是个喜欢思考情商很高的人。他的一生可以用真正的〝厚黑学〞来概括,不停地失败,又不停地崛起,懂得认怂,也知道示强,有高超的政·治表演术。情义这东西,有没有完全是根据他的需要。所以他把老婆们丢来丢去,儿子也经常弃之不顾。一次阿斗被赵云救起,刘备竟一把把阿斗掼在地上(幸亏不是石板地)说,〝为了你这小子,差点让我失去一员大将。〞让赵云感动得不行。为了帮阿斗接班消除障碍,他因为一点小罪,斩了忠心耿耿追随他多年的义子刘封,可谓冷酷之极。对于曾有恩于自已的吕布,他抓住机会落井下石,对曹操进言

〝君不见丁原董卓之事乎?〞置不世英雄吕布于死地。不错,刘备建立了很大的基业,《三国志》尊称他为〝先生〞,他的仁义,有许多表演性质,比喻他叫诸葛亮取代刘禅称帝等等。他的所作所为,与民间所推崇的〝义气〞相处甚远。为了成功不择手段,他不过高高在上的政·客罢了。

二:张飞。

《三国志》上说关羽〝善待士卒而骄与士大夫〞,张飞〝敬君子而不恤小人〞,翻译过来就是,关羽对下属很好,但在士大夫面前很骄傲。张飞却恰恰相反,他对士大夫很尊重,对下属却很粗鲁。两个人的死也确实与他们的性格有关。关羽因得罪士大夫被杀,张飞因得罪下属被杀。

关羽看不起吕蒙。当孙权向关羽和亲,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娶关羽的女儿时,关羽对孙权破口大骂,结果招来了孙权的报复。有学者认为,关羽的死与绪葛亮也有一定的关系。事实上关羽一开始就对诸葛亮不爽,同孙权交恶,本质上是对诸葛亮〝联吴抗魏〞战略的抵制,这自然让绪葛亮不快。国内外的士大夫都得罪遍了,关羽岂有不败亡之理。至于张飞,则是因为责打下属,结果被下属暗杀的。其实张飞和诸葛亮关系不错,丞相长丞相短。后来诸葛亮还做媒把张飞的两个女儿嫁给了刘禅,另一个女儿嫁给自己的侄子,这样诸葛亮和张飞就成亲家了。张飞自己的妻子,也是魏国豪门夏侯渊的亲侄女。可见,张飞一直与士大夫为伍,与关羽有完全不同的处世风格。

历史上的张飞也并非一介武夫,他本身就具有士大夫特质。袁枚在《随园随笔》中说,〝张飞是非椎鲁无文〞,意思是张飞并非大字不识的武夫。明代的《丹铅总录》里记载〝涪陵有张飞刁斗铭,其文字甚工,飞所书写。〞有学者考证:濠州鼓楼墙上的《女娲补天图》和张飞故里万佛阁里的壁画,都出自张飞的笔下。

张飞最有名的书法作品是《张飞立马铭》,又称《八蒙摩崖》,位于四川流江县。记载的是公元218年张飞大败张郃的事,共二十二个字,即〝汉将军飞率精卒万人大破贼首张郃于八濛,立马勒铭。〞字体丰满刚健,毫无鲁莽之气。元朝学者赞曰:〝关侯讽左传,车骑更工书,文武趣有别,古人尝有余,横矛思腕力,繇像恐难如。〞车骑者,车骑将军张飞也。意思是关羽好武,张飞好文。张飞的字连钟繇都比不上。

张飞的两个女儿(刘禅皇后)以貌美著称,可见父亲也决非粗陋之人。

由此可见,张飞和刘备一样,都以士大夫阶层自居,以士大夫的眼光看世界,有点不食人间烟火的高高在上,不然不会被下属杀了。这和平民英雄的关羽,有着本质的不同。

刘关张中,走上民间神坛的,为什么只有关羽?


三:关羽

关羽的不同,就是他是贴近人间贴近生活的。他的出场,本来就具有浓厚的江湖气息。他是一个杀了人的逃犯,从山西逃罪到涿郡(今河北涿州)。一个一无所有的带罪之身。如果把刘关张比作一家股份公司,那么刘备是以皇族身份入股的,张飞是以钱财入股的,关羽赤条条一个,能入股的就只有〝忠义〞了。所以为什么《三国演义》里关羽的忠义,都是教科书式的,让民间祟拜得若痴若狂。通俗地说,关羽是个有血有肉有人味的形象。

我们说关羽〝忠义〞的形象,主要来自《三国演义》,比愉〝挂印封金〞,〝降汉不降曹〞的情节。其实关羽并非被曹操劝降的,而是被活捉的。《三国志》曰:

〝建安二年,曹公东征,先主奔袁绍,曹公禽羽以归。〞

而《三国演义》又这样写:

〝我与夫人一宅分两院,始知皇叔信,便往相访,降汉不降曹,后与丞相建立大功。〞

这就不堪了,把个〝兵败活捉〞说的那样清新脱俗义薄云天,那样富于诗情,让一帮痴男信女泪眼婆娑,什么〝千里走单椅〞,〝过五关斩六将〞等等,都是围绕此展开的。

对兄弟忠,对朋友也义。比喻关羽和张辽的故事,有点象爱情小说。第一次关羽和张辽在战场相遇,关羽在城楼上嚷道:〝公仪表不俗,何故失身于贼(吕布)?〞张辽低头不语,一对眼就喜欢上张辽了。情节发展很快,不久张辽被曹操活捉,曹操要杀张辽,关羽竟然向曹操跪下(关公可是第一次跪人),曰:

〝某素知文远忠义之士,愿以性命保之。

之后在战场上,关羽和张辽各为其主,实质交流不多,但眼神交流倒不少,〝华容道义释曹操〞就有这样一段描述:

〝…云长回身时,曹操己与众将过去了,云长大喝一声,众将皆下马,哭拜于地,云长愈发不忍,正犹像间,张辽纵马而至,云长见了,又动故旧之情,长叹一声,并皆放去。〞

一股浓厚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生活中我们多么希望有那样的朋友。

关羽和曹操的缠绵,〝华容道〞里的一段最鲜明。

曹曰:〝曹兵败势危,到此无路,望将军以昔日之情为重。〞云长曰:〝昔日关某虽蒙丞相厚恩,然己斩颜良,诛文丑,解白马之围,以奉报矣。今日之事,岂敢以私废公?〞…操曰:〝五关斩将之时,还能记否?将军深明《春秋》,岂不知庾公之斯追孺子之事乎?〞云长是个义重如山的人,想起当日曹操的许多恩义,如何不动心?观曹军惶惶,皆欲垂泪,一发心中不忍。(打住:话说你杀人都能忍,垂泪就不忍了,哈哈。)

《三国演义》一俟问世,即风靡民间市肆。明清以降,三国演义对中国人性格的塑造影响极大。清末民国革命志士,哥老会,天地会,同盟会,义和团等等民间组织,皆以关羽为图腾。光绪年间,关羽被加封为〝

忠义神武灵佑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身份之尊贵,可谓空前绝后。他的光环,完全盖住了刘备和张飞,被民间称为〝武圣人〞(与孔子的文圣人齐名),〝关圣帝君〞,〝武财神〞,有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关羽庙。尤其在东南亚,关羽不仅成为华族的精神图腾,也是华人团结的象征。

刘关张中,走上民间神坛的,为什么只有关羽?


结语:关羽的人生很悲怆,他死无全尸,身首异处。他的全家后来被庞德之子灭门。但他却在后世大放异彩。一方面关羽最具江湖气质,他的故事也最贴近生活。特别是《三国演义》对他的塑造,强化了他在民间的忠义形家。对于封建时代的统治者来说,刘姓代表三国时代的正统。关羽忠于刘备,符合封建帝王的价值观。所以,为了自身的统治需要,历代统治者不断地加封他。从宋徽宗时的〝忠惠公〞〝义勇武安王〞,到元朝的〝壮缪义勇武安显灵英济王〞,再到明神宗时的〝三界伏魔大帝神威远震天尊关圣君〞,最后是光绪帝时的〝忠义神武灵佑勇威显护国保民精诚绥靖翊赞宣德关圣大帝〞,使关羽的民间地位尊贵到无以复加的地步。一个够人味儿的关羽,比高高在上的刘备和脸谱化的张飞,显然更深入人心。关羽无疑是整个三国时期最大的赢家,他输了人生,却无意中赢得了整个世界。

(图1:桃园结义雕像。图2:张飞书法。图3:宏伟的关帝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