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咪蒙澄清争议,青年大院被安排,自媒体还会变好吗?

27日,咪蒙在微信朋友圈发布声明,称公众号“青年大院”及其矩阵号与咪蒙公司及其本人没有任何从属、股权关系。咪蒙表示,近日有部分自媒体在讨论“青年大院”及其矩阵号“姨母来了”“地球上所有的夜晚”等,称其来自咪蒙团队,这些言论与事实严重不符,已构成侵权。同时咪蒙还表示,这一年业务已经转型。

咪蒙澄清争议,青年大院被安排,自媒体还会变好吗?


很多人一听到这个消息,情不自禁地想要问:“青年大院又怎么了?”

“青年大院”及其矩阵号“野火青年”、“姨母来了”、“地球上所有的夜晚”等,前身为“今夜九零后”。近几个月来,该系列账号凭借一篇在看双10w+爆款文章引发关注,同时又因为多篇爆款连续遭遇指控、争议不断。

就在2月26日,“青年大院”发文炮轰媒体人方可成,后者因此发布《针对青年大院文章的声明》,称青年大院对方可成一文的恶意曲解以及对他本人的人身攻击已构成名誉伤害。青年大院一度登上微博热搜,在该热门话题下,仍有不少类似“咪蒙系”的讨论。

通过这次争议,有网友观察青年大院极其矩阵号已发表的文章,总结发现:“青年大院除了把网上的内容汇总洗稿,捏造事实,还会用旗下不同账号发出来。”一个账号发表的内容将另一个账号发表的文章中的核心逻辑都彻底地否定了一遍,彻底推翻传播学理论,全方位,无死角,用三重立场覆盖性论述来收割流量,这不只是割韭菜,这已经进化为韭菜收割机了。

比如针对此次海外疫情事件,青年大院又开始了它的套路:

旗下文章的中心主旨从“日本快来抄作业”,到“日本不需要抄作业”,再到“你们这种抄作业的提法真恶心”,三重观点全覆盖,且不论是从情绪还是观点,都是从一个极端摇摆到另一个极端,把所有受众群体和观点看法都包含其中。

这不禁让人回想起一个段子:“如果你用中性客观的态度做自媒体,那么你只会收获以下争吵不休的评论以及两头的同时鄙视;但是你如果用两个对立的观点做两个自媒体,那么你就会收获两个百万级大号和无数打赏。”

没想到青年大院真的把这个调侃的段子变成了现实,这个操作,被网友精辟地总结为“新时代的对冲写作。”只能说青年大院如此包容大度地对待所有观点,让各类情绪和谐共存,他们心中应该是非常单纯的,单纯到只有金钱吧!

咪蒙澄清争议,青年大院被安排,自媒体还会变好吗?


为什么这类通过编造事实甚至通过自我打脸来获取流量的媒体号能存在?因为受众有需求,也和时代特点密不可分。现在是一个数字化的时代,一些民众从群体变成了被相互分离的个体,深陷当下的信息中,无法独立思考,思想上很容易随波逐流。

他们是消息的接收者和传播者,需要一个自己能够接受并喜闻乐见的形式和内容,类似青年大院的媒体号正抓住了这个机会,投其所好地写文章带节奏,煽动情绪。

所以,从受众侧的角度考虑,我们能做的只有保持理智,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遇事多加思考,切勿人云亦云。

今天上午,有消息称“青年大院”被微信进行“阶梯处罚”。目前,“青年大院”及其矩阵号“野火青年”“姨母来了”“地球上所有的夜晚”均已无法在微信中被搜索到账号。

这种把受众当做羊群来驱赶的媒体号不会长存,你可以一时欺骗所有人,也可以永远欺骗某些人,但不可能永远欺骗所有人。

对于青年大院一系列操作,你的态度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