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6 清朝骗术奇案:男子做局冒认女子丈夫,县令出妙招巧破疑案

清朝年间,在浙江海盐县有位王县令,擅长侦破疑难案情,刚到任数日,就勘破了一起杀人疑案。

一天,王县令在翻阅前任县令遗留的卷宗,忽然有两个人互相牵扭着来到衙门告状。王县令当即升堂过问,这两人一人自称姓李,一自称姓张,李某称张某是其妻叔。王县令问两人因何事互相指控闹到衙门,原来是因为酒后争吵起了冲突。王县令认为这点小事实在不值得升堂审问,训斥了两人一番后,令其各自回家。

清朝骗术奇案:男子做局冒认女子丈夫,县令出妙招巧破疑案

又过了一个多月,李某又来到县衙告状,状纸大致内容是:自家妻子张氏有了外遇,前几天趁着自己不在家,跟着某人逃跑了。请求县令派人将其捉拿回来。随同前来报案的妻叔张某也对县令说确有其事。县令问张氏现在被拐往何处?李某回答说已经躲到了东乡某姓家里,县令当即派遣干练的衙役前去捕拿。

很快人被带了回来,除了一名二十多岁的年轻妇人,另一名男子却是一个文静的少年男子。王县令把李某、张某叫到堂上一起问话。这李某见到年轻的妇人,快步走过去,狠狠地给了她一巴掌,并厉声骂道:“我待你不薄,你却随人私奔。你这人,却是如此不知廉耻!”

清朝骗术奇案:男子做局冒认女子丈夫,县令出妙招巧破疑案

自称族叔的张某也上前责备道:“侄女,你为啥做出这出丑事,给你父母添羞?”张某随又指着少年男子呵斥道:“你是何人?竟然拐骗良家妇女!”少年大骇中急促地说道:“我们是同胞姐弟。与你等素不相识,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年轻妇人同样大为惊慌,好一会才定下神来,说:“我丈夫出外经商好几个月了还没回来,我暂时住在娘家。你们为何如此胡说?”王县令见四人在堂上你争我辩,一时难以判决。沉吟片刻后,决定先将四人暂时拘押,等待复审。

清朝骗术奇案:男子做局冒认女子丈夫,县令出妙招巧破疑案

在退堂中,王县令密令衙役将李某与妇人分别关押在两间窗户相通的囚室里,再命看守人员躲起来监听两人谈话。李某与妇人虽分处两室,但是由于窗户是相通的,可以互窥互语。然而,妇人除了偶尔怒视李某一眼外,并不跟他搭话。到了半夜,妇人忽然向窗户另一边的李某问道:“我与你素不认识,你为何冒认是我的丈夫?你究竟有什么企图?”

李某看四下无人,来到窗口笑了一笑,悄悄说道:“实在告诉你吧,你的丈夫早就淹死了。干脆将错就错,跟了我吧,我少不了你的好处。”妇人听闻丈夫死,不禁失声呜咽。李某再三哄劝,妇人哭得更厉害了。就在妇人哭泣之时,囚室外忽然传来了脚步声,紧接着是开门声。牢门打开,站在门前的正是王县令。

清朝骗术奇案:男子做局冒认女子丈夫,县令出妙招巧破疑案

王县令笑着对两人说:“天还没亮,本县已尽知实情了。”随又怒斥了李某一句“狠毒狡猾的混账!”第二天,王县令提审李某、张某,终于弄清事情真相!原来李某贪恋妇人美色,特与张某设下此局。两人先是互控到衙门,自揭身份,坐实了彼此间妻子族叔与侄女婿的关系。然后合谋杀害妇人的丈夫,再指责妇人私奔,使得妇人百口莫辩。

清朝骗术奇案:男子做局冒认女子丈夫,县令出妙招巧破疑案

这一局确实歹毒,如果遇到的是一位糊涂县令,很容易就会被蒙混过去。所幸这个王县令非一般庸官,巧破疑案,使得案情真相大白,奸人被明正典刑!

古代一些案子情节之曲折离奇,在给人以警示的同时,也让我们心存敬畏之心。这本古今悬案疑案大全收录了许多古代公案,即可作为枕头消闲之用,也可以从中汲取一些人生经验!有兴趣的朋友不妨入手备上一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