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是在基层当正职好还是到上一级当副职好?

用户5949240737416


在基层当正职好,还是到上一级当副职好?如果是在体制内,作为个人来说,压根没有选择基层正职与上级副职的权力,组织上让你干,不想干也得干,挑肥拣瘦、讨价还价就是违反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那就等着挨处分吧。

如果仅从理论层面和实践价值上作探讨,这根本不需要考虑,人往高处走,单位级别越高、平台越大越有利,上级副职当然更好。因为上级副职不仅是个人升迁进步谋求更好前程的必经之路,也是提升级别和待遇的现实需要。而直接从基层正职提任到上级正职,这样的好事属于痴心妄想,即使有也是凤毛麟角。

下面以乡镇党委书记为例来作说明。乡镇作为最基层的政府机关,乡镇党委书记绝对是有职有权的实权岗位,在管辖区域内也是说一不二的“官”。就其升迁路径来看,最理想是提任县委常委,次之为提任副县长,如有这样的好事,乡镇党委书记谁会不喜欢?那提任县人大副主任或政协副主席呢?虽不如前两种,但对乡镇党委书记来说,仍是实打实的提拔重用,而非所谓的“明升暗降”。

体制内,上级别远比抢位置更为要紧。县委常委和副县长的职位有限,不是每个乡镇党委书记都有机会升任,而乡镇党委书记止步于正科级的也不在少数。县人大副主任或政协副主席可是货真价实的副处实职,也是名副其实的县领导职务,甭管实权大小,该享受的政治待遇、工作待遇和工资待遇绝非乡镇党委书记可比。其对县委、县政府领导及县直部门的影响力也远大于正科级的乡镇党委书记,并非坊间认为的纯属闲职和摆设。

关键还在于,早一步把职务级别升上去,能赢得仕途晋升的年龄优势,还可从县人大或政协副职转任县委常委或副县长,这样的例子并不少见。

有人或许会说,推行公务员职务与职级并行制度后,乡镇党委书记晋升四级调研员并非难事,那也属于副处级待遇。但也要想到,乡镇毕竟是正科级机构,其主官晋升到四级调研员已差不多到了极限,而县人大或政协是正处级机构,其副职晋升到二级调研员基本没难度。职级上相差两个小等级,无论是在职时的工资福利还是退休后的收入待遇都差距较大,孰优孰劣不言而喻。

总而言之,能从基层正职升任上一级副职绝对是好事,进退都更为有利。如有机会,切莫错过。拿到手的实惠才是真实惠,充满变数的预期,用来自我安慰都有自欺欺人之嫌。

欢迎关注职场李论,更多职场思悟解析,期待与您分享!


职场李论


我有亲戚,郁郁寡欢,前不久住院了。我去看他,他告诉我实情,就是被明升暗降了,连个吃饭的机会都没有了。原来这位亲戚是分公司总经理,有奥迪专车,有秘书,吃饭喝酒签单,逢年过节,家里车水马龙。后来单位提拔他当副主任,分管政策研究,就是挂起来了。他说,研究个毛线啊,每天连个来汇报的人都没有,请吃饭喝酒的人都没有,嘴里都淡出鸟来了。你说这样的提拔,跟发配有啥区别啊。

所以,这个问题,没有标准答案,一定是因人而异的,关键看年龄和看发展。正常思维是,谁不愿意提拔呢?从基层正职提拔到上一级副职,这是提拔重用啊。但是,提拔成虚职呢?明升暗降呢?尤其是年龄大的人,提拔半格挂起来,你还不如在基层当正职舒服。

所以,年轻人,一定要向上走,因为未来空间很大。年龄大的人,要求实惠、图舒服。但是,往往人不由己吧,明升暗降,也不是你自己能决定的,往往是单位要求你这么做的,你不走是不行的,就像我那位亲戚,明知道明升暗降,但他只能服从。

年轻人不一样啊,谁都挤破脑袋向上爬呢,只要有实职,一级比一级高啊。上一级的副职,照样训斥下一级的正职。集团公司副总训斥分公司总经理跟训孙子一样,乡镇长见到县委副书记还不是毕恭毕敬的。


职场火锅


正职副职?主要看个人情况,按人力资源话说“执行力"。

哥跨五奔六了,想来有话语权。

我一同学,很好一哥们,毕业后我们吭哧吭哧当排长呢,人进机关当干事了。那会儿,只知道进机关舒服,不用管兵,自然没有直接责任,工资不少发,多滋润。后来人一直干事副职到退,挺好的。

另一哥们,性子绵,个性软,当连长复员了,后来自学医术,开诊所挣钱哗哗的。真的,哥不善打逛语。

最后,哥本人,回想起来当正职那段时光是人生顶点,高光时刻。不吹牛,至今属下见之仍恭称“正义化身“,哥十分受用。走背点是图舒服,进机关,从此人生走向没落。好在哥知耻后勇,一举突破司法高地,才有了今天的自由。

所以,哥推心一句,正职副职,全在自己适合,别搔情,别惰性。


浪子老乙老青有三枝枪


那得看有没有实权,县委常委或者副县长怎么也比正科局长、乡镇书记好,但人大副主任、政协副主席就不一定。

01.基层正职协调事的本领可不是一般上级副职能比的。

就拿一个县里的单位来说,各个乡镇和县直部门是正科级单位,县四大班子、公安、法检两长才是处级职务。基层单位的正职就是县直单位一把手、乡镇党委书记,上级副职就是那些县领导。基层单位的正职和副职比较,其实就是那些局长、书记和县委、政府、人大、政协的副职相比。有些人感觉一个小小的正科干部怎么也比不上副处领导吧。

其实不然,要知道,正是这些小小的芝麻官构成了整个基层政权,上级所有的政策都得靠这些人去落实。一个县的人社局长、财政局长等有实权的部门领导,他们的协调能力可不是一般人能够想象的到的。

02.上级副职也分有没有实权,有的副职其实就是提前退居二线混个待遇。

不过对于很多人来说,职务的晋升才是为官最大的追求,职务能不能得到提拔是衡量职业生涯有没有成就最大的标准。所以,别看那些乡镇党委书记、财政人社局长掌握着很多资源和权力,但为官久了也都想继续晋升。如果有机会晋升县委常委或者副县长等实权副职的话,那自然最好不过。毕竟,这些县领导都分管着好几个部门,哪个部门的一把手不得听从分管县领导的指示安排。

除了这些县领导以外,还有县人大、县政协的领导班子成员,虽然也是副处级领导职务,但其实也就是享受个待遇,县里开大会的时候能想起你来,平时真没多少事。并且很多都是将近55岁的时候才提拔,然后一直干到退休,可以比那些提前离岗退居二线的正科级领导多干几年。

03.对年轻人来说,上级副职肯定比下级正职更有前途。

我以前见过一个领导进步特别快,26岁就当了乡长,29岁提拔乡党委书记,35岁的时候就已经历了三个乡镇的党政正职岗位,37岁的时候提拔县政协副主席,40岁的时候转任副县长,42岁进县委常委,现在又到了另外一个县担任常务副县长,作为一个一步一步靠自己爬上来的干部来说可谓进步特别快,将来肯定大有前途。也就是说,对于年轻人来说,肯定是职务越高越有发展前途。

04.结语

不过,对于县以下基层干部来说,正科就是天花板,如果有晋升副处的机会肯定要把握住啊,还考虑什么好不好。


中省直遴选


看到题主提出的这个问题,使我不禁想起前十年我的一个老领导,他在县政府直属单位当主要领导,组织准备考核提拔到上级主管部门任副职,可以说既解决了政治待遇,也解决了工资福利待遇问题。可是,他始终没有去,大家在背地里都说不可思议。最后在一次聊天时他透露了真言,他说:“调上去虽然级别晋升了,工资也提高了一点,换了个地方购房,生活开支也承担不起,生活质量将大幅下降,还看别人的脸色干事,受别人管”。

以上这个例子,虽然有点片面,但也有一定的道理,可以证实在基层当正职比在上级单位当副职好。古人讲“愿当龙头,不当凤尾”,这句话说明了宁可在小单位当一把手干出一番事业,也不愿在大环境中当个职员。这也说明了一个单位当主要领导的重要性,也证实了正职与副职的区别。

那么,正职与副职有什么区别呢?

1、正职是单位的一把手,拥有人事任免权、经费的审批权和工作的决策权等,可以说在单位内部叫呼风唤雨。在上级领导及外界人的眼里,单位干出的成绩其功劳基本上是一把手的。单位能否有功劳,有成绩,也和单位的一把手有直接的关系。因此,选择单位的一把手非常重要,事关整个单位的生存与发展。

2、副职是在正职的领导下开展工作,执行正职的命令,服从于服务于正职的工作安排。副职没有决策权,他是夹在正职与中层干部中间,责任也大如山,如果正职工作抓得细,副职无法开展工作,如果中层干部开展工作不力,正职说你不会安排工作,不会带队伍,甚至有些职场老鬼根本不听副职的,有责任副职首先扛着,因此副职也不好当,处理不当会夹在中间“两头受气”

我是文博自媒体,以上是我的一点建议,欢迎大家批评指正,若我的观念对你有用,欢迎关注我,有什么职场之事,欢迎共同分享。


文博自媒体


其实,没有绝对的好坏之分。要看你个人的需求。因为你在不同的位置,会有不同的优点和缺点。

优点

1、基层当正职

第一,一把手,可以自己说了算。正职在一个团体里,有着说话权,可以决定自己部门的所有事情。因此,你做事,可以不用时时都看别人的脸色。

第二,更容易根据自己的想法推动事情。对于正职来说,有职责把自己所管的部门的事情处理好。在这个过程中,如果你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可以更好地实施的。

第三,更容易获得机会。因为正职是负责人,而且是基层,工作职责大,因此更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获得更多的机会。

2、上一级当副职

第一,责任轻

副职的职责是协助正职做事,不需要对整个部门负责,因此责任较轻。不管怎样,都是比正职会轻松很多。

第二,职位高

不管怎样,上一级总是比基层的职位高的。而且如果你不是想长期在基层做的话,那你后期升职,也是往上一级去发展。有可能上一级的副职是你从基层继续往上升的必经之路。因此,从长远来看,选择上一级副职会更好!

缺点

1、基层当正职

第一,没有发展

如果你永远在基层当正职,那你就是个井底之蛙,没有远见。毕竟在基层,对你的历练并不是很大。

第二,挑战性小

当然,能把基层的工作做好,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相对来说,挑战性会小很多。

2、上一级当副职

第一,无法实施自己的想法

虽然这个职位是高,但是,你的所有工作,都要受正职的约束。因此,如果你是个不想受约束的人,那副职就不适合你。

第二,容易被埋没

副职一般是不受别人注意的,如果你不善于表现自己,可能会因此埋没自己。


刘仕祥演讲思维课


没有邀请,刚好刷到了。

作为一个目前还在基层工作的苦逼,我想这个问题我很有发言权。

这里说的基层正职我就当是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人大主席了。如果换作我,我会怎么选?我宁可到市州当一个副科,我也不愿意在乡镇搞正直(哪怕乡镇是副处级)

乡镇一级事多、责任重!

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这就是对乡镇最好的形容。很多人对乡镇的印象还停留在以前,没事做。现在的乡镇事情不是一般多。脱贫攻坚、征地拆迁、拆旧复垦、信访维稳、党建党统等等 ,那一样不烧脑?就拿扶贫攻坚来说,有贫困户找你要老婆的,我自己都没有,我怎么给你?总有一些农户吧,一言不合就要上访(而且动不动就说我要去省里、我要去北京)一点没处理好,小则通报,大则约谈。检查也多,公关攻到你想吐。白加黑5+2就是目前乡镇的现状,这不是一句玩笑,这是事实。

权利好使的年代早已成为过去

看某机构的回答,是否实职,某评论宁可当鸡头,不愿当凤尾。说实话,我只能说我们要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现在,手伸的长的都进去了,自媒体时代让群众监督的范围更广。

湖南xx吊装公司、湘西某教师,全部都是媒体或自媒体爆出来。“作为小公真的怕媒体,也怕群众不讲理。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现在,体质内的工作也逐渐变得科学、合理、高效,这是群众喜闻乐见的改变。同时,也代表着,一手遮天的时代变得不可复返。想当好指挥棒,扣好每一粒扣子变成一个超级脑壳痛的事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职位高一级,钱也多一些。从正科到副处一年工资多个5-8w是没有问题,这是实实在在到手的(你硬要说我朋友、某某有灰色收入,那我也没办法,前面就说了,今非昔比)而且多出5-8w是能实实在在提高你生活品质,何乐而不为呢?

权利有好使的地方吗?有,“核心圈”,当然这不是你努努力就能进去的。这种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太过于飘渺。对于一个普通人,退休给个副处,就可以算是人生赢家了。还想着更高级职称那不现实。

所以,别说给我提高一个职位,你平级让我去县市区单位、降半级让我去市州单位,我都愿意。每天下班就能回家多好。


GraysonWen


没有前提条件的选择都是扯犊子,没有任何参考的价值与意义。

是在基层当正职好还是到上一级当副职好了,必须要根据题主的个人年龄、上一级的情况等来确定。

一、年龄问题。

通常来说,按现在新公务员法规定的提拔条件,年龄绝对是一道非常重要的坎儿,而且现在也越来越年轻化。

如果题主现在的年龄已经比较大了,差不多50岁左右了。如果按现在新公务员法提拔的条件来看,即使题主能够干出比较优秀的业绩,那也是很难得到提拔任用的,毕竟自己的年龄已经摆在那里。况且作为50岁左右的人来说,身体状况也不可能像年轻人那样,无论在精力和身体素质上都开始逐渐走下坡。

那建议题主还是到上一级部门当副职的好。相对来说工作轻松,压力没有基层那么大。

如果题主现在的年龄还比较年轻,只有30来岁或者是40岁左右,那么题主年龄还比较小,上升的机会比较大。在基层做正职领导,可以很好的按照自己的思想和理念,来施展自己的才华,实现自己的理想与目标,只要干出自己的一翻工作成绩,那么题主极有可能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和发展。

若是到上级部门去做一个副职领导,那很多时候都不可能按照自己的思想来实施,更多的是为配合正职领导的工作,因此你就很难出成绩。

若是题主年龄比较年轻,那建议题主还是在基层当正职的好,尽管工作比较辛苦,但比较容易出成绩,提拔任用的机会较大。

二、上级副职往往是下级正职将要退居二线时的常用手段。

我们都知道下级单位的正职都是有限的,相对来说它的竞争是比较激烈的。很多时候为了提拔任用那些比较年轻的同志,便将一些基层提拔无望的正职,平级调动到上级部门当副职,从而给那些年轻人让路。

因此通常将下级的正职调往上级做副职,往往是一个即将退居二线的过渡处理方式,这也往往意味着上级组织部门已经把你开始慢慢的“闲置”起来。注意这是一般情况下不处理。

如果是从基层单位的副职被调到上级部门做副职,那明显的就是属于提拔任用。即使是作为上挂锻炼,那也意味着组织在对你进行考察,将要提拔任用你。若是这种情况下肯定愿意去上级部门做副职。

“宁为鸡头,不为凤尾”,说的就是作为基层的正职领导,相对来说具有自己的独立性和决定权力,可以按照自己的思想和意图来开展工作。

三、如果是去上级比较重要的部门做副职领导,也是可以考虑。

所以通常情况下,只要能够做基层的正职领导,是不会去选择做上级副职领导的。当然也要具体看是做上级什么部门的副职领导,如果是一些比较没有发展前途的部门,一般都没有人愿意去的。

我曾经有一个熟悉的朋友,他就是宣传部的副部长,后来他选择到一个比较大的乡镇做了基层的正职领导。

如果上级副职领导是一些比较有发展前途的部门,或者是公权力比较大的部门,那也是值得去的。毕竟像这些部门,它不仅可以为自己积累较好的人脉资源,而且还可以很好的锻炼和提升自己的协调与沟通能力。

例如上级的组织部、财政局等等一些部门都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分量,这些部门不仅可以结识和积累广泛的人脉,而且也更容易得到提拔任用。

我曾经有一个女同学,就是在33岁的时候,去组织部做副部长,几年之后便坐上了部长职位,并顺利进入了县委常委,她也一时之间成为人们口头谈论的焦点,然后在40岁左右被调到市里的司法局做了副局长。

所以这个问题需要根据题主自身的个人情况,以及上级部门的具体情况来判断。

好了,我就简单的分析到这里,希望你的回答能够给你帮助。

以上分析,仅供参考,希望我的回答能够给你一点帮助。若有兴趣,可以关注【视职场】,将会带给你更多的职场知识,帮助你解决职场困惑。欢迎在下方评论区留言发表你的看法与观点!

【视职场】青云计划获奖者,优质职场创作者,一个有着20年职场生涯的老司机,专注分享职场知识,解决职场困惑,建构职场关系。

~~~分享职场知识,快乐职场人生,感谢你点、评、分、转、收!


视职场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这是自然规律。所以,是在基层当正职还是到上一级当副职,面对这样一个选择,我建议你最好去上一级任职。

关于科层制学说的理解

马克斯·韦伯的组织社会学理论中提出了“科层制”这一概念,也就是说,任何一个组织框架当中,注定都有不同的层级,所以这个概念也被称作是“理性官僚制”。那么很显然,科层制就是鼓励大家通过努力工作不断往更高的层级去发展,这个晋升渠道也确保了组织架构的稳定性。

不过话说回来,其实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会面临这样一个矛盾的境地。比如在下一层机当正职领导,往往权利相对比较集中,手下分管的下属人员也比较多,综合起来看的话,个人工作的幸福指数还是比较高的,那么这个时候你喊他去上一层级去任副职,很多人其实是不怎么愿意挪动位置的。

成大事的人往往善于抓住机会

可是我还是想说,假如有往上级晋升流动的机会,一定要抓住,因为这种机会不会经常有,而一旦错过,那就意味着很可能几年时间内你的工作不会有任何的变化,但是在现今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时代,几年时间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更多人参加工作,更多人想要晋升,更多的机会可能会错失。

而且,为什么我鼓励你尽可能往上层级走?因为很多人都听过这样一句话,一级有一级的水平,就是你越是往上一层级走,你会发现你的视野眼界,接触的人脉圈子等等都会发生质的变化。比如你在基层单位,每天要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处理一些很琐碎的事情,但是等你到了上一层级,你会发现你大多数时间所从事的可能是一些制度层面的宏观设计,而这对于丰富你个人的工作阅历和提升个人工作能力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帮助。

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你对于自己要有个准确的定位,比如从下图可以看看出,你对于自身的定位,几乎影响到你的职业取向系统、职业机会系统甚至你的商业价值系统。所以换个角度也可以理解为,假如你在基层正职和上一级副职之间的选择有矛盾的话,说明你对于自身的定位可能还需要进一步修正。

不要因为惰性而忽视长远发展

另外,大家都知道,其实人是有惰性的,所以很多人在基层当正职领导久了以后,往往会产生一定的惰性,觉得日子过的也不错,工作上大多时候自己说了算,所以往往不愿意挪窝,尤其是比如调动你去上级单位任职,但是上级单位跟你现在的家庭比较远甚至是在异地的话,很多人就更不愿意去了,毕竟求稳也符合大多数人的追求。

但是我觉得,这种想法其实是有些“短视”的,因为这样的考虑过于注重眼前的利益,而忽视了长远的发展,等到哪一天你回过头来审视的时候,可能就会后悔,但是等到那时再后悔的话,机会却永远不会再有了。也正因为如此,人力资源管理学中提出过,求稳、求好、求全往往会导致你进入一个择业误区,而这个误区又会直接导致你的人生走向失败,因此,该果断作出决定的时候请不要犹豫。

不过说实话,在跟你聊起这些建议的时候,我有个朋友前段时间也经历过这样的纠结,但最后因为种种原因他也没有去上一级任职,而是选择继续留在现在的岗位上,不过我们很多朋友现在想起也都觉得有些可惜,因为能有上升到另外层级的机会,真的并不多。

所以,假如你现在在基层任职,如果有机会去上一级任职,要相信那是有贵人帮你说了话的,或者是你的能力被上一级所认可的。因此,请不要犹豫,更不必纠结,果断选择去吧。


九品职麻官


「职觉视点」职场中,通过自己的奋斗,一步一个脚印向前走,有机会选择领导岗位,是喜事!上一级单位的副职和基层的正职,让我选,我会选基层正职!

理由有三:

其一,上级单位副职和基层正职职级至少相当。

其二,上级单位副职权限力度比不上基层正职。

其三,基层正职还是有继续晋升的空间。

只有落了地,权力才能得到体现,抱负才能得到实现,人生价值才能有升华的机会,上级单位平台虽高,可以说并无副职用武之地,基层平台虽低,也有完整的实施权限,也能谋求继续晋升的机会。

1. 上级单位副职和基层正职职级至少相当

有人问,为什么不选更大的平台?上级大内意味着更高的视野、更多的机会。错!要实际问题实际分析!在实际中,上级单位副职和基层正职能成为并列的选项,说明这两个职位从职级上看,至少是相同的。俗语讲“宁为鸡头、不为凤尾”,况且被选的两个职位量级是相当的,和凤尾量级相当的鸡头,不选是傻子!

2. 上级单位副职权限力度比不上基层正职

上级单位平台虽高,但副职毕竟只是副职,作不了主,关键时候拍不了板。一般都是协助一把手分管某块工作,碰到重要事项必须要报一把手定。从气场上看,只要一把手在,副职的气场始终感受不到。

大家知道,在猴群中,猴王对猴群享受掌控权,站得最高、管得最宽,只要有它在,其他雄猴都不敢造次。想一想,我们在猴群中看得出来哪只雄猴是二把手吗?肯定看不出来吧。我们人类社会的层级架构当然比猴群是要高级得多。

从自然规律中我们知道,副职只是一把手安排来帮他管理下属群体的,一旦有超出既定权限的行为,肯定没有好下场。除非,副职有机会跳出原有山头,自立为王,当家做主,也就是当一把手。

所以,从权限上来选,也要选基层正职,在完全权限的范围内,可按自己的理念施展拳脚,并且能通过一项项工作、一件件具体事项,过细体验作为一把手施政的各个方面,从中得到提高。

3. 基层正职还是有继续晋升的空间。

有人觉得上级单位副职更有可能接任一把手,在职场实际中,非也!上级单位一把手离任后,往往其副职没能接任。抛开能力因素在外,其原因无非是副职的社会资源分量还达不到足以直接接任一把手的地步。基层正职作为量级不比上级单位副职低的领导,通过在管辖范围内能做到“说一不二”,以此累积的社会资源,能推动其寻求并获取更高职位的机会。大家想想,在职场中,基层正职晋升提拔、乃至平步青云的人,还真不缺。

结语

权力的体现总是如波浪般,从中心把影响扩大到周边,权力的中心只会有一把手一个,副职在其影响范围内是不容易被突显出来的。基层正职能有独立的权力影响范围、完整的工作平台。从真正意义上说,正职才是真正的领导,所以前面要加上“主要”两字!

--End--

『20年职场历程原创呈现 分享职场干货 请关注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