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喜歡寫作,但是每次正當寫時卻又不知如何下筆,該如何鍛鍊提高寫作能力?求告知?

清水77


其實你的問題,歸根結底就是如何面對拖延症?

但實際上,“拖延症”不是一個學術概念,只是一個網絡用語,我們的對手不是“拖延症”,而是它背後的病根。

主要就是兩字【害怕】

害怕什麼呢?害怕自己沒能力做好這事;害怕付出後,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害怕做出來的東西得不到別人的認可,反而還被譏笑、挖苦、諷刺、不看好......這些都是你心裡阻擋你前進的柵欄。


可重點是這個“柵欄”到底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你想象出來的?

所以我給您的第一個心法就是,把所有的“害怕”都寫下來,區分真實的障礙,和想象中的障礙。


那麼你問如何把內心動力化成行動裡呢?

很簡單,這個方法論叫【小步子原理】,就是如果你想要的做的事情太宏大,那就先邁出一小步。


比如你說,你想做個自由寫作者,其實作家的生活是很枯燥無味的,而且每天要寫的字可能是上萬的數量,也許聽到這裡,你會退後一步,然後擺擺手。雖然內心是渴望著寫作,但是一口氣寫十萬字,實屬臣妾做不到啊。

那麼【小步子原理】就是,不多,每天寫500字總可以了吧,每天堅持寫500字,也許你有靈感、對某事感觸特深,一瀉千里,今天居然寫了2500字也可以。


但如果碰巧沒靈感怎麼辦呢?有兩個辦法可以分享給你:

  • 第一是【讀書筆記法】,讀一本書,每天堅持給這本書做筆記,甚至可以細分到章節做筆記。

  • 第二是【問答寫作法】,你看,我在回答你這個問題的同時,就是在寫作,有問答這個模塊的平臺很多,除了咱們的悟空問答、還有微博、知乎等等,都可以去嘗試一下寫作。

而且【問答寫作法】有一個好處,就是為了輸出直接倒逼輸入,你會看更多書,做更多筆記。

有沒有發現,這兩個心法是貫通的,是一套組合拳。


有時候調整正是為了更好的上路,你要懊悔自己做得不好而放棄,沒有人天生就是作家,也不可能第一部作品就拿諾貝爾文學獎。

寫作就是帶來樂趣的本身,他能讓別人抽離自身去審視自己,寫作可以療傷,也可是創造你的語言,找到那個吸引你寫作的理由,帶著它,開始吧!


鍾紫婷


想鍛鍊寫作能力,最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讀、看、想、寫。

01 多讀書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書讀得多了,肚子裡的墨水也就多了,寫起來也就容易了。

莫言對於如何寫作也開出了處方:多讀書、多表達,先模仿、再創造。

不過要說明一點,這裡說的讀書,指的是要讀一些好書,不要去讀一些亂七八糟的作品,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去讀一些經典名著,譬如《紅樓夢》、《戰爭與和平》、《悲慘世界》、《傲慢與偏見》……


02 養成觀察的習慣

用心去觀察身邊的所有事物,這些事物全都可以成為寫作的素材。

蹲下身子,你可以看到小草抽出了嫩芽,螞蟻在搬家;

抬起頭來,你可以看到月兒彎彎,星星眼睛眨呀眨;

回到家裡,可以看到父母臉上多了幾條皺紋,孩子嘴裡長了一顆新牙;

每天,身邊的所有事物都在變化,關鍵是要用心觀察。

03養成思考的<strong>習慣

對讀過的書或是觀察到的事物進行深入的思考。

譬如看到小草抽出嫩芽,那它會不會開花?

螞蟻在搬家,是不是大雨就要下?

月兒彎彎,嫦娥在幹啥?

星星眨眼睛,那一定是淘氣的孩子不想回家。

04最重要的一點,必須讓自己從現在就開始寫

讀得再多、看得再多,想得再多,不寫,一切努力都是空。

可能有人會說,我還是不知道怎麼寫?

那就從最簡單的寫起。

今天下雨了,你就寫:

下雨了,
地上溼了,
路人撐開了傘,
五顏六色的傘就像一朵朵盛開的花。

如果天晴了,你可以寫:

天晴了,
太陽出來了,
天高雲淡,我混身都感覺舒坦。

就這樣一定要讓自己寫出來,哪怕你覺得寫的東西很幼稚或很膚淺,也沒關係,因為你已經邁出了最關鍵的一步,接下來要做的事就是堅持,堅持寫下去,堅持每天寫,很快寫作水平就會有一個質的飛躍。


我個人也很喜歡寫作,讓我們共同努力吧!


播種火焰的青牛


沒有人是天生的作家,天賦和靈感佔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你要堅持去鍛鍊。

給你推薦幾種方法:

  1. 首要的一點當然是不斷的學習了,如果大腦空空,什麼知識儲備都沒有,卻覺得自己能成為作家,這肯定是不可能的;

  2. 重點來了:第一個練習,每天早起半個小時,然後第一時間什麼事都不要幹,記得是任何事情都不要幹,立刻開始寫作,想到什麼就寫什麼,能寫多少就寫多少,當然,儘可能的多寫肯定是最好的。每天重複這個練習。當你能毫不費力、輕而易舉的完成這個練習,並且充滿寫作的慾望,而且比剛開始能寫出多幾倍的字數時,可以進行下一個練習。這個練習可以暫時中止,等你覺得自己才思枯竭時再重複;

  3. 第二個練習就是每天給自己規定一個時間段,這個時間段什麼事情都不做,就是專注於寫作。和第一個練習一樣,記得是任何事情都不要幹,只寫作,想到什麼就寫什麼。這個時間段你可以隨意選定,但是每天選定好以後就不要改變,一到時間不找任何藉口就去寫,直到能隨時隨地、隨心所欲的寫出優美的文字。

這兩個練習如果你能堅持一段時間,那你就能隨時寫出流暢的文字。

天雨沙


這個問題是很多喜歡文字人的通病,很多人思想天馬行空,但是提筆的時候卻不知道怎麼辦?

問題根源:最本質的原因是因為讀書少,當你感覺到你寫不出自己喜歡的文字的時候,那麼你就要多讀書了。

提升自己的方法

學習別人:自己想寫那類型的文章,就要多看某些類型的文章。看他們如何開始引入話題,邏輯關係如何遞進,以及用什麼樣的文字,才能使文章內容讀起來更加的通順。很多人經常會感覺到,自己的文字讀起來不是太流暢,那麼就需要學習別人的了。

常記錄:

看到一些比較優美的文字,可以瞬間的記下來,截屏也好。有些書本上的文字多讀幾遍,長記於心,不知道什麼時候就能夠用到。

即使你腦洞再大,如果不動筆的話,還是不行。只有通過寫文章,才能發現自己的缺點。自己的文章寫完之後,一定要多讀幾遍,這樣就能夠很多好的發現自己的錯誤。

多思考:

注意在生活中思考,看到很小的事情,你腦子中要想出如何用文字來描寫。每天思考,反覆思考,反覆打磨自己的文字。靈感都是在思考中得來,如果不思考,文字將毫無靈性。

最後,祝你成功!反覆打磨自己的文字,最終一定能夠寫出漂亮的文章。


教育奇葩事


出現這種狀況,一般都是心血來潮產生的寫作慾望,真要動筆又腹中空空造成的。

要克服這種窘況,方法有三:

第一,語團訓練。就是隨便從詞典裡選幾個互不相干的詞彙,然後,把這些詞寫進一個語言片段中,讓這些互不相干的詞彙,在語言片段中發揮作用。這不是寫作,是組織語言能力的訓練。

第二,學會寫“創作大綱”。這是寫作前必須做的功課。因為,寫作大綱的過程,也是確立自己些什麼的關鍵。這雖然不是具體創作,可是能讓你梳理把什麼素材寫出來。到了具體寫作時,就會有的放矢。

最後,就是多讀書,多觀察生活,多做生活筆記。這是一種積累和文化積澱,假如真心熱愛寫作,這些都是必由之路,不能逾越的精神素養訓練。



皛川


這個問題,我相信很多人都遇到過。其實我本人現在也還存在這個問題,所以簡單說說我現在是準備如何克服的。

多看多思

想文章寫得好,閉門造車是絕對不可取的。一般不知如何下筆,很大原因就是語言匱乏,思維紊亂。這時候就要多看多思,看一看,學習那些寫得好的人,看別人是怎麼寫的,然後也不能光看,還要動腦,分析其行文結構,思考別人是怎麼落筆的,為什麼要那樣寫。

而且多看也是為了擴大自己的閱讀量,閱讀量提升了,知識面廣了,行文時就有了更多可寫的點,也有了更多的詞彙儲備。

多寫多改

多看多思之外,最重要的還是動筆,“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以前的我就是一直只說不做,認為看的書多了,就一定可以寫出好文,殊不知,真正動起筆來,連一句話都很難說完整。

所以,千萬不能只是紙上談兵,光看理論與思考,都比不上多動筆,就算是寫得很爛,也要強迫自己每天寫點東西。

而當你開始寫了之後,再自己看幾遍,就會發現,其實還會有很多可以改的地方。就算是寫出看起來很完美的文,我們也可以改,試著改變句子結構,試著轉換描寫角度,通過種種嘗試,更能提升寫作能力。

與人交流

除上面兩點,其實還有一項相當重要的點,就是要與人交流。

如果一直是自己一個人悶頭寫,不僅枯燥,而且很難堅持下去,得不到反饋,也就很難知道自己寫的到底是好是壞,是否讀者能看得明白。沒有反饋的寫作,純屬自娛自樂。所以,我們需要讀者,無論是與同行交流,還是發表到公共平臺,都是一種途徑。

這點我個人是深有體會的,只有與人交流,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有讀者反饋,才會有動力堅持。

也因此,我才會在頭條上寫一些自己感興趣的文章,來到你這裡寫這麼一段不短的回答。除了追求利益,也是為了鍛鍊文筆,希望與君共勉,一起交流寫作心得。


天蠍子


喜歡寫作又不知道如何下筆這個事情太正常不過了,不用沮喪,藝術創作都是需要靈感的,沒有靈感這件事在任何我們熟悉的作家那都遇到過。如果不知道寫什麼就從寫自己開始,這就是很多初涉文學的人最好的入門方法,寫日記。

就像我們最熟悉的魯迅,他的日記也是現在研究的重要課題之一,任何寫作大家都有寫日記的習慣,這就好像一句老話說的好,對於練功的人,一日不練十日空,寫作也是一門功夫,每天要不停地寫,才會在腦子靈光一閃的時候,可以把自己所思所想寫下來,寫日記這件事堅持一點時間,你就會發現可寫的話題太多了。

再就是一開始寫作可以從模仿開始,很多學美術的同學都知道,剛開始除了練基本功就是模仿自己喜歡的畫家作畫,寫作也是一樣的道理,你既然喜歡寫作就大概率喜歡看書,那麼就一定有偏愛的作家,一開始可以模仿他的筆鋒和他看事情的角度來寫身邊的事情。



浪子逆愛


一個人如果喜歡寫作,就有了寫出好文章的前提條件,因為熱愛是最好的老師。

那麼,正當拿起筆來寫作卻寫不出來時,應該怎樣應對?

本人認為,首先必須降低寫作的期望值。比如,先要求自己寫出一句話來,而且想到什麼就寫什麼。然後,再問自己:能寫出下一句嗎?就這樣,看看能問出多少句話。如果你能堅持這樣寫作,一種無過高要求的寫作,我相信假以時日,在一兩個月內就可以寫出東西來了。

當你能寫出東西來之後,就可以考慮把文章寫出一點味道來。怎樣才能寫出文章中一些耐人尋味的東西呢?你必須思考生活,思考生活中一些比較不可價值的東西。這就要求你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學會深入追問,直至問題的本質浮出水面。

最後,要學會給文章的語言潤色。我們在閱讀過程中要學習寫作高手給文章語言添油加醋的寫作藝術,學一招用一招,學以致用,必成大器。


寫作與語言密碼


寫作是一件很難的事情,也是一件很簡單的事情。

我們在讀別人的文章的時候,往往產生這樣的感覺:他寫的正是我想的,我要是寫也能寫出來,甚至寫的比他更好。但是當我們真正下筆的時候,你才明白,寫作沒有這麼簡單。

“人人心中有,個個筆下無。”說的就是這個意思。每個人都於美都是有感受的,但是有的人能寫出來,有的人能畫出來,有的人能唱出來,大多數人只是心中有美的高瘦。所以當有人把美寫出來,畫出來,唱出來,恰恰引起了你的共鳴,你就以為這是你自己可以表達出來的。其實不然。只是你心裡的感受別人可以用寫畫唱的方式表達出來,引起共鳴。大多數人都只能感受而不能表達,當然,這也和平時的積累有關係,寫作和閱讀是分不開的,經常去感受別人是怎麼表達美的,是怎麼描述一件事情,一個東西,時間久了,自己也會進步的。


遠上寒煙


想寫而筆澀可能有以下幾種因素:一是語言使用能力有限,言不達意。那麼,說、說又如何呢?如果會說不會寫,那麼不妨訓練一下使之一致。如果說也說不明白,那就真的是語言表達能力的問題,只有重新學習語文了。第二種可能性是思想、思路不清晰,腦子裡想的很多,但很亂,缺乏邏輯思維,無從下筆。如果是這樣,你就應該沉靜下來,把思路了理清。第三種可能性是,邏輯也算是有,思路也還清晰,只是動不了筆。我想這是個形象思維還不夠發達的問題。正確的做法是先找到一個視點、一個角度,用你獨特的語言來表達。也許這三個問題都有,也許只有其中的一兩個。總之要對症下藥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