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情疏跡遠只香留


我們所有人認識李清照,一定最初是從《如夢令》藕花深處那個沉醉回舟的俏皮小姑娘,到《聲聲慢》梧桐細雨那個憔悴哀愁的冷清婦人。她的詞風從清麗典雅一轉而為悽苦哀傷,一個人的詞風轉變一定是與家國命運關聯在一起的。如杜甫在安史之亂前後從激昂進取的盛唐氣象逐漸過渡為抑鬱頓挫的現實主義,李煜在南唐國破前後從瑰麗旖旎到沉鬱哀婉。

尼采曾經說過:“一切文學,餘愛以血書者”。任何能讓人感同身受的作品,必是作者經歷過捶心之痛,才可以血淚書寫。既記錄了自己的心境,也必然能以一孔窺全豹,映射出整個社會的生活圖景。

李清照出生於書香門第,他的父親李格非是著名的蘇門後四學士,他的母親也是進士之女。她少時家境條件優渥,家中藏書鉅富,這為她打下了良好的文學基礎。少年不識愁滋味,李清照就是在這樣開明的環境中長大,這讓她避免了那個時代大多數女子的辛苦勞作,早早嫁人的命運。於是,這個小女孩能夠在去溪亭遊玩時,沉醉不知歸路,在藕花深處玩得盡興了才划船回去。於是,這個小女孩能夠在家裡蕩過鞦韆,見到客人來到,羞澀地躲起來,但禁不住好奇心,倚著門回過頭假裝嗅取青梅。

李清照,情疏跡遠只香留

這種活潑的小女子情態在封建社會的所有女子肖像裡僅此一例,除了李清照,遍閱史冊所有的才女,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知識改變命運,但命運更造就了李清照。蔡文姬生於漢末,家族雖藏書鉅富,但命運的不幸太早的降臨在他身上,所以她只留下了聽琴辨音的故事和悽婉的胡笳十八拍。唐代四大才女多出身貧賤,以歌伎身份遊走於文人騷客之間,更是不可能有著如此率真美好的情態。而李清照小時候生活的時代正是北宋經濟文化最繁華的時候,清明上河圖就是那時候市井生活的寫照。社會圖景和家庭環境其實也都映射在李清照的詞作裡,歲月靜好,國泰民安,才能培養出李清照率性天真的才女。

賭書消得潑茶香,這是納蘭容若在懷念亡妻盧氏時所作,引用的就是李清照和趙明誠的典故。在那個年代裡,女性擁有稱心如意的另一半是可遇不可求的事情,但是李清照遇到了。18歲時,她嫁給了門當戶對的趙明誠。趙明誠喜好收藏玉石,想做一部《金石錄》 。

夫妻二人在文學藝術上切磋琢磨,經常打賭說,誰先準確地說出玉石的出處,誰就能先喝茶。李清照博聞強識,放在今天就是賭神級別的人物。每次贏過趙明誠之後,就笑得前仰後合,茶都潑出來到衣服上。婚姻早期,兩人琴瑟和鳴,精神世界相對純淨,詩詞詞風清麗典雅,這期間所做的作品仍保留著明顯的少女氣息。如著名的醉花陰,“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這句就是寫於婚後不久,離人之思讓人消瘦,這時候社會環境的安定也讓易安居士沉迷於閨房之樂,作品多描畫自己的生活情態。

李清照,情疏跡遠只香留

如果歷史沒有發生靖康之變的事件,大概易安居士的一生都將保留著少女時代的天真爛漫,欣賞著紅肥綠瘦的園景。閒適浪漫的生活情調如此快的一去不復返了,伴隨著金兵南侵的腳步。誰也不曾料到清明上河圖的盛世景象下,這個帝國已經外強中乾,猶如一隻紙老虎,只需輕輕一推就轟然倒塌了。公元1127年,李清照已經44歲。這是北宋帝國的倒塌的時刻,也是李清照生命重塑的節點。

康王趙構在應天即位,宋朝由北宋進入南宋時代。趙明誠被任命為江寧知府,金兵入侵,李清照勸趙明誠堅守江寧,表現出巾幗不讓鬚眉的豪氣。但是令李清照失望的是,趙明誠居然軟弱到棄城而逃。此時她估計心如死灰,像謝道韞那樣在心裡默道“不意天壤之中,乃有趙郎”。在顛沛流離的南渡過程中,她見到了更多慌不擇路的達官貴人,她想起花蕊夫人的“四十萬人齊解甲,更無一個是男兒”。在路過項羽自刎的地點烏江時,她寫下了“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辛辣的諷刺了南宋朝廷的偏安一隅及怯戰貪生的眾多官員。自此之後,夫妻二人生出嫌隙,在跟隨朝廷南遷的路上,趙明誠不幸染病身亡。

李清照對趙明誠其實是深愛著的,之所以出現嫌隙,更多的是對丈夫的怒其不爭。在趙明誠死後,李清照決定帶著丈夫生前的藏品尋找安身之所,完成金石錄的撰寫,實現丈夫的遺願。由於戰亂,她顛沛流離,生活到了山窮水盡的地步,收藏的金石也亡佚了一半。在杭州,李清照遇人不淑,一個名叫張汝舟的渣男無微不至的關心她的生活,並對金石表現出高超的鑑賞水平。也許是為了完成趙明誠的遺願,李清照很快便與張汝舟結成婚姻。文質彬彬的皮囊之下,包藏著一顆獨吞金石的禍心,張汝舟逐漸暴露出自己市儈小人的真實嘴臉。

那個時代的法律對於女子是很不公平的,即使丈夫有罪,妻子狀告丈夫也要判刑入獄兩年。張汝舟變本加厲,他以為李清照不敢以身犯險。但他錯了,李清照是女中豪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她狀告張汝舟的欺君之罪,成功擺脫了渣男的糾纏。李清照也被判刑,監禁在獄中。但由於她的才名遠揚,加上自己的表妹活動得以提前出獄。在那個主張存天理,滅人慾的時代,李清照儼然是女權意識復興第一人,她如一朵靜開的桂花,遺世獨立在蒼茫人海,在萬千團簇錦中散發幽香。

告別了張汝舟這個渣男,心間的傷痕卻難以痊癒。在餘生中,再無與任何男人的交集,但她並未消沉,瀟灑地畫出了一個獨立女性的生活圖景。她收集金石,完成了《金石錄後序》 ,實現了趙明誠的遺願。她的詞風也為之一轉,同是乘舟,再也沒有少時爭渡爭渡的閒情雅趣,小小的舴艋舟已經載不動這一世經歷給予她的苦恨哀愁。她這一生經歷過國破,家亡,欺騙,失望,流離,李清照晚年時感嘆的“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已經把自己一生的哀愁訴說盡了。同樣是寫桂花,再也沒有人比黃花瘦的小女子情調,滿地的黃花堆積,已經再沒有心情去採摘。

李清照,情疏跡遠只香留

李清照,無愧於千古第一才女之名。放眼整個封建社會的女性,李清照在73年的跌宕起伏的命運裡,真實率性的活著,如她一生最愛的桂花一般,情疏跡遠只香留,自是花中第一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