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8 感觉当代有那么多草书大家,但觉得历朝历代草书大家却寥若晨星,为什么?

蒙师


为什么呢?因为在古代,普通人的生活非常艰苦,衣食都不保的人太多了,根本就买不起笔墨纸砚,没有条件练习书法,也接触不上名师,交不起学费,范本碑帖也极少。只有贵族旺门才能学的起书法,本身基数就少,而在少数里能出类拔萃者,就更少了。

现代的人则不同,生活条件好,书具学费都不缺,字帖一应俱全,画展,煤体教材,培训机构更是非常完善。因此学习书法的人估计有百万之多,基数大了,书法家、书法大家也就多了。

然而数量的增多,并不代表质量就上去了。自称大家的,并不一定是大家,那有大家夸自己是大家的。

今人多心浮气躁,急于求成,而书法之道又非一朝一夕所能成为大家的。古人静心一处,勤奋习书,刻苦钻研,数十年如一日,于书法中不乱于世,不求虚荣,从实处发力,才使得书艺精湛,境界超脱,达到了书法艺术的高峰。

因此,当代大家虽然很多,能超越张旭、怀素者几人?不过徒有虚名而已,当然也有些人有实力,这个不假,但是要称得起大家二字的,又有几人担当得起。历朝历代大家虽少,却都是真大家,是经过历史的筛选并得到权威和人们认可的,是永远不倒的丰碑,随世永在的标杆,是民族书法文化的瑰宝。





南山明月


道理其实很简单,当代具有局限性,当代的评价,不一定准。

怀素,被李白夸为天下第一,而后人则评为半个草圣。

少年上人号怀素

草书天下称独步

墨池飞出北溟鱼

笔锋杀尽中山兔

八月九月天气凉

酒徒词客满高堂

笺麻素绢排数厢

宣州石砚墨色光

吾师醉后倚绳床

须臾扫尽数千张

飘风骤雨惊飒飒

落花飞雪何茫茫

起来向壁不停手

一行数字大如斗

怳怳如闻神鬼惊

时时只见龙蛇走

左盘右蹙如惊电

状同楚汉相攻战。

湖南七郡凡几家

家家屏障书题遍

王逸少,张伯英

古来几许浪得名

张颠老死不足数

我师此义不师古

古来万事贵天生

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田蕴章评价启功,说放到历史中,仅为一般。

我不一定赞成这个观点,但有一点是正确的。

大浪淘沙,只有经过岁月的洗礼后,人们再称之为大家大师,那才是真正的大师。


秩和律师147753


中国书法被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评价为“艺术中的艺术”,可见中国书法的难度之大!而中国书法又分五体,楷行篆隶草,交相辉映,其中草书无疑是中国书法这顶艺术桂冠上最闪亮的明珠,她最美,最浪漫,最富有情怀,最能感动人,当然,学习草书书法的难度也是最高的!

司徒越草书作品

草书通常分为章草、今草、狂草三大类,三种草书书体风格迥异,笔画又明显透露出互相依存、互为补充的承袭脉络。章草脱胎于隶书,风格厚重质朴;今草滥觞于章草,风格潇洒豪放;而狂草澎湃激昂,天马行空,终于把汉字推向了美术化的最高境界。

朱复戡草书作品

我们都知道,书圣王羲之的《草诀歌》第一句就是“草圣最为难,龙蛇竞笔端”。草圣都觉得难,你说普通书家会觉得容易吗?

怀素食鱼帖

因此,在中国书法史上,草书大家的确是寥若晨星,屈指可数,数量远少于其他书体。张旭、怀素、王铎、米芾、徐渭,这几个算是真正的草书一线首发选手,最多再算上欧阳询、智永、张瑞图作候补队员,加起来不超过10个人。

张旭书法墨迹(局部)

可是在当今的书法圈里面,写草书的人占了一大半,个个都自诩为草书大师,个个都称自己把怀素甩出去好几条街!再加上一些专门搞丑书恶心人的家伙,他们也在草书这片不怎么长庄稼的土地上狂洒种子,强行表演所谓的创新草书艺术,狂草四人组、八人帮,忙得不亦乐乎。

刘洪彪书法作品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今古巨大差别呢?

我觉得原因很简单,就因为草书太难了,懂草书的人非常少,少得可怜,既然大家都不懂草书,一些渴望名利的人就穿上了皇帝的新衣,开始裸奔、游街示众,一些不懂装懂的人给他们捧臭脚,大肆鼓吹,吹得他们自己都觉得自己才真的是中国草书新时代的草圣,根本不去管自己的屁股蛋子是不是被人看光了。

张旭光草书作品

我总结一句,古代的草书大家确实不多,而今天的草书大家就更是凤毛麟角,仅有几位如朱复戡、司徒越、林散之也都已经作古,现在我看压根就没有拿得出手的草书家,都不过是一些自以为是的半瓶子水,晃过来又晃过去。


永书101


当代草书大家多,古代草书大家少?这种说法,应该是对书法史了解的太少了吧。

草书是书法中非常有魅力的一种字体,历朝历代善于草书的大家其实都不在少数。但是很多书法爱好者因为对书法史不够了解,似乎只知道近现代的于右任、林散之等人,毛主席的草书也是独具魅力。对于古代的草书大家,大家似乎只知道张旭和怀素两位狂草大家。

那么古代草书大家少吗?说实话,就算不是很知名的,随便找出几个也是近现代很难匹及的。

书圣王羲之本身也是今草大家,他的《十七帖》几乎成为了学习草书的圣经。对于王羲之,知道的人应该还是很多的吧。

唐代草书大家也不仅仅只有怀素和张旭,著名的诗人贺知章,其实也是一个草书高手。他的今草作品《孝经》就是一本和不错的草书法帖。

我们现在能看到的唐代的草书作品中,还有一个高手叫高闲,从小酷爱书法,尤爱草书,草书学张旭、怀素。高闲采用粗壮之笔法,以飘逸之韵,真书之功底,书写出厚实而不滞、随意而不浮的草书,正是他的追求之所在。高闲这稳重若泰山、飘逸似神仙之意蕴,应是书法艺术中的崇高境界,因此在中国草书史上能与“张颠狂素”并列。

宋代擅长草书的也不少,黄庭坚、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等都是高手。

上图是黄庭坚的草书《诸上座帖》,黄庭坚的草书对后世的影响不亚于张旭、怀素。黄庭坚曾经说:

“近时士大夫罕得古法,但弄笔左右缠绕,遂号为草书可,不知蝌蚪、篆、隶同法同意。数百年来,唯张长史、永州狂僧怀素及余三人悟此法可。”

由此可见,黄山谷对自己的草书还是相当自信的。

上图是宋高宗赵构的草书,赵构的草书在书法史也是比较有影响力的,最直接的影响就是后世的赵孟頫。

上图是元代著名书法家康里巎巎的草书,康里的草书也是草书史中里程碑式的代表,对后世的影响非常大。

上图是元代大书法家鲜于枢的草书,鲜于枢的草书连赵孟頫都自愧不如,难道比不了近现代的这些书法家吗?

上图是明代著名书法家宋克的草书,宋克的草书在书法史中独占一席之地,

宋克的草书将章草笔法融入狂草当中,在迅疾凌厉的纵势中增加了波磔峻发的横向笔势,尽脱前作局促秀嫩之弊。

明代中后期还有祝允明、文征明、董其昌,这些都是一代宗师级的人物,草书也是他们代表书风之一,影响力自然非同小可。

明末清初时期的王铎、傅山,也是书法史上的重要人物,也都以善草书著称。

以上这些历史上的名家,请问哪个比不了当代的草书大家???

我是翰墨今香,专注分享传统书法文化,希望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关注。


翰墨今香


感觉当代的草书家已有三位了:于右任,林散之,毛泽东。至于是否能称大家还要由后人来定。

近时的狂草四家太年轻,要看他们以后如何发展再定。有位老人一辈子专攻草书,但却把草书描成散草了,很可惜。

社会上还有很多爱写草书的人,都在发奋写草书,这是好事。每个朝代都必然会有为草书艺术献身的人,虽然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但现在是网络时代,有草书作品在媒体上,就会有人来欣赏,来比较,来批评。不是单凭吹嘘,单凭权势,单凭财钱能够弄出草书大家的。

因为喜欢草书的人,一般都是从楷行篆隶慢慢玩上来的,决非一接触书法,就去弄草书。所以一般喜看草书的人,大多都识书法。知道笔法、笔锋、笔势、笔力、笔意,知道圆转遒劲的笔画,知道气势通其隔行,知道浓淡枯湿墨色,知道疏密擒纵形式。这些综合笔墨草法,是明摆着的,无法拔高,也掩盖不了。只待时机而已,不知诸位以为然否?

新时代召唤新的真正的草书大家!











王乃栋说书画


当代的草书大家?谁堪啊?

是的!现在这草书的人很多,可是真正能把草书写明白的有几个人啊?不过,必须承认的事当代人学习草书的章法还是非常好的,只是可惜基本功能够达到行的不多。

为什么古代草书大家少?其实不是少,应该不少,只是能够流传下来的少而已!就像现在的草书一样,即使是遍地都是草书,百年之后能屹立在书法史的草书是否能有,我看谁也不敢确定!

真正的书法不能看地位,也不能看他多么受欢迎,书法最终拼的是实力,只有最具实力者,才是永存书法史的人。


一笑貫长天


为什么现在书法大家多呢!原因很简单,现在这个世界是人心浮躁,物欲横流的时代。人人想富贵,个个称大师。所以黄永玉先生说:教授满街走,大师多如狗。为了成名,脸皮厚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书法没学成,倒是厚黑学研习的很透。

你看那些头衔吧,都是世界书法协会主席,或是联合国什么协会主席。我看宇宙书法协会主席也快要横空出世了!前几年我还看过一则报道,有一位书写者称自己的艺术已经和书圣王羲之可比肩能齐名了!所以看一个人的书艺高低,你先看一下对方的名片就知道了。凡是头衔一联串的,连门都没入。

当然造成这个问题,是有原因的。因这个畸形的俗世,才产生如此多的怪胎!有好多人买书法不是冲作品去的,而是冲人去的。有一些人毛笔怎么拿都不清楚,却能卖到几十万、几百万。所以大家拼命的造势宣传,就不足奇了。

大诗人杜甫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费江河万古流!历史是最公正的,将会“吹尽狂沙始到金”还原本来面目。


杨志勇68


历代草书大家中,张旭是特别突出的一位。草书是主要书体之一,在书法艺术发展中,有很重要的书体位置。

张旭是唐代书法家,其母亲是书法家虞世南的外孙女。

张旭学富五车,才高八斗。为人洒脱豪放。喜欢渴酒,常常酒后作书。一气呵成。

张旭草书学"二王″、张芝。自创变幻莫测狂草。

张旭草书《古诗四帖》用的什么章法?有何特点?

他采用的是有行无列的章法,列指横向排列,行指纵向排列。其草书动荡感和节奏感都特别强烈,每一行是一个不间断整体。过渡自然而流畅。整幅作品给人大气磅礴之感。

(上图为张旭草书《古诗四帖》注释版)


神韵轩书法


我认为当代书法坛被公认的大家极其少数。以书法名人、名人书法为主要群体,形成了一种“高雅”的圈子文化。

不管哪种体,玩到极限都能被尊称为“大家”、“大师”,绝不为过。关键是自吹自擂、互为相捧、团队打造的所谓“大家”们比比皆是。当代“大家”、“大师”太多的原因是名利化的促使、“官场文人”的“崛起”等推动了繁荣的书坛,而且怪相众生。

当代“草书大家”的作品也是别人不认识,自己也靠猜。我认为历代大家和作品是经过历史无情筛选,才逐渐被后人确立的。

当代还有谁?与张芝、王義之、智永、张旭、怀素、孙过庭、黄庭坚、祝允明、王铎等草书相提并论的?他们才是真正的草书大家。


传承书道袁建华


只要看一下现在对书法家的定义就明白了,书法家:拿毛笔写字的人。记得有一个段子,人家叫他书法家,他立马跟人急眼了,说你才是书法家,你们全家都是书法家,可见一斑了吧。历史上的那些大家,都是时代大浪淘沙淘出来的,纯净度极高。而现在的所谓的草书家,过若干年之后也就销声匿迹了。时间是最公平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