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9 疫情中停摆的科技企业和科技媒体


疫情中停摆的科技企业和科技媒体

最近两个月,大家关注更多的,是疫情影响到的湖北人民的生活,以及餐饮、制造、物流、娱乐等实体行业。而作为一个互联网行业和媒体行业的跨界者,我深深感受到,疫情中停摆的,同样有科技行业和科技媒体。

以小米为代表的、春节后按计划要召开新品发布会的手机企业,纷纷将发布会移步线上。现场的媒体互动和真机体验无法进行,受疫情影响,仓库中造好的手机无法发货,工厂中排产的物料无法生产。

而科技行业需要召开发布会和媒体沟通会的,也远不止手机企业。各大互联网企业节后的新产品、新功能或者合作计划的发布,纷纷推迟;一部分线下转线上的发布活动,乍一看似乎节省了大量的场地、媒介执行和车马费用,但发布效果也同样大打折扣,因为与媒体的当面交流,及媒体之间的切磋碰撞,同样是发布和宣传的一部分。

另一方面,去年开始的资本寒冬,在疫情的加持下,使得节后计划融资的科技企业更加被动。

众所周知,科技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前期大都无法达到盈亏平衡,需要通过数轮融资来招募团队、迭代产品、发展用户,而处于急速发展期的企业一旦融资渠道被掐断,正如火箭发射过程中突然熄火,失去动力的结果不是火箭悬停在半空,而是会转头下坠,一旦坠毁,万劫不复。

对于融资阶段的企业是如此,而对于规模相对较大的成熟企业,由于返城限制和开工防疫的需要,大量企业需要开展远程办公和远程协作,对于团队的沟通成本与效率,往往是一个负面的影响。除去少数有类似经验和管理措施的企业,大多数企业都面临员工在家办公的状态变差、效率降低的现实。

当然,纯线上业务如内容、娱乐类的产品,以及在线教育、健身这类产品,这次反而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


科技媒体方面,疫情中面临三个问题,一是没得写,二是写了也没人看,三是甲方广告投放的意愿下降。

没得写的原因,是因为科技企业本身的活力下降,各种产品和行业新闻自然也就少了许多。科技行业的巨头就那么几家,一线的不开发布会,二三线的挣扎在生存线,再往后的死的死伤的伤,新闻自然少了许多。

至于写了没人看,也很容易理解,就是大家的注意力仍然集中在疫情相关领域,现在写科技类内容,阅读、转发等指标,自然就差了许多。以阅读量为生命线的媒体,纷纷将计划好的选题雪藏,宁可在疫情之后发布,也不愿浪费了花费心血准备的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一部分有实力的科技媒体转而撰写疫情相关内容。这类媒体的主笔往往是职业记者出身,或者干脆就是机构媒体,有持证记者队伍,转写疫情报道和相关新闻,正如同纸品类企业转行做口罩一样轻车熟路。疫情对这类媒体而言,倒更像是机会,借此拓展了读者群体。比较麻烦的是一些自媒体,离开熟悉的领域就难以下笔,也不具备记者的采访能力和资格,但公众号又不好长期停更,变得左右为难。

媒体的商业模式很简单,要接广告养活自己。疫情影响之下,甲方爸爸们的投放意愿延迟或取消,投放意愿降低,这种情况下个人的自媒体因为成本低尚可苟活,团队化的自媒体因为运营成本高,就十分被动。

所以,这次疫情给自媒体们上的很重要的一课是,一定要积极拓展自己的sku,也就是创作题材。只写科技领域的话,即使没有疫情,行业里就这么点公司这么点事,写来写去也难免有穷尽的一天。


总之,疫情让行业变得不正常的情况下,企业和媒体,都要根据自身情况寻找应对措施。而从危机中寻找机会,从而不荒废时间甚至获得比平时更大的加速度,更是大家应当特别关注的。


判官:资深产品经理,虎嗅2017、2019年度作者。著有《产品觉醒》一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