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7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導語:大河百代,眾浪齊奔,淘盡萬古英雄漢;詞苑千載,群芳競秀,盛開一枝女兒花。自古有大風流的女文人,無一不是寫得出最刻薄的字文,卻依舊深陷溫柔眼神。便縱有千種風情,卻難遇一個良人和一個好的時代。從一代名媛,到身陷囹圄,淚灑大河南北,千古風流之下,是怎樣的一身離愁。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詞酒肆意少年時,清歡歲月兩相知

李清照出身名門,父親李格非(1045-1105)是趙宋之世有名的文學家,和廖正一,李禧,董榮並稱為“蘇門後四學士”,為官清貴,最高做過禮部員外郎,著有《禮記說》。母親的祖父王洪辰曾做過侍郎,她自己也能文善詩。

由於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學氛圍十分濃厚的家庭裡,耳濡目染,家學薰陶,加之聰慧穎悟,才華過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詩名,才力華贍,逼近前輩"(王灼《碧雞漫志》),更曾受到當時的文壇名家、蘇軾的大弟子晁補之的大力稱讚,並時常指點。


出身優越,父母開明,師長愛護。李清照天生便是大宋最為嬌貴的牡丹。勤讀古詞詩文,研習百家經典,她是世間最為灑脫的清風,不同於同時代其他女性常年困鎖在寂寞深閨大院,李明非自小便放任女兒揮灑青春,任由她在自然中游玩欣賞。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興盡晚回舟,誤入藕花深處。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


“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知否,知否,應是綠肥紅瘦”——《如夢令》

溪亭日暮,沉醉當途。時間也不是問題,唯有興盡方才肯回去。傍晚、輕舟、藕花深處是一個妙齡少女將一隻只鷗鷺驚起。如不是有一個自由的靈魂,誰又能寫出這般清新的詞句來。更何況還有殘留酒意未消之時,心中記掛的嬌豔海棠!

這般風情絕非一般閨閣女子能有的,連她的父親李明非見兩首詞也頗頗為自豪的拿去給其他士大夫傳閱。就這樣,十幾歲的時候李清照便名動京師,“當時文人莫不擊節”

京師之中多有俊傑,正值豆蔻年華的李清照便以才名和容貌讓無數佳公子拜倒,而這些人中唯有一人與她一見便兩相情動,他便是當朝吏部侍郎家的公子——趙明誠。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 蹴罷鞦韆,起來慵整纖纖手。 露濃花瘦,薄汗青衣透。 見客入來,襪劃金釵溜。 和羞走。依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點絳唇》

少女心事,最是懵懂。唯有見到心愛之人時,滿心唯有嬌羞。

早起未來得及收拾,心上人的突然到來讓她急忙想逃,這般衣衫不整的樣子可不能讓他見著。但是到門口了還是有些捨不得的再看一眼,可這樣實在太羞人了,還是裝作嗅青梅吧。

青梅酸澀,但愛人之心卻滿是甜蜜。好的愛情,最是情投意合,一見鍾情。我愛你蒼涼眼神中的日月星辰,容納我這放蕩不羈的靈魂;你愛我文氣縱橫,性情最真 ,能懂你蕭瑟寂寞,一往情深。何其有幸,能與你一見定終身。

就這樣,18歲的李清照嫁給了21歲的趙明誠。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晚來一陣風兼雨,洗盡炎光。理罷笙簧,卻對菱花淡淡妝。絳綃縷薄,水肌瑩,雪膩酥香,笑語檀郎,今夜紗幬枕簟涼。”

婚後,他們琴瑟相鳴,分外恩愛。新婚第二天,昨夜癲狂還未過去,剛剛起床梳妝完,正是女子最為嬌媚動人之時,心裡唸的想的,還是愛人和今晚的溫存。

後來縱然趙父因黨政被害,而趙明誠被奪爵位,一家人被趕回了青州老家,清貧度日十幾年,兩人也依舊情投意合,恩愛如舊。趙明誠嗜好金石,李清照便陪著他傾盡家財購買金石文物,舉家清貧,經常是冬天典夏裝,夏天典冬裝,靠典當來維持生活。

李清照生性灑脫,後來趙明誠獲了官職在外,每每寄信給丈夫,用詞都肉麻入骨,引得不少士大夫不齒,趙明誠卻喜愛至極。世間文字八萬個,唯有情字最動人。這些情深義重的文字,又有哪個丈夫不愛呢?

“薄霧濃雲愁永晝,瑞腦消金獸。佳節又重陽,玉枕紗櫥,半夜涼初透。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醉花陰》

“紅藕香殘玉簟秋。輕解羅裳,獨上蘭舟。雲中誰寄錦書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花自飄零水自流。一種相思,兩處閒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一剪梅》

酒後初醒,不見情郎,唯有迎著西風獨自傷神。濃秋時節,乘舟泛湖,滿眼秋色不足道,唯有心中相思難解。當真是情到深處,醒也思君,醉也思君。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顛沛流離亡國日,最恨男兒少意氣

李清照與趙明誠度過了十幾年的清歡歲月,那時的她依舊肆意瀟灑,可惜她並不知道是的時,日後不提這般琴瑟和鳴的美滿,連正常的平靜生活都會成為一種奢望。

1125年12月份,金兵孤軍深入進攻汴京。

6萬金兵對抗20萬宋軍,如此懸殊的差距卻沒想到還未開戰,承明殿裡從皇帝到臣子皆喊著投降。這一幕恍如花蕊夫人口中那般:“十四萬人齊解甲,寧無一個是男兒。”這一天,距離張擇端剛剛把汴京畫進《清明上河圖》剛剛過去20年,距離王希孟為宋徽宗獻上《千里江山圖》剛剛過去12年。不久,北宋滅亡。

天下紛亂,風雨飄搖。李清照也開始了顛沛流離的後半生。本想守著青州的滿屋書畫,卻不料趙明誠又趕上了母喪,獨留李清照一個人守著夫妻半生心血,眺望著破碎山河和遠去的離人。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第二年,金兵逼近青州,李清照只得帶著15車書畫南北顛沛,前去江寧尋找丈夫。一個弱質女流,一路躲避戰火、強盜;忍受飢餓,風雨。等到了江寧時,15車金石字畫一件未失。這是他們夫妻半生心血,是他們婚姻的見證,她又怎麼捨得有失。

山河破碎,夫妻團聚,本是一件大喜之事,不料這一次相遇,卻導致了他們之間的分裂。

1129年,戰亂開始瀰漫到江州,趙明誠此時正是江州太守。城中有人來報內奸準備投敵,趙明誠卻不做理會,隨即竟然連夜潛逃了。大戰在即,他拋棄滿城百姓和自己的妻子李清照。

至高至明日月,至親至疏夫妻。在這個亂世,可能原本就不能指望感情吧。趙明誠內心毫無熱血,但李清照卻滿懷男兒意氣。

“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

在烏江畔,她滿懷意氣無處書抒發,唯有借古諷今,大罵滿朝怯懦文人。她是那般的剛強和熱血,奈何她的丈夫竟也在怯懦文人一列。站在她身邊聽完這首詩,趙明誠心中想必也是羞愧無比吧。早知道會這般,還不如當初血戰一場死在江州城。

許是受了刺激,亦或是趕路緣故。不久趙明誠便一病不起,黯然離世。國破、家亡、夫死、獨喪。自此,李清照成了這天地間最孤獨的人,也許這一刻她才明白,原來前半生的美好,都早已標的好了價格。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再嫁再離不自棄,千古風流是獨人

趙明誠雖死,但他的棄城之舉卻讓李清照陷入了更大的顛沛流離之中。她一心想要將自己一生收集的金石古玩進獻宋高宗,奈何宋高宗被金人攆狗一般被追得到處逃竄,李清照在他的身後苦苦想追,15車收藏也漸漸失散了。

“臨高閣,亂山平野煙光薄。煙光薄,棲鴉歸,暮天聞角。斷香殘酒情懷惡,西風催襯梧桐落。梧桐落,又還秋色,又還寂寞。”——《憶秦娥》

國破家亡之下,丈夫離世;連一生的收藏也沒有保住,滿眼望去盡是煙光薄,棲鴉歸,傍晚時分聽到號角聲,又是正值秋天,這份寂寞被季節更加深了一層,然而這人間給李清照的打擊還不止於此。

1132年,弟弟將姐姐李清照接到了臨安,顛沛了好幾年的李清照終於有了一個安身之處。這是一個人闖進了她的生活,他就是——張汝舟。

張汝舟只是一介小官吏,卻時常來到李清照府上討教字畫,並對李清照虛寒關懷至極。剛剛經歷人生至暗時刻的李清照恍如見到了一絲人生之中的光明,縱然不為世俗所容又如何。於是當張汝舟提出續絃請求之後,李清照馬上答應了。

這一刻,世人誹我謗我,欺我罵我又如何,千古離愁都嚐遍了,那些喧鬧又算什麼。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然而婚後不久,李清照便發現所嫁非人。張汝舟婚後才發現一心想要得到的金石字畫早已散盡大半,而李清照也在發現此人真面目後堅決不肯將錢財交給他。此後張汝舟便時常向李清照所有錢財寶貝,不從便辱罵不休,甚至意欲將李清照折磨至死。

短短時間,李清照便從一個深淵跌入到了另一個更大的深淵。但張汝舟算錯了,李清照從來都不是一個逆來順受的女子,她的身體裡有一個堅強勝過大半男子的靈魂。

不久後李清照收集了張汝舟的罪證,將他檢舉流放,而她自己也身陷囹圄。這就是她,縱然兩敗俱傷,也絕不默默忍受欺辱。這一點真性情是她最後的驕傲。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雖然又經歷了一次所嫁非人,離休陷獄的人生慘劇;但李清照卻並未沉淪太久,人間的痛苦更加激起了她內心的生命力。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滿地黃花堆積。憔悴損,如今有誰堪摘?守著窗兒,獨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

“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這世間還有比這十四個字更愁的嗎?既然這一生個人已經愁不勝愁,那便把眼光放量到山河歷史之上吧!

六十歲那年,李清照將趙明誠編寫的《金石錄》及自己後補的《金石錄後序》集成一書,進貢於朝。這是凝結了她與趙明誠一生心血,半生顛沛的著作,更是她一生的見證。只是不提筆寫完最後一個字之時,她想起了汴京時父親撫摸她腦袋的溫潤手掌,還是趙明誠與她一同鑑賞書畫時搖曳的燈火。

李清照:從名媛到寡婦,再嫁再離,我用真性情過好這一生

了結完一生心願之後,李清照又獨自在臨安生活了十多年。此後餘生,她寄情美酒,打牌和寫詞,成就一代女詞豪,與蘇軾、辛棄疾、歐陽修這些最優秀的男子競爭詞界最高榮譽。

此前三千年,中國沒有這般恣意瀟灑的女文人;此後一千年,也很難再有了。青梅黃花常有,可惜世間已無易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