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哪些因素導致了萬曆皇帝后來的消極懶政以及對張居正態度的轉變?

春天的小小菠菜


萬曆皇帝朱翊鈞,是嘉靖皇帝的孫子,不上朝的毛病,就是跟自己的爺爺學來的。可是他沒有嘉靖皇帝聰明,所以明朝在他手裡走向了衰敗以至於滅亡。

張居正是萬曆初期的首輔大臣,輔政10年大權在握。一條鞭法的改革政策,使得明王朝續命六十年之久,可惜因為勞累過度而猝死。

可以說在張居正輔政這10年,明朝是蒸蒸日上,經濟得到了蓬勃發展。可是張居正死後,明朝經濟逐漸下滑,萬曆皇帝必須要負主要責任。是什麼導致萬曆皇帝20多年不上朝的呢?他為何如此憎恨張居正?

01張居正大權獨攬,萬曆皇帝淪為擔驚受怕的傀儡。

張居正原本是徐階的徒弟,徐階擊敗嚴嵩以後,成為了明朝首輔。此後高拱作為帝師也被提拔了上來,兩人相爭以後,徐階告老還鄉,高拱成功上位。

高拱沒高興多久,張居正便連同太監馮保,將高拱給拿下了。從此張居正大權獨攬,成為了萬曆朝說一不二的人物。

帝虛己委居正,居正亦慨然以天下為己任,中外想望丰采。居正勸帝遵守祖宗舊制,不必紛更,至講學、親賢、愛民、節用皆急務。帝稱善。大計廷臣,斥諸不職及附麗拱者。復具詔召群臣廷飭之,百僚皆惕息。帝當尊崇兩宮。故事,皇后與天子生母並稱皇太后,而徽號有別。保欲媚帝生母李貴妃,風居正以並尊。---《明史》

張居正不僅是朝中的首輔大臣,他還是萬曆皇帝的老師。作為帝師,最重要的責任,當然是要培養出一位合格的好皇帝。

那麼張居正做到了嗎?顯然沒有。張居正擁有作為帝師的才學,但是他卻沒有合適的教育方式,更加不懂得因材施教。

  1. 從萬曆皇帝后期的表現來看,其實萬曆皇帝的智商還是比較高的,只是他天生叛逆,從小就沒有得到過一個良好的教育,才會導致這樣的性格。
  2. 張居正為人比較沉穩正經,所以他對萬曆皇帝的教育,也是偏向於這一方面。在教導皇帝讀書的時候,張居正只知道傳授知識,卻不懂得去揣測皇帝的內心。
  3. 當萬曆皇帝不願意讀書的時候,他老媽就雪上加霜地問萬曆皇帝:西漢的霍光你曉得吧?那是一個可以隨意廢立皇帝的人。你要是不聽話,你的張師傅隨時都可以把你給廢了。

這話嚇得萬曆皇帝心驚膽戰,他可不想被廢了,所以只能乖乖認錯。這只是記載下來的,還有多少沒有記載下來的這種訓誡,可能就更加雷人了。

在這種環境下成長起來的萬曆皇帝,憑什麼不叛逆呢?一個隨意就可以廢掉他的老師,萬曆皇帝憑什麼就不憎恨呢?

02張居正死後,萬曆皇帝沒有能力治理朝政。

張居正把明朝搞得十分繁榮昌盛,在這種基礎上,萬曆正式親政,手握天下權柄。他放眼望去,四海昇平,似乎認為這都是他的功勞。

這個時候的萬曆皇帝就有點飄了,他認為天下只要按照這種正常的軌跡走下去,自然不會出什麼大問題。

帝初即位,馮保朝夕視起居,擁護提抱有力,小捍格,即以聞慈聖。慈聖訓帝嚴,每切責之,且曰:“使張先生聞,奈何!”於是帝甚憚居正。及帝漸長,心厭之。乾清小璫孫海、客用等導上游戲,皆愛幸。慈聖使保捕海、用,杖而逐之。居正復條其黨罪惡,請斥逐,而令司禮及諸內侍自陳,上裁去留。---《明史》

其實這個時候,他還沒有掌握任何治理朝政的能力,此刻貿然接手這麼大的國家,他根本就是不知所措的。

如果張居正留下的是一個爛攤子,那萬曆皇帝鐵定是要亡國的了。好在張居正為他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 這件事還是得責怪張居正,他只教育萬曆皇帝讀書,卻不教育他如何管理朝政。這導致萬曆皇帝根本就沒有這方面的才能。
  • 從10歲長到20歲,萬曆皇帝的確受到了嚴格且良好的文化知識教育,卻沒有得到皇帝應該擁有的治理國家的教育。
  • 張居正喜歡權力,自然也不會輕易放掉手裡的權力。一般遇到這種權臣,皇帝除了默默學習治理之道,根本就不可能得到權臣的培訓。

比如說漢宣帝,他就偷偷跟霍光學習治國之道,所以後期他能夠得心應手地接管國家。張居正生前從未給萬曆皇帝染指過權力,他自己也無心去偷學這方面的能力,自然是無法治理好這個國家的。

此後他對張居正的怨恨,可能也有這方面的原因。因為他憎恨張居正太自私,從來沒有考慮過這天下還是他朱翊鈞的天下。

03萬曆皇帝和臣子們置氣,不願意立太子。

萬曆皇帝的人生中,還有一件比較重要的事情,那就是立太子的事情。萬曆本人是比較喜歡三兒子,也就是鄭貴妃生的福王朱常洵。所以他打算立朱常洵為太子。

帝命司禮張誠及侍郎丘橓偕錦衣指揮、給事中籍居正家。誠等將至,荊州守令先期錄人口,錮其門,子女多遁避空室中。比門啟,餓死者十餘輩。誠等盡發其諸子兄弟藏,得黃金萬兩,白金十餘萬兩。其長子禮部主事敬修不勝刑,自誣服寄三十萬金於省吾、篆及傅作舟等,尋自縊死。事聞,時行等與六卿大臣合疏,請少緩之;刑部尚書潘季馴疏尤激楚。詔留空宅一所、田十頃,贍其母。---《明史》

可是群臣卻表示反對,因為他們認為皇帝應該立長子為太子。當時的長子是朱常洛,朱常洛是宮女所生,萬曆很不喜歡。

這麼一來群臣和萬曆皇帝就算是槓上了,為此萬曆皇帝索性就躲進了後宮,再也不上朝了,這個天下就留給你們這幫保守國本的老臣來打理吧。

  1. 萬曆14年,萬曆皇帝表示暫時不立太子了,而且也不上朝了。他的理由很簡單,身體不是很好。其實他的身體的確不是很好,因為常年沉湎於酒色之中。
  2. 這麼一來剛剛親政4年的萬曆皇帝,為了逃避責任,開始了為期20年的不上朝時光。這段時間他不上朝、不出宮、不祭祀、不批覆,甚至發個言都沒有。
  3. 偌大的大明王朝,就這麼停擺了嗎?當然不行,可是沒有皇帝主持朝局,天下遲早是要大亂的。結果很顯然,因為萬曆皇帝的懈怠,使得明朝經濟迅速倒退。

等到20年後他開始理政的時候,忽然發現,自己壓根就沒有這方面的能力。過去的三十多年裡,他執政的時間只有4年,當然沒有訓練出相應的執政能力。

總結:明朝的延續多虧張居正,明朝的滅亡也都因為張居正。

很多人看張居正只看到了他的功勞,一條鞭法使得明朝經濟取得顯著成效,為大明朝續命60年之久。

可是我們很少會看到一點,那就是明朝的滅亡跟他也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因為他執政的10年裡,沒有給明朝培養出一位好皇帝,甚至沒有給自己培養出一個傑出的接班人。

因為萬曆皇帝的叛逆和不負責任,使得明朝走到了尾聲。也是因為沒有一位負責人的大臣繼承張居正的衣缽,使得變法事業成了爛尾工程。

所以說張居正在這方面是有責任的,不過他也為此付出了慘痛的代價,他的家人被萬曆流放,而他本人更是遭到萬曆唾棄。這時候如果有個接班人肯為張居正主持公道,那該有多好呢?


江湖小曉生


眾多周知,明朝的開國皇帝朱元璋,窮苦出生,做過乞丐,當過和尚,甚至家人去世以後連屍首都無處安葬,遍嘗人間酸甜苦辣以後,朱元璋開啟了逆襲的人生,做起了皇帝。

朱元璋在位期間特別的勤政,幾乎沒有什麼娛樂的時間,所以可能家族的勤政基因都被他用完了,直接導致後世的子孫一個比一個奇葩。

天啟皇帝朱由校,不喜帝王權術,一心只想當個木工;嘉靖皇帝朱厚熜,痴迷煉丹導致數百宮女死亡,甚至為之還差點被宮女們聯合起來殺死;萬曆皇帝朱翊鈞,在位48年,整整30年不上朝,哪怕大臣們苦苦哀求也不去。

萬曆懶政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年輕時期被張居正壓迫得太慘。隆慶皇帝突然中風之後,10歲的小萬曆就匆匆登基了,張居正成了帝師,又是內閣首輔,在朝中大權在握就算了,對萬曆的私生活也十分嚴苛,導致萬曆對這個老師是又愛又恨。

最關鍵的是,自己老孃和張居正還有點不清不楚的關係,張居正無論做什麼李太后都是無條件支持,別的小朋友被欺負了還能找家長訴苦去,萬曆就悲劇了,長時間的壓迫也導致萬曆形成了強烈的逆反心理。

當然了,年輕的萬曆還是立志要當一個好皇帝的,前期也稱得上是勤政愛民,偏偏這個時候,因為立儲君的問題和內閣起了爭執,“嫡長子繼承製”是老祖宗的慣例,廢長立幼勢必會遭到文官集團強烈的抵制,自此開啟了萬曆王朝長達30年的“國本之爭”,萬曆皇帝更是一氣之下不再上朝處理政務。

除此以外,導致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其實還有別的原因,而這要得益於現代的考古工作。郭沫若對於帝王陵寢有著執著的偏好,當年有很多的陵墓也是在郭沫若的主持下發掘的,而當郭沫若打開萬曆的棺槨時,揭開了萬曆皇帝不上朝的另一層謎團。

棺槨中的萬曆皇帝靜靜的躺在那裡,但是右腳卻明顯彎曲異常,不像正常的情況,對屍骨進行復原之後,專家發現,萬曆的右腿明顯比左腿要短,也就是說萬曆生前右腿曾患有嚴重的腿疾。

大家不難想象,堂堂一代帝王,上朝要一瘸一拐去,面子往哪裡擱,換誰誰也不樂意啊。


輕侃古今


張居正是萬曆的老師,也是萬曆朝前期的首輔,張居正進行改革,延續了明朝辦個多世紀的國運,要是沒有張居正,明朝就要完了。但是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給其定罪,張家被查抄,家人被逼死,都是因為張居正不懂得處理與皇帝的關係。

老師嚴厲,學生叛逆

張居正是個出色的政治家,治國很厲害,但是作為皇帝的老師,他忘了這個學生不是普通學生,不是那種犯錯了可以隨便說教,用嚴厲語言和嚴厲措施懲處的學生。皇帝身份特殊,更容易產生叛逆心理。張居正對年幼的小皇帝是很嚴厲的,然而萬曆皇帝也不敢隨意發洩情緒,因為張居正也不是一般的老師,他是首輔,是執政大臣,沒有了張居正,小皇帝更是無法穩定朝局,他啥也不懂,他要依靠張居正。這種身份導致了萬曆皇帝對張居正的不滿情緒不斷積壓,只能等張居正去時候發作出來。

張居正不允許萬曆多花錢

萬曆皇帝小時候還好,稍微大了一些,知道花錢享受了,但是錢還不夠花,於是萬曆向戶部要十萬兩銀子,被張居正拒絕了。張居正說國家財政緊張,不能浪費。不但不給錢,還停休宮殿,減少皇帝的不必要開支。萬曆要錢不成,還被限制,當然不開心。皇帝想花錢都不給,大臣限制皇帝,萬曆能不記恨張居正嘛,關鍵是張居正有理,其他大臣也支持,皇帝只能憋氣。這樣是最容易出事的。

張居正權力過大

一開始有很多人反對張居正,但是萬曆皇帝要依靠張居正,誰反對張居正,他就打壓誰。最終朝堂上重要的位置都是張居正的人。司禮監掌印太監馮保也支持張居正,二人互相幫忙,原本司禮監是用來制衡內閣的,他倆關係倒是和睦了。還有最重要的一個人,太后李氏,萬曆的生母,她也支持張居正,這就使得萬曆皇帝是個擺設,大事上的決斷權不在他。張居正權力沒人限制,權力觸碰到了皇權,這是每一個皇帝都不能接受的,自然會爆發。

總結

張居正其實是越俎代庖,他權力過大,使得皇帝是個擺設,皇帝不會接受,在張居正去世後,萬曆立刻開始清洗朝堂,打壓張居正的人,奪回自己的皇權。但是張居正是明朝真正的功臣,也是讓人敬佩的一代首輔。


未濟


不請自來。

萬曆皇帝對於張居正的態度發生360度轉變,主要原因是皇帝青少年間的逆反心理在作祟。

萬曆皇帝少年繼位,沒有處理政務能力。國家大權交到了皇太后、宦官馮保以及內閣首輔張居正三人手中。而這三人裡,張居正又是一個雷厲風行,聽不得不同意見的人。雖然他的改革挽救了大明王朝,但是也得罪了很多人。這其中,就包括小皇帝。

實際上,每個人的童年都有那麼幾個噩夢,而不巧的是,萬曆皇帝的噩夢便是張居正。這不僅是張居正的原因,更多是因為他的身邊人,皇太后、馮保總是拿這個張先生嚇唬他,萬曆皇帝小時候經常聽到的一句話便是:這事讓張先生知道了怎麼辦?

因此來說,這種逆反心理在其日後的發展中是非常可怕的。

萬曆十年,張居正去世。萬曆雖然對於張居正的去世表示出了極大的悲傷。但是很快,馮保便受到了萬曆的責罰。而這一切,都被朝臣們看在眼裡。日後,一時間牆倒眾人推。在得知了皇帝也討厭張居正這個確切消息之後,彈劾張居正的奏摺如雪片般飛來。張居正官爵被奪、長子自殺,家人發配。這應該算是封建王朝,君主專制下不可避免的悲劇。

再來說萬曆怠政。

這就不得不提到,在明中後期日漸崛起的文官集團,他們以天下為己任,捨生取義,為了糾正皇帝的錯誤可以置生命於不顧。

而且來說,張居正去世之後,內閣的權力弱化了,尤其是內閣首輔。如果把內閣比作皇帝與朝臣之間的潤滑劑的話,那麼這個時候的內閣,明顯沒有起到作用。非但沒有潤滑,反倒是和稀泥。

因為什麼事呢?歷史上叫爭國本,實際上就是太子立誰的問題。萬曆的長子,是一個美麗的誤會。萬曆皇帝可能都恨瘋了自己,怎麼就管不住慾望呢?在太后的宮裡與宮女雲雨了一番,生長子朱常洛。

但是他不喜歡,他喜歡鄭貴妃,愛屋及烏喜歡鄭貴妃的兒子朱常洵。所以呢,他就想立朱常洵為太子。這下子文官們不幹了,古來的嫡長子繼承製,規矩不能亂。就因為此,萬曆和文官集團較上勁了。

實際上萬歷是學自己的爺爺嘉靖,當年嘉靖的“大禮議”之爭贏得非常漂亮。但是,萬曆和嘉靖比起來,既沒有公理也沒有手段。除了申斥、杖責這群文官之外,沒有別的辦法。而且這些人,非但不怕捱打,反而前赴後繼。

無奈之下,乾脆自己關起門來不上朝了。不見文官,省的他們在我耳邊聒噪。因為這個事,皇帝和文官集團僵持了十五年,萬曆本身就對政事沒有多大興趣,這麼一鬧,更沒有興趣了。

由於他的怠政或者亂政,把大明朝搞得亂七八糟。地方百姓苦不堪言,東北女真,崛起於白山黑水之間。明亡於萬曆,大致是這個原因。

網上有個問題,挺有意思,明朝這些皇帝在地底下見面,朱元璋會第一個罵誰?我覺得就是萬曆,其次是正德和正統。您覺得呢?


月曉YB


哪些因素導致了萬曆皇帝后來的消極怠政以及對張居正態度的改變。我來回答這個問題,我的觀點如下。

1.哪些因素導致了萬曆皇帝后來的消極怠政?

①對自己的功績太滿意了。在萬曆前10年裡,整個國家呈現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因此他可能產生這種想法,認為國家完全沒有必要來治理,這一切都是他的功勞,其實他想錯了,那是因為有張居正在力挽狂瀾。

②一直都沒掌握實權。在張居正死之前,國家的大權可以說是一直掌握在張居正的手中,而萬曆並沒有多少實權。國家大事也都是經過張居正的手來進行的,所以萬曆皇帝並沒有處理多少。等他正式掌握實權之後,只想依靠皇帝的位置來享樂,並不想去處理這件事。因為這一切他已經習慣了。

2.為什麼萬曆皇帝會對張居正的態度產生改變?

①張居正對萬曆小時候實在是太嚴格了。他不允許萬曆皇帝多花錢,不允許管理皇帝這樣那樣的,因此張居正一度成為萬曆皇帝心中的陰影。可是萬曆皇帝畢竟是皇帝,畢竟是要成為這個帝國至高無上的統治者,而張居正就會變成他內心中的一個仇恨。

②張居正把握大權太久了。在萬曆皇帝統治初期,國家大權一直把握在張居正的手中,而他這個皇帝,充其量只是一個吉祥物罷了。這是一場皇權的鬥爭,這是一場皇帝尊嚴的鬥爭,試問哪一個皇帝被一個大臣壓制那麼久,能夠心甘情願呢。因此張居正錯就錯在他把握大權十分之久,這就導致皇帝對他內心十分不滿。

③或許是對於張居正的嫉妒吧。張居正只是一個橙子,他卻做了一個皇帝該做的事情,他把這個國家治理得井井有條,而且還實施一系列的改革,這本來就是他應該做的事情,可是張居正幫他做了。作為一個皇帝,一個臣子搶奪了他的功勞,他的心中並不會高興。

以上便是我關於這兩個問題的回答。





奉旨說史


明神宗朱翊鈞明朝第十三位皇帝,明穆宗第三子,穆總死後十歲的朱翊鈞被推上來皇位。

萬曆最初十年。

內閣首輔張居正主持政務,並實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明朝社會經濟大幅度發展,開創了“萬曆中興”萬曆三大徵更是威仰遠波,維護了漢家國土。

萬曆十歲繼位張居正竭盡全力培養幼年時期的萬曆以期望他成為一代明君,教育方式也非常苛刻 使萬曆皇帝幼小的心裡留下陰影,同時主持朝政期間功高震主幾乎把萬曆帝架空,張居正死後查出許多許多德行不善最終導致萬曆皇帝開始痛恨!

萬曆中後期張居正退出朝廷。

萬曆後期後期張居正不在,無人可以遏制督導,神宗開始荒於政事,國本之爭更是雪上加霜。

萬曆後期國本之爭。

中國自古都是嫡長子繼承製,太子者,國之根本,萬曆與大臣們就太子之位始終打不成一致,俗稱國本之爭。

長子朱常洛宮女所生很不受萬曆喜歡,萬曆皇帝一直想要換代長子朱常洛,立鄭貴妃所生福王朱常洵,萬曆非常氣憤覺得我堂堂大明皇帝卻不能左右太子人選而被一群大臣所制,無數大臣被斥,被打(明朝的文官最為硬氣)氣憤之下直接以不上早朝對抗,前後爭吵打15年之久。

國本之爭使得神宗悲痛欲絕,最終和大臣鬧掰,本來就對朝政失去興趣的萬曆皇帝更加消極理政。


外太空的首富


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

一:他非常喜歡鄭貴妃生下來的兒子,常詢,因為不是皇長子,他想立為太子,所以遲遲不力太子,也夠奇葩的

二:文官集團處處和他作對,立皇長子算作一件,後來黃河改道,他想重新丈量土地,文官集團還是處處作對

我們可以看到文官集團是如何威害明朝的,也知道為什麼宦官受寵幸


it從業


張居正作為帝師,在後期不太注意處理和皇帝的關係,老師一直太嚴厲,而且還和學生的家長一起。讓萬曆從小就十分的叛逆。另外,張居正的改革也觸及到很多人的利益,當然最後就牆倒眾人推了。


山河不變


老百姓拿皇帝沒辦法,他當然可以消極懶政,張居正把老百姓整的皮開肉綻,皇帝怕出問題,就罷免了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